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荷花淀备课资料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1848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荷花淀备课资料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荷花淀备课资料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荷花淀备课资料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荷花淀备课资料人教版课前预习预习卡1 识记汉字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吮(shn)打点(d din)奔着(bn)泅(qi)撅嘴(ju)凫水(f)预习卡2 理解词语打点:收拾,准备(礼物、行装)。吮吸:吸。落下: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扑棱棱:象声词,形容翅膀抖动的声音。预习卡3 走近作者孙犁(1913),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12岁在安国县城上小学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他一直相信艺术为人生的主张。孙犁14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高中毕业后无力升学,流浪北平,曾用“芸夫”笔名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1936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在这里他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曾编印出版革命诗抄海燕之歌,在红星杂志和冀中导报副刊上发表过现实主义文学论鲁迅论等论文。1944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在延安,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冀中农村从事写作,直至解放。这一时期,他参加了土地改革工作,写有钟碑嘱咐等短篇小说和一些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犁在天津日报工作,同时继续文学创作。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写于50年代初,以滹沱河沿岸两个村庄为背景,围绕着高、吴、田、蒋四姓五家在抗战初期的生活史,细致地勾勒了冀中平原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展现了“七七”事变后,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壮丽画卷。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写成于1956年。小说通过铁(匠)、木(匠)两家十几年间友谊的建立和破裂的过程,揭示了50年代初期北方农村的生活风貌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给予农村社会的深刻影响。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小满儿这个处在生活的十字路口,性格矛盾的人物形象,在读者中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6年以后,作者因病长期搁笔,但他以天津日报副刊文艺周刊为阵地,发现和培养了不少青年作家。这个时期,他还写有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1958),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志,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1977年以后,作者主要写作散文和评论,也有少量小说,陆续结集为晚华集(1979)、秀露集澹定集耕堂杂录(均在1981)、尺泽集(1982)等。1982年,作者又将从事文学事业以来所能收集到的绝大部分作品,辑成孙犁文集5册(内分7卷)。预习卡4 阅读与思考1.本文是怎样安排故事情节的? 2.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3.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思考导学1.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有哪些?有何作用?【提示】 通过写景表现人物的感情,充满诗情画意。第一部分第一层,是一幅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夜景美: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生活美: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情景相生。人情美:热爱劳动,热爱亲人。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景物牵动着情思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回家。这一景物为后面的情节展开作了铺垫,因为水生嫂正是出于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才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毅然送夫参军,毅然组织队伍,参加战斗。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又对淀上风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层);作者驰骋想象,几笔勾画,把景物写得逼真、传神、充满寓意。