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V).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84298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2020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2020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V)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含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热带雨林中的植被大多分层次分布,高大的乔木下是低矮的灌木,灌木下是一些草本植物形成这种层次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光B温度C水D空气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揭示了动物之间的()A共生B竞争C捕食D寄生3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A“春来江水绿如蓝”B“草盛豆苗稀”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雨露滋润禾苗壮”4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A缺氮时植株矮小B秋末有的树木纷纷落叶C蝗虫具有保护色D鹿、兔遇到敌害时快速奔逃5沙漠中生物种类稀少、企鹅不能生活在热带、文竹不能放在太阳下暴晒,造成这些生物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分别是()A阳光、水、温度B温度、阳光、水C水、温度、阳光D水、阳光、温度6甲同学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达到最大亮度;乙同学观察头发时两眼张开,左眼观察,右眼绘图;丙同学使用低倍镜已看到细胞,但觉得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丁同学使用低倍镜看不到细胞,于是他换高倍镜期望看到细胞上述同学操作正确的有()A甲乙丁B甲乙丙C乙丁D乙丙7显微镜上具有调节光线强弱作用的是()A反光镜和遮光器B反光镜和目镜C遮光器和目镜D目镜和物镜8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对光时应选用()A低倍物镜B高倍物镜C低倍目镜D高倍目镜9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若光圈和反光镜的位置不动,则在高倍物镜下观察到的视野比低倍物镜下的()A范围较大,亮度较暗B范围较小,亮度较亮C范围较大,亮度较亮D范围较小,亮度较暗10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步骤是()A对光安放放片调焦距观察B安放对光调焦距放片观察C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距观察D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距观察11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珊瑚B珍珠C蘑菇D落叶12下列选项中,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相对应的生命特征是()A繁殖B排泄C生长发育D遗传13生物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A解剖和分析B探究和实践C观察和实验D取样和实验14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A用纱布擦B用手擦C用纸巾擦D用擦镜纸擦15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最可能的原因是()A显微镜光圈的大小改变了B反光镜离开了光源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D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16将写有“p”字母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ApBdCbDq17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其中的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下列有关对照实验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相同B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D所有的变量都相同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所描写的影响鸭子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光B水C温度D空气19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A氧气的有无B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C微生物的有无D烧瓶容量的大小20避役的体色能够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体现了()A生物改变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D环境改变生物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21科学探究的五个步骤有:、和22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是、三.分析题23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1)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轻微调节的结构是A结构11 B结构10(2)物镜是指图中的A结构1 B结构4(3)取显微镜时,手握显微镜的部位应是A结构12 B结构13(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看到的物像是A倒像 B正像(5)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所使用的目镜是“8X”,物镜是“15X”,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A15倍 B23倍 C100倍 D120倍(6)某同学将制作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镜下镜检,结果什么也没有看到请你帮助找出可能的原因(写出一点)24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40粒基本相同的大豆种子,分成四等份,在4个同样大小洁净的空罐头瓶上分别标号为1、2、3,4,在4个罐头瓶里分别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在餐巾纸上均匀地放上10粒大豆种子,其他操作及结果如表:瓶号操作1234处理方式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不撒水,拧紧瓶盖到入较多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清水里,拧紧瓶盖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放置环境25、有光25、有光25、有光4、有光实验结果种子萌发种子不萌发种子不萌发种子不萌发请回答下列问题:(1)1号瓶与2、3、4号瓶分别都称为(2)1号瓶和2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3)1号瓶和3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4)1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5)如果该同学要探究大豆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要设置5号瓶,5号瓶应放置在25,的环境中,其他与1号瓶相同xx学年江苏省徐州八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含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热带雨林中的植被大多分层次分布,高大的乔木下是低矮的灌木,灌木下是一些草本植物形成这种层次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光B温度C水D空气【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解答】解:光线在热带雨林中的分布,在外层光线强,由于植物遮挡越往下光线越少;植物有喜光植物和耐阴植物,因此外层是喜光的高大的乔木,最下面是耐阴的一些草本植物因此形成这种层次分布的主导生态因素是光故选:A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揭示了动物之间的()A共生B竞争C捕食D寄生【考点】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螳螂和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和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其食物链是:树蝉螳螂黄雀故选:C3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A“春来江水绿如蓝”B“草盛豆苗稀”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雨露滋润禾苗壮”【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解答】解:A、“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错误B、“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该选项正确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错误D“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4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A缺氮时植株矮小B秋末有的树木纷纷落叶C蝗虫具有保护色D鹿、兔遇到敌害时快速奔逃【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秋末有的树木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秋末有的树木纷纷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