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医学PPT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271170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5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豆状核变性医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肝豆状核变性医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肝豆状核变性医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一、概述,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以青少年为主的遗传性疾病,由铜代谢障碍引起。其特点为肝硬化、大脑基底节软化和变性、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环),伴有血浆铜蓝蛋白缺少和氨基酸尿症。又名Wilson病,是1912年Wilson报道的一种新的疾病。1953年,Beam等提出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多见于在血缘通婚率高的地区或社区。人群中基因频率(杂合子携带者)为12001400,患病率约为5100万,发病大多于1030岁间,年龄最小的为4岁,最大的为59岁,2040患者有家族史。HLD在我国神经遗传病中居第二位,达10.14。我国19491986年间报道的本病约有1200人,以青少年多见,初发病年龄在20岁以下的约占该病总数的61.795,男女比为2.31。广东顺德的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报道,汉族此病的患病率约为万分之一。华东地区杂合子频率为1200,患病率不低于120万。,二、发病机制,肝豆状核变性是由于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代谢障碍。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发生机制有以下几个学说: 该类患者胆汁中与铜结合的正常物质缺陷,可能是鹅脱氧胆酸与牛磺酸结合缺陷,导致胆汁分泌铜功能障碍。肝脏铜结合蛋白合成异常,导致蛋白对铜的亲合力增加,支持这一学说的证据有,Wilson病患者铜结合蛋白(肝脏铜蛋白)对铜的结合常数是原发性胆汁性硬化患者该常数的4倍,但人们对资料的分析方法提出质疑,因而,Wilson病中异常蛋白对铜的高亲和力是否就是Wilson病的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最合理的学说,是肝脏细胞的溶酶体参与了铜的代谢过程,实验观察到,Wilson病患者肝细胞溶酶体含量高出对照的40倍,认为Wilson病患者肝细胞溶酶体缺陷干扰了铜由溶酶体分泌到胆汁中去的过程,从而导致了Wilson病患者肝脏含铜量的增加。总之,Wilson病不是由于肠道对铜吸收增加,而是由于胆道对铜的分泌障碍,这一障碍是先天性的。有基因缺陷的患者,在生后3个月不能使铜正平衡代谢转为正常,使铜正平衡代谢持续存在,结果导致了铜在体内各组织,尤其是肝、脑、肾、角膜等处铜沉积过多,导致组织损害和病变。,三、临床表现,虽在婴儿期肝脏就已有铜的蓄积,但6岁前罕有肝病症状发生,而50%在15岁前发病,偶有60岁才发病者,初起症状42%为肝病表现,34%为神经系统,10%为精神症状,12%为继发于肝病的内分泌或血液系症状,1%为肾损害表现,约25%患者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系统受累表现。肝脏:以肝病为初起发病者年龄往往较小。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炎、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或肝硬化,因而,Wilson病肝脏病变所致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在无症状期或肝硬化早期,肝功能可正常,或仅有轻微的转氨酶增高,多起病隐匿,呈现一慢性病程。开始有乏力、疲劳、厌食、黄疸、蜘蛛痣、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最终导致门脉高压、腹水、曲张静脉出血以及肝功能衰竭。Wilson病患者肝脏常缩小或正常大小,有坏死后肝硬化特点,可以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初发表现。另外临床表现、生化检查、组织学检查酷似慢性活动性肝炎者也较多见。有些患者偶尔发现K-H环或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后才想到本病而得到诊断。所以,对35岁以下,HBsAg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应想到本病并做化验检查以确立诊断。,三、临床表现,神经系统:表现一般出现在1230岁患者,几乎都同时伴有K-F环。开始起病轻,但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则很快向严重程度发展。