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唐宋散文选读》教案全集 粤教版选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1795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唐宋散文选读》教案全集 粤教版选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唐宋散文选读》教案全集 粤教版选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唐宋散文选读》教案全集 粤教版选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唐宋散文选读教案全集 粤教版选修2单元学习目标:阅读目标:1.辨析词语在句中的含义,揣摩作者的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和情感。2.品味语言的感情色彩。3.体会山水游记中写景与议论的表达作用。4.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加强顾问修养。写作目标:1.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描绘景物的方法。2.学习通过具体景物的描摹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构思方法。3.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单元内容概说: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揣摩情景交融的手法,领悟文章的哲理性。四篇文章皆为山水游记。小石城记通过写小石诚山这样美好的自然景观却埋没于荒僻之乡,引发对美的事物被压抑、遭遗弃的郁愤之情,并借以抒发贤才遭贬逐的天涯沦落之感。黄州快哉亭记记述了建造亭子的有关问题,描绘了登临所见景色并由此引发感慨,抒发议论,认为士处于世应该心中坦然,并以此慰勉包括作者在内的所有被贬的人,反映出作者身处逆境的旷达胸怀。道山亭记具体描绘福州的山水之险、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的情形,形象地表现了福州特有的险恶地形,高度评价了程师孟的治郡业绩以及他的旷达脱俗。百丈山记描绘了百丈山的胜景,于描绘中寓赞美,也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审美观察力。1.小石城山记柳宗元【教学目标】1、感受小石城山的特点。2、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3、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教学重点】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教学难点】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形体孤独寂寞、性格清高孤傲的老渔翁的形象。老渔翁的形象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诗人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江雪诗正是柳宗元在永州写的。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生平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独寂寞郁闷的十年,但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十年,却造就了一个古文大家的绝世风范,柳宗元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强烈的激发,取得了整个一生中最光辉最杰出的成就。“永州八记”就作于永州。 “永州八记” 是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这些作品把一山、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摄入笔端。作者那生花妙笔使这些无情之物变得有性有灵。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中,山水诗始于谢灵运,山水游记的散文应该说始于柳宗元。二、推进新课:1.作者简介: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永州之贬,一贬就是十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著有河东先生集2.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纠正读音。2)疏通重点词义、了解特殊句式。3)请学生翻译句子:第一段: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石山顶部天然生成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象堡垒,有一个洞象门。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宏亮,好久才消失。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 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关键词“类”、“数”、“施” 。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象是人工特意布置的。第二段: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关键词“以”、“夫”、“而”、“于。上帝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经历千百年而不被人欣赏,真是劳而无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唉!我怀疑上帝的有无已很久了。是二者,余未信之。 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4)概括课文大意,并指出: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段以写景为主,第二段以议论与抒情为主。写景为议论抒情做铺垫,而议论抒情是对写景的点化。这种描摹山水与抒情言志相结合的手法开创了唐宋游记散文即事入理、物我相融的风气,成为后代作家学习的典范。从岳阳楼记到醉翁亭记,从游褒禅山记到石钟山记,都从柳宗元那里汲取了营养。 三、深入探究、拓展1.