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着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写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念,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2.找出文中的一处细节描写并分析它对人物刻画所起的作用。【提示】 孙犁善于以富于个性化的细节动作,鲜明、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揭示出人物美好的心灵。水生嫂月下编席,她“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不久,在她身下面就编成一大片”。短短两句话,不仅活画出人物优美的劳动姿态,矫健的身影,似乎荡漾于人物胸中的青春活力也依稀可见。当最初听到水生要去参加大部队的消息时,她虽然早已感到了事情的严重,但这个太大的意外,还是让水生嫂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心中一惊,手指被苇眉子划破,不由自主地抖动了一下。这个动作很小,也很隐蔽,但它却直接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日日朝夕相处的丈夫就要离开自己到大部队上去了,家中老的老、小的小,一切事情得由自己一人承担,丈夫这一去何时能回来,战场上刀枪无眼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新女性,她很快将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想借这个动作迅速平息自己起伏的情绪。她不希望丈夫看见软弱的表现,对丈夫的积极表现应给予支持,这充分显示了水生嫂坚强的性格。 课文补注 孙犁及其小说:孙犁,原名孙树勋。从1939年起开始小说创作,到新中国成立前。著有短篇小说集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后汇集于白洋淀纪事,另有中篇小说村歌。孙犁是抗日战争时期成长起来的第三代作家。在解放区的短篇小说家中,孙犁是赵树理之外最重要的作家。孙犁的小说,大都是描述他的故乡冀中平原的白洋淀水乡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尽管取材多为严酷的战争年代的人物、事件,但往往不从正面去描写战争,而是把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物的命运真实地结合起来,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在艺术上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格化的描写,用充满诗意的笔致,把白洋淀人民保卫家乡所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交织在白洋淀水乡如诗如画的背景上,展示人民群众爱民族、爱国家、爱同志的优美情操。孙犁的小说带有抒情诗般的格调,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这是孙犁小说特有的风格。孙犁的作品具有本质意义的特点:(一)“孙犁的作品,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小说,却有近似于诗歌和音乐那样的艺术魅力,像诗歌和音乐那样的打动人心,其中有些篇章,真是可以当作抒情诗来读的,当作抒情乐曲来欣赏的。作家在艺术上所追求的,似乎是一种诗的境界,音乐的境界。”(二)孙犁作品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气息,“像吴召儿和双眉这样的人物形象,像荷花淀和芦花荡这样的生活场景,都是被充分浪漫主义化的。乍看起来,好像不大真实,其实这比真实还要真实,比真实还要美”。(三)“孙犁的文学语言,可以说得上是一种美的语言,它们不但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描绘出鲜明的生活图景,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而且还赋予作品一种独特的诗意和艺术魅力。”总体来说,孙犁“作品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也正是那些焕发着劳动人民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地方,那些激荡着强烈的,亲如骨肉的阶级感情的地方”。(参照黄秋耘的关于孙犁作品的片断感想)(选自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上海科学院出版社)孙犁的艺术追求:孙犁是一位兼有诗人与学者气质的小说家。正是那种隔着时间的距离看生活和对生活进行理性探索的倾向,使他的小说尽管以情胜,却决不浅薄,那弥漫着的氤氲,常把你的情思引向高远的境界。他曾教人以“不能胶滞于生活”,他自己的创作,因立意不限于记录一种生活状态,虽在极平凡的文字间也别有寄托,使人读之,自然生“淡远之想”,体味到无尽的“余意”。这就是孙犁,一个“单纯情调”的追求者,冀中平原乡村风情画的画师,诗人和学者。他的作品,是解放区文艺的奇花异卉。它们不但以自己的形式包容时代内容,而且在当时及其后,培养了一种健康的审美趣味,训练了一些能鉴赏他的细腻委婉曲调的耳朵。它们是民族风格的,但并不以袭用既有的民间形式为标志。它们是雅俗共赏的,质朴而不流于粗率,浅易中自有淡雅的风韵。荷花淀中的女性魅力傅书华读孙犁的小说,你会觉得,在他的作品中,塑造得最主要、最成功的形象是青年女性形象,这些青年女性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不是那个时代尖锐深刻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也不是被社会所看重的超凡出众的品质、毅力和才能,倒更多的是一些女儿态,是一些性别特征十分鲜明的女性所独具的心态、神韵、言行、情感、品格等等。