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V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66791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V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V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V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VI)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远到恒星、行星,近到树木、花草,物质世界一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烘烤食物 钢铁生锈 擦燃一根火柴 干冰升华瓷碗碎了 杜鹃开花 沙子变成了沙雕 化石燃料的形成ABCD2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3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腐败:分子发生了变化B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总数增加C木炭燃烧: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有新的元素生成D光合作用:分子分成原子,有新的原子生成4如图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属于同种元素C是一种阴离子D容易得到电子5如图是X、Y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X是金属元素B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CX和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DX、Y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6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7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水C金D硫酸钠8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氧化汞汞+氧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9氯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元素C氯原子易得电子形成氯离子(Cl)D氯气(Cl2)是由氯气分子构成10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给液体加热B稀释浓硫酸C读取液体体积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1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A电子数目不同B中子数目不同C质子数目不同D化学性质不同12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C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1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B加热试管内液体时切不可将管口对着人C进行氢气燃烧实验前一定先检验氢气纯度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放在烧杯中称量15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必需用到的是() ABCD16我国自xx年1月1日起,对地级及以上城市执行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监测数据包括可吸入颗粒(PM10)、细微粒物(PM2.5)、SO2、NO2、O3和CO等6项指标某同学对SO2、NO2、O3和CO四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O3属于单质BSO2、NO2和CO都属于氧化物CSO2、NO2中都含有氧分子DSO2、NO2、O3和CO中都含有氧元素17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BCD18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1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D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20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硝酸钾C纯碱D花生油2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配置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C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2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甲烷用作燃料;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氧气用于气焊;干冰用作制冷剂;焦炭用于炼铁工业ABCD23用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过一段时间又回到持平的一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A食盐和水B锌和硫酸C固体氢氧化钠和水D硝酸铵和水2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干冰B空气C海水D石油25欲将80克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质量分数为10%,需要加水()A800gB80gC8gD0.8g二、填空题26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1)两个水分子;(2)五个磷原子;(3)三个钠离子;(4)氩气;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6)Mg2+中的“2”表示27有A、B、C、D四种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如下:(1)D元素的名称为,D元素与上图中(填写字母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元素的离子符号为,该元素一个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A、B、C、D四种元素 都属于元素(3)C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填“阴”或“阳”)28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操作,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2)A操作的错误之处是;B操作导致的后果是(3)C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4)D中连接仪器时先将玻璃管一端,再稍稍用力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中 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为29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2)图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游码标尺示位置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g;(4)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小于”或“等于”)10%(5)配制NaCl溶液时是否用到玻璃棒 (填“是”或“否”),其作用是30回忆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中水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B中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为,其检验方法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C中净化水的方法是和吸附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 来检验长期饮用硬水对身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常采用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用此装置得到的水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3)请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31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1)从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2)20时,质量分数为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区域(选填“”“”“”或“”)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或三、计算题(共8分,写出计算步骤)32在农业科研上,有时用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需要30kg16%的氯化钠溶液(1)若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上述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kg,水的质量是kg;(2)若用25%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制上述溶液,需要25%的氯化钠溶液质量是kgxx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羊流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远到恒星、行星,近到树木、花草,物质世界一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烘烤食物 钢铁生锈 擦燃一根火柴 干冰升华瓷碗碎了 杜鹃开花 沙子变成了沙雕 化石燃料的形成ABCD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解:烘烤食物、钢铁生锈、火柴燃烧、杜鹃开花、化石燃料的形成的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干冰升华、瓷碗破碎、沙子堆成沙雕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来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解:A、氨水挥发,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体积,故选项解释错误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腐败:分子发生了变化B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总数增加C木炭燃烧: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有新的元素生成D光合作用:分子分成原子,有新的原子生成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解:A、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B、液氧转化为氧气,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总数没有增加,故选项解释错误C、木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但没有新的元素生成,故选项解释错误来源:D、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如图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属于同种元素C是一种阴离子D容易得到电子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来源: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D、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 解: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是X、Y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X是金属元素B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CX和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DX、Y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解答: 解:A、X原子结构示意图,其核内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为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Y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X元素为镁元素,Y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阴离子,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故选项说法正确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A、根据构成分子的原子不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D、分子、原子、离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解答: 解:A、有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不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子数不变故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错误;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正确;D、分子、原子、离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错误答案:C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特点,知道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原子的构成,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在不断运动7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水C金D硫酸钠考点: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解: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硫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氧化汞汞+氧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考点: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 可以根据分解反应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解答: 