柳宗元在小石城山记中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 明确:“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以佳胜之地被埋没,比喻自己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贬斥,谪居荒蛮,壮志难酬的悲愤。”.分析本文的象征写法。(即“物我相融”的具体表现)。 小石城山被冷落象征着什么? 小石城山上的幽景奇石象征着什么? 明确:象征柳宗元遭贬不遇的处境 象征柳宗元峻洁孤高的人格 作者借景抒情,借题发挥,“借石之瑰玮,以吐胸中之气”,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渴求摆脱现状以施展才能的心态。 .我们学过的哪些诗人、作家曾经被贬?你还了解古代有哪些文人被贬?明确:古代被贬的著名文人:唐代: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杜甫、白居易、张九龄。宋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范仲淹 。四、合作探究,寻找规律.古代被贬文人在作品中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重要提示:(1)回忆或阅读相关的作品;(2)思考这些文人抒发了哪些感慨,找出相关的句子;(3)分析他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 作品: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柳宗元 永州八记,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秋词。杜甫 “三吏”、“三别” ,白居易 琵琶行,张九龄 感遇。欧阳修醉翁亭记 ,王安石船泊瓜州。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范仲淹岳阳楼记 。方式:直抒胸臆。 (议论)借景抒情。(描写)寓情于景。(描写)托物言志。(描写)寓情于人。(叙述、描写) 寓情于事。(叙述) 寓情于理。(议论)五、作业: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分析古代被贬文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要求:1. 有自己的观点,可以是上面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新的观点。2. 用诗文做材料。3. 对诗文材料进行分析证明您的观点。2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 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作者旷达的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2、难点:引录宋玉风赋中的故事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以人生遇到挫折将如何面对,引出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导出课题。二、推进新课:1.简介作者: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19岁与兄轼同登进士第,次年同试制策。历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苏辙为人沉静简洁,鲜言寡欲,性孝友。“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宋史-苏辙传)。苏辙散文汪洋澹泊,与父、兄合称“三苏”,他学识渊博,著作颇丰,有栾城集、栾城续集、栾城后集等。苏辙风格鉴定:1.辙性沉静,资禀敦厚,加以父、兄之熏陶,发为文章,汪洋澹泊,似其为人。2. 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辙上疏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这篇文章设计了三个人:建亭的张怀民,名亭的苏轼,以及作此圆亭记的自己。三个人有个共同点:都是在被贬之中。所以,这篇文章不仅是抒写襟怀,也是彼此共勉的文字。文章表面上反映作者身处逆境的旷达胸怀,实际上也流露出他政治失意的脑赛和不平。“快哉”一词贯穿全文,是本文的“文眼”,划出含有“快”的句子。三、整体感知:(一).熟读课文,纠正读音。(二).疏通重点词义、了解特殊句式。(三).请阅读课文,翻译全文,并找出文章的主旨:1.分析第一段:翻译:长江出了西陵峡,开始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湘水、沅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就像是无际的海洋。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段意:记叙快哉亭的建造和命名。思考回答问题:1).本文第一段是从什幺事物写起的?其目的何在?明确:江水。由自西陵至赤壁的江流写起。目的在交代“快哉亭”的地理位置及造亭的目的。).自西陵至赤壁的江流景象变化如何?明确:“奔放肆大”“其势益张”“波流浸灌”眼界与心境:始宽渐宽全开视角变化:由远及近,描绘了一幅千里江流图。2.分析第二段:翻译: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夜间,鱼龙在亭下悲鸣。景色瞬息万变,令人触目惊心,不能长久地观看。现在我能在亭中的小桌旁席上赏玩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看个够。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排列成行,烟云消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历历可数。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道理。至于沙洲的岸边,故城的废墟,是曹孟德、孙仲谋所傲视之处,是周瑜、陆逊率兵驰骋的地方,那些遗留下来的传说和痕迹也足以使一般人称快。段意:记叙快哉亭上之所见。(亭以“快哉”命名的原因。)思考回答问题:1)从第二段里,你可以感受到什么景象?明确:使人快意的江景。前半讲地理即空间,后半谈历史即时间;前半的地理风景之中,又有远近、昼夜之别。2)写亭以“快哉”命名的原因,那么,请你找出,命名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登亭所见,令人快哉;长江:浩淼壮阔,昼夜不同; 岗峦山林:风光明丽清新凭吊历史遗迹,感受古人流风余韵,足使世俗之人称快 。3第三段,从风赋谈起,谈到一般人的忧乐观,提出新的(自己)忧乐观。