白洋淀纪事山地回忆铁木前传等代表作是这样,荷花淀也是这样。你看,这篇作品虽然写的是抗战时期与日本鬼子的战斗,但通篇看不到战争的严酷、壮烈、生死搏斗、对人的超常考验,所写事件也说不上有多么重大、厚重,作者精细的笔墨倒更多在于对青年女性的准确勾画、展示上。譬如,作品一开篇的优美描写最终聚焦在“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俨然一座圣洁的乡村女性雕像。譬如作者对女性心态、神韵的精确传达:女性的心是细腻、敏感的,水生笑了一下,女人就“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知道一定会有什么事要发生;女性是依恋情感的,水生说自己明天要到大部队去,女人的心就受到极大的震动,原本让苇眉子在怀里跳跃的编席能手却让苇眉子划破了手;女性可以承担任何苦难、牺牲,可以为情感之爱付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忍受情感之爱的匮乏,并且对爱的抚慰、对语言而非行动的关怀有着特别的渴求。所以,水生要对女人说“好听”话,“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而且这还不够,女人虽真心支持水生却还要用“为难”的形式“家里怎么办?”逼水生说出更多的“体己”话,而一句“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才道出女人的真实内心。再譬如,女性往往喜欢“口是心非”,最典型的此类话语莫过于女性面对自己认为最好的、自己最喜爱的男性会说:“你真坏!”在荷花淀中,女人们明明自己心里特别想念自家的男人,却偏偏要找寻各种各样的借口,好像是被迫去的;明明对自家男人参军积极性和战斗中的勇敢充满了赞美,却偏偏要用各种各样埋怨的语气说出“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再如,女性偏重生命感性,对生存状态不多作理性的沉重思考,而注重现实的瞬间,所以,作品中写“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再如,女性凭直感往往遇到大事反而有果断能力,所以,作品写遇到鬼子船时“什么也别想了,快摇”。整篇小说的大量描写,最用力之处,可以说都在这些方面。那么,作者这样写的意义、魅力何在呢?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男权社会,男性位居社会的中心,女性位居社会的边缘,这一方面使女性不同程度地丧失着社会权力,一方面也使女性尤其是涉世不深的青年女性因为较少地实际参与社会,因而较少地受到社会规则的污染,更多地保持着人性的纯洁。或者说,男性/女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转换为社会性/人性,社会理性/生命感性。传统的中国文学,一向侧重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为主题,五四时代,第一次树起了“人的文学”的旗帜,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学,从此开始以人为本位,以人为题。孙犁的荷花淀及他的其他作品中青年女性形象的塑造,正是沿着五四时代“人的文学”的文化命脉而来的。所不同的是,五四时代的文学,一方面通过远离社会中心的儿童、女性、民谣来体现人的主题,更主要的方面,则是通过人与社会的冲突来突出人应有的位置。譬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郁达夫的沉沦等等。而随着根据地这一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孙犁着重写的则是人性在抗战时期根据地这一新的社会形态里的美好呈现与升华。正是这美好的人性,支撑了艰苦的抗战,也正是这美好的人性,使艰苦的抗战充满了温馨。谁如果想要摧毁这美好的人性,人性就会对之给以最坚决的回击,并在这回击中,使自己得到升华。你看,作品开头写“湿润润”“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在女人“怀里跳跃着”,结尾则写道:“她们学会了射击”,女人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在警戒”,这正是对人性、对人性升华进行赞颂的两幅生动、美好的图画。人性的美好,是人生存的根本的意义。比起人性美好的保持来,那外在的压迫、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它只能使人性显示出更滋润更神圣的光泽来。这正是荷花淀,也正是孙犁小说用主要笔墨通过青年女性着重写人性的美好,而对战争的严酷反而不去着重强调的最根本的原因所在,也是荷花淀及“荷花淀派”作品清新优美又充满着一种内在的坚实力度的最根本原因所在。而以写人为根本,在写人的过程中,又写出了时代的变化,把五四时代文学人的主题与四十年代文学政治的主题做了水乳不可分的有机结合,把人性与阶级性、时代性做了水乳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也是荷花淀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在文学现代“史”中能有一席之地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充分体现孙犁艺术特色的林志浩孙犁同志是一位在小说创作上有自己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荷花淀是他的短篇代表作,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个令人喜悦的故事。七个农村青年参军,因为走得匆促,除了水生以外,都来不及同家里人告别。他们的妻子很惦念,想去看看。但是没有找到。在回家的路上,她们的小船,碰上日本侵略军的运输船,敌人追赶着她们。幸亏她们丈夫的队伍埋伏在这里,给了敌人一个迎头痛击。这些妇女也在无意中遇到了丈夫,并立下了引诱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功劳。这个短篇充分体现了孙犁创作的鲜明特色,这里想谈三点。首先是作者善于用精练的笔墨,写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于妇女,刻画得尤其深刻、细致。