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三节寒潮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62741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三节寒潮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三节寒潮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三节寒潮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1课标解读关于本节,课标的要求是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本节以寒潮为例,通过学生对其学习与探究,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具有分析探究其他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的能力、了解相关的防灾减灾措施。学生情况分析本节是必修1最后一章的第三节,通过前三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地球宇宙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相关知识的基础,且具有了分析自然地理问题的能力,在此前提下,学习寒潮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危害,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如何通过适宜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善于搜集资料或利用资料,加以分析和整理,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不仅能简述寒潮的成因与危害,而且也能利用所学,探究、分析其他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危害。这是本节的难点和需注意的问题。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有两部分:寒潮及其成因;寒潮危害及预防措施。寒潮内容抽象,形成也比较复杂,与前面所学的大气环流以及天气系统的知识相关,所以本节主要目标就是运用原理解决地理问题,了解寒潮的危害,可使学生关注寒潮,关注环境,而预防是研究寒潮的最终目的。我国是多灾国家,本节选取寒潮为例,旨在通过对其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以及人类采取的合理防灾措施,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会分析整理资料,探究某种灾害的形成原因,认识灾害带来的危害及辨证的评价自然灾害。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以及阅读“探索“资料,总结说出寒潮的主要原因及危害;2、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侵入我国寒潮路径示意图,分析寒潮的源地、路径、成因,学会科学推理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能力;3、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懂得预防和减轻寒潮危害的措施;4、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寒潮的功与过,初步养成辨辨证评价地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寒潮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寒潮的学习,学会分析其他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危害的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 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播放一段有关寒潮的视频和图片 (视频资料在百度搜索)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探索”栏目,并完成其后的思考题。观看、阅读并思考。激趣导学活动:出示问题如下什么是寒潮?寒潮与一般冷空气有何区别?寒潮标准是什么?你知道,北京地区是否有寒潮天气?发生在什么季节?当地对此有哪些俗称?寒潮源地在哪儿?侵入我国的路径主要有几条?主要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寒潮是怎样形成的?读书划书举例运用教材图4-3-4分析源地、路径和形成原因出示问题情境,引导、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强调:寒潮形成原因引导学生利用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以及前面学习的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的知识,分析,表述,板图示意,板书总结寒潮成因。分析、表述。笔记。培养学生学会科学推理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能力。活动:提出问题如下根据视频、图片及“探索”栏目的材料,说说寒潮的危害,根据你以前的见闻,谈谈应如何预防和减轻灾情?说出、列举。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畅谈设想。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板书笔记归纳总结活动:提出问题寒潮灾害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吗?列举你所知道的自然灾害名称。(多媒体展示某些自然灾害相关图片)请说出北京地区春季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能否谈此灾害的功与过?阅读“案例研究” 思考回答。实现知识的扩展,帮助学生初步养成辨证的评价观。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布置任务(见评价部分)归纳小结 达到知识上的整体把握板书设计:寒潮成因 危害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