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90345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I)一、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D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A、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正立的虚像;C、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或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D、反射定律的内容可得,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A、影子是因为物体挡住光线的传播而形成的阴暗区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物距缩小,像距等于物距,像距变小,而像的大小不变,与蜡烛等大;故B错误;C、插在水中的铅笔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逆着光线看去,所成的像在筷子的上方,所以看到筷子“折断”了;故C正确;D、反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不能够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4分)(xx台州)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考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实验中要求从同一点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速度,从而看出在不同材料上的滑行的距离而这三种材料我们非常熟悉,从而比较出受阻力的不同,然后我们可以猜想如果没有任何阻力的话,物体的速度将不会改变解答:解:A、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故A错误;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C、实验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故C错误;D、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要掌握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在此基础上经过推理可得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此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思考实验的意义3(4分)(xx台州)取一张轻薄小纸片,沿对角线向下折一个角度顶在针尖上,手掌在纸片上方迅速上移,原来静止的纸片旋转起来手拿开,纸片又逐渐静止下来(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针尖顶着的纸片静止时,纸片只受到重力的作用B静止的纸片旋转起来时,纸片只受到空气推力的作用C手拿开后纸片没有立即停止旋转,是因为纸片有惯性D手拿开后纸片逐渐静止下来,是因为纸片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惯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1)纸片静止时受重力、支持力作用;(2)纸片运动时受重力、支持力、空气的推力作用;(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解答:解:A、针尖顶着的纸片静止时,纸片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A错误;B、静止的纸片旋转起来时,纸片受到空气推力的作用,同时还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B错误;C、手拿开后纸片没有立即停止旋转,是因为纸片有惯性,C正确;D、手拿开后纸片逐渐静止下来,运动状态改变,是因为纸片受到力的作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力、力和运动、惯性的有关知识,特别要搞清力和运动的关系,这是中考的热点,也是易错点4(4分)(xx台州)如图所示电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断开S,通过L1的电流比L2大B断开S,通过L1与L2的电流一样大C闭合S,L1和L2都会亮D闭合S,L2会更亮考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串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串联电路中各电路元件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串联电路中,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解答:解:AB、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断开S,通过L1与L2的电流一样大,故A错误,B正确;CD、闭合S,L1亮,但L2短路,不会亮,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二、填空题(本题有,每空格2分,共8分)5(4分)(xx台州)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1)如图甲,旗杆的顶端安装着一个定滑轮,用来改变拉力的方向(2)如图乙,把被剪物体尽量靠近剪刀的转动轴,可减小阻力臂,剪断物体更省力考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杠杆的应用.专题:简单机械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1)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解答:解:(1)国旗杆上的滑轮为定滑轮,利用它来升国旗,可以改变施加力的方向;(2)图中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在同样的情况下,往剪刀转动轴靠近,减小了阻力臂,由F1L1=F2L2可知:阻力臂L2越小,越省力因此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阻力臂,可以省力故答案为:(1)定;(2)阻力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定滑轮工作特点以及杠杠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6(4分)(xx台州)为完成“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小柯同学选取了相应器材,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1)如图甲电路无法正常完成实验,有一处导线连接错误,错误导线是(选填“”或“”)(2)改正电路后,小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5欧姆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变阻器需串联在电路中,且要接一上一下;(2)根据图乙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由R=计算出电阻值解答:解:(1)由图知,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上面两个接线柱,应接一上一下,导线连接错误;(2)由图乙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所以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5A;由I=得:R=5故答案为:(1);(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路的连接、电流表的读数及电阻的计算,属基础性问题,难度不大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2小题,8空格,每空格3分,共24分)7(6分)(xx台州)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重力(选填“”、“=”或“”)(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仍在A处(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考点:阿基米德原理.专题:浮力分析:(1)密度计放在液体中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V排判断排开水的体积的变化,判断出杯中水面的变化解答:解:(1)密度计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密度计受到的浮力F浮=G密度计;(2)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时,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因为液体的密度不变,浮力大小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图乙杯中的液面仍在A处故答案为:(1)=;(2)仍在A处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明确密度计的测量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18分)(xx台州)三位同学针对“在家庭电路中,离进户线距离不同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否完全相同”的问题进行探究(1)小柯设想借用实验室量程为015伏的电压表,直接测量家庭电路上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进行比较仅从量程考虑,因为015伏的电压表量程太小,所以小柯的设想无法实现 (2)小雪设想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模拟家庭电路进行探究,所有导线选用电阻可以忽略不计的粗铜丝如果用电压表测量两灯的电压,结果应该是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相等(3)小妍参照小雪的电路图进行了实验,导线ab和cd拆自旧滑动变阻器上的电阻丝,电阻较大小妍发现规格完全相同的灯L1和L2亮度不同,得出了“如果导线的电阻较大,离电源距离不同的电灯两端电压不同”的结论她的依据是:规格相同的电灯亮度不同,是由于电灯两端的实际电压不同,导致实际功率不同小雪和小妍采用不同的方法,都在探究同一问题,小柯感慨“方法总比问题多”!