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27894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1教材分析: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动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人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牛顿用他的三个定律对这一类问题作出了精确的解决.牛顿由此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牛顿三定律成为力学乃至经典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了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定量关系;牛顿第三定律确定了物体间相互作用力遵循的规律.动力学所要解决的问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物体运动情况;另一部分是物体与周围其他物体的相互作用力的情况.牛顿第二定律恰好为这两部分的链接提供了桥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进一步学习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2) 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3) 学会如何从牛顿运动定律入手求解有关物体运动状态参量;(4) 学会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参量的变化求解有关物体的受力情况。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表达、描述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3)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实例总结归纳一般问题解题规律的能力;(4) 让学生认识数学工具在表达解决物理问题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利用我国的高科技成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实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愿望,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教学重点:(1)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2)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教学难点:(1)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和重要的解题方法的灵活选择和运用;(2) 正交分解法。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课时安排:1课时+1课时(练习)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利用PPT显示图片)这张图片中交警正在测量刹车的痕迹,根据这个长度交警能判断出车辆是否超速,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学习了这节课就能解决这个问题。2、 新课教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动力学问题。第一类是由受力情况来求运动情况,这类问题解决的原则是由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求出相关物理量。 受力情况 运动情况1、 由受力情况球运动情况 投影展示例题1并布置学生审题: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4N。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问题探究】(1) 本题研究对象是谁?它共受几个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的合力沿什么方向?大小是多少?(画受力示意图)(2)本题要求计算位移和速度,而我们只会解决匀变速运动问题。这个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吗?依据是什么?(3)FN和G在竖直方向上,它们有什么关系?(区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分析:取水平向右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F合=F1F2=6.4N-4.4N=2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4s末的速度4s内的位移【学生交流】(1)从以上解题过程中,总结一下运用牛顿定律解决由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的一般步骤(2)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链接点是牛顿第二定律,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小结:运用牛顿定律解决由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大致分为以下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对确定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3)建立直角坐标系,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Fxmax,Fymay.求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4)应用运动学的公式求解物体的运动学量受力分析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步骤以避免“添力”或“漏力”一般是先场力,再接触力,最后是其他力即一重、二弹、三摩擦、四其他再者每一个力都会独立地产生一个加速度但是解题过程中往往应用的是合外力所产生的合加速度再就是牛顿第二定律是一矢量定律,要注意正方向的选择和直角坐标系的应用【课堂练习】将例题1中的“水平拉力”改为“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7角”,大小仍为6.4 N,其他条件均不变,求物体在4 s末的速度和4 s内的位移。已知cos37=0.8,sin37=0.6, g=10m/s2。(1)研究对象是谁?它共受几个力的作用,画出受力图。合力沿什么方向?(2)拉力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时,如何求合力?(3)完整写出解答过程。2、 由受力情况球运动情况 投影展示例题2并布置学生审题:一个滑雪的人质量是 75 kg,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在 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问题探究】(1) 滑雪的人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各沿什么方向?(2) 它们之中哪个力是待求的,哪个力实际上是已知的?(画受力示意图)(3) 如何建立坐标系?如果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系,是否方便解题?为什么?(4) 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求解未知物理量?分析:如图,受力分析建立如图坐标系,把重力G沿x轴和y轴的方向分解,得到GxmgsinGymgcos得F阻67.5 N.【课堂练习】一斜面AB长为10m,倾角为30,一质量为2kg的小物体(大小不计)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g取10 m/s2)(1)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点时的速度及所用时间。(2) 若给小物体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则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解析:题中第(1)问是知道物体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第(2)问是知道物体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1)以小物块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块受重力mg、斜面支持力N、摩擦力f。垂直斜面方向上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得:mgcos-N=0。沿斜面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f=ma。又f=N,由以上三式解得a=0.67m/s2。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点时的速度:3.65m/s。运动时间: s。(2)小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受力平衡,加速度a0,有垂直斜面方向:mgcos-N=0。沿斜面方向:mgsin-f=0。又f =N,解得:0.58板书设计: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a运动学公式运动情况第一类问题受力情况加速度a另一类问题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教学反思: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受力求解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运动情况求解受力。2不论哪种类型题目的解决,都遵循基本方法和步骤,即分析过程、建立图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定律列方程,进而求解验证效果。在解题过程中,画图是十分重要的,包括运动图和受力图,这对于物体经过多个运动过程的问题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3在斜向力作用下,可将该力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分解,转化为受水平力的情形。解题方法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