翻译: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 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使人快乐啊!这是我和百姓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是否受到赏识的不同。楚王之所以感到快乐,而百姓之所以感到忧愁,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士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妨害性情, 那么,到什么地方没有欢乐呢?段意:说明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者,将无所不快。思考回答问题:1)、面对同样的风,楚王和庶人的感觉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本段作者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是什么?也就是说,作者认为快乐与否,关键是什么?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明确:1)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2)关键在心态;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中心句)4分析第四段:翻译:现在,张君不把贬谪当作忧患,在办完了公务之后,便任情漫游山水之间,这大概是因为他的心胸有超过一般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片做窗,都没有什么不快乐的事情,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浴,迎送西山的白云,竭尽耳目所能取得的快乐而使自己畅快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会成为失意文人感到悲伤憔悴以至难以忍受的景物,怎见得这是能使人快乐的呢?段意:赞颂张梦得“何适而非快”的旷达胸怀。思考回答:谈一谈,你对“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有何理解?明确:君子以坦荡豁达的处世态度面对所有的不快,不以物喜,不以物悲,随遇而安,才能聆听自然之美。快哉亭为张怀民所建,苏轼所命名,苏辙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苏辙生性沉静淡泊,虽没有历经“乌台诗案”之屈辱,却也有贬官之累),故作者写做这篇文章寓勉人并自励之意,全文主旨在说明人心坦然自得,不受制于外物,便能无往而不快。与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有异曲同工之妙。5.主旨句:“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四本文特色:1、文章风格雄放而雅致。2、笔势迂徐而畅达。3、叙议结合,情景交融。五.拓展练习1、文中提及“曹孟德、孙仲谋周瑜、陆逊;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试略举四人为世人所乐道的故实?(1)曹操:建安元年,迎汉献帝于洛阳,又奉帝迁都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五年,官渡一战,击败袁绍,结束中原二十年之久的战乱。(2)孙权:继其兄孙策据江东六郡。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与刘备合力破曹操于赤壁,从此西联蜀汉、北抗曹魏,形成三分的局面。(3)周瑜: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兵南下,瑜与刘备合兵,大败操兵于赤壁。(4)陆逊:孙策之婿,曾佐吕蒙败关羽,占荆州,用火攻破刘备四十余营。黄武七年,与魏将曹休战于皖,大败魏师。六.作业:想一想,本课作者随缘自适的人生观,对你有何启发?请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你在学习上或同伴、父母所遇到的挫折,以及你的自处之道。道山亭记曾巩教学目的: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2.了解闽地的山水环境、人文氛围;体会程师孟处险境而自若的旷达胸襟。3.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特点。教学重、难点:1.体会程师孟处险境而自若的旷达胸襟。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曾巩(10191083年),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生于仕宦之家。宋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授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司法参军。不久,入京任馆阁校勘(kn)、集贤校理。熙宁初(1068年),任英宗实录检讨官,后出为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历任齐州(今山东济南市)、襄州(今湖北襄樊市)、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知州,皆有善政。著有元丰类稿传世,名列唐宋八大家。2. 写作背景:熙宁十年(1077)春,曾巩授直龙图阁,移知福州,他的前任程师孟请他为道山亭作记,他就从山水环境、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入手,写了一篇记以展现了程师孟治郡的种种业绩,并表达了对程师孟“抗其思于埃壒之外”的敬佩之情。这篇记就是道山亭记。道山亭记记述乌石山风景,描写福州城貌,涉及风土民俗,是一篇传诵相当普遍的名作,道山亭亦借此名垂千古。二、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纠正读音。2.疏通重点词义、了解特殊句式。三.分析课文:(一)、分析第1段。1.翻译第一段并概括段意:1)闽,原来附属于周朝,到秦时,开辟了这方土地,列入中原,这才合并为闽中郡。从越国的太末县,和吴地的豫章郡,是(自中原通向)它的通道。这通道到了闽地,陆路就被阻塞在两山当中,而山相连没有间断,累计过了几个驿站才能见到一块平地,小的作为县,大的作为州,然而州、县(城)的四面也都是山。它的道路有的迎着山坡像攀援的粗绳,有的垂直在山崖上像一丝头发,有的斜路弯出在深不可测的溪流上,(路旁)都有石刃从峭壁上刺出,要看准了脚下的地方然后才可以举步。背着、顶着东西的人即使是本地人,也还要侧着脚然后才能够前进。