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元月调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723255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元月调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元月调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元月调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元月调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食物变质C铁锅生锈D雕刻印章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缩气体时,分子大小发生改变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制取B收集C验满D回收Mn024有关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有如下说法: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性质也相同;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钙单质;NH4NO3 中氨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其中正确的是()ABCD5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并列或包含关系若有关概念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 选项中的概念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选项ABCDm化合物化合物物理变化分解反应n纯净物单质化学变化燃烧Q单质氧化物缓慢氧化化合反应AABBCCDD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两个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个实验的微观本质相同;用燃着的木条可区分玻璃管a、b中产生的气体:玻璃管b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其中正确的是()ABCD7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和收集X和O2,可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B和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实现C和都能利用物质的可燃性实现D和都属于化合反应8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后容器中甲物质的质量为32gB参加反应的丙与生成的甲的质量之比为1:4C参加反应的丙、丁的质量之比为2:5D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二、非选择题9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1)久置的溢清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2)“钻木取火”的化学原理是(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10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图一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l)图一中,直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填化学用语,下同);直接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中的阳离子是,阴离子是(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二所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B图二、图三所示的原子,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当X为不同数值时,图四可能表示的是原子,也可能表示的是离子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11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己知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丁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能实现如下转化:甲乙+丙; 乙丙+丁;丙+丁乙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为(2)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丙,是因为(4)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实验一: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木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I打开K,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IIIII打开K,通入氧气,观察现象:IV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l)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观察到的现象是;(2)通过步骤(填序号),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二: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氧化铜,探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4)能证明一氧化碳其有还原性的现象是(5)该实验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1.92g氧气(l)实验中至少需要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2)该实验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xx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元月调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食物变质C铁锅生锈D雕刻印章【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食物变质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雕刻印章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缩气体时,分子大小发生改变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压缩气体时,分子之间间隔发生变化考虑;B、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C、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D、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考虑【解答】解:A、压缩气体时,分子之间间隔发生变化,分子大小不变,故A错;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故B错;C、分子的特点:分子体积和质量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故C正确;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特点,原子和分子的区别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制取B收集C验满D回收Mn02【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首先了解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是在常温下的反应B、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二氧化锰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在常温下反应,该装置正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错误;C、验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装置错误;D、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装置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要求我们不但了解制取氧气的装置,还要了解各种仪器的作用4有关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有如下说法: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性质也相同;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钙单质;NH4NO3 中氨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元素的概念;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碳单质、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混合物的定义、高钙奶中的钙是指钙元素和化合价的计算判断即可【解答】解: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性质不相同,错误;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正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正确;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钙元素,错误;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3)+(+5)=+2价,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多个知识点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解题的重点是能够对各个相关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5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并列或包含关系若有关概念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 选项中的概念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选项ABCDm化合物化合物物理变化分解反应n纯净物单质化学变化燃烧Q单质氧化物缓慢氧化化合反应AABBCCDD【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概念关系型【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燃烧不包含化合反应,有些化合反应常温下能发生【解答】解:A、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因此m、n不是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化物不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燃烧不包含化合反应,有些化合反应常温下能发生,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两个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个实验的微观本质相同;用燃着的木条可区分玻璃管a、b中产生的气体:玻璃管b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电解水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水的沸腾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结合两种变化的区别、电解水的现象、结论来分析解答【解答】解: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水的沸腾属于物理变化,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错误;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水的沸腾中,水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原子,然后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故错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是氢气,b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是氧气,故正确;b管中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分解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和收集X和O2,可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B和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实现C和都能利用物质的可燃性实现D和都属于化合反应【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因此X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用途有: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解答】解: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因此X是二氧化碳;A、实验室制取和收集X和O2,可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正确;B、和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实现,正确;C、和都能利用物质的可燃性实现,正确;D、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故选D【点评】本考点属于实验题中的物质的制备和转化,需要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还要掌握相互之间的反应规律和反应的条件并注意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判断物质的组成,各有什么注意事项,要把握好8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后容器中甲物质的质量为32gB参加反应的丙与生成的甲的质量之比为1:4C参加反应的丙、丁的质量之比为2:5D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增加了32g4g=28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4g4g=20克,是反应物;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应该还少8克,所以丙是反应物,故反应物是丙和丁,生成物是甲,是化合反应【解答】解:A、反应后容器中甲物质的质量为32g,正确;B、参加反应的丙与生成的甲的质量之比为:(24g8g):(32g4g)=4:7,错误;C、参加反应的丙、丁的质量之比为:8:20=2:5,正确;D、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非选择题9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1)久置的溢清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2)“钻木取火”的化学原理是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3)根据过滤的操作分析即可【解答】解:(1)久置的溢清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2)“钻木取火”的化学原理是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1)CO2 (或二氧化碳) (2)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漏斗、玻璃棒【点评】熟悉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实验的能力,即可顺利解答本类题10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图一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l)图一中,直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H2(填化学用语,下同);直接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中的阳离子是Na+,阴离子是Cl(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A图二所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B图二、图三所示的原子,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当X为不同数值时,图四可能表示的是原子,也可能表示的是离子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气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铁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2)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大于4,易得到最外层电子形成阴离子解答;B、根据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解答;C、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解答;D、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解答【解答】解:(1)氢气是由氢气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2)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故正确;B、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图二、图三所示的原子,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错误;C、当X为1时,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X为8时,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正确;D、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错误答案:(1)H2;Na+Cl;(2)A 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构成,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1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己知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丁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能实现如下转化:甲乙+丙; 乙丙+丁;丙+丁乙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为H2O2(2)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O2(3)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丙,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4)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甲能生成乙和丙,由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甲是过氧化氢,乙是水,丙是氧气;丁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则丁是氢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甲能生成乙和丙,由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甲是过氧化氢,乙是水,丙是氧气;丁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则丁是氢气(1)甲的化学式为H2O2(2)转化,即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3)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丙,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4)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答案为:(1)H2O2;(2)2H2O2H2+O2;(3)氧气能供给呼吸;(4)分子的构成不同【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实验一: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木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I打开K,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IIIII打开K,通入氧气,观察现象:IV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l)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熄灭酒精灯,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C中石灰水进入装置B中;(2)通过步骤、(填序号),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实验二: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氧化铜,探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4)能证明一氧化碳其有还原性的现象是玻璃管内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装置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5)该实验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熄灭酒精灯,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 C中石灰水进入装置B中;通过步骤、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能证明一氧化碳其有还原性的现象是:玻璃管内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装置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解答】解:(1)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熄灭酒精灯,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 C中石灰水进入装置B中;故答案为:熄灭酒精灯,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装置 C中石灰水进入装置B中(或其他合理答案)(2)通过步骤、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为:、;(3)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4)能证明一氧化碳其有还原性的现象是:玻璃管内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装置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玻璃管内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装置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5)该实验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故答案为:没有尾气处理装置;【点评】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1.92g氧气(l)实验中至少需要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2)该实验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C【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收集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解答】解:(1)解:设实验中至少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 2KCl+3O2,245 96x 1.92g =,x=4.9g,答:实验中至少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4.9g(2)开始时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能为零,水中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氧气逸出,二氧化锰质量不变,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故填: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