考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使用电压表测量某段电路两端电压时,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据此分析;(3)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据此分析解答:解:(1)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仅从量程考虑,015伏的电压表量程太小,不能用该电压表测量家用电器两端的电压;(2)铜导线导线与灯泡串联,导线电阻很小,可忽略不计,两灯泡并联接入电路,所以两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相等;(3)导线由拆自旧滑动变阻器上的电阻丝,电阻较大,与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由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可知:U电源=U导线+U灯泡,与灯L2串联的导线较长,所以与灯L2串联的导线的电阻较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与灯L2串联的导线两端的电压较大,所以L2两端的实际电压较小,小于L1两端的电压;由P=可知,规格相同的电灯亮度不同,是由于电灯两端的实际电压不同,导致实际功率不同故答案为:(1)量程太小;(2)相等;(3)实际电压不同点评:本题通过实验探究了“在家庭电路中,离进户线距离不同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否完全相同”的问题,考查了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际功率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有效的考查了学生探究能力四、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第9题6分,第10题10分,第11题7分,共23分)9(xx台州)1901年,挪威人伯克兰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发射器,首开电磁炮先河为了认识电磁炮的一些特性,小柯制作了一个电磁炮模型,其原理如图螺线管通电后,铁制撞针迅速前移,推动炮弹射出炮管(1)小柯要增强电磁炮中螺线管磁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C(选填字母)A增加螺线管的线圈匝数B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C增大通过螺线管的电流(2)炮弹的动能影响它的威力直接测量动能小柯遇到困难,所以,他通过测量同一炮弹的射程(炮弹出射点离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来间接比较此研究方法与下列C(选填字母)实验所用方法相同(3)小柯测得的一项实验数据(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如下表实验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撞针质量(克)0.10.20.30.40.5射 程(米)0.480.540.810.460.41小柯得出了“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撞针质量为0.3克时电磁炮的射程最远”的结论小妍觉得这个结论还不可靠,建议再取不同质量的撞针进行实验你认为选择撞针质量范围在0.20.4克之间进行进一步实验比较合理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弱与电流的强弱和线圈的匝数有关,据此解答;(2)通过炮弹出射点离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来判断物体动能的大小;该实验方法是采用的转换法,分析得出三个研究实例的研究方法即可知道用到此研究方法的实例;(3)为使探究结论完善一些,应多次实验找规律;影响炮弹射程的因素还有许多,例如:炮弹的质量、炮弹出口时的速度等,分析表中数据解答此题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要想增强电磁炮弹中螺线管磁场,可以增加螺线管的线圈的匝数或增强螺线管线圈中电流,故应选AC;(2)通过炮弹出射点离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来判断物体动能的大小;该实验方法是采用的转换法,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应用的是直接测量法;B、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也是直接测量法;C、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是通过U型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应用了转换法,故选C;(3)为使探究结论完善一些,应多次实验找规律;影响炮弹射程的因素还有许多,需要进行多测实验进行探究,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撞针的质量在0.2g0.4g之间电磁弹的射程较远,故应选择质量为0.2g0.4g撞针来试验比较合理故答案为:(1)AC;(2)C;(3)0.20.4点评:此题要求学生学会利用转换法探究问题,这是中学物理的特点,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得出结论10(10分)(xx台州)传统的电车要由2条“辫子”供电,行驶中容易掉“辫子”,已逐渐被淘汰我国最新研发的超级电容储能式新型电车,没有传统电车的“辫子”,可在乘客上下车的短时间内充满电,还可以把刹车时减小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回收储存再利用某型号新型电车的有关技术参数如下表:空车质量(千克)10000满载乘员数(人)80满载时轮胎与地面接触总面积(厘米2)5000最大车速(千米/时)80(1)传统电车掉“辫子”时,电路处于开(或断)路状态,无法对电车持续供电(2)假设每位乘员的质量为60千克,新型电车满载停在水平路面时,对路面的压强有多大?(g取10牛/千克)(3)新型电车在某次行驶中,刹车时减小的机械能总量为1107焦,这部分能量的80%回收再利用,可供电车在阻力为1104牛的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多少路程?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1)处处连通的电路为通路;某处断开的电路为断路;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短路还包括局部短路(2)新型电车满载停在水平路面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空车重力和所有乘员重力之和,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根据p=求出对路面的压强;(3)根据效率公式求出回收再利用的能量即为电车克服阻力做的功,根据W=Fs求出电车匀速行驶的路程解答:解:(1)传统电车掉“辫子”时,电路断开,处于开(或断)路状态;(2)新型电车满载停在水平路面时,对地面的压力:F=G=mg=(10000kg+60kg80)10N/kg=1.48105N,受力面积:S=5000cm2=0.5m2,对路面的压强p=2.96105Pa;(3)回收再利用的能量:W=1107J80%=8106J,由W=Fs得,可供电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的路程:s=800m答:(1)开(或断);(2)新型电车满载停在水平路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2.96105Pa;(3)回收再利用的能量可供电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的路程是800m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三种状态和压强的计算以及做功公式的应用,从表格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1(2分)(xx台州)在实验条件受限制的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小柯测量食盐水密度,能找到的器材有:两个相同的透明杯子、清水(水=1克/厘米3)、食盐水、记号笔和托盘天平因为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小柯想到借助于V食盐水=V水的方法,用天平测得m1=52.0克、m2=132.0克、m3=141.6克,利用三个数据完成了食盐水密度的测量他的测量过程与方法如图结合实验图解,食盐水=1.12克/厘米3考点:设计实验测密度.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先根据m水=m2m1计算出水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计算出水的体积,食盐水的质量m食盐水=m3m1,水的体积和食盐水的体积是相等的,最后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食盐水的密度解答:解:水的质量m水=m2m1=132.0g52.0g=80g,因为=,所以水的体积V水=80cm3;食盐水的质量m食盐水=m3m1=141.6g52g=89.6g,图中所示V水=V食盐水,所以食盐水的密度食盐水=1.12g/cm3故答案为:1.12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密度的测量实验,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密度的计算公式并灵活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