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719879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周代主要靠宗法式贵族政治来维系。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士人与贵族争权的局面。后经秦并六国及楚汉争雄两大战事,没落贵族已难幸存。汉武帝正式确立察举之法策试以尽其才,天下士人受此鼓舞而竞相趋骛。由此可见,察举制 A.开创了士人政治的新局面 B.消除了门阀世族的根基 C.是士人入朝为官的唯一途径 D.赋予中正官极大的权力2、 据记载,汉代鲁人“身(男)善织履,妻善织缟”,“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冰纨绮绣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材料反映出汉代 A.丝织业融入了百姓的生活 B.出现男耕女织耕作方式 C.民间丝织业市场逐渐扩大 D.手工业受到政府的重视3佛教传人中国后,佛经译文屡遭改动,例如,“丈夫供养妻子”改成“丈夫支配妻子”,“妻子体贴丈夫”改成了“妻子敬其丈夫”。这种现象反映了 A佛教思想遭到了士人抵制 B理学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 C儒学吸收了佛教基本教义 D佛教借助儒学实现中国化4大清律例规定:“凡有司官私役使部民,及监工官私役使夫匠,出百里之外,及久占在家使唤者,一名笞四十,每五名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这一规定可以印证当时() A对行政人员有严格的人身控制 B政府着力规范官吏正当行使权力 C以严刑酷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官营成为手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5宋代的农业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佣关系盛行。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地租形式分为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这反映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C“不抑兼并”政策的推行 D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6.明末清初,在景德镇常驻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瓷器的商人,他们按籍贯、按销地划分共有八帮。其中以宁、绍、关、广四帮势力最大,其他如行商、水客和小商、小版来去频梦,无数可计。材料现象说明 A.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 B.商帮出现于明初期 C.明代制瓷业利润非常高 D.景德镇制瓷业发达7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序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的“现代化”内涵是 A从贵族政治到平民政治 B从君主专制到君民共主 C国家管理制度化有序化 D从礼仪规范到中央集权9.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该思想属于(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10.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11.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这里的“全新的创造”是指( )A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B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君主专制统治12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在预留的空白文书纸上作弊,朱元璋实行了半印勘合制度。规定凡文书纸上均须加盖半印(即关防官印),以便核对。这一制度的设置旨在 A确保文书安全B削弱丞相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 D提高行政效率13.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纸币的流通 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 B C D14.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认为,宇宙“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因为人人都有“灵明”,所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满街都是圣人”。这位思想家是( )A王阳明 B李贽 C朱熹 D王夫之15.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16.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对匈奴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被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B康熙帝平定葛尔丹叛乱、崇尚儒家文化C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初期以反对满清统治为重心,后主张五族共和D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17.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在其藏书.卷二目录中指出,“始皇出世,李斯相 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这里,李贽想要 强调的观点是 A.秦始皇有一个贤相李斯的辅佐 B.秦始皇对结束奴隶制做出巨大贡献C.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秦始皇 D.要用多元化的眼光来评价秦始皇18史官记史重视“言”与“事”。