请看作品的第一部分,水生在区上报了名,到家里同妻子见面的一段描写: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呢?”当时斗争形势很紧张,丈夫这么晚才回来,脸色神情也异常,女人立刻觉察到了,担心出了什么事。她看到只有自己的丈夫回来,其他六个人都没有回来,所以第一句话就问:“他们几个呢?”水生没有直接把参军的事说出来,而是简单地回答:“还在区上。”留下缓冲的余地,然后就问他的父亲和儿子小华。当他知道父亲已经睡下了,才放了心,准备先给妻子做工作,然后再去做父亲的工作。女人很机警,对于丈夫的回答还不满意,又紧追着问:“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这些地方都写出了女人细腻的感情活动。水生一露面,她就觉察到有异常的情况发生。她问丈夫,他回答又不得要领,有点吞吞吐吐,这就更加引起女人的疑心,她就继续追问,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当水生回答:“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作品描写“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里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实际上却是含蓄地描写了。既写出女人非常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听丈夫讲话,才不留心手里的苇眉子;又写出丈夫参军的消息,在女人内心所引起的震动。但女人是识大体的,她克制住自己对丈夫依恋的感情,不让这种感情过分流露出来,所以毫不声张,作品写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样细腻的感情活动,就通过一个简单的细节,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这是刚听到丈夫参军的消息时的直接反应。当丈夫比较详细地说明当时的形势,县委决定成立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时,作品描写:“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简单的一句话,包含着丰富、细致的感情活动,是值得我们仔细捉摸、深入体会的。“你总是”这种口气,本来是表示不满的。用不满的口气说话,是为了表现女人对丈夫依恋的感情。“总是”什么呢?“总是很积极的”。“很积极的”,这是对丈夫的称赞。所以这句话是用一种不满的口气表达了女人满意的心情,写出女人的复杂的思想感情的活动。尽管这个普通劳动妇女对丈夫的参军,还有点恋恋不舍,但她是识大体的,她没有因为留恋夫妇生活,而拉丈夫的后腿,相反,她称赞丈夫的积极,满意丈夫的行动。实际上,当丈夫比较详细地说明斗争的形势,和自己参军的经过时,女人正式回答的第一句,就是支持丈夫的行动。这种支持不是讲什么大道理,而是通过这样一句简单的日常生活的语言来表现。这是非常简练的一句话,但它所包含的感情却是很细腻、很丰富的。水生他们参军走了。作品接着描写:“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商量着去探望自己的丈夫。“藕断丝连”,是个普通的成语,但用在这里,却非常贴切,它富有地方色彩,富有荷花淀的风味,而且十分准确地表现了这些女人对丈夫的怀念。她们凑在一起,就念叨着丈夫,想去看丈夫。但是,她们是在革命根据地的环境中生活,在党的教育下成长的,都积极、上进,自尊心也很强。何况男人刚走两天,她们要明白说出,又感到难为情。因此,就想法给自己找到了借口。有的说:“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有的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虽然都是借口,大家心里也明白,就是心照不宣。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她们的藕断丝连,写得活灵活现,充分表现了这些青年妇女此时此境的复杂而细致的感情。她们的矜持和害羞,终于敌不过对丈夫的怀念,于是“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用散文诗的语言来写小说,是孙犁创作的又一个特点。这就使他的小说带有浓郁的抒情味道。这里可举出他写劳动、写战斗的例子来分析。小说的开头,描写水生女人编席子。作者把这个劳动场面完全诗化了。请看小说的头一个自然段: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开头前三句,作者就点出了劳动时间、空间和对象。像诗的语言一样,简练、动听、优美。它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这里是个劳动场所,但收拾得很干净,而且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白天做好了:现在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接下来就写女人的劳动。女人劳动得怎样呢?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他只是写劳动的画面。简单两句话,就把女人编席子的情景完全形象化了:那样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就在她手指上缠绞着,在她怀里跳跃着。缠绞着,跳跃着,这两个动词用得多么好,他不仅把劳动的场面写活了,而且把女人的好手艺,女人的勤快,都有力地描绘出来了。特别是下面这一段: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你看,本来是在劳动,一下子就变成了“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不是把劳动的场面完全诗化了、美化了吗?“她有时望望淀里”所引起的关于白洋淀雪白世界的描写,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完全诗化了的画面,闻到了“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而且还感受到了女人的内心活动。