不是那个地方的人很少不被绊倒的。走水路,水都是从高处奔流而下,岩石交错出于水中,如树木竖立,如兵马遍布野外,上下千里,见不到头尾。水流穿行在它的空隙间,有的曲折盘绕流淌,有的逆行侧射,它的形状像蚯蚓盘结,像虫形雕刻,旋涡像轮子,水流激射如箭。船逆行而上或顺流而下时,要善于利用水势,稍微有点差错,即刻船破溺水。即使是本地人,不是一生下来就练习水上功夫,也不敢担任起行船的职责。闽地水陆两路的艰险就是这样。汉代曾经把这里的人民迁徙到江淮之间,而使这地方空着,大概因为这地方险狭多阻,难道这是虚言吗?2)写闽之历史,水陆山水之奇险。2.作者是如何写闽地山水的?明确:首先,抓住闽地山水奇险的特征,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细加描摹。()先写山之险。作者把写山和写路结合起来写,以山路之狭长来衬托群山之连绵不断。写行人的艰难行进,更加衬托山路的奇险。()再写水之险。作者先写水的千姿百态,然后勾勒了一个行船的惊险场景,最后用人不敢行舟来再一次强调水之险。其次,大量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3.福州的山水如此险,但是恶吗?这样写有何好处?明确:作者写福州山水时,强调险而不恶,怪而不凶,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奇、险、美。山是静的,但作者以路衬山,把山写活了;水是静的,作者肆意点染,让水赋予了生命。可以说,作者不仅写出了山水的“形”,也写出了山水之“神”。(二)、分析第2段。1.翻译并概括段意:1)福州的州治所在侯官县,对闽地来说是土地的中央,所说的闽中就是这里。它是闽地最平坦宽广的地方,离四面的山都很远,而闽江就在它的南边,大海就在它的东边。城内外都有路,路旁有沟,沟可以沟通大海,用船载物的人白天黑夜都可以聚集(人或物)到自己家门。山上树木茂盛,工匠手艺良好,人们竞相夸耀自己房屋的华丽,即使是下等平苦的人也一定要扩大他们的住宅。而佛教、道教之徒,他们的庙观又特别壮丽。城中有三座山,西边的叫闽山,东边的叫九仙山,北边的叫越王山三座山鼎足而立。附靠着山的,佛教、道教的庙观有数十百处,它那宏伟诡异绝然不同的形状,大概(表明)已经用尽了人力。2)写福州城的特点和百姓的安居乐业。2.本段从哪些方面来写福州城?各方面的特点是怎样的?明确:地理位置(位于闽中)。地势(平而广)。地域风貌(枕江面海)。城市风貌(路多,舟船交通便利)。城市建筑(居室巨丽,寺院特盛)。整体形象(三山鼎立,山上寺庙众多而奇美)。(三)、分析第3、4段。翻译并概括段意:1.第三段: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主政福州,在闽地的高耸处,建了一座亭子,这里的山水胜景,城池的宏大,宫室的繁荣,不用走下竹椅而四面观望中,可尽收眼底。程公认为这里在江海之上,作登山四望的观看,所以比得上道家所说的蓬莱、方丈、赢州三座仙山,所以为它起名叫“道山之亭”。闽地因为道路险远,所以做官的常怕到此任职,程公能够依照这地方的长处筑亭,用来寄托他耳目的欢乐,不但忘掉了它路远而危险,又将他的思想提高出于尘埃之外,他的志向多么伟大啊!写道山亭四周景色之美,交代了命名的缘由,赞扬了程公的知山乐水,建亭雅趣。半为写景,半为写人。2.第四段:程公在这里因为治理州郡而闻名,他既改造州城,又创办学校,而公事之余又建造了这座亭子。城公任期届满,改任广州知府,后任谏议大夫,之后升中书舍人,又入京任史馆修撰。现在担任越州知府,字公辟,名师孟。总述程师孟的政绩和改任情况(新其城、新其学,点破其余功在于建道山亭,介绍程公的官职、名字。整段全是写人)。点破其余功在于建道山亭。四、思考讨论:文章的中心是称赞程师孟的政绩,为什么要去描绘山水之险和介绍建筑之美?明确:山水险要,建筑不易;此处民居美,宫殿盛更是难得;难得而有成;说明此处政通人和,官员治理有方。作者用迂回曲折的方式赞美了程公的政绩之高。五、探讨写作特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构思严谨朴实,文风纡徐和缓。大量运用比喻、夸张和排比。后记:本文的构思独特,学生不易理解其写法,教师要善于指点学生抓住要领,深入理解文章构思的精妙。六、作业: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累数驿乃一得平地2非其土人,罕不踬也3岂虚也哉4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5. 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答案:1. 累:累积、连接;2. 踬:跌倒;3. 虚:虚假、不真实;4. 属:聚集,集中;5. 成为 动词4 、百丈山记朱熹教学目的: 1. 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式,了解记游性散文的写法。 2. 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不畏艰险的意识。 3. 体会作者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1. 体会作者引导读者游览百丈山时采用的方法。 2. 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式,了解记游性散文的写法。 教学难点: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授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两首诗的作者是?二、推进新课:1.简介作者:朱熹绍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生于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官至宝文阁待制。谥号“文”,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他是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发展了 “ 二程 ”( 程濒bn、程颐 ) 理学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明清以来,奉为“大贤”,配享孔庙,在日本和朝鲜半岛广有影响。著作繁富,除诗集传等专著外,有朱文公文集。倡办文化教育 重建书院学规;阐义理之奥秘 集理学之大成。后人把他列于汉唐诸儒之上。清康熙五十一年诏升 “ 先贤朱子于十哲之次 ” ,定文庙春秋祭祀。 2、学生自读、诵读,整体感知,正音。3.请四个学生翻译课文:登上百丈山约三里多路,右边俯临深险的山谷,左边连接着陡峭悬崖;重叠的石块形成台阶,走了十多级台阶方才越过。百丈山的优美景色大概就从这里开始了。沿着石阶向东走,就能看到一个小涧,有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涧里长满苍翠的藤蔓和参天的古木,这里即使在盛夏中午最炎热的时候,也感觉不到逼人的暑气;涧中水流清澈,从高处急速流下,发出淙淙的声音。