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 苏科版(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4004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 苏科版(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 苏科版(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 苏科版(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 苏科版(I)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5题,合计70分)注: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每题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纸上相应题号下11992年8月22日,陕西某村民采到一不明物体,手感柔软,生长迅速科学家通过活体培养、显微观察等研究后认为,它是我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珍稀生物黏菌复合体,俗称“太岁”下列证据中,与判断该不明物体为生物无关的是( )A具有细胞结构B有呼吸作用C手感比较柔软D能快速生长2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李时珍B孟德尔C达尔文D袁隆平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 )A上网搜索资料B去图书馆查阅书刊C用放大镜看蚂蚁D进行人口普查4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材料的选用不恰当的是( )A用仙人掌来研究植物叶的光合作用B用百合花来研究植物体内有无运输水分的结构C用纸蝴蝶来研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用小青菜来研究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5下列视野中能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最多的一组镜头是( )A510B1040C1510D15406透明玻片上的“9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A96B69C69D967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偏右下方,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应将玻片( )A向左上移动B向右上移动C向左下移动D向右下移动8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A锌、氮、钾B钙、氮、磷C硼、磷、钾D氮、磷、钾9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树林,虫儿离不开花草”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能改变环境D生物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10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成熟区B分生区C伸长区D根冠11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影响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12管理不善的玉米地里杂草丛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 )A杂草与玉米互利共生的结果B杂草寄生在玉米上影响玉米生长C杂草使玉米的品质受到影响D杂草和玉米争夺生活条件的结果13下列不能体现生物之间合作关系的是( )A蝴蝶与花的关系B骆驼与仙人掌的关系C工蜂与雄蜂的关系D蜜獾与找蜜鸟的关系14在我们学到的谚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谚语中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15通过“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实验,你认为下列环境中相对湿度最大的是( )A撒哈拉大沙漠B内蒙古大草原C西双版纳热带雨林D华北平原的农田1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17某种生物能够在环境中生存取决于它( )A数量是否众多B能否大量繁殖C能否适应环境D能否改变环境18下列各项中,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沙漠及沙漠中的所有生物B竹林中的全部竹子C竹林中全部的熊猫和它的食物D农田中全部的白菜和菜青虫19当年红军在过草地时,常常会有人员或马陷入沼泽中你认为该草地属于下列哪种生态系统( )A湿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20根毛集中生长在( )A成熟区B根冠C分生区D生长区2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仅由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构成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C生物圈指生物活动能达到的范围,包括月球D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即地球内部也有生物22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以下哪一项会破坏环境( )A垃圾分类处理B回收废旧电池C节约用纸D使用一次性筷子23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A叶绿素B光C二氧化碳D水24王大爷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你认为他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二氧化碳浓度B增加氧气浓度C合理施肥D增加温度25韭黄和蒜黄是我们冬季常吃的蔬菜,它们的叶片呈黄白色,这是由于人们在这些蔬菜生长过程中,没有给予它们( )A肥料B水分C光照D适宜的温度2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生物圈D荒漠生态系统2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光B水分C温度D湿度28人类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有赖于绿色植物的( )A吸收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29生活在北极的狐与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狐相比,耳朵要小得多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哪种是正确的( )A捕食能力更强B奔跑速度更快C听觉更灵敏D减少散热量,更适应寒冷气候30下列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都是由组织构成的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1用于显微镜观察研究的材料必须是( )A新鲜的B完整的C薄而透明的D干燥的3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由低倍镜转换高倍镜后发现( )A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减少B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增加C视野变亮、细胞数量减少D视野变亮、细胞数量增加33在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由( ) 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A导管B筛管C纤维D输水管34如果在观察临片装片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该污点不可能存在于( )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临时装片35遇碘能变蓝色物质的是( )A脂肪B水C淀粉D蛋白质二、非选择题(共30分)36如图1为显微镜操作的步骤,图乙是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据图回答问题:(1)图1A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该步操作为_(2)进行图1C所示操作时,眼注视图示部位的目的是_(3)图1中三个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4)欲使图象从视野变为视野的状态,应转动_,换成高倍物镜;要使图象从视野变为视野的状态,应用_进行调节37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取镜和安放、_、_、_、_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_、_、_、_38我们学习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你认为在百草园中影响皂荚树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_、_(任填两项即可)(2)下列哪项不是蝉、云雀的基本特征_A、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C、能繁殖 D、能排出废物(3)黄蜂的体色与菜花的颜色相似,这说明生物能_环境(4)斑蝥的体色与它生活的环境不同,这种体色属于_色39某同学对校园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填写校园生态系统的组成表(1)(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人”扮演什么角色?_40请分析回答: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中一昼夜,选取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滴加碘酒检验(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_(2)叶片经过酒精脱色后变成_色(3)滴加碘酒后,图一中_部分变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_(4)如需做“验证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实验,可以选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以上步骤有一步不需要,请写出来_实验结论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xx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5题,合计70分)注: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每题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纸上相应题号下11992年8月22日,陕西某村民采到一不明物体,手感柔软,生长迅速科学家通过活体培养、显微观察等研究后认为,它是我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珍稀生物黏菌复合体,俗称“太岁”下列证据中,与判断该不明物体为生物无关的是( )A具有细胞结构B有呼吸作用C手感比较柔软D能快速生长【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据分析可见:A、B、D属于生物的特征,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依据,A、B、D错误;C、手感比较柔软,不是生物的特征,不能判断是否是生物的依据,C正确;故选:C【点评】理解生物的特征是关键2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李时珍B孟德尔C达尔文D袁隆平【考点】生物学史【分析】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解答】解:A、李时珍是我国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撰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等,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B、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C、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D、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故选:D【点评】注意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的事迹,注意知识的积累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 )A上网搜索资料B去图书馆查阅书刊C用放大镜看蚂蚁D进行人口普查【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分析】此题考查对观察的理解和应用【解答】解: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使观察更加全面和典型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视观察对象,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并不是观察时特点是比较直接,而一般不需要很长时间上网搜索资料,去图书馆查阅书刊以及人口普查均不属于观察;故选:C【点评】问题来源于观察,科学探究通常开始于观察4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材料的选用不恰当的是( )A用仙人掌来研究植物叶的光合作用B用百合花来研究植物体内有无运输水分的结构C用纸蝴蝶来研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用小青菜来研究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考点】生物的基本常识【分析】仙人掌为了与干旱的沙漠环境相适应,其叶已经退化成叶刺,失去了进行蒸腾作用的能力【解答】解:A、仙人掌的叶已经退化成叶刺,用仙人掌来研究植物叶的光合作用不恰当,A正确;B、用茎来研究植物体内有无运输水分的结构比较恰当,B正确;C、纸蝴蝶不属于生物,用纸蝴蝶来研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恰当,C正确;D、用小青菜来研究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比较恰当,D错误;故选:A、B、C【点评】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5下列视野中能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最多的一组镜头是( )A510B1040C1510D1540【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解答】解:显微镜的成像的特点是呈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选项A的放大倍数是50倍,B是400倍,C是150倍,D是600倍因此放大倍数最小的是A50倍故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用的镜头组合A、5X和10X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6透明玻片上的“9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A96B69C69D96【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本题是考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在做实验时可以在载玻片上书写汉字或字母来理解【解答】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不是上下颠倒,不是左右颠倒,是上下左右皆颠倒,即是旋转180后得到的像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把要观察的字母或汉字写在纸上倒过来看,即旋转180,就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后得到的像7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偏右下方,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应将玻片( )A向左上移动B向右上移动C向左下移动D向右下移动【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下显微镜成像的特点:在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实物的倒像【解答】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题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故选D【点评】只要熟练地使用显微镜,知道显微镜下物像的特点,此类题就不难解决8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A锌、氮、钾B钙、氮、磷C硼、磷、钾D氮、磷、钾【考点】氮、磷、钾对植物生活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含氮、磷、钾等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首先明确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解答】解: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故选:D【点评】明确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无机盐,了解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9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树林,虫儿离不开花草”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能改变环境D生物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鱼儿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就会死亡【解答】解: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恰当的解释是生物依赖一定的环境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依赖环境而生存10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成熟区B分生区C伸长区D根冠【考点】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解答】解: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成熟区适于吸收的特点11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影响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两地的环境差异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体现了环境能够影响生物这是因为其他地方与神农架的水分、土壤、光照、温度不同造成的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2管理不善的玉米地里杂草丛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 )A杂草与玉米互利共生的结果B杂草寄生在玉米上影响玉米生长C杂草使玉米的品质受到影响D杂草和玉米争夺生活条件的结果【考点】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玉米地里杂草丛生,玉米和杂草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杂草使玉米得到的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减少,因此会影响玉米的产量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13下列不能体现生物之间合作关系的是( )A蝴蝶与花的关系B骆驼与仙人掌的关系C工蜂与雄蜂的关系D蜜獾与找蜜鸟的关系【考点】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解答】解:题干中:蝴蝶与花的关系、工蜂与雄蜂的关系、蜜獾与找蜜鸟的关系都属于彼此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属于合作关系;骆驼与仙人掌都生活在沙漠中,都是适应干旱的环境,没有直接的关系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14在我们学到的谚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谚语中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同时环境也能影响生物,分析解答【解答】解: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正确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的遗传现象,B错误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C错误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并学会应用15通过“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实验,你认为下列环境中相对湿度最大的是( )A撒哈拉大沙漠B内蒙古大草原C西双版纳热带雨林D华北平原的农田【考点】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分析】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实验,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早晨温度低,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大,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小,空气含水量小,最小的时间是中午结合选项逐一分析解答【解答】解:裸地没有植物,空气湿度小(早晨、中午、晚上都是最小);灌木丛植物比草地多,植物的蒸腾作用较大,而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因此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比草地的大;草地植物比灌木丛的少、但比裸地的多较多,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因此草地的空气湿度比灌木丛的小比裸地的大从以上选项可以得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相对湿度最大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1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鹰击长空,鹰前肢特化为翼,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体内有气囊,适于空中飞翔;鱼翔浅底,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因此“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体现了生物对各自环境的适应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17某种生物能够在环境中生存取决于它( )A数量是否众多B能否大量繁殖C能否适应环境D能否改变环境【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应响,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如南橘北枳,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如沙漠植物:沙棘根很长可以吸收沙漠深处的水、仙人掌茎变为肉质储存大量水分、叶变为刺状减少水分的散失,与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相适应;在沙漠上植物大面积绿化成功时,沙漠就会变成绿洲,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同时表明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蝗虫为适应陆生环境防止水分的蒸发体外有外骨骼,沙漠动物沙蜥为躲避高温酷暑在夜间温度降低时出外觅食;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环境18下列各项中,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沙漠及沙漠中的所有生物B竹林中的全部竹子C竹林中全部的熊猫和它的食物D农田中全部的白菜和菜青虫【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A、沙漠及沙漠中的所有生物,既包括了此沙漠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符合题意B、竹林中的全部竹子,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C、竹林中全部的熊猫和它的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和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D、农田中全部的白菜和菜青虫,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和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19当年红军在过草地时,常常会有人员或马陷入沼泽中你认为该草地属于下列哪种生态系统( )A湿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靠这种紧密的联系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生物圈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据此解答【解答】解: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故选:A【点评】关键点:沼泽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20根毛集中生长在( )A成熟区B根冠C分生区D生长区【考点】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分析】(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2)根尖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解答】解:成熟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根毛扩大了根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了,有利于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因此,根毛集中生长在“成熟区”如图: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根尖的结构以及根毛的位置2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仅由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构成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C生物圈指生物活动能达到的范围,包括月球D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即地球内部也有生物【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22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以下哪一项会破坏环境( )A垃圾分类处理B回收废旧电池C节约用纸D使用一次性筷子【考点】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由于全球人口数量剧增加,人类应该从多方面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解答】解: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比如:使用布袋、倡步行,骑单车、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节约用纸、不焚烧秸杆、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防止生物入侵、回收废旧电池、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园丁应施用有机肥料,如混合肥和粪肥,避免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因为它们会渗入泥土,危害水源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让学生增强保护环境意识,从多方面了解环保工作23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A叶绿素B光C二氧化碳D水【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分析】这一道题是考察的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的原料之一是水【解答】解:叶脉中存在着两种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截断叶脉,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就不能运输到叶片,叶片会因为缺少水分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选:D【点评】题通种情景考察光合作用的原料,这就要求同学们要认真审题,找出题目隐含的知识,才能正确解题24王大爷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你认为他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二氧化碳浓度B增加氧气浓度C合理施肥D增加温度【考点】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分析】(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生理过程区别联系场所原料条件产物能量光合作用叶绿体二氧化碳、水光有机物、氧气储存能量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呼吸作用所有的活细胞有机物、氧气有无光皆可二氧化碳、水释放能量(2)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提高蔬菜的产量,A正确;B、增加氧气浓度,与提高有机物的产量没有关系,不能增产;而且增加氧气浓度,会使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的有机物增多,不能提高蔬菜的产量,B不正确;C、合理施肥能促进蔬菜的生长,能提高蔬菜的产量,C正确;D、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让植物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其少分解有机物这样白天合成的多,夜晚分解的少,积累的有机物就多,能提高蔬菜的产量,D正确故选:B【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25韭黄和蒜黄是我们冬季常吃的蔬菜,它们的叶片呈黄白色,这是由于人们在这些蔬菜生长过程中,没有给予它们( )A肥料B水分C光照D适宜的温度【考点】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光合作用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叶绿素的形成条件,可以从植物所处的环境来考虑【解答】解:韭黄和蒜黄之所以呈现黄色是因为在培育的过程中,没有接受到阳光的照射,没有叶绿素形成如将韭黄和蒜黄移到光下,韭黄和蒜黄中将有叶绿素形成,因而将变绿色,这一实验验证出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故选:C【点评】关键知道光是形成叶绿素的重要条件2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生物圈D荒漠生态系统【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C【点评】生物圈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要好好理解掌握明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光B水分C温度D湿度【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28人类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有赖于绿色植物的( )A吸收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考点】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分析】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据此答题【解答】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人类和其它的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以植物为食的同时,就获得了植物体内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关键是明确光合作用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29生活在北极的狐与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狐相比,耳朵要小得多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哪种是正确的( )A捕食能力更强B奔跑速度更快C听觉更灵敏D减少散热量,更适应寒冷气候【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北极狐耳朵要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而非洲沙漠的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因此北极的狐比非洲沙漠的狐耳朵要小的多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30下列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都是由组织构成的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也就没有组织;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厌氧性细菌的呼吸不需要氧气,又叫发酵,如绿脓杆菌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31用于显微镜观察研究的材料必须是( )A新鲜的B完整的C薄而透明的D干燥的【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材料要求、盖盖玻片、染色、清洁【解答】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是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显微镜的成像原理3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由低倍镜转换高倍镜后发现( )A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减少B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增加C视野变亮、细胞数量减少D视野变亮、细胞数量增加【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解答】解:如果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的物像进一步被放大,进入视野中的光线相应地减少,所以会出现视野亮度变暗,相应的看到的细胞变大,细胞的数目变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少、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多、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窄,透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反之,越亮综上所述,把低倍物镜转化成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细胞越暗,越大,越少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弄清楚使用显微镜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视野变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变大33在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由( ) 