下列人物“言”、“事”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人物 言论 事件 A 秦始皇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 康熙帝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平定噶尔丹叛乱C 唐太宗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开创三省六部制 D 明太祖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建立内阁制度 A受封诸侯的权利 B分封的对象C受封诸侯的义务D分封的目的20. “黔首”一词在上古时指战俘奴隶;战国时被广范使用,含义与“庶民”相同;秦始皇下令将天下百姓统称为“黔首”。反映了A君主专制的建立 B奴隶制度的废除C百姓地位的下降 D“大一统”的加强21.理学在形成过程中对宋诗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现了“唐诗言情宋诗言理”的说法。下列宋诗中“言理”的诗句是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B“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C“胜口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22.宋代民间有谚语“苏潮熟,天下足”;成书于明代的(地图综要)记载:“楚故泽国,耕捻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湖地区A经济逐渐衰退 B人口数量激增C引进高产作物 D商品经济发展23.早期罗马法规定,在买卖过程中,一方欺骗了另一方,如果手续齐全,则受骗放仍需履行法律义务;但从1世纪开始。法官要调查受骗当事人和施骗嫌疑人,如果属实,则对受骗人加以保护。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法律伸缩性减小 B不再重视法律形式C罗马民法典已完善 D罗马法观念的发展24.11、12 世纪西欧的法律课,教授首先讲授的不是现行法律,而是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问题,并依罗马法条文以及教会法对它们进行分析。这表明罗马法 A保持着超越时间的生命力B有利于维护天主教会的权威 C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D为文艺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二、非选择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28、29题为选做题15分)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共天津条约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但无具体细则。奕奏请制定长江通商章程,将条约的这一内容转化为中国法律,予以颁行。咸丰帝降谕:“所有一切章程,必须按照条约,与之妥为商定。”随后在奕所定长江通商章程的基础上,清政府颁布了长江各口通商暂订章程,并一再修改。此类章程虽属中国法律,却不能自主颁行,须与各国商议,取得同意。摘编自郭卫东不平等条约与近代中国材料二 乾隆时期正式颁布的大清律例是清朝的基本法律。其中有“略人略卖人”条目,对拐卖人口订有详细条例。由于中国法律不能有效地约束外国人,所以在中外条约订立过程中,中方代表努力将大清律例的这一内容写入中外条约之中。北京条约允许外国人在华招工,同时为“保全”华工,限以“华民请甘出口”的条件、随后中西和好贸易条约规定:“不得收留中国逃人及另有拐卖不法情事。”如有此类情弊,一经中国地方官知会领事官,“即行查出送还中国完办,不得拘留。”摘编自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外条约与中国法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外条约对中国法律的影响。(10分)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20世纪以来,人们对现代技术、现代工业文明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大体上有两种认识。第一种是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这一观点对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持赞扬态度,视之为通往一个富足、自由的人类社会的阳光大道。第二种是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他们对现代化过程中工具理性的膨胀怀有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集中体现为对于异化的忧患。工具理性占据价值理性,人沦为某种外在事物的奴隶。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关于现代工业技术或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以来,伦敦就以“雾都”扬名。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城市污染急剧加重。当时的大多数工厂都建在市内和近郊,居民家庭大量烧煤取暖,煤烟排放量急剧增加。城市发电也主要靠煤,以煤为动力的蒸汽机车拉着一节节燃煤专列开进伦敦。在信奉亚当斯密自由市场经济的英国政府看来,发展经济高于环境保护,同时,也不愿触动企业界的利益。在1952年的一场严重空气污染灾难之后,英国终于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空气法案”,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减少煤炭用量;伦顿也开始关注空气中的PM25问题,鉴于空气污染80%的肇因来自于车辆的尾气排放,伦敦征收交通拥堵费,限制私家车进入市区,同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鼓励市民选择地铁或公交系统出行。政府治理空气方面也毫不避讳,各种空气监测信息均向外开放,全民监督。政府治理稍有疏失,主流媒体也不会替政府粉饰逃掩而是大力抨击。对于传统的排污源工业企业,伦敦的办法是不能把治理污染的事件甩给全社会,而是让企业自身承担起排污造成的社会成本。昂贵的成本压力使得企业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减少排污,反而研制出了不少环保的技术。 