越过石桥,沿着两边山崖曲折小路而上,可以发现一座寺庙,寺庙大致有三间小屋,都不能容纳十来个人。但这里前面可以俯瞰清澈的涧水,后面临近一泓小池,习习清风从两边山峡间吹来,整日不停。门内横跨小池的又是一座石桥,越过石桥向北走,踏着数级石梯能够进入一座庵中。庵里只有几间老屋,低矮而又狭窄,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只有庵中的西阁楼风景优美。溪流从西边山谷中顺着石头缝隙奔射而出于西阁之下,南边和东边溪水一同注入小池中,从小池中泻出,形成前面所说的小涧。西阁位居小涧的上游,正对着湍急的水流和峻峭的山石相撞搏击之处,最值得观赏。然而在西阁后面,却是石壁,没有什么风景可看的。唯独在夜里睡在西阁楼上,枕席下面就整宿都响着潺潺的流水声,听久了,更感到悲凉,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出了山门向东,走十多步,可以看到一座石台,其下面临悬崖峭壁,深暗险峻。在草木丛杂的地方向东南眺望,可以看见一挂瀑布由前方岩石洞穴中喷涌而出,凌空而下长达几十尺。瀑布的飞沫就像飞散的珍珠喷洒着雾气,在日光照射之下,光彩鲜明,晃人眼目,让人不敢正视。石台正对着山西南的缺口,对着芦山,此山独立挺拔而出,周围其它几百里间的高低山峰,也都历历在目,十分分明。太阳迫近西山,余晖横斜照耀之下,群山或紫或翠,重叠相映,数也数不尽。早晨起床向山下探视,满山遍野白云飘荡,像大海波涛起伏;而远近各座山峰隐现于其中,就像时而在飞奔,时而在漂浮,来来往往,有的涌现,有的隐没,顷刻之间,变化万千。石台东面,小路断绝,乡里的人在山壁上凿出石级为路,用以行走,因而在它的东面修造祭神的祠堂,天旱或水涝时在这里向神佛祈祷。那些畏惧险途的人不敢走,但百丈山值得观赏的景物到此也就没有了。 我和刘充父、刘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一起游览百丈山,每人都已经作了诗,来几下这里风景的壮美,我又如此详细地依次叙述了这里的情况。百丈山最值得去看的地方,是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于是分别作了小诗来记述下这些地方,呈给一起游玩的人,并且告诉那些想来却没有来的人。某年某月某日记。三、分析课文(一)分析第一段1. 作者写登山经过,从哪里写起?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从 “ 登百丈山三里许 ” 直接切入,前面的上山经过,所见所闻,一概略而不提,笔锋直逼描述中心,笔力集中。 (板书:登山三里)2. 一 “ 俯 ” 一 “ 控 ” ,写出地势险要,得叠石为台阶才能通过。而作者认为 “ 山之胜盖自此始 ” ,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审美情趣?(对险奇美的欣赏。) 3. 概述本段的主要内容:简述登山过程。 (二)分析第二段1. 本段主要写了哪里的景点?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山门前后的诸景点。幽静。 “ 苍藤古木 ” 的掩映,伴和着 “ 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 ” , “ 盛夏亭午无暑气 ” , “ 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 ” ,无不写出了清幽的氛围和清冽的感受。 2. 本段采用了什么方式来呈现景物?有哪些语句表明了作者的审美情趣? 明确:移步换景。 “ 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 ” ,表达了作者的欣赏态度,最后归结为 “ 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 的描述,显霹了其审美情趣。 3. 概述本段的主要内容:描述循水游览,详写涧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此萌生的审美情趣。 (三)分析第 3 段。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采用了什么方式来呈现景物?瀑布和山峰。定点换景。 2. 本段中作者是怎样表现瀑布的壮美的? 明确:先以 “ 下临峭岸,深昧险绝 ” 的险奇美作映衬,再写出 “ 于林薄间东南望 ” 的瀑布景象。 “ 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 ,凌空而泻,气势非凡。 “ 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 ” ,壮丽异常。 3. 为什么作者笔下的山能写得极具层次感? 明确:先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缺口中遥望远山。然后作者又以一峰挺拔高出和群山逶迤而去相组合,形成了一幅层次感极强的图画。接着作者以固定的景点,用傍晚和清晨两个不同时间的景观,构思两幅图画,进一步渲染了壮美的特征。前者突出的是色彩绚烂美;后者凸现的则是云海的变幻美。这样,在作者详尽描述的百丈山景中就兼具了险奇、幽静、五彩、飞动、变幻等诸种美的形态。 (四)分析第 4 段。 1. 本段写了什么?点明了写作此文的目的:导游,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 2. 第 2 句有何作用?是作者游后的结论,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总括。 四、探讨写景特点:重点突出,详略得宜,方式灵活,富有层次感,读者易于把握。 五、作业: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循磴而东,既得小涧 顺着 老屋数间,卑痹迫隘 狭小日光烛之,璀璨夺目 照耀 紫翠重叠,不可殚数 竭尽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答案:但百丈山值得观赏的景物到此也就没有了。于是分别作了小诗来记述下这些地方,呈给一起游玩的人,并且告诉那些想来却没有来的人。第二单元教案单元学习目标:阅读目标:1.掌握每篇课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学习人物传记叙事中刻画人物,穿插议论和抒情的写作特点。3.分析每篇文章所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体会其伟大的人格力量。4.体味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目标:1.学习文章熔议论、抒情、叙事、描写与一炉的写法。2学习叙事线索明晰、结构条理的写法。4学习传记文的文体特点,学会阅读这类文章,能写简单的传记。单元内容概说: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任务传记,均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张中丞传后叙叙述了张巡、许远等人共同守城、壮烈牺牲的经过,高度评价了他们为国献身的牺牲精神,同时给那些对英雄恶语中伤的人以有力的回击。