她为什么“有时望望淀里”呢?因为她心里有事: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有回来,她一边劳动,一边在等待丈夫回家。人物的心事,不采用一般小说的叙事方式来表现,而是通过散文诗的绘画笔法来描绘,就显得诗意盎然,引人入胜。再看描写战斗的场面。先看在战斗打响之前,日本人的大船紧追过来的描写: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棱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这个场面写得非常简洁、生动,是一幅十分逼真的画面。描写她们摇得小船飞快:“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驶船“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两个地方用了三个比喻,都是写飞快。打跳的梭鱼是形容船的飞快。织布穿梭,缝衣透针,是形容人物动作的飞快、熟练。这些比喻都用得好,切合当时的情景,也切合妇女的身份。这时只听到“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再用这样的象声词来写声音,真是有声有色,十分生动,从而也反映出这些青年妇女的沉着、勇敢、能干。她们把船摇进了荷花淀。对荷花淀的几笔描写是这样的:“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完全可以当作散文诗来朗读。这里只有两句话,一句写荷叶,一句写荷花,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这里是荷叶荷花,也是铜墙铁壁,是监视敌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敌人的战场。用这样两句话,作为这一部分的收尾,也就暗示最后部分将是一场消灭敌人的战斗。所以这两句话,从文章的结构上说,也很有意义,很有作用。再看下面描写战斗的场面。作者不是用一般小说的写法来写战斗,而是用散文诗的笔调来描写。我们常见的小说写法,总是要比较客观、具体地描写敌我双方打仗的情况,这里却不是这样写,而是通过这些妇女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来着笔。作者的笔随着她们的船摇进荷花淀,开始记录当时人物的视觉和听觉:她们看见的是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听见的是“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交火以后,对敌人几乎一句话也没有写。作品正式展开描写的,是妇女所想到的、所听到的、所看到的: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这完全是人物的感受。这是一场紧张的战斗,作者却在写“荷花变成人了?”写这群妇女在东张西望,找自己的丈夫。这不是把一场战争完全诗化了吗?它有力地表现了这些妇女转惊为喜的紧张、愉快的感情。通过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来描写,这常常是诗歌的写法,它有利于渲染和加强感情的色彩。当然,对这场战争也有些客观描写,但只有很少几行文字,显然不是描写的重点。重点却放在打了胜仗、打捞战利品上。这个重点虽是客观描写,但充满着诗情画意,洋溢着人物戏谑的情调和欢乐的气氛,完全可以当成散文诗来阅读。孙犁的小说,大多数都是描写冀中一带,尤其是白洋淀地区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他着重取材于劳动妇女,这是他创作的最大特色,也形成他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以这篇小说来说,本来是写七个青年参军,以及参军后所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按照一般的写法,本来似乎应该以这些参军的青年为主。但作品却着重写了他们的女人。作品对于题材的这种处理,是很值得注意的。我们不能仅从个人的艺术爱好、艺术习惯方面去理解,而是要看得更深一些。在旧社会,劳动妇女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是迫切要求解放的。她们解放到什么程度,常常是我们衡量社会解放的一种标准。因此着重描写妇女的生活和思想,描写她们怎样一步步地站起来参加社会斗争,对于反映解放区人民的生活,反映革命战争在人民精神上所引起的巨大变化,都是很有意义的。所以我们认为孙犁创作中的这一风格和特点,是有着深刻的时代和社会原因的。荷花淀不过五千字的篇幅,但我们从这里却可以清楚地看到根据地的劳动妇女怎样一步步地站起来参加社会斗争,可以清楚地听见她们前进的脚步声。开始,我们看到这些妇女还是带着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由于社会的、历史的原因,她们都守着自己狭隘的家庭,希望丈夫不要离开。但是根据地党的教育、革命战争对每个人的教育,使她们识大体,明大义,她们有积极向上的要求,她们懂得丈夫站在民族解放战争的前列是光荣的,应该支持,而不应该由于个人感情和生活的原因而妨碍他们。她们支持丈夫参加抗日战争。后来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们看见打仗,经了风雨,见了世面,知道打仗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用她们自己的话来说:“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这就是说,经历了一次打仗,她们增长了见识,知道男人能做到的,妇女同样也能做到。经历了一次战争,便唤起了妇女的自尊心,唤起了她们相信自己可以同男人一样战斗的思想觉悟。当听到水生批评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有个妇女说得好:“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于是,她们成立了队伍。