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提高班试卷三.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727936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提高班试卷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提高班试卷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提高班试卷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提高班试卷三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A、B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 体,且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现在两容器中各放入一个物体,物体均漂浮在页面上且液体不溢出。小明认为:若两物体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小于乙;小红认为:若两物体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小于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人的观点均正确 B 两人的观点均不正确 C 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 D 只有小红的观点正确( )2以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是A一个大西瓜重约10N B标有“450ml”的一瓶饮用水的质量约为1kg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 m/s D一个普通初中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 )3传说,从一株苹果树上坠落的苹果,激发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010年5月14日,英国皇家学会将这株苹果树的一截长10cm的树枝送入太空,与在地面时相比,发生显著变化的是树枝的A重力 B质量 C密度 D长度( )4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原子由中子和质子组成C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 D原子核不能再分( )5杠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汽水扳手 B道钉撬 C镊子 D天平( )6日常生活的下列实例中,利用了“物体具有惯性”性质的是A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 B赛车转弯时要减速慢行C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 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 )7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 ( )8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9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忽略各种摩擦及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当提起相同重物时,最省力的是 ( )10关于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B水下的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C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 )11取一根两头开口的玻璃管,在其下端扎上橡皮膜,管内装10 cm深的水,这时橡皮膜向下凸出.接着,把玻璃管慢慢插入盛有酒精的玻璃杯中,当橡皮膜变平时,玻璃管下端插入酒精的深度A小于10 cm B等于l0 cm C大于l0 cm D无法确定( )12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C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D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3在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1)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 的(2)电风扇的扇叶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过程中,通过 方式带上了电荷,而电荷具有 性质,所以出现上述现象.(3)俗语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中所蕴含的物理道理是,在用力相同的情况下,通过 受力面积的方法可以 压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14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 (填入合适的单位);质量为18g的冰块,它的体积是 cm3,将它熔化为水,体积减少 c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15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均为30N,滑轮重为10N,绳重和摩擦不计.当用力F1和F2分别匀速提升A和B时,力F1的大小为 N,力F2的大小为 N.16一本静止于水平桌面的物理课本,它没有沿桌面滑动,是因为它 受的 作用(选填“摩擦力”或“平衡力”),此时课本 惯性(选填“有”或“没有”),若物理书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它将 .17一艘排水量为3000吨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及所装的货物共重 N(g取10N/Kg);当这艘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时,它受到浮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18题图18瓶装饮料的瓶盖的外缘常有一些竖条纹,这样做是为了_,用手握住瓶子,让瓶身保持竖直,如果增大握力,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_(变大/变小/不变)要移动教室里的讲台,老师让小华推一推,小华推不动,原因是推力_(大于/等于/小于)摩擦力。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40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35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_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_N。19国家标准规定以A0、A1、A2、B1、B2等标记来表示纸张幅面规格,以“克重”来表示纸张每平方米的质量小明家新买回一包A4打印纸,包上标注着“70g/m2500张/包”字样小明想知道这种纸的密度,于是小明用刻度尺进行了测量,他测得这整包纸的厚度为5cm,则这种纸的密度是_g/cm3,合_kg/m320.某氧气瓶的容积为0.02m3,装有密度为5kg/m3的氧气,如果给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21质量为200kg相同的物体A、B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第21题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A物体受到的重力 _ N,吊车钢索对A物体的拉力 _ 吊车钢索对B物体的拉力.(选填“”、“=”或“”)(g=10N/kg)三、解答题(本题共10小题,共40分.)22(6分)按照要求作图.(1)如图所示,物块A在固定的斜面B上匀速下滑,请在图中画出A下滑时所受摩擦力和重力的示意图.(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3)请在图中画出用羊角锤拔钉子时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23(5分)如图所示,这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假设,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 B都是实验事实C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 D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2)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上 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若小车所受的阻力为零,它将 (3)当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共受到 个力的作用24(5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沿着水平方向做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物块A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是:大小 ,方向 .(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分析图甲和图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25(6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 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A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2)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物体A的体积为 cm3,盐水的密度为 kg/m3,物体A的密度为 kg/m3(3)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试验序号斜面m(克)v(厘米/秒)120A200245220A300245320B200153420B300153525A200307630A200358735A200v7840A200438945A20047026(4分)某小组同学试图探究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时速度的大小v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猜想v可能与斜面的倾角、斜面材料、物体的质量m三个因素有关,于是选用:一长方体木块、100克砝码片(可粘在木块上表面)、两个长度相同材料不同的斜面A和B进行试验。