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训练反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0267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训练反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训练反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训练反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训练反馈 新人教版必修4一、基础知识(16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舍相如广成传故令人持归,间至赵矣乃使其从者衣褐毕礼而归之宁许以负秦曲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且庸人尚羞之A/B/C/ D/3下面的句子,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而君幸于赵王A求人可使报秦者B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C君何以知燕王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4下列加点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璧有瑕,请指示王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决负约不偿城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明年复攻赵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ABCD5默写(4分)(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_。(2)吾所以为此者,_。(3)爱人者,人恒爱之;_,_。二、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列语段,回答69题。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6下列加点字的含义与例句“徒慕君之高义”中“徒”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徒以吾两人在也B徒见欺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班白者多徒行7下列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A/ B/C/ D/8下列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而相如廷叱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9翻译下面的文句。(5分)(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2分)译文:_(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3分)译文:_三、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5题。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给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戮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称:称赞B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固:本来C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怨:怨恨D一胜而相如族 族:杀,被杀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得其情而畏之则予相如则前请曰秦出城而璧归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A与相同,与也相同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也不同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A相如则前请曰B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C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D诈赵而胁其璧1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A卒廷见相如B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C相如闻,不肯与会D设九宾于廷 14.下列各项对全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完璧归赵一事中蔺相如表现的胆识、气度、智谋,令人钦佩,可是王世贞却不这样认为。B王世贞认为蔺相如在整个事件中表现得不智、不信、不堪,没有什么可值得称道的。C秦国想得到和氏璧,赵国不给,这二者无是非曲直可言,蔺相如也非英雄。D秦王举行隆重的礼仪,沐浴斋戒准备接受和氏璧,说明秦王肯定会用城易璧,而蔺相如却派人偷偷送璧归赵,这是失信天下。E完璧归赵后,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对秦王采取强硬态度,对廉颇又那么温顺,表演得越来越好,实际上是处处显示自己。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1)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3分)译文:_(2)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2分)译文:_四、语言运用(10分)16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符合人物特征;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分)答:_17根据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六个关键词(可以是短语)。(5分)由于司马迁认识到了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绍圣春秋”为使命的司马迁抛弃了孔子既定的历史纪年法编年体,而改用纪传体。这绝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他对那冰冷的历史巨轮投以轻蔑的一哂,然后满怀慈悲地去关心轮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灵;从而,我们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的主色调。史学成了人学,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溃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1)历史纪年法的史学观:_ _ _(2)人学的史学观:_ _ _训练反馈1DD项介词,替,给。A项介词,凭借/介词,用;B项副词,于是,就/副词,才;C项副词,由此,趁此/副词,经由,通过。2B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3DD项和例句都是被动句。A项定语后置句,B项判断句,C项宾语前置句。4B中“负约”和中“请罪”都不是古今异义词。5(1)徒慕君之高义也(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敬人者人恒敬之6AA项的“徒”解释为“只,不过”。7D表原因,解释为“用来的”。8B两个“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表转折,“而”表并列。9(1)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2)但是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10D族:被灭族。11B两句中的“则”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句中的“而”是连词,表转折关系;句中的“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12DA项“前”,名词用作状语。B项“怀”,名词活用为动词。C项“全”,使动用法,使保全。13B例句与B项都是判断句。A项省略主语,C项“与”后省略“之”,D项状语“于廷”后置。 14.E“实际上是处处显示自己”不当。15(1)按理只有这两句话,怎么会有既害怕秦人却又挑起了他们的怒气的?(2)所以能够让和氏璧完整地回到赵国,实在是上天袒护保佑着他啊!参考译文蔺相如使和氏璧完整地归还(赵国),人们都称赞他,而我却不认为这件事值得相信。秦国用十五座城作为条件,想要欺骗赵国来夺得赵国的和氏璧。(秦国)那时说是要和氏璧,这是实情,不是为了试探赵国。赵国得到了秦国的实情但不把和氏璧交给秦国,没有得到秦国的实情却将和氏璧交给他们;赵国得到了秦国实情又害怕他们就将和氏璧交给秦国,得到了秦国的实情但不害怕他们就不将和氏璧交给秦国。按理只有这两句话,怎么会有既害怕秦人却又挑起了他们的怒气的?至于(如果)秦国要和氏璧,而赵国不给秦国,那么双方都没有什么过错。(如果)赵国将和氏璧交给了秦国,但秦国不将十五座城交给赵国,这是秦国的不对;(如果)秦国将十五座城交给赵国而赵国不将和氏璧交给秦国,这是赵国的不对。(如果)想要使理亏在秦国一方,那就应该放弃和氏璧;害怕放弃和氏璧,那就应该不同意秦国的请求。而那秦王不但拿出地图来商量,又设立了九宾的礼节,还要沐浴焚香来取得和氏璧,看他的情形不可能不交出十五座城池,(如果)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不交出十五座城池,那蔺相如可以这样说:“我本来就知道秦王不会交出十五座城池。那和氏璧,不是赵国的宝物;但那十五座城池却是秦国的珍宝。现在秦王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而将十五座城池交给外人,那十五座城池的百姓一定会抱怨秦王丢弃他们像丢弃小草一样。秦王你不交出城池从而欺骗赵国得到了和氏璧,但是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让天下人都知道秦王不讲信用。我希望就死在你们国家,来表明秦王的失信。”像这样秦王不一定不交出和氏璧。只不过现在蔺相如叫门客带着逃回了赵国,却将责任推给秦国。那时秦国还想和赵国交好。假使秦王生了气而在市集将蔺相如杀掉,派武安君白起带领十万大军来攻打邯郸,获胜一次就能将蔺相如一家灭族,再次获胜那么和氏璧还是属于秦国的。于是我说:“蔺相如保全了和氏璧,是因为上天在帮他忙。”那么他在渑池会上对秦王态度强硬,和廉颇搞好关系,是由于越出乎意料越好;所以能够让和氏璧完整地回到赵国,实在是上天袒护保佑着他啊!16(示例一)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渑池赴会,舌战群儒;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蔺相如,千秋美名扬!(示例二)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强盛,“奋然而前行”!解析拟写颁奖词是近年来常考的新题型。本题拟写颁奖词要求明晰、准确,只要从给出的两个人物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人,按要求表述即可。17(1)冰冷必然性(或“历史必然性”)逻辑(2)慈悲戏剧性生灵(或“命运”或“生命的热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提取信息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关键词是体现文段主要意思的词语,解答此题要重点抓住第二、三句,找出修饰或解释历史纪年法的史学观和人学的史学观的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