这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敌人来“围剿”时,“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小说就这样真实地反映了根据地的妇女,怎样由于战争的教育,逐步地打破家庭小圈子,摆脱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女人低男人一头的思想,一步步地站到了社会斗争、民族斗争的行列里。她们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劳动妇女争了气,为中国人民增了光。你想,连最没有地位、最受压迫、觉悟较低的妇女也起来了,那么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难道还会远吗?当然是不会远的。所以这篇侧重从妇女方面来反映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的作品,同样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文脉梳理1.本文是怎样安排故事情节的?本文主要写了三个情节片断。第一部分写“夫妻话别”。这部分以“夫妻对话”为主要内容,分为三个层次:丈夫回来之前,先进行环境和气氛的描写和渲染宁静的夜晚、细柔的苇眉子、银白的背景、勤劳的妇女,营造了一种富有诗意的氛围;丈夫回来之后,夫妻间为水生参军的事情展开了一场“微妙”的谈话,人物性格得到初次展现;谈话结束以后,交代了第二天送水生去部队的情况。第二部分写“寻夫遇敌”。先写水生嫂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望丈夫,再写她们寻夫未遇,摇船而回。以出发前为寻夫而说的几点“理由”和回转时一路上的说笑,展示了这些青年妇女们纯朴多情的一面。正当她们“无忧无虑”的时候,突遇日本鬼子的汽艇,人们的心里突然紧张起来,原来舒缓的节奏一下子又收紧了。第三部分写“助夫杀敌”。也有三个层次:先重点描写了青年妇女们摆脱鬼子的追赶,巧遇游击队以及战斗结束后打捞战利品时的情景;接着写了她们回家路上的对话;最后概括了这些青年妇女们在斗争中迅速成长的情况。2.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要着重刻画的是以水生妻子为代表的青年妇女们。她们吃苦耐劳,能干手巧。无数精美的白洋淀席就是她们能干手巧的证明。在民族大义面前,她们也并非像男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虽然她们也深知家庭的困难,但当民族大义让她们做出牺牲的时候,她们还是深明大义,积极支持。她们所要求的只是得到男人的理解: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接下来“探夫”情节,又表明她们对自己丈夫的挂念。各找借口的那段对话,体现了冀中妇女的质朴、单纯,很富有生活气息。遇敌被追赶时显示出这几个青年妇女的镇定、机智、处变不惊的品质。“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等她们耳闻目睹了一场伏击战后,再加上自己丈夫的嗔怪,于是激起了她们回去成立队伍的念头。“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她们的好强、上进、外柔内刚、不让须眉的“刚性”的一面。这才是妇女真正的觉醒。荷花淀正是从女性灵魂美的表现中挖掘农民的心灵美和人情美,从而歌颂着创造着美、让美的光芒照亮新生活的革命。诚如黄秋耘先生评价的那样“作品(荷花淀)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也正是那些焕发着劳动人民的至真至切的人情美的地方,那些激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地方”(介绍荷花淀)。作者也正是以崇拜的心情来描绘她们。“我以为女人比男人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我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孙犁文集自序)作品表现了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人民心中正在觉醒的意识和日益提高的觉悟,这正是时代的灵魂。3.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产、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他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与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习题对话一、拟小标题,要抓住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来概括。夫妻话别;探亲遇险;上阵杀敌。(或:送夫参军;寻夫遇敌;助夫歼敌。)二、这篇小说的语言很有特色。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1.(1)“低着头”表现水生嫂的性格,她是一个传统的、很贤惠的农村妇女。她对丈夫是很顺从的。她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有一丝嗔怪,但并没有反对丈夫第一个举手报名的意思。(2)先表明不反对丈夫参军,但是“家里怎么办?”表明她对丈夫的依恋。(3)水生嫂虽然舍不得丈夫离开,但她对丈夫的行为是支持的。水生表明知道她的难处,她“鼻子里有些酸”,对丈夫体贴自己的心意感到宽慰。(4)听了丈夫最主要的“嘱咐”,水生嫂流泪了,“流泪”并不表现水生嫂的懦弱,恰恰是表现她的坚强。“流着泪答应”,是她对丈夫的忠贞的诺言。2.参见“重点讲解”部分。三、这道题主要让学生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理解人物,要注意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人物。祥林嫂、翠翠和水生嫂同样都是中国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她们的人生道路却完全不同。