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A导管B筛管C纤维D输水管【考点】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分析】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解答】解: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细胞,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因此,“在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由“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导管、筛管的作用34如果在观察临片装片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该污点不可能存在于( )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临时装片【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具体考查的是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的污点出现的位置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在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解答】解:通过分析知道,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有污点出现,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污点一般只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故选:C【点评】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在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这点经常考查,所以一定记住35遇碘能变蓝色物质的是( )A脂肪B水C淀粉D蛋白质【考点】解剖并观察双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验证或探究种子成分【分析】淀粉有遇到碘液变成蓝色的特性,常用此来检验淀粉的存在【解答】解: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因此可以用碘液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若溶液变蓝色,表明食物中有淀粉,若不变蓝色表明该食物中淀粉含量极少或没有所以,遇碘能变蓝色物质的是“淀粉”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记住淀粉有遇碘液变蓝色的特性二、非选择题(共30分)36如图1为显微镜操作的步骤,图乙是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据图回答问题:(1)图1A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该步操作为对光(2)进行图1C所示操作时,眼注视图示部位的目的是避免物镜压碎装片(3)图1中三个操作步骤的顺序是ACB(4)欲使图象从视野变为视野的状态,应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要使图象从视野变为视野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解答该题一是要知道显微镜的成像特点,二是要熟悉把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的操作步骤【解答】解:(1)A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该步操作为对光(2)在进行C操作时,避免物镜压碎装片,眼药注视物镜(3)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首先是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地方并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对光,用低倍镜和大光圈,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视野对光就完成,最后观察(4)要使物像从视野变为视野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下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物像自然也在中央了;物像的放大倍数小,物像的放大倍数大,因此要使物像从视野变为视野的状态,应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物像不清晰,物像清晰,要想使物像从视野变为视野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故答案为:(1)对光(2)避免物镜压碎装片(3)ACB(4)转换器;细准焦螺旋【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对光的操作为切入点,旨在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显微镜使用的具体步骤37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镜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1)显微镜的观察包括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放置玻片标本 4、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是否成功,取决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否科学合理【解答】解:显微镜的使用可分为四个步骤:取镜安放右手握镜壁,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放好目镜和物镜;对光转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转转换器选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视野;放置玻片标本观察侧视物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镜筒离装片2毫米处,再转动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寻找物像,找到物像如果不太清晰,在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整理和存放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因此,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分别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故答案为:对光; 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镜;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38我们学习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你认为在百草园中影响皂荚树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任填两项即可)(2)下列哪项不是蝉、云雀的基本特征AA、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C、能繁殖 D、能排出废物(3)黄蜂的体色与菜花的颜色相似,这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4)斑蝥的体色与它生活的环境不同,这种体色属于警戒色【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特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2)生物具有如下生命现象区别于非生物: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解答】解;(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因此在百草园中影响皂荚树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 等(2)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不是蝉、云雀的基本特征的是A、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蝉、云雀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3)黄蜂的体色与菜花的颜色相似属于保护色,说明生物适应环境,只有适应环境者才能生存(4)斑蝥的体色与它生活的环境不同,可以吓走敌害,属于警戒色,是斑蝥的防御行为 故答案为:(1)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填出任意两项即可)(2)A (3)适应 (4)警戒【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环境的含义,知道生物的特征、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39某同学对校园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填写校园生态系统的组成表(1)(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人”扮演什么角色?消费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解答】解:(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如大树)、消费者(如毛毛虫、麻雀)和分解者如细菌、蘑菇等;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2)人是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因此“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人”扮演消费者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