蝗虫具有保护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是蝗虫对环境的一种适应;鹿、兔遇到敌害时快速奔逃,有利于鹿、兔保护自己,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含氮的无机盐的作用能促使植物的茎、叶(营养生长)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氮素不足,植株就矮小,下部叶片首先缺绿变黄,逐步向上扩展,叶片簿而黄植物缺氮生长发育不良不属于适应环境故选A5沙漠中生物种类稀少、企鹅不能生活在热带、文竹不能放在太阳下暴晒,造成这些生物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分别是()A阳光、水、温度B温度、阳光、水C水、温度、阳光D水、阳光、温度【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地区水分严重缺乏导致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企鹅可以说是天生最不怕冷的鸟类它全身羽毛密布,并且皮下脂肪厚达二至三公分,这种特殊的保温设备,使它在摄氏零下六十度的冰天雪地中,仍然能够自在生活,而不能生活在热带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文竹不能放在太阳下暴晒,是因为文竹保水能力较差,放在太阳下因为光照过强蒸腾作用过于旺盛,失水较多而萎蔫,影响文竹生长故选:C6甲同学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达到最大亮度;乙同学观察头发时两眼张开,左眼观察,右眼绘图;丙同学使用低倍镜已看到细胞,但觉得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丁同学使用低倍镜看不到细胞,于是他换高倍镜期望看到细胞上述同学操作正确的有()A甲乙丁B甲乙丙C乙丁D乙丙【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 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据此解答【解答】解:甲同学:太阳光和进入光圈的光线应该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才能产生白亮光线,对光时要将反光镜偏向光源而不是对着光源(太阳),因此甲的操作不正确;乙同学: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因此乙的操作正确;丙同学:看到细胞后为了更加清晰,可以略微调节细准焦螺旋,因此丁的操作正确;丁同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后,视野内的细胞数目由多到少,细胞体积由小到大,放大倍数越大,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通过的光线就少,于是视野变暗因此丁同学操作不正确故选:D7显微镜上具有调节光线强弱作用的是()A反光镜和遮光器B反光镜和目镜C遮光器和目镜D目镜和物镜【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上的光圈和反光镜【解答】解: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遮光器上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遮光器上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故选:A8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对光时应选用()A低倍物镜B高倍物镜C低倍目镜D高倍目镜【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根据显微镜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三大步,对光是观察前的关键步骤,要熟练掌握【解答】解: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调节反光镜,同时左眼注视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故选:A9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若光圈和反光镜的位置不动,则在高倍物镜下观察到的视野比低倍物镜下的()A范围较大,亮度较暗B范围较小,亮度较亮C范围较大,亮度较亮D范围较小,亮度较暗【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但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亮,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细胞的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解答】解: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发现观察到的物像是视野暗,范围小,细胞变大故选:D10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步骤是()A对光安放放片调焦距观察B安放对光调焦距放片观察C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距观察D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距观察【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步骤是安放对光调焦距放片观察【解答】解: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4、收镜使用完后,整理好,把显微镜放回原处所以正确的步骤是:安放对光调焦距放片观察故选:C11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珊瑚B珍珠C蘑菇D落叶【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珊瑚、珍珠、落叶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蘑菇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C12下列选项中,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相对应的生命特征是()A繁殖B排泄C生长发育D遗传【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可见D正确故选:D13生物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A解剖和分析B探究和实践C观察和实验D取样和实验【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分析】生物学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观察和实验观察法是实验法的基础,实验法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解答】解: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和实验法是人们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生物学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观察和实验故选:C14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A用纱布擦B用手擦C用纸巾擦D用擦镜纸擦【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解答】解:通过分析知道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是对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镜头进行清洁,所以应用擦镜纸擦拭故选:D15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最可能的原因是()A显微镜光圈的大小改变了B反光镜离开了光源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D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显微镜观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三个步骤,对光是观察前的重要环节,它决定能否看清物象【解答】解: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之前,首先要对光,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镜筒内,到达我们的眼睛,直到看清明亮的视野为止对好光之后,就不能再移动显微镜,如果移动显微镜,反光镜离开了光源,射入的光线就会发生改变,导致看不清物像,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6将写有“p”字母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ApBdCbDq【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2)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解答】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字母“p”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所以将写有“p”字母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d故选:B17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其中的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下列有关对照实验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相同B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D所有的变量都相同【考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对照试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故选:C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所描写的影响鸭子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光B水C温度D空气【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选:C19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A氧气的有无B