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IV).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59398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IV)温馨提示: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答必须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的一律无效。3.考试结束时只须上交答题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分歧(q) 瘫痪(tn hun) 树杈(ch) 熬(o)夜B粼粼(lnln )诀别 (je) 姊妹(z) 荫蔽(yn b)C.一霎(ch)时 犄(q)角 沐(m)浴 脸颊(xi)D.锤(chu)打 菡萏(hn dn) 徘徊(hu) 絮絮(x)叨叨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只有你,故乡的小河,还在那儿昭示着生命的激情。 C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避免中学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B有没有接触过活禽,成为我们判断被H7N9型禽流感传染的标准之一。 C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了对钓鱼岛的挑衅举动。 D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当代作家史铁生,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集有我与地坛、欧游杂记等。 B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C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5、古诗文默写(10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 ,_ 。(曹操观沧海)(2分)(2)君问归期未有期,_ 。(李商隐夜雨寄北)(1分)(3)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分)(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了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 ,_ 。(2分)(5)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4分)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 。_,_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6、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3分)如果你是鱼儿,那么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鸟,那么快乐就是一片湛蓝的天;_ ,_; , 。7、阅读名著,完成题目。(3分)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这首诗把对_的歌颂,对_的呼唤,对自然的咏叹,完美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是_(作者)小诗中最美的篇章之一。8、综合性学习。(4分)学校准备在草坪、阅览室等地方立上告示牌,请你帮忙设计两条告示语。(4分)(1)爱护绿茵草场。告示牌:_(2)保持阅览室的安静。告示牌:_二、阅读理解(50分)()梦里开满泡桐花(15分) 春天来了。 窗外斑鸠的声声啼呜,唤醒了我对儿时故乡的回忆。 在绿色的田野上,故乡的春天悠闲宁静得如同一个天然的大花篮,里面盛满了高高低低五彩缤纷的鲜花:有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淡紫的苦楝花、金黄的枣花、火红的杨树花、碧绿的榆钱其中开得最盛、最惹眼的还要数家乡的泡桐花。 泡桐的生命力极强,用指头粗细的一段根随便往土中一插,春雨一淋,春日一晒,春风一吹,它便顶着一个绿色的梦想破土而出。头年的泡桐树像竹竿一样笔直地向上生长,且是中空的,因此长得特别快,一年就可以长十来米高。泡桐树的叶子为了吸收到阳光,头一年也特别多、特别大,从根部一直长到顶端,大的像荷叶一样,小时候在河堤上放羊,我们常用泡桐叶当伞去遮风挡雨。泡桐树身直质轻,且有韧性,过去家乡盖房的梁檩最佳的选择便是泡桐。 春节刚过,泡桐的细枝顶端便生出一串串带有黄绿斑纹的卵形花蕾,一串挨一串地向上举着,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开屏的孔雀。但这还不算真正的开屏,随着温度逐渐升高,那卵形的花蕾便从顶端裂开,这时浅紫色的花朵便像出了壳的小鸡一样从里面顶了出来,然后像吹气球一样向上伸展,颜色越来越浅,最后变成了粉色的小喇叭。微紫的泡桐花在金色阳光和黄色的土地相互调和的色调背景中,显得格外醒目。没有绿叶的映衬,远远地望去一棵棵泡桐便是一只只五色缤纷的花孔雀在春光中尽情地开屏来抒发内心的喜悦,又像一群美丽的少女穿着紫色的彩裙微笑着在那里翩翩起舞,是那么的新鲜动人惹人喜爱。 每当我看到热情绽放的泡桐花,嗅着略带苦味的淡淡的清香,依稀之间,仿佛又看见了那个像泡桐花一样美丽的儿时伙伴桐花。桐花是邻家的大女儿,聪明而美丽。童年美好的记忆几乎都有桐花的影子,我们一起快乐地放羊,一起蹦跳着上学,曾共撑过一柄桐树叶,她也曾送给我用泡桐花蕾串成的项链,我也送给她用泡桐花编成的花环。 桐花家盖了小洋楼,但院子里已经没有了泡桐。我们村的泡桐也越来越少,不知什么时候村子里已经再也找不到一棵泡桐树了。不仅是泡桐树,还有洋槐树、苦楝树、桑树、皂荚树等都是越来越少,渐渐地走出了我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杨树,年轻人说杨树长得快而且板材厂收购的价值也高。不仅村里村外的杂树被换成杨树,连种庄稼的地里也被杨树成片成片地占领,其实不是杨树惹的祸,它再怎么着也只是一种树,是我们心里的杨树长得太多,遮住了我们的双眼。 我时常在梦中回到泡桐花开的季节,楼房的四周又栽满了树,泡桐尤其最多,所有的枝头都开满了泡桐花,怒放的泡桐花热情地散发着芬芳,夹着儿时伙伴桐花铜铃般的笑声,伴着醉人的花香向我袭来9、以“梦里开满泡桐花”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10、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泡桐和泡桐花?(3分)11、请赏析第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12、“是我们心里的杨树长得太多,遮住了我们的双眼”,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13、试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3分)(二)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20分)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逃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 第3页 (共4页) 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 第4页 (共4页)14、(3分)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15、(4分)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16、(4分)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17、(4分)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B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C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D段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18、(5分)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9-23题。