祥林嫂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末期,现代文明之风还吹不进封闭、保守的鲁镇,祥林嫂只能被冷漠、黑暗的社会现实所毁灭;翠翠生活在封闭的农村,总是冲不破孤独寂寞的墙垒,最终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水生嫂生活在全民抗战时期,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根据地,妇女解放已经开始深入人心,所以水生嫂能从一个贤惠、温顺的村妇成长为一个抗日战士。鉴赏的条件鉴赏小说需要有一定的条件。鲁迅先生在谈到文学鉴赏时曾经说过:“读者也应有相当的程度。首先是识字,其次有普通的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感情,也须大抵达到相当的水平线,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关系。”(文艺的大众化)具体说来,鉴赏小说应具备以下条件:1.一定的生活经验。这是鉴赏文艺作品的起码条件。缺乏生活经验,就难于对文艺作品所反应的世态风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联想和想象,也就难于达到深刻的感受和理解。特别是对于那些容量比较丰富的文艺作品,如小说,更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警察和赞美诗是(美)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读这篇小说,我们现在的青年人是没有生活体验的,必须多读一些背景材料。否则,缺少现实生活的体验,是很难理解文中主人公的反常心理和违背常理的结局的。2.正确的审美观。正确的审美观是我们阅读小说的航标灯。阅读小说如果只是喜欢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或者专门寻找有“刺激”的描写,那么这种“没有高尚的思想、情感、意志作为骨子”的阅读,非但没有丝毫的价值,反而对我们的思想有损害作用。这就是因为阅读者缺乏正确的审美观。还以警察和赞美诗为例,有了正确审美观的人去读它,就会透过苏比那些荒唐、可笑的行径,看到辛酸的眼泪,看到美国的社会现实,从而进一步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本质。3.对小说特点的把握。要鉴赏小说,需知道什么是小说,有什么特点,即要了解有关小说的基本知识,如小说的三要素,小说艺术的中心是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要学会如何从小说中分析出蕴涵在其中的主题思想。再者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小说感即阅读小说的感情,对形象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对作品的具体和总体的领悟力。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小说鉴赏的基础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进行小说鉴赏了。 美文品赏漫游奇境记(xx年高考满分作文)不知何时,我变成了漫游奇境的爱丽丝,跟着兔先生来到了这个不知名的王国。国王对我说:“你选一匹马吧。”于是,我来到马圈里,这里的马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我眼花缭乱,一时不知该选哪一匹。在兔先生的指点下,我去照了照镜子,做衣服要量体裁衣,选一匹坐骑也得根据自己的身高、胖瘦去选择啊。镜子里的我高且瘦,好似堂吉诃德,于是我选了一匹高大的马。牵着马走过镜子,镜子里的我却变得矮且胖,好似桑丘。这样的身材如何骑一匹高头大马呢?于是我提出要换一匹马。国王大怒,拍案而起,叫道:“怎么没个准主意?”我一惊,据理力争道:“您的镜子里呈现出的我身材不同,我如何去选马呢?同一匹马,比它高的人说它太矮,比它矮的人说它太高,比它胖的人说它太瘦,比它瘦的人说它太胖,选马所依据的标准是自己的身材,我的身材在变,所选的马也不能不变啊!”国王怒气渐消,说道:“标准不同答案也不同啊!”路过扑克牌一族,黑桃王后把我叫住了。她高高兴兴地坐在大殿上,优雅地发问:“你们人类世界里是否有大、小仲马两个作家?”我恭敬地答道:“这两个人都是法国作家,两人名气都很大。”黑桃王后问:“那谁的名气更大呢?”我答道:“大仲马是浪漫主义作家,他的文笔优美,想象丰富,他的作品是在给世界画画,小仲马是现实主义作家,他思想深刻,文笔犀利,他的作品是在给社会照相。”黑桃王后一脸怒气,喊道:“那也得分个高下!”我说:“高下难分啊,喜爱浪漫主义作品的人会首推大仲马,喜爱现实主义作品的人会首推小仲马,我二者都喜爱,无法分高下。”黑桃王后大怒,给我判了个“答案不一”罪,我就要上刑场了。冰冷的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悚然一惊,一下子坐了起来。月光如水,正泻在床上。我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不禁笑出声来。世界上哪会有“答案不一”罪呢?好一个荒唐的梦。事物是多角度的,人的思维、评价标准也是多角度的,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受的教育、所持的观点、所站的立场是不同的,同一事物,答案是不唯一的。这“答案不一”之罪,罪从何来?一个数是“8”,你可以说它的一半是“4”,也可以说是“3”,还可以说是“0”,难道不是吗?【点评】 漫游奇境记借“梦”明理,真妙!一“妙”妙在文章开篇以浪漫之笔写“我”变成了漫游奇境的爱丽丝,跟着兔先生来到一个不知名的王国。接着作者向我们娓娓道来,讲述了“换马”和“上刑场”两个故事。先看“换马”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构思颇见功力。作者借“换马”这一细节,旨在说明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在此作者十分巧妙地借国王之口阐述了“标准不同答案也不同”的道理。第二个故事采用了“黑桃王后”与“我”对话的形式,在一问一答中得出:人所受的教育、所处的地位不同,他的思维、评价标准也不同的结论。关于“梦”的收束,作者用了戏谑的笔调,“世界上哪有答案不一罪呢?好一个荒唐的梦!”