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C微生物的有无D烧瓶容量的大小【考点】食品的腐败原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巴斯德曲颈瓶实验的相关内容,结合题意,分析图形作答【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如图,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两瓶中都高温灭菌,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甲瓶的肉汤中,使肉汤变质腐败而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乙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由上可知,甲乙两组的区别是甲组肉汤中有微生物,乙组的肉汤中无微生物,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微生物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20避役的体色能够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体现了()A生物改变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D环境改变生物【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避役的体色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避役的体色变化的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称为保护色,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避役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故选:B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21科学探究的五个步骤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考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是否成功,取决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否科学合理【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其中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所以科学探究的五个步骤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故答案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2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调焦和观察、收放【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要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使用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调焦和观察、收放【解答】解: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使用显微镜时,先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装好物镜和目镜;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4、调焦和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5、收放:最后是整理,擦拭显微镜,取下物镜和目镜,将显微镜放回镜箱综上所述,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是:取镜和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调焦和观察、收放等故答案为:取镜和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调焦和观察、收放三.分析题23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1)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轻微调节的结构是AA结构11 B结构10(2)物镜是指图中的BA结构1 B结构4(3)取显微镜时,手握显微镜的部位应是AA结构12 B结构13(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看到的物像是AA倒像 B正像(5)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所使用的目镜是“8X”,物镜是“15X”,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DA15倍 B23倍 C100倍 D120倍(6)某同学将制作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镜下镜检,结果什么也没有看到请你帮助找出可能的原因(写出一点)洋葱表皮细胞不在视野中【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由图中可知1是目镜,2是镜筒,3是转换器,4是物镜,5是载物台,6是透光孔,7是遮光器,8是压片夹,9是反光镜,10是粗准焦螺旋,11是细准焦螺旋,12是镜壁,13是镜座,14是镜柱【解答】解:(1)粗、细准焦螺旋是对焦用的,用于调整镜筒的上升下降,以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来看清图象,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能小范围地升降镜筒的是细准焦螺旋,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象更加清晰(2)4是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接近物体(3)取显微镜时,我们要左手托住10镜座,右手握住12镜壁(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上下左右均颠倒(5)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即815=120(倍)(6)在使用显微镜时,反光镜反射的光线依次通过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才到达人眼的目镜和物镜是安装在镜筒上的,因而镜筒也要在这条直线上;只要“通光孔、目镜和物镜三点一线”其次物体要放在视野的中央,正对通光孔,调节粗、细准焦螺旋找到清晰的物像由上可知,某同学将制作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镜下镜检,结果什么也没有看到,可能的原因有:物镜没有转换到位,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光圈没有调好、显微镜焦距没调好、洋葱表皮细胞不在视野中等故答案为:(1)A (2)B (3)A (4)A (5)D(6)洋葱表皮细胞不在视野中(或物镜没有转换到位、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光圈没有调好、显微镜焦距没调好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4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40粒基本相同的大豆种子,分成四等份,在4个同样大小洁净的空罐头瓶上分别标号为1、2、3,4,在4个罐头瓶里分别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在餐巾纸上均匀地放上10粒大豆种子,其他操作及结果如表:瓶号操作1234处理方式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不撒水,拧紧瓶盖到入较多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清水里,拧紧瓶盖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放置环境25、有光25、有光25、有光4、有光实验结果种子萌发种子不萌发种子不萌发种子不萌发请回答下列问题:(1)1号瓶与2、3、4号瓶分别都称为对照试验(2)1号瓶和2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一定的水分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3)1号瓶和3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4)1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5)如果该同学要探究大豆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要设置5号瓶,5号瓶应放置在25,无光的环境中,其他与1号瓶相同【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1)1号瓶与2、3、4号瓶分别都只有一个变量水分、空气、温度,因此1号瓶与2、3、4号瓶分别都称为对照试验(2)1号瓶和2号瓶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1号瓶有适量的水分种子萌发,2号瓶不撒水缺乏一定的水分种子不萌发,因此1号瓶和2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一定的水分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3)1号瓶和3号瓶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空气,1号瓶有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3号瓶清水使种子淹没缺乏充足的空气种子不萌发,因此1号瓶和3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4)1号瓶和4号瓶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1号瓶温度适宜种子萌发,4号瓶温度低种子不萌发,因此1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5)“如果该同学要探究大豆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除光不同外其他条件如水、空气、温度都相同且适宜因此“还需要设置5号瓶,5号瓶应放置在25”,无光的环境中,“其他与1号瓶相同”故答案为:(1)对照试验(2)一定的水分(3)空气(4)温度(5)无光xx年4月2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