按图所示,将木块平放在斜面顶端,木块由静止下滑,用传感器测得其到达底端时的v。改变相关条件,多次试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比较表中数据可得:v与_ _无关。分析比较试验序号1、5、6、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木块,平放在长度相同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_。在试验序号7中:v7_厘米/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完成上述试验后,有同学提出新的猜想:v可能还与物体跟斜面的接触面积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应选择下图中_与(a)进行对比试验选填“(b)”、“(c)”或“(d)”,即可得出初步结论。27(7分)小王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待测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及导线若干,其中待测小灯泡上只有所标“0.22A”(指小灯泡正常工作电流)字样清晰可见。他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至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恰为最大阻值的一半,但此时无法从电压表V上精确的读出额定电压。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电流表A示数的范围为0.200.22安。经思考后,他在电路中再连接一个电压表V并按规范重新实验,发现电压表V的示数从2.0伏逐渐变大、电压表V的示数从4.0伏逐渐变小。 请写出小王将电压表V接在电路中的位置。 ; 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需写出计算过程)。28(7分)在左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电键S,电流表A的示数右图(a)所示。 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求此时滑动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 现有标有“20 2A”、“50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有一个表盘右图(b)所示的电压表可接入电路。当选用标有 字样的变阻器替换R2,并把电压表接入 两点间时(选填“AB”、“CD”、“AB或CD”),在移动电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U最大。求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U最大。 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两容器都是圆柱形容器,所以有:,因为,所以放入质量相等的物体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因为,所以,则可能大于、小于、等于,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若放入物体的体积相等,同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其中,两物体的密度关系不定,所以和的大小关系不定,则可能大于、小于、等于,则可能大于、小于、等于,小红的观点也是正确的。考点:压强2D【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中一个大西瓜重约10kg,该选项是错误的; B选项中标有“450ml”的一瓶饮用水的质量约为500g,该选项是错误的;C选项中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 m/s,该项是错误的; D选项中一个普通初中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该项是正确的。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考点:生活中常量的估测3A【解析】试题分析: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G=mg,其中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以及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g随地理纬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英国皇家学会将这株苹果树的一截长10cm的树枝送入太空,与在地面时相比,g减小,故物体所受的重力变小,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考点: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4A【解析】试题分析: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仍然可以再分,它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由题意可知:本题正确选项是A。考点:原子的组成5C【解析】试题分析:生活中的杠杆可分为: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由图可知,选项A、B为省力杠杆,C为费力杠杆,而D为等臂杠杆,故本题正确选项是C。考点:杠杆的分类及应用6D【解析】试题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由题意可知:选项A是由于摩擦带来的危害;选项B、C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选项D是利用物体具有的惯性。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考点:惯性的利用与防护7B【解析】试题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由题意知:选项A、C、D都说明了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而选项C说明了大气压的作用,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作用8D【解析】试题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一定发生改变。由题意可知,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考点:运动和力的关系9A【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选项A中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故动力F1=G/3;选项B为定滑轮,所用的拉力F2=G;选项C为动滑轮,所用的拉力F3=G/2;选项D为滑轮组,所用的拉力F4=G/2。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考点:杠杆、滑轮的特点及其应用10B【解析】试题分析: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A选项中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沉的,选项B是错误的,符合题意;飞机的升力是由于流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强差而产生的,选项C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液面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D选项中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选项是B。考点:大气压与高度、液体沸点的关系,升力产生的原因,潜水艇浮沉的原理11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下端扎上橡皮膜的玻璃管内装10 cm深的水,当把玻璃管慢慢插入盛有酒精的玻璃杯中,当橡皮膜变平时,根据p=hg可知,产生的压强相等,而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玻璃管下端插入酒精的深度应大于10cm。故本题正确选项是C。考点: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12B【解析】试题分析: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故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等于鸡蛋的重力,选项C、D错误;再由F浮=液V排g可知,所受到的浮力相等,乙杯中的V排大,故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小,选项A错误, B正确。故本题正确选项是B。考点: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13(1)竖直向下 (2) 摩擦起电 吸引轻小物体 (3) 减小 增大【解析】试题分析:(1)地球表面现象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2)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同时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风扇的扇叶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摩擦起电方式带上了电荷,而电荷具有吸引轻小物体性质,所以出现上述现象。(3)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在用力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可以增大压强,“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中所蕴含的就是这一物理道理。考点:重力的方向及应用,摩擦起电及带电体的性质,增大压强的方法14kg/m3 20 2【解析】试题分析:由生活常识可知: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3;由题意知:冰块的质量m=18g,密度冰=0.9g/cm3,水的密度水=1.0g/cm3,则冰块的体积为V冰=m/冰=18g/0.9g/cm3=20cm3;熔化为水的体积为V水=m/水=18g/1.0g/cm3=18cm3,体积减少V=V冰V水=20cm318cm3=2cm3。