早期有腕部震颤、扮鬼脸、口吃和书写困难等,同时有步态僵直、吞咽困难,四肢呈波动性强直,表情贫乏和固定,不断流涎,智力尚可。脑电图为非特异性慢波,无助于诊断。另外,此时CT检查,脑诱发电位都无特异性表现。MRI对衡量大脑、小脑及脑干病变较CT敏感,但无症状者常正常,肝功能检查多正常。精神症状:表现为行为异常,躁狂抑郁或精神分裂症、痴呆。至少有四方面精神障碍:情感异常、行为异常、精神分裂症和认知障碍。有以上几方面表现时,治疗往往只能部分得到缓解。眼:K-F环位于角膜周围缘的膜后弹力层,呈棕色或绿色,或金黄色,宽可达2mm,用斜照灯或肉眼即可看到。此色素环与铜颗粒的分布、密度及大小有关。K-F环几乎总与神经系统症状相伴行,但在无症状儿童或肝脏受损,特别是伴慢性活动性肝炎者,可无K-F环。K-F环的出现有助于诊断,但并不是Wilson病的特征性表现。,三、临床表现,血液系统:Wilson病程中常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至少15%的患者溶血表现明显。溶血常是短暂性的和自限性的,常较肝病表现超前数年,溶血发生时常无K-F环发生。因而,对于20岁以下的溶血患者,应从生化检查上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溶血。肾脏:Wilson病肾功能受损程度不一,包括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血流量减少和肾小管病变。其中近曲小管受累可有氨基酸尿、糖尿、尿酸增高(伴血清尿酸低)、高尿磷、高尿钙、蛋白尿,后者包括低分子球蛋白和胶原分解产生的羟脯氨酸多肽;远曲小管受累pH降至5.2以下,这也是肾结石形成的原因,青霉胺可明显改善肾功能,但偶见青霉胺致肾病综合征和Goodpastures样综合征样的严重副作用。骨骼:可有脱钙,骨质软化,佝偻病,自发性骨折,关节下囊肿,骨关节痛,分离性骨软骨炎和软化钙化症,临床症状常不明显,患者可有膝关节或其他大关节疼痛和僵硬。其他:心脏可有心律失常,心肌病和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继发于肝病的内分泌变化,年青女性有闭经,男性发育迟缓,乳房发育;胰腺受损有胰功能不全和糖尿病,指甲弧呈蓝色,含铜量增加。,三、临床表现,关于本病自然病程 理论上分四期:期:铜在肝细胞质原始聚积直至达饱和状态,临床上无症状;期:铜从胞质转入溶酶体,部分释放入血。大多数(60%)患者铜的再分布是逐渐发生的,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是,如此过程进展快,血铜突然升高可致溶血,肝内快速再分布可致肝坏死或慢性活动性肝炎,可能发生肝功能衰竭;期:肝外组织铜贮积,出现肝硬化、神经、角膜和肾损害,临床有相应表现,可出现溶血,可死于肝功能衰竭,也可以再度缓解为无症状;本期表现多样,如肝硬化进展慢、肝外铜贮积慢,患者可多年无症状,但进展快则临床经过凶险;期:即络合物长期治疗后的缓解期。,四、诊断,临床诊断主要根据4条标准:锥体系病体征和肝病史或肝病体征。血清铜蓝蛋白显著降低和肝铜增高。角膜K-F环。阳性家族史。符合4条中的3条即可诊断为HLD病。如符合4条中的2条则可能是HLD病。对于儿童和青年的慢性肝炎、暴发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须考虑除外本病。肝组织活检一是观察组织变化,二是测铜含量,因而多有确诊价值,必要时作64Cu结合试验。应用DNA限制性长度多态性连锁分析对研究和发现杂合子,诊断Wilson病都有帮助。 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慢性肝炎和暴发性肝炎,四、诊断,患者有不明原因肝、肾损伤,溶血性贫血和锥体外系等症状,血生化、肝功能异常,眼裂隙灯检查(K-F环阳性,双亲K-F环常呈阳性),尿铜增加,ATP7B基因突变检测为阳性,血清铜降低、铜蓝蛋白降低,铜氧化酶小于0.15光密度,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流程,五、治疗,青霉胺:为首选药,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日12g,分4次餐前服用,可逆转或减轻肝、神经和精神病变。病变缓解快慢个体差异很大,可数星期迅速康复,也可数年不见好转,有时甚至出现神经症状加重,后者可加大青霉胺用量至每日4g,数年后,症状明显改善,病情稳定后可减至每日1g,终身服药。副反应有过敏反应,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蛋白尿和红斑狼疮样综合征。如遇过敏反应可脱敏后再用。低铜饮食:含铜高的食物如贝壳类海产品、动物肝脏、硬果类、可可和巧克力等应限制,使每日铜摄入低于1.5mg,饮用水应软化。锌制剂:可抑制铜在肠道内的吸收,锌可促使肠道产生铜结合蛋白,使铜与肠粘膜隔离,用硫酸锌或醋酸锌制剂每次50mg,每日3次,餐间服。肝移植:对有明显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患者,原位肝移植可延长存活期。其他:有骨骼脱钙者,补充维生素D、钙剂。对于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治疗同其他原因所致的相同病变。,六、预后,肝豆状核变性是至今少数几种可治的神经遗传病之一,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晚期治疗基本无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