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教案 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6995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教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教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教案 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教案 人民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1956年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指导作用。2、 了解“文革”十年我国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3、 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认识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4、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充分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1、 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2、 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过程和成就特别是了解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文献,学习历史调查的一般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了解“文革”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2、 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二、重点难点:重点:“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难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践踏的原因。三、教学过程:导入: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直到今天,依法治国仍然是我国必须坚决坚持的一项原则。近年又提出“以德治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要两手抓。确实,民主法制建设对我们这个有着xx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家来说尤其重要,它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健康进行的重要保障。但是它在中国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的一场政治风暴里,民主法制遭受到了严重的践踏。在那个史无前例、动荡不安的年代里,青年学生的激情、红卫兵的狂热,被野心家、阴谋家所利用,由此酿成了一场在后人看来是啼笑皆非的悲剧文化大革命,这都是任意践踏民主法制所造成的恶果。那么,这场悲剧是在什么情况下爆发的呢?悲剧过后我们中国又是如何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健全民主法制、昂首前进的呢?讲授新课(一) 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1、 中共八大的召开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中国以往历史上不曾存在过的国家政权,那么在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了。那么社会主义的道路该怎么走,尤其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应该怎样发展,这是摆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当时真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56、9地点:北京内容:(1)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指出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党的任务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2)指出要扩大民主,健全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3)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4)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评价: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它所提出的很多主张都非常切合当时中国国情,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正确的指导作用。过渡:但是,令人惋惜的是,由于党内“左”倾错误的不断发展,中共八大的方针政策并没有得到贯彻,相反,随着1957年反右斗争的扩大,使党内“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最终酿成了全局性的大动乱“文化大革命”。2、 十年动乱“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这样一场带有全局性质的大动乱,它的出现并非偶然,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错误发展而来的。那么,它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原因:(1)左倾错误195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问题上,左倾错误理论和实践在不断发展,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阶级矛盾,是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的矛盾,说资本主义就要复辟了,因此,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告诫全党“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他认为,只有通过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上而下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把走资派篡夺的政权夺回来,这是导致文化大革命的直接和根本原因。(2)个人崇拜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个人崇拜现象,也是文化大革命的出现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们早上见面的时候不是互相说“早上好”,而是“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每天早上安排一小时时间专门学习毛主席著作,是各级机构雷打不动的制度。(3)党内斗争由于对当时形势的认识不同而产生的党内意见分歧,导致错误的党内斗争,也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4)国际斗争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的国际斗争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造成国家政治生活的混乱,这也是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外部因素。(5)传统文化封建专制制度在中国存在了xx多年,长期封建专制主义在政治思想方面的遗毒,和传统文化对我国的消极影响,也是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经过:(1)导火线:1965、11,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捕风捉影地把吴晗于1960年写成的剧本,同1961年才出现的单干风、翻案风联系起来,公开点名批评北京市政府负责人,这件事成为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其实,其批判的矛头不仅指向一个人,一个剧本,而是一场政治风暴的前奏,充满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2)全面发动1966、5,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五一六通知),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这两个文件集中体现了“左”的方针,反映了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观点,成为了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此后,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一伙控制的中央文革小组成为文革的实际指挥部。(3)红卫兵运动毛泽东点燃文化大革命烈焰的一个重大措施,就是支持青年学生,让他们到全国各地去“煽文化革命之风,点文化革命之火”,也就是红卫兵运动。早在1966年6月初,北京一些中学就出现了红卫兵组织,他们给毛泽东写信,毛泽东充分肯定红卫兵的“造反有理精神”。在那个个人崇拜狂热的年代里,领袖的支持就是行动的号令,红卫兵运动一下子就在神州大地上兴起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先后11次接见了来自全国的红卫兵和群众1100多万人,林彪一再做煽动性的讲话。就这样,红卫兵运动也由最初的“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文化、旧风俗)杀向社会,真有“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气概。(4)全面夺权红卫兵的狂热悲哀地被中央的一些阴谋家所利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各地的反动分子展开了全面夺权。1967、1,由张春桥策划、以王洪文为首的上海一批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委党政各级领导权,即所谓的“一月革命”,这时,被错误蒙蔽了眼睛的毛泽东对此表示支持。毛泽东的支持助长了造反派的嚣张气焰。林彪、江青等利用毛泽东的权威,在全国煽动“踢开党委闹革命”,夺权大风暴席卷大江南北,派系斗争此起彼伏,全国陷入空前的大混乱中。到1968、9,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建立起新的权利机关,形成了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这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恶果(1)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在文革开始后的八年里没有召开一次会议,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还有没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备受摧残,许多民主党派的领导受到无情的批判;最后,个人的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人们动不动就要被拉出去批斗。