六一居士传是欧阳修的自传,通过对自己更名“六一居士”的陈述,描绘了自己理想中的“六一”之乐,表现了自己为官场世务所累的苦闷和对归老后闲适、安逸生活的向往。陆文学自传是唐代文学家陆羽的自传,追述了自己上半生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因遭遇坎坷而内心悲苦的心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心。方山子传是苏轼写的一篇人物小传,抓住了方山子异于常人的特点,突出了方山子特立独行的个性,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张中丞传后叙韩 愈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了解古代文学家韩愈。技能目标: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虚词。情感目标:学习主人公以身殉国的牺牲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难点: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作者简介: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后人尊称韩文公。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有昌黎先生文集 2.题解: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 张中丞,即张巡,邓州南阳人。开元未进士。安禄山反,张巡起兵抗击,同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共同守护睢阳,被拜为御史中丞,故称其张中丞。 “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和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作“叙”或“引”。“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3.背景:唐隶宗至德二年(公元 57 年),安庆绪(安禄山之子)部将尹子奇率领 12 万大军攻睢阳,张巡,许远率兵匕千人坚守数月,终因粮尽兵绝,睢阳陷落,张巡及部将五十余人牺牲,许远被叛军掳至洛阳,不屈而死。睢阳保卫战遏制了叛军的攻势,捍卫了江淮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唐军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因而张巡,许远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赞扬 传颂。但当时一些坐观睢 阳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为自己的可耻行为辩解,同某些嫉妒张,许功绩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对张,许等抗敌英雄诋毁。张巡的友人李翰写了这篇补叙英雄事迹,批驳流言蜚语,弘扬英雄精神,反对藩镇作乱的散文名作。 二、推进新课:1.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纠正读音。2)疏通重点词义、了解特殊句式。3)翻译课文: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吴郡张籍在阅读家中的旧书,看到了李翰所撰写的张巡传。李翰以文章自称,写作这篇传也甚为详细周密,然而我尚为其有缺失而遗憾:没有为许远立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始末。许远虽然才干好像比不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其职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却将权柄交给张巡而自己甘处其下,毫无疑心和猜忌,最终与张巡一同守城而死,成就了功业名望;睢阳城失陷后被叛军俘虏,和张巡之死只是时间先后不同罢了。两家子弟们才智低下,又未能全部理解两位父辈的心志,认为张巡是被杀害而许远是当了俘虏,怀疑许远因怕死而向叛贼投降。许远如果真的怕死的话,那他何苦守着睢阳城这一小块土地,吃其亲爱者的肉,凭借这些条件来与敌人对抗而不投降呢?当他们被叛军围困而坚守睢阳城之时,外部没有任何一点援助,他们所想效忠的就是国家和皇帝;而敌人告诉他们国家已灭亡,皇帝已不存在,许远看到援兵未到,而敌人越来越多,一定会认为敌人的话是真实的。外部没有可等待的援兵但他们还在拼死守城,杀人供士卒吃并且可吃之人也将尽,即使是愚笨的人也能计算日子而知道自己的死期了,许远的不怕死是再明白不过的了!哪有城被敌人攻破后其部下皆死,而他自己一个人蒙受愧耻而屈辱求活?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唉呀!而像许远这样的贤者会去做这样的事吗?制造流言的人又说许远和张巡曾分段守卫睢阳城,睢阳城被攻破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段开始的。他们以此来责骂许远,这又和小孩子的见解没有区别。人在将死之时,他的内脏一定有先得病的地方;拉根绳子把它拉断,它一定有个断裂的地方:观者见到这种情况,就跟着责备许远,这也是不合乎情理。小人喜欢议论,不乐意成全别人的美名达到了如此的地步啊!像张巡、许远所成就的功业,如此明显,还免不了受小人的诽谤,那么其他人又该如何说呢!当巡、远二公起先守睢阳城时,哪能知道别人最终不来援救,当时就预先弃城逃跑?如果睢阳城守不住,即使是逃避到别的地方又有什么好处呢;等到他们没有救兵而陷人绝境之时,率领着残余的伤病瘦弱的士兵,即使是想离开睢阳城也一定做不到了。张巡、许远二公精明练达,他们的谋划是十分周到的。他们坚持守卫一座睢阳城,等于是捍卫了整个天下,他们凭借越来越少的士兵,抗击一天比一天强大的敌军,作为江淮地区的屏障,遏止了叛军长驱南下的势头,大唐王朝没有灭亡,这是谁的功劳呢!当其危难之时,抛弃所守的城池而逃跑求生的人,绝不是少数;掌握着强大的兵力而见死不救的人,睢阳城四周都有。世人不去追究、议论这些人,反而去责备巡、远二公死守危城,也可以看出这些人是把自己放在叛贼的一边,制造流言蜚语,帮助叛贼攻击张巡和许远。我曾经在汴州和徐州二府供职,多次往来于两府之间,亲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祀。睢阳的老人还常常说起当年张巡、许远的事,说:南霁云到贺兰进明处去乞求救兵时,贺兰进明嫉妒张巡、许远的声名威望和功绩都远在自己之上,不愿出兵相救。他又很喜欢南霁云的勇猛强壮,不接受南霁云求援请求,想强迫南霁云留下,他备办了佳肴和音乐,请南霁云入座。