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致橡树》授课实录 人教版第一册.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0160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致橡树》授课实录 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致橡树》授课实录 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致橡树》授课实录 人教版第一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致橡树授课实录 人教版第一册教学目标:1、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即独立、平等、紧密结合、互相依存的爱情观。2、准确理解“橡树”“木棉”的象征意义。教法设计:朗诵、讨论课时:一课时预习:1、朗诵全诗,体会作者情感。 2、理解木棉、橡树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导入:对爱情和生命的讴歌 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女诗人舒婷在她的致橡树中以女性的笔触和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她的爱情观,这种爱情观也很有代表性地展示了八十年代青年女性对爱情的思考。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又是一首表达爱情观的新诗,我想,大家早已迫不及待地读过了,其实早已“自读”了,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大家自己阅读分析理解,来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正确理解橡树和木棉的象征意义。现在给几分钟的时间,同学们先看看课文的自读提示,然后自由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感情,把握诵读的语气。(生朗诵全诗,师点评朗诵情况。)师:(抓住“不,这些都 还不够 ”的朗诵语气来追问)你为什么把这一句话处理得这么强,你这样处理的理由是什么?生1:因为前面是否定,是批判,后文提出新的爱情观,强烈些显得批得彻底。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生2:读得温婉些好。这是爱情诗,温婉更能显出深情。生3:强些好。这样显得语气坚定。师:我觉得没有必要给大家统一口径。读书经常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读诗更是如此。大家觉得自己理解得有道理,就行。对这句话,我再提一个问题:“这些都还不够”,“这些”指哪些?生1: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师:为什么不是前六种都 包括在里面?难道说作者对这些事物的否定程度是不相同的吗?生1:不相同。对“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是全盘否定,作者是“绝不学”;对“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未全否定,作者用的词是“不止”。师:“凌霄花、痴情的鸟儿”为什么被作者全盘否定了呢?生:这两种事物象征着那种攀附某种势力,或者一味痴情,失去自我,丧失女性尊严,缺乏独立地位的女性,这种爱不是真正的爱,“凌霄花”是金钱的奴隶,“痴情的鸟儿”是感情的奴隶。这些都没有了自己。师:说得真好!可是,“泉源、险峰”有什么不好?我们不是常赞美“泉源”的奉献精神吗?“日光、春雨”就更是常常成为我们文章中的赞美对象了,这些为什么也被作者否定了一些内容呢?生:“泉源”“险峰”象征的是那种只知牺牲自己,烘托、支持他人,而忘记了自身的人格价值;“日光、春雨”更是只知付出,不知索取,因为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不能成为单方面的奉献,这让人想起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评价尼采的话:尼采自诩为太阳,只知奉献,不知索取,结果他发了疯。如果爱情也像这样,结果也只能是发疯(生大笑)。师:说得有点哲理味了。大家记住这位同学的话,别在哪 一天自己因为爱而发了疯,不合算的。师:作者写下了一系列爱情不等式后,又写下了一系列爱情等式。我们看看作者对爱情的态度是什么。我们常说,说什么不是什么容易,说它是什么就不那么容易了。作者在下一节中营造了一组很美的诗的意象,是什么?生:两棵树,一棵木棉树,一棵橡树。师:这两棵树的形象又有什么含义呢?生:木棉和橡树分别象征女性的阴柔之美和男性的阳刚之美。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树与人的这种象征关系的?生:从“我要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个地方可以看出。师:男女双方不再是树与藤的关系,而是树与树的关系,这与作者达的爱情观有什么联系呢?生:作者用树与树的关系表达了一种彼此独立但又心有灵犀、能同甘共苦的理想的爱情观念。师:那么,这一节里,作者表达的爱情等式是什么?生:爱情等于平等,等于独立,等于互爱,等于同甘共苦。师:概括的好!这种爱情观念,大家能不能接受呢?生:能。师:作者这首诗写于八十年代,此诗一出,反响很大,可见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爱情观还是能为当时的年轻人接受的,这也许就是这首诗的生命力之所在了。今天的你读这首诗,会不会有新的体会,能不能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谈谈对这首诗的看法,说一说你比较喜欢的是哪几句诗,甚至是不喜欢的。生1:我比较喜欢“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这一句,“紧握”体现出他们的亲密相依,不过,“相触”有点轻淡,我想,相融会更好些。生2:我喜欢“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听得懂我们的言语”,既亲密,又含蓄深沉。不过,如果考虑到和“言语”相对应,“致意”改成“倾诉”会不会更好些?生3:“倾诉”不好,太强烈。“致意”有双目相视,心灵相通之感。生4:“沉重的叹息”不好,太忧郁,太苦了。改为“像温柔的蜜语”。生5:我认为“沉重的叹息”很好。因为生活不仅有阳光,还有困难挫折,叹息是必然的。而且下文的“英勇的火炬”也正好与之相呼应,体现出困难中的坚韧。生6:我比较喜欢“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这两句体现出的是“同甘共苦”的境界,有种风雨后共享恬静的安谧意味。但我想问一下哪位同学,“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怎么理解?生7:我来回答你吧。用古语说就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用现代时髦的话说,就是“距离产生美”。生8:我补充一点,我想,“分离”是指各自独立的事业,“相依”是指心灵、精神上互相支撑、互相依存。师:也就是说,虽然同在一片屋檐下,虽然相爱纯真,但,毕竟每个人都还有自己的一方天地。比如,每当邮差送给我我丈夫的来信,我总会做一个合格的二手邮差,把信完整地交给他,丈夫也是如此。我说的这个意思是,即便是亲如夫妻,也应该像守护自己的隐私一样各自守护着对方的权利。师:分析得太好了!而且还能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甚至还能找出自己觉得语句不太合适的地方,这说明,同学们对这首诗的感悟和理解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深的层次。的确,这首诗毕竟发表于八十年代,自然有时代的痕迹在里面,现在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遍,看一看还能不能给名人名篇找找毛病?生:我觉得这首爱情诗的结尾不是很好,不太像爱情诗。它说“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更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太像爱国诗了。我觉得不如改为“爱,不仅爱你头顶的那方天空,也爱我脚下的这片土地”。师:这位同学善于借原诗句作文章,只改了几处,“你头顶的那方天空”“我脚下的这片土地”就与诗中所写的独立和平等的爱情观相吻合了。可谓只改几字,便出佳境。这里,我也尝试着改了几处,不知大家能否认可?我是这样改的:(投影)你有你伟岸的身躯表达你的刚强你的坚毅我有我红硕的花朵传达我的静美我的馥郁(结尾)这就是伟大的爱情用眼神用呼吸用我们共同的心跳抒写宇宙间最永恒的话题师:写得怎么样?还可以?大家不好意思说不好。这里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写诗也不难,你如果有了什么感受,有了什么触动,你不妨写出几句,也许这就是诗,属于你自己的诗。今天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