我们新中国的一代领导人刘少奇就被打成“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在没有审判的基础上受尽折磨,最后在河南开封含冤去世,造成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2) 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文革中提出“抓革命,促生产”,如此一场混乱的毁灭性的动乱能不能促生产?(不能)在文革中,国民经济大幅度下降。而这一时期,恰恰是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的时期,中国由于文革,白白失去了这一次难得的机遇。(3) 文化教育遭到严重挫折。在文化大革命这场动乱中,成千上百的的知识青年被迫上山下乡,丧失了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过渡:有一句话说,当你在为失去月亮而懊悔的时候,你也会失去星星。正如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一样,一个国家的发展也会遭受某些挫折和困难。我们说,跌倒了不要紧,重要的是要爬起来,总结经验教训,昂首前进,只有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有希望。那么我们回顾一下这场悲剧,我们得出一个什么教训呢?假设当时的民主法制非常健全,人人都受法律约束,按法律办事,还会发生这场动乱吗?(不会)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那么文革后我们国家又是怎样健全法制的呢?下面我们学习(二) 历史的伟大转折1、 在徘徊中前进1976、10,中共中央采取了断然措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但是,文革结束以后,我们国家是不是马上就能迅速的健康地发展了呢?(不能)由于当时没有能够及时在根本思想上清理“左”倾错误,因此,党和国家的政治工作一度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找不到前进的突破口。(为了彻底清理左倾错误,轻装前进,我们党召开了一次具有重大转折性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2、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1978、12地点:北京在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提出两大主张: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问题。二是针对文革民主法制被践踏的现象,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邓小平的这个报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中国的重大历史关头的一篇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也就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内容:(1)转移工作重心提出要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2)实行改革开放 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此谱写了春天的故事,创造了我们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中国速度”。(3)确立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知道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4)健全民主法制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健全民主法制的任务,为民主法制的健全道路作了铺垫。(5)审议历史问题全会认真讨论和审议了“ 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和“文化大革命”前遗留下来的一些历史问题,审查和解决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意义:课本67页过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政治建设的新时期,那么在这一段时期里,我们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呢?(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里,我们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强调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这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21982、11,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成为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1997、9,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4xx、3,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2、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你能列举出一些与青少年生活、学习有关的法律吗?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小结: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是被古今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纵观我们这一节课,民主法制的健全在我们中国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而在当今历史新时期里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依法治国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阶段。四、能力测试.一、 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在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A、 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B、 决定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错误地认为中央领导层出现了修正主义 3、“文革”期间,造反派夺取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权的狂暴行动首先开始于(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重庆 4、“文革”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的重大破坏,主要表现在 ( ) 人民代表大会多年不开 公检法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各种违宪违法行为不断 社会极度混乱 A、 B、 C、 D、 5、 十年“文革”在政治建设造成方面的最深刻教训是 ( ) A、反对个人崇拜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重视民主法制 D、正确认识社会矛盾 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是 ( ) A、中共八大召开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 )A、民法 B、宪法 C、行政法 D、刑法8、下列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B、重视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C、实现了政治路线方面的拨乱反正 D、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的转移9、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的主要内容 ( ) A、 强调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B、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依法治国方略 C、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D、 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10、1986-xx年间,依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A、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B、加强立法工作C、推行普法教育活动 D、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知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等等之间的关系,也要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有不少要通过法律来解决。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总之,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此外,我们还要大力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请回答:(1)这段话是谁在什么场合下发表的?(2)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问答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C 2、A 3、C 4、D 5、C 6、D 7、B 8、A 9、C 10、A二、材料解析题 11、(1)这段话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题目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三、问答题 1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xx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依法治国方略确定下来,标志着国家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建设迈进了现代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