南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来时,睢阳城里的人没有饭吃已经一个多月了。我纵然是想一个人吃,但道义上我不忍心;纵然让我勉强吃,我也咽不下去。”于是就拔出自己所佩带的刀砍断自己一节手指,鲜血淋漓,给贺兰进明看。在座的人大惊,都被感动得流泪。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最终也没有替自己出救兵的意思,就驰马而去,将要出城,抽出一支箭射向寺中的佛塔,射人塔上砖有半箭之深,说:“我回去破贼之后,一定要消灭贺兰进明,这支箭就是我这一决心的标志。”我在贞元年间到过泗州,船上的人们还用手指着这儿相互谈论。睢阳城被叛军攻破,叛军用刀威胁张巡投降,张巡坚贞不屈,就被牵到一边,将要被杀;叛军又来逼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大声呼喊南霁云说:“南八,男子汉大丈夫只有一死而已,千万不能被不义的叛贼所屈服!”南霁云笑着说:“我是想将来有所作为,既然你说了话,我敢不死吗!”于是不屈而死。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从小就追随着张巡。等到张巡起兵,于嵩也经常在叛军的包围之中。我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过于嵩,于嵩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因为张巡的缘故,于嵩当初曾得到了临涣县尉的官职,他爱学习,无所不读。我当时年纪还小,只是粗略地问了一下张巡、许远的事,未能问得很仔细。于嵩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像神人。曾经见于嵩阅读汉书,对于嵩说:“为什么老读这本书?”于嵩说:“尚未读熟。”张巡说:“我读书不过三遍,就终身不忘。”于是就背诵于嵩所读的书,背完一卷一字不差。于嵩十分惊讶,以为他偶然对这一卷熟悉,于是随便抽其他卷来试他,没有不是这样尽卷不错一字的。于嵩又在书架上拿其他书,试着问张巡,张巡随口背诵,毫无迟疑。于嵩跟随张巡很久,也没有见他经常读书。张巡写文章,拿起纸笔立刻就写,从来不打草稿。初守睢阳城的时候,士卒多达万人,城中居民户也将近数万户,张巡凭借某次见面机会问过姓名的,此后没有不认识的。张巡发怒时,胡须会竖立起来。到睢阳城失陷后,叛贼绑缚张巡等数十人坐在那里,将要杀戮他们,张巡起身环视四周,其他人见张巡站起来,有的站起来,有的哭泣。张巡说:“你们不要害怕,死,这是天命。”众人哭泣得不能仰起脸看张巡。张巡就刑时,面色不变,神态自若像平常一样。许远是一位宽厚仁慈的长者,其面貌如同其心,和张巡同年生,出生月日比张巡后,称张巡为兄,死时四十九岁。于嵩贞元初年死于毫州和宋州之间。有人传说于嵩有田产在毫州和宋州之间,不法军人强行夺取并占有了这些田产,于嵩将要到州衙去提出诉讼,被不法军人所杀害。于嵩没有儿子。以上是张籍说的。2.主题:本文热情地歌颂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为国为民抗击安史叛军而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批判了那些不顾国家人民安危,忌贤妒能,拥兵谋私的军阀,驳斥了那些小人造谣中伤的流言蜚语,抒发了自己对抗战英雄的崇敬之情,补叙了轶事,澄清了事实,伸张了正义。 三、深入探究: 全文可分三部分:1.第一段( 1 ):交待写作本文的时间和缘由。 2.第二段(2,3,4):驳斥小人的流言蜚语,歌颂张许二人的高贵品质和历史功勋。记叙南霁云的事迹。1)第一层( 2 ):驳斥“畏死辞服于赋”的错误论调。 三个事实论据:“位本在巡上” “苦守尺寸之心,食其所爱之肉” “虽愚人变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远之畏死亦明矣” 2)第二层前部分( 3 ):批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两个比喻说理: “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斋者” “引绳而绝亡,其绝必有处” “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与儿童之见无异” 3)第二层后部分:驳斥“责二公以死守”的错误议论。 :指出张许不知旁人会见死不救 其次:强调睢阳尚不能守,逃到他处又何用 :睢阳不能守率残余饿赢能突出重围? 接着:歌颂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 :怒斥小人不追究拥兵坐观者,反责“二公以死守”的卑劣行为。 3第三层( 4 ),1):叙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经过。 2 ):南霁云与张巡壮烈就义的经过。 4.第四段( 5 ):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1):详叙张巡博学与英勇就义的事迹。2):简叙许远宽厚的为人。 3):交代于嵩(讲述张、许轶事之人)之死。 五、艺术特色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神气流注,章法浑成。 文章先议后叙,看来是两大部分,但毫无脱节之感,这首先是因为不管是叙述,还是议论都服务于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鲜明主题。 从整体上讲文章的前半部分侧重议论,但议论中带有叙事。例如:“远虽村若不及巡者,与巡死先后异耳”。这节文字主要对许远的高贵品质进行议论。但也附带叙述了许远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的事迹。把议论与叙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再如“这诚畏死,何苦守尺雨寸之地以与赋抗而不降乎?”这一节文字主要针对“畏死”的论调进行驳斥,但又包含了对许远杀所爱的人充饥的事迹的叙述。 2 、描写人物,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丰富饱满。文中人物各有性格特征,南霁云的刚烈英武,张巡的从容不乱。许远的宽厚谦逊,贺兰进明的卑劣无耻。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具有以下特点: 1) 通过若干精彩的场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其中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描写最脍炙人口,文中精心描写了南霁云慷慨陈辞、拔刀断指、抽矢射塔三个场面,歌颂其凛然正气,赞美其忠肝义胆。 2) 从人物的言行中塑人物。 