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请回答:(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伦敦出现严重空气污染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8分)28(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世纪的巴尔干半岛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黑山纷纷宣布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随后它们彼此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1912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半岛的形势更趋复杂:塞尔维亚获得俄国的暗中支持,通过战争成为巴尔干的一个强国,而保加利亚虽然与德国交好,却以惨败告终,国际地位一落千丈。1913年在伦敦召开的欧洲列强大使会议上决定建立一个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并把它处于英、法、俄、德、意和奥匈六大国的监督之下,为期10年。这个新生的国家堵住了塞尔维亚的出海口。奥匈帝国参谋总长康拉德反复强调:“独立的塞尔维亚即使不大,也很危险。”并且公开宣扬:“我们应该拿下巴尔干,若想要成为一个大国,除此以外,别无他途。”德国一直支持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参谋总长小毛奇强调巴尔干是东线反俄和地中海反英的侧冀,应全力争夺。他一贯认为对俄作战是不可避免的,必须找一个打仗的借口,而这个借口便是通过进攻塞尔维亚,挑起一场把俄国也拖进去的欧洲战争。 摘编自金重远巴尔干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请回答:(1) 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形势的特点。(6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上述形势的原因。(9 分)29(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栗特和回鹘是两个古代的西域民族,粟特人借助地处东西交通要冲的有利条件,构建起盛唐时期庞大的陆上丝绸之路贸易网络,把陆上丝路贸易推向了高潮。安史之乱后,形势动荡,战争频发,粟特胡商被迫舍产弃业。而“安史之乱”中回鹘助唐讨伐安史叛军,“上接以优恩,结为兄弟,朝奏使皆道出回鹘。”回鹘得以控制东西交通的命脉,在中原内地也取得了许多特权,包括在长安的绢马贸易,自756年起的80余年间,回鹘共向唐朝倾销了上百万匹马,换回了2000多万匹丝绸,这些丝绸都转运西方销售,获利颇丰。由于回鹘在内地享受着唐朝宽容忍让的民族政策,一些粟特商人开始以回鹘的名义谋取商业利益。当时的马绢交易中有不少粟特胡商参与,成为回鹘汗国的贸易代理人,在与粟特商人一起经营的过程中,原来以畜牧为生业的回鹘人逐渐具备了从事商业贸易的基本素质并日益成熟。除了从绢马贸易中获取利润外,茶叶也成为回鹘人经营的丝路商品。新唐书 陆羽传记载:茶经成书后,“天下益知饮茶矣”, “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摘编自杨蕤、王润虎略论五代以来陆上丝绸之路的几点变化 请回答:(1) 根据材料,概括唐代西域商人活动的变化。(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西域商人活动。(7分)参考答案:1-5 AADBD 6-10 DACBB 11-15ACAAA 16-20ADBBD 2124BDDA25(25分)(1)关系:相互转化。(3分)原因:中外条约转化为中国法律:列强的利益要求;条约内容不够具体;清政府逐渐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法律转化为中外条约内容:清政府司法主权的丧失;清政府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和治安的需要;清政府对国际社会的主动融入。(12分)(2)影响:推动了中国法律对中外关系的关注;改变了政府对法律的认识;客观上刺激了晚清法律的革新和进步;破坏了中国的司法自主权,造成了中国法律的半殖民地化色彩;限制和阻碍了中国独立自主地走向法律近代化。(10分) 26(12分)示例:论题:现代科学技术或现代工业文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3分)论述: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物质的丰富和社会的发展;技术进步促进社会政治体制的变革,民主制度得以推广,社会平等、法制更加健全;人类各文明、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通畅,文化融合更加便捷,从而促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9分)(注:还可以从否定或肯定与否定兼有等角度进行论述。)27(15分)(1)原因: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碳排放污染;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规模扩大,污染强度增大;工业布局不合理;奉行自由经济政策。(任答三点得7分)(2)措施:颁布控制空气污染的法律;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公开环境数据鼓励全民监督;严厉监管排污企业;研究环保新技术。(任答四点得8分)28(15分)(1)特点:新生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矛盾尖锐;局势紧张,战乱频繁;列强支持不同的巴尔干国家,形成两大阵营。(6分)(2)原因:巴尔干各国统治集团都怀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力图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欧洲列强的挑拨与干预;巴尔干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奥匈帝国和德国企图借巴尔干动荡发动全面的欧洲战争。(任意三点得9分)29(15分)(1)变化:盛唐时以粟特商人为主,安史之乱后以回鹘商人为主;商人活动的主要依托由地理条件转向政策条件;粟特人交易的商品以丝绸为主,而回鹘商人兼营茶叶并向中原地区贩卖马匹;受粟特商人的影响,回鹘人的经济活动由畜牧业转向商业。(8分)(2)简评:促进民族融合;促进唐代陆上丝绸之路发展;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对西域控制。(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