解: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反应物必须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中反应物是两种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中反应物是两种C、氧化汞汞+氧气中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中反应物是两种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分解反应的概念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分解反应一要看是不是化学变化,二要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否符合“一变多”的特点9氯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元素C氯原子易得电子形成氯离子(Cl)D氯气(Cl2)是由氯气分子构成考点: 元素的简单分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海洋中的资源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据此结合常见的元素符号进行解答即可B、根据海水中元素含量分析;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D、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解答: 解:A、氯元素带“气”字旁,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正确;B、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错误;C、已知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则每个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正确;D、氯气(Cl2)是由氯气分子构成,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的分类、原子结构、物质构成等,认识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10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给液体加热B稀释浓硫酸C读取液体体积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考点: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测量容器-量筒;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基本操作要领分析B、根据稀释浓硫酸必须将浓硫酸加入水中分析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分析D、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基本操作分析解答: 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取用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处,试管要与桌面呈45角,要先预热再固定加热,A中操作都正确B、稀释浓硫酸必须将浓硫酸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操作将水加入浓硫酸中故操作不正确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C操作正确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就是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D操作正确故答案选B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11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A电子数目不同B中子数目不同C质子数目不同D化学性质不同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考虑解答: 解: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6,质子数目相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数目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于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相同,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中子数不同答案:B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12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考点: 元素的概念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 解: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C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C、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利用的是铜的导电性,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利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正确;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利用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1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B加热试管内液体时切不可将管口对着人C进行氢气燃烧实验前一定先检验氢气纯度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放在烧杯中称量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B、加热试管内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切不可将管口对着人,故选项说法正确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进行氢气燃烧实验前一定先检验氢气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为防止腐蚀托盘,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烧杯中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5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必需用到的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BCD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 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推出需要的仪器解答: 解: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所以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天平、药匙故选B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和所用到的仪器16我国自xx年1月1日起,对地级及以上城市执行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监测数据包括可吸入颗粒(PM10)、细微粒物(PM2.5)、SO2、NO2、O3和CO等6项指标某同学对SO2、NO2、O3和CO四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O3属于单质BSO2、NO2和CO都属于氧化物CSO2、NO2中都含有氧分子DSO2、NO2、O3和CO中都含有氧元素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解答: 解:AO3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BSO2、NO2和CO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并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正确;C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氮是由二氧化氮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氧分子,故错误;D由化学式SO2、NO2、O3、CO可知,这四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正确故选C点评: 掌握氧化物、单质的概念、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是解题的关键17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BCD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 物质的分类分析: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解答: 解:A、是由两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B、是由两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B、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D、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故选AB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微观图示的辨别,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8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考点: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根据乳化作用的定义考虑:洗洁精或洗衣粉等物质使使拥有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属于乳化作用解答: 解: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属于乳化作用,故A错误;B、用水冲洗水果渣,使水果渣与水形成溶液或浊液而被冲洗掉,不属于乳化作用,故B错误;C、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属于乳化作用,故C正确;D、铁锈不溶于水,但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属于乳化作用,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洗涤油污的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油污时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19(2分)(xx莱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D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A、根据溶解的过程实际是溶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均匀的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进行分析;B、根据搅拌和升温能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进行分析;C、根据汽油是溶解油污进行分析;D、根据增加溶质,可以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形成饱和溶液进行分析解答: 解:A、溶解的过程实际是溶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均匀的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故A正确;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可以加速溶解,故B正确;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故C错误;D、增加溶质,可以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形成饱和溶液,所以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故D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注意汽油可以溶解油污,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20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硝酸钾C纯碱D花生油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 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硝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纯碱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配置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C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A、根据溶液属于混合物考虑;B、根据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温度考虑;C、根据溶液浓度与饱和的关系考虑;D、根据溶液的性质:加入一种溶质凝固点降低考虑解答: 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故A错;B、搅拌只能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不能改变溶解度,改变温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故B错;C、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C错;D、水中加入一种溶质后,所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所以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故D正确故选D点评: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搅拌只能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不能改变溶解度,改变温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2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甲烷用作燃料;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氧气用于气焊;干冰用作制冷剂;焦炭用于炼铁工业ABCD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可以根据以上说明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解: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利用的是甲烷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利用的是氢气的物理性质;氧气具有氧化性,能支持燃烧,可以用于气焊,利用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利用的是干冰的物理性质;焦炭具有还原性,能用于炼铁工业,利用的是焦炭的化学性质;观察选项,故选:B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判断物质的用途问题23用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过一段时间又回到持平的一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A食盐和水B锌和硫酸C固体氢氧化钠和水D硝酸铵和水考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过一段时间又回到持平说明是因为温度的变化造成的,先由于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出现液面a比液面b高现象,冷却到室温后又恢复到原状;不能产生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因为产生气体后不能恢复到原状解答: 