南霁云在贺兰宴会上的讲话:“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三个“食”字,顿为两层,显得强调有力,加上两个“虽不”句式连用,将南霁云时刻挂念着围城中父老和同伴们的心理,赤诚报国不图个人好处的品质,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3) 细节描写:“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体现出霁云刚烈无比的激愤难抑的感情,令人触目惊心。 3 、衬托手法塑造人物。 如:南霁云的忠肝义胆,磊落胸怀和刚烈英武,以贺兰进明可耻的居心和卑劣的行径作反衬。张巡就义时从容镇定,视死如归,也是由其部下的痛苦哀恸的表情来衬托的。“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的表现,衬托出南霁云拔刀断指行为的壮烈感人。 六、作业:课后练习四。 6 、六一居士传欧阳修【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 、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 、理解古代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教学重点 】 1 、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 、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古代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 问题 1 :每天起床你会不会问自己“我快乐还是不快乐”? 问题 2 :那么,什么样的事情让你快乐?什么样的事情又让你不快了呢? 引入课文:那么我们来看看,那位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的醉翁,他快乐不快乐。二、推进新课:1.简介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著有欧阳文忠集。唐宋八大家之一,成就斐然,三苏、王安石、曾巩都曾是他的学生,受其提拔。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欧阳修一生写了五百余篇散文,成就斐然,著有五代史伶官传序、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等。他与宋祁一起重编唐书,还自著五代史,后人称之新唐书和新五代史。2.文题背景: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知蔡州后,自号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春蚕丝尽,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赵宋王朝,应该得到休息的时候了。况且,在宦海沉浮中,几度贬官,历尽坎坷,到这时候作者意志已十分消沉,“穷则独善其身”已成为思想中的主导。所以作者在文章中便一再流露出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三、整体感知:1.文章的整体结构:第一段:更号的原因。第二段:“六一”之乐。第三段:三宜归去。向往归老2.请在课文中找出句子回答问题:什么事情让欧阳修快乐?而什么事情让其不快乐? 明确:“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五物”让欧阳修快乐,而“世事之累”让他忧愁。 四、分析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请学生读课文第一段,纠正读音。2、疏通重点词义、了解特殊句式。3.翻译: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4. 谁为欧阳修命名为“六一居士”?在此之前他有别的名号吗?明确:其本人。初谪滁山时之时他自号为“醉翁”,后退休于颖水之上时又自更号为六一居士。(二)分析第二段:1. 请学生读课文第二段,纠正读音。2、疏通重点词义、了解特殊句式。3.翻译: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标明我的乐趣罢了。”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意忘情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也已经显得憔悴,人没有老却精神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标明我的乐趣的原因。”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居士说:“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五、课后思考回答:1 、欧阳修为何自命为六一居士?2 、“乐”之如何?3 、“世事之累”体现为什么呢?4 、欧阳修为什么选择了沉醉于“五物”? 5 、课文为什么要引用庄子渔父里面的典故?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2.学生读课文一、二段二、分析课文:(一)看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1).欧阳修为何自命为六一居士?明确: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一老翁。 这让我们想起陶渊明五 柳 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不管是爱琴、棋、书、酒、金石,还是爱柳树,都是从正面反映了这些文人雅士的高雅的艺术情趣,从侧面也反映出他们对功名利禄的淡薄。 2 )、“乐”之如何? 明确: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专心至极,能不受任何外物干扰。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真可以说其乐无穷。3 )、“世事之累”体现在那呢? 明确:“轩裳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形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表明世事令他烦忧,希脱身于世俗杂务,回归自然,寄情五物。 4 )、欧阳修为什么选择了沉醉于“五物”? 明确:“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说明官场事物不仅劳形,常有不测之祸,十分令人担心。至于悠游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 思考:苏轼认为欧阳修是“有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