二“妙”妙在文章的结尾。“一个数是8,你可以说它的一半是4,也可以说是3,还可以说是0,难道不是吗?”多么精彩的结尾!多么耐人寻味的结尾它留给读者许多许多类文荐读嘱 咐孙 犁与日寇殊死搏斗了八年的水生,随部队经过平原时,请假回家。他在门口遇见了水生嫂,亲热地喊了一声:“你!”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看见她的白布鞋,知道父亲不在了,心里一阵痛,站了一会没动。他走进屋,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眼泪笑着说:“这是你爹,成天说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水生抱了一会儿孩子,女人又哄她睡了。孩子的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里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了又幸福地降落。她呆望着孩子的脸,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孩子,孩子好像是从别家借来的,好像不是她生的,不是她在那潮湿闷热的高粱地里,在那残酷的扫荡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她好像不曾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一切,并且在孩子的身上祝福了孩子的爹“那是远远的人,早一天胜利回来吧!”好像她并没有常常在深深的夜晚醒来,向着那不经事的孩子,诉说着翻来覆去的题目:“你爹哩,他到哪里去了?打鬼子去了他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就要回来了,把宝贝放在马上多好啊!”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她好像想起了过去的一切,还编排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水生看着她。离别八年,她好像并没有老多少,今年29岁,头发虽乱而黑,脸孔苍白可两眼里的光还是那么强烈。他望着她身上那自织自纺的棉衣和屋里的陈设,身上心里,都表现出是一种深藏的志气支撑,闯过了无数关口。水生告诉女人,自己在外想家。“我们可常想你,黑夜白日,你能猜猜我们想你的苦情吗?我们想你,可没有想叫你回来,那时日本人在村边。可夜里一觉醒来,我就想,你能像天上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能够吗?”“这不回来晃一晃吗?明天早上起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同志们都来了。”女人一听呆了,低下头,好半天才说:“明天我撑冰床去送你。”鸡叫三遍,女人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自己照顾全家,每逢夜里有风声,就不管风里雨里,多冷多热,老人背上孩子跑,累得哮喘咳嗽。是这苦日子、遭难的日子、担惊受怕的日子把老人家累死。还有那年大饥荒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女人轻轻跳上后尾,像只蜻蜓爬上草。轻轻用竿子一点,冰床就飞起来,像离开冰面行走,摧起的冰屑打起团团旋花。她的围巾向后飘起来,脸冻得通红。前面一条窄小的冰缝,水在里面汹汹的流,她只说了声“小心”,两脚轻轻用劲,冰床像受惊的蛇,抬起头来窜了过去。水生警告她:“你疯了吗?慢些!”女人没言语,呆望着丈夫,停了一会儿,轻轻地喘了两口气,说:“你知道,我心里很乱。八年我才见到你,又送你去。我为什么撑得这么快?为什么急着把你送到战场去?是想你快去打败我们的敌人,你才能再快回来,和我见面。我们这些留家里的女人,最盼胜利。我们在地洞里、在高粱地里等这一天,这天来了,我们的高兴是不能和别人说的。”“进攻我们的敌人,是坐飞机来的;他们躲在后方,妻子团聚了八九年。他们来了,可把我们的幸福打破了,他们打破了我们的心,他们罪孽这么重,一定要把他们全消灭。”太阳从冰面升起来,冲开了雾,形成了一条红色胡同,扑到水淀中央没有边际的冰场,照在冰床上,女人说:“爹活着时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我们就能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了。八年来,他老人家焦愁死了。如今国民党又和日本人一样,想把我们活着的人逼死。你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分心,好好地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到了目的地,水生上了岸,望着呆呆站在冰床上的女人说:“村里去暖和暖和吧。”女人忍住泪,笑着说:“快去你的吧。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胜利的消息。”阅读提示:嘱咐是荷花淀的续篇。嘱咐最后完成了水生女人的性格刻画:一个成熟的革命战士。小说并未写她在八年抗战中如何出生入死经受严峻的考验,而是描述经过八年的生死离别,水生突然回家小住一晚的种种情景。这是水生女人和水生夫妇感情关系的发展,也是夫妇感情关系掀开的新的一页。她依然活泼要强,只是代替几分天真的,是沉着干练;她的爱情依然坚贞深沉,只是在八年的思念中变得更热切。她更深刻地理解了战争与爱情的关系,因而也更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荷花淀中她曾答应丈夫的嘱咐,到这里变成她嘱咐丈夫了。她主动地嘱咐水生:“你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分心,好好地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她懂得作为一个女人,对上前线的丈夫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于是,在风雪弥漫的黎明,她熟练地驾着冰床,边嘱咐,边送丈夫踏上征途。水生女人是孙犁用革命现实主义的抒情笔触塑造出来的劳动妇女的光辉典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