解: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压强基本不变,不会出现液面a比液面b高现象,故错B、锌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压强增大,出现液面a比液面b高现象,但不能恢复到原状,故错;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出现液面a比液面b高现象,冷却到室温后又恢复到原状,故正确;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压强减小,出现液面b比液面a高现象,故错;故选C点评: 解答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有的同学忽略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状这一点,产生难溶性气体是不行的2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干冰B空气C海水D石油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 物质的分类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 解:A、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B、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海水中有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石油中有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5欲将80克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质量分数为10%,需要加水()A800gB80gC8gD0.8g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 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 可设出水的质量,然后利用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来解答解答: 解: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g,则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得80g20%=(80g+x)10%解得x=80g,故选B点评: 本题较简单,学生直接利用溶液在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列等式计算即可二、填空题26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1)两个水分子2H2O;(2)五个磷原子5P;(3)三个钠离子3Na+;(4)氩气Ar;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6)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 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水分子可表示为:2H2O(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五个磷原子,就可表示为:5P;(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钠离子可表示为:3Na+;(4)氩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氩气的化学式就是表示氩元素的元素符号,即:Ar(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符号为:O;(6)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答案为:(1)2H2O;(2)5P;(3)3Na+;(4)Ar;(5)O;(6)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27有A、B、C、D四种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如下:(1)D元素的名称为硫,D元素与上图中B(填写字母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元素的离子符号为S2,该元素一个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2)A、B、C、D四种元素 都属于非金属元素(3)C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填“阴”或“阳”)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1)D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A、B、C、D四种元素 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解:(1)D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为硫元素;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也为6,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离子符号为S2;该元素一个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2)A、B、C、D四种元素分别是氢、氧、钠、硫元素 都属于非金属元素(3)C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答案为:(1)硫;B;S2;16(2)非金属;(3)失去;阳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8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操作,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量筒;b试管(2)A操作的错误之处是仰视刻度;B操作导致的后果是称取的质量比实际质量要小(3)C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4)D中连接仪器时先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湿润,再稍稍用力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中 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为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考点: 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1)根据实验仪器的认知进行分析解答(2)(3)(4)根据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解:(1)a为量筒;b为试管(2)图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称取物体质量时应左物右码放倒后移动了游码称取的质量比实际质量要小;(3)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4)D中连接仪器时先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湿润,再稍稍用力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中图中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正确操作是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1)量筒、试管;(2)仰视刻度;称取的质量比实际质量要小;(3)搅拌加速溶解;(4)用水湿润;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9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2)图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药匙;(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游码标尺示位置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18.2g;(4)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大于”、“小于”或“等于”)10%(5)配制NaCl溶液时是否用到玻璃棒是 (填“是”或“否”),其作用是加速食盐溶解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可以据此解答该题;(2)图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为药匙,可以据此解答该题;(3)使用天平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时,要将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称量物的质量=砝码+游码;(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可以求得溶液的质量,从而求得水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水的体积,砝码缺少一角则称量的食盐的质量减小,可以据此解答该题(5)根据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解答解答: 解:(1)称量食盐的质量首先打开广口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将取得的食盐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将称得的食盐放到烧杯中,再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故正确的顺序为;(2)图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为药匙;(3)食盐的质量=砝码+游码,据图可知,砝码的读数是15g,游码的读数是3.2g,故食盐的质量=15g+3.2g=18.2g;(4)砝码缺少一角则称量的食盐的质量减小,溶质减少,则溶液变稀,溶质质量分数变小;(5)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故答案为:(1);(2)药匙;(3)18.2g;(4)小于;(5)是;加速食盐溶解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配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30回忆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中水发生了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B中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为氧气,其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2)C中净化水的方法是过滤和吸附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肥皂水 来检验长期饮用硬水对身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常采用煮沸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用此装置得到的水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3)请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洗衣水用来拖地后再冲厕所考点: 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 空气与水分析: (1)A根据变化的实质解答;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的现象、结论进行分析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而且体积多的是少的二倍;(2)根据图示净化水的方法是过滤和吸附;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及软化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净化过程中除去的杂质以及净化后的水中含有的物质分析;(3)节约用水方法较多,如刷牙用口杯接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等解答: 解:(1)A中水的沸腾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较少,为氧气,氧气能带火星木条复燃,故可用带火星木条来检验;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2)根据C图示可知小卵石,石英砂是过滤作用,活性炭是吸附作用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软水中含较少或不含钙镁化合物,分别加入肥皂水,硬水中产生泡沫少,软水中产生泡沫多,故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可转化成沉淀,生活中可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变为软水过滤只除去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色素和异味;净化后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3)节约用水方法有很多,如刷牙用口杯接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洗衣水用来拖地后再冲厕所;园林采用喷灌浇水;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利用等来源:故答案为:(1)物理; 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水氢气+氧气;(2)过滤肥皂水煮沸混合物(3)洗衣水用来拖地后再冲厕所点评: 本题较为简单,只要平时能认真读课本并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即可较轻易地回答因此平时学习时,某些细节也不要轻视,多了解一些会更好31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1)从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2)20时,质量分数为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区域(选填“”“”“”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