(15分)咏 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 吾 十 有 五 而 志 于 学 三 十 而 立 四 十 而 不 惑20、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1)公欣然曰 (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吾日三省吾身( ) (4)四十而不惑 (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1)白雪纷纷何所似?(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2、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3分)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内容上分析,孔子这三句话依次讲的是学习方法、_和_。(2分)三、作文(40分)24.根据要求写作文。心愿象一粒种籽,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生根开花。请你以我的心愿为题,把你小小的心愿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求: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班级、老师和本人的真实名字。学校_ 班级_ 姓名_ 号码_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江塘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题卷xx年11月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温馨提示:请按题号在规定区域内答题。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 )(3分) 2、( )(2分) 3、( )(3分) 4、( )(2分)5、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1) _ , _ 。(2)_ (3) _(4) _, _ 。(5) _ , _ 。_ , _ 。6、_ ,_; _ , _ 。(3分)7、_ _ _(3分)8、(1)告示牌:_(2)告示牌:_(4分)二、阅读理解(50分)()(15分)9、_(3分)10、_(3分)11、_(3分)12、_(3分)13、_(3分)(二)(20分)14、_(3分)15、_(4分)16、_(4分)17、( )(4分)18、_(5分)(三)(15分)1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 吾 十 有 五 而 志 于 学 三 十 而 立 四 十 而 不 惑20、(4分)(1)欣然:_ (2) 拟:_ (3)省:_ (4)惑: _21、(1)_ _(2)_(4分)22、 _(3分)_23、 _ _(2分)三、作文(40分)24、请以“我的心愿”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在600字以上。600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xx年11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A (3分) 2B(2分) 3D(3分) 4A(2分)5、(10分)(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分)(2)巴山夜雨涨秋池(1分)(3)我寄愁心与明月(1分)(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分)(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分)6、(3分)示例:如果你是小草,那么快乐就是一束温暖的阳光; 如果你是花儿,那么快乐就是一滴晶莹的露珠。7、(3分)(1) 母爱 (2) 童真 (3)谢婉莹(冰心)8、示例:(1)小草对你微微笑,请你把路绕一绕。(2分)(2)心灵的沟通,不需要过多的语言。(2分)二、阅读理解(50分)()(15分)9、暗含文章内容;表达作者对儿时故乡的怀念;题目新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拨:在记叙文或散文中,标题在内容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交代或暗示文章的写作对象、主要内容;揭示或暗示主旨;流露作者的思想感情;设置悬念、新颖有趣等。本文题目暗示了写作的内容,“梦里”一词又体现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本文题目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10、表达对儿时故乡的怀念;衬托儿时的伙伴桐花;与下文村里只种“清一色的杨树”形成对比。(3分)11、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开满泡桐花的树比喻成五彩缤纷的花孔雀和穿着紫色彩裙的少女,赋予人的情态和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泡桐花的美丽和醒目。(3分)12、“心中的杨树”指人们对财富追求的欲望,这句话指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已经改变了村庄的自然生态,也使人性中的朴实、善良等美点逐渐消失。(3分)13、结构上点题,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内容上描写梦里开满泡桐花的情形,表达对儿时故乡的留恋和怀念。(3分)(二)(20分)14、(3分)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意对即可) 15、(4分)(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意对即可)16、(4分) 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而“一行行”“整齐匀称”则突出了母亲插秧技术之高;“嫩绿”突出了秧苗的生机,“像块绿色的地毯”用比喻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17、(4分)( D )(思念母亲之情)18、(5分)“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意对即可)(三)(15分)19、吾 十 有 五 而 志 于 学 三 十 而 立 四 十 而 不 惑(两处共2分,划一处得1分,划三处及以上本题不得分)20、(1)高兴的样子(2)相比(3)自我检查,反省(4)迷惑,疑惑(每小题1分,共4分)21、(1)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分)(2)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2分)22、融洽、欢快、轻松、文雅、温馨、愉快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能答对其中的一个词语就给3分)23、学习态度、为人态度(个人修养)(各1分,共2分)三、作文(40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