考点:密度的相关计算1530 20【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知:左图为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不省力,但可改变用力方向,故所用的拉力F1=GA=30N;右图为动滑轮,可省力一半,故所用的拉力F2=(GB+G动)/2=(30N+10N)/2=20N。考点:定、动滑轮的特点16平衡力 有 静止【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作用时总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由题意知:一本静止于水平桌面的物理课本,它没有沿桌面滑动,是因为它受的平衡力作用,此时课本有惯性,若物理书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它将静止。考点:运动与力的关系,惯性173107 不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轮船的排水量为m排=3000t=3106kg,g=10N/kg,满载时船及所装的货物共重G=m排g=3106kg10N/kg=3107N;当这艘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时,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它受到浮力等于重力,将保持不变。考点:物重与质量的关系,物体的漂浮条件18物体质量;斜面倾角越大,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越大;大于;d【解析】试题分析: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其特点为斜面倾角相同,材料相同,物体质量不同,但物体滑到底端时的速度相同,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也是同样的特点,所以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与物体质量无关;1、5、6、8与9的数据的共同特点为:物体质量相同,斜面材料相同,斜面倾角不同,物体速度不同,而且斜面的倾角越大,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越大;比较1、5、6、8与9的速度值发现,斜面倾角增加相同的度数时,速度的增加量不是定值,而是越来越小:,根据这个规律可知:,则,即;要探究速度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应使用同一物体,控制斜面材料、斜面倾角一定,改变物体与斜面的接触面积,所以比较a、d可以完成实验。考点:科学探究方法19电压表V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0.836瓦。【解析】考点:测量电功率。分析:由于测小灯泡电功率时,小灯泡与变阻器是串联的,由于当与灯泡并联的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时,连入的电压表V的示数却在变小,说明电压表V接在了滑动变阻器的两端。由题意可知:当规范重新实验时,说明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由最大逐渐变小,而电压表V的示数从2.0伏逐渐变大、电压表V的示数从4.0伏逐渐变小,说明当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灯泡两端电压为2V,变阻器的两端电压为4V,则电源电压为6V;当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A,说明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20,而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电路中的电流为,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恰好为一半,说明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变阻器的两端电压为0.22A10=2.2V,此时灯泡的两端电压为6V2.2V=3.8V,又因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2A,故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3.8V0.22A=0.836W。20(1)D (2)同一高度(或“同一位置”) 远 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 (3)三【解析】试题分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是实验、推理法,小车在水平面开始运动的速度大小通过小车在斜面上下落的高度来控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通过小车在水平面运动距离的长短来反映。由题意可知:(1)所选的正确选项是D。(2)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或“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控制小车在水平面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远;通过推理可得,若小车所受的阻力为零,它将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3)当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共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共三个力的作用。考点: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探究过程21(1)匀速直线 相等 相反 (2)压力 (3)接触面越粗糙【解析】试题分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中,应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实验探究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由题意可知:(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沿着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物块A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分析图甲、乙可知,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分析图甲和图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考点: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过程22(1)液体密度 2.4 (2)200 1.2103 kg/m3 4103 kg/m3(3)“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不是深度而是排开液体的体积” 或“物体浸没前浮力与深度有关,浸没后与深度无关”(合理即可)【解析】试题分析: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测量浮力的方法是称量法测浮力,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故选用控制变量法。由题意可知:(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故研究的是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重G=8N,物体A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拉力F1=5.6N,浮力为F浮1=GF1=8N5.6N=2.4N。(2)根据a与d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重G=8N,物体A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拉力F2=6N,浮力为F浮2=GF2=8N6N=2N,水的密度水=1.0103 kg/m3,g=10N/kg,则物体A的体积为;盐水的密度为;物体A的质量mA=G/g=8N/10N/kg=0.8kg,密度为。( 3)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物体浸没前浮力与深度(深度增加,V排增大)有关,浸没后与深度(深度增加,V排不变)无关。考点: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23(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解析】试题分析:(1)A受重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即沿斜面向上,如图所示;(2)由图知,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是有三段绳子承担物重,绕法如图所示;(3)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过支点O作垂直于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力臂L1,过钉子与物体的接触点作竖直向下的力,即阻力F2,如图所示。考点:力的示意图,滑轮组的绕法,力臂的画法246V;5.9欧【解析】试题分析:在a图中,根据分压公式:得:,解得,所以;在b图中,则,根据分压公式:,则,解得:;在c图中,则,根据分压公式:,解得:;求两次的平均值得:考点:欧姆定律258V12.5“20 2A”;CD;U最大=12V。【解析】解:通过读电流表的示数得出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8A,故由欧姆定律可得: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R1=0.8A10=8V;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18V8V=10V;滑动变阻器R2=12.5。“20 2A”;CD;U最大=12V。分析:当变阻器的电阻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最大为I最大=A=1.8A,故需要选择变阻器的规格为“20 2A”;当滑片P滑动时,对于变阻器而言:最小电压为0,最大电压为=12V;对于电阻R1而言:最小的电压为18V12V=6V,最大电压为电压表的量程15V,故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为9V;所以应该将电压表接在变阻器两端,即CD间;且;如果选择“50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当电路中最大电流为1A时,R1的两端电压为10V,变阻器的两端电压为8V,则无论再怎么变化,电阻两端的电压也不会超过12V,故不能选择“50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考点:欧姆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