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4 唐山大地震(节选)名师导航 语文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600447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4 唐山大地震(节选)名师导航 语文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4 唐山大地震(节选)名师导航 语文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4 唐山大地震(节选)名师导航 语文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4 唐山大地震(节选)名师导航 语文版必修1内容感知 唐山市在河北省,是一个工业城,以附近的开平煤矿而闻名。1976年7月28日,一场7.8级的大地震,把这个有百万人口的城巿毁于一旦。作者当年二十三岁,是南京军区的文化干事,他奔赴唐山采访灾情,积极参加历时三个月的抢险救灾工作,拥有了一次难忘的经历。十年后,他重回唐山,把当时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加以补充搜集,写成此篇有血有泪的实录,记下了这件震撼世界的惨剧。 钱刚在唐山大地震中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惨况作了真实、坦率的报告,但他没有停留在事实的罗列上,而是围绕大地震努力发掘各类人物的心态及人际关系的升沉变化。作者力图从历史,从人类命运的高度上来揭示、思考、评议唐山大地震。在他的笔下,唐山大地震不仅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灾难,更是大自然伤害人类的一场悲剧。 课文主要写了灾难后的三个“点”(看守所、盲人居住区、“方舟”)中人们的反应和生活状况,从而折射出非常时期人们的各种心态,将人类的真善美、假恶丑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基础梳理 一、字音字形1.字音识记嘈杂(co) 黑魆魆(x) 磋商 (cu) 高亢(kng) 泥浆(jing)跛子(b) 引擎(qng) 吞噬(sh) 庇佑(b) 一瞥(pi)2.多音字辨析3.形近字辨析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 大抵:大概;大都。嘈杂:(声音)杂乱;喧闹。焦灼:非常着急。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庇佑 庇护 庇佑:保佑。如:请上苍庇佑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吧! 庇护:包庇;袒护;保护。如:对那些贪赃枉法之徒,我们决不能庇护他们。 3.相关成语 战战兢兢: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奄奄一息:气息微弱的样子。 休戚与共:有福共同享受,有祸共同抵挡。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三、文学常识 1.钱刚:1953年生,作家,杭州人。2.报告文学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介乎于新闻报导和小说之间,也就是兼有新闻和文学特点的散文,运用文学语言和多种艺术手法,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迅速地、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 报告文学按题材分类,有工业报告文学、农业报告文学、军事报告文学等。从篇幅上分类,有系列报告文学、长篇报告文学、中篇报告文学、短篇报告文学等。为了学习的方便,把报告文学分为三个种类:典型人物报告文学、重大事件报告文学和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的特点是新闻性、文学性。四、名篇名句1.唐山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在这音乐声中得到了一点什么,从而汇成了一个整体,因为每颗心都还活着,就像这旋律,正是这活着的东西,使这些惨遭劫难的人们得以呼吸,得以生存。2.大地震的幸存者们,背起幸存的财物,默默地离去了。他们在这儿生活过,但他们不可能久而久之地这样生活下去,不可能,这是被生活无情地证明了的。他们离去了,但几乎每一个人在远远的地方都向“大户”的遗址投去依恋的一瞥。句段分析一、疑难妙句1.铁门伏卧在灰土中,岗楼碎成一堆乱石,二百多名犯人和看守人员、警卫战士,几乎全被压在断壁残垣之间。戴械具的重刑犯关押的监房,已听不到一点声息;他们因动作不便,大抵都已砸死。剖析:瞬间的灾难,将看守所变成了一片废墟。满眼都是断壁残垣,处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大地震的巨大破坏力,令人触目惊心。2.唐山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在这音乐声中得到了一点什么,从而汇成了一个整体,因为每颗心都还活着,就像这旋律,正是这活着的东西,使这些惨遭劫难的人们得以呼吸,得以生存。剖析:盲人的乐器合奏,带给人温暖,带给人智慧,带给人战胜灾难的坚强力量。这种力量使人们的心凝结在一起,让人们在灾难中互相安慰、互相救助、相濡以沫,看到生活的光明希望,增强了人们战胜灾难的信心。3.大地震的幸存者们,背起幸存的财物,默默地离去了。他们在这儿生活过,但他们不可能久而久之地这样生活下去,不可能,这是被生活无情地证明了的。他们离去了,但几乎每一个人在远远的地方都向“大户”的遗址投去依恋的一瞥。剖析:当人们从废墟上扒回自己家私有的财产后,那种休戚与共的感情上的维系开始解体了,顽强的私有观念战胜了共患难的感情。无情的生活证明的正是这样一个规律,这也正是文章留给读者的思考之处。二、重点语段 在“方舟轶事”一节中,关于“那柱袅袅上升的炊烟”的描写。剖析:本节内容主要是表现唐山人民团结互助渡过灾难的情景,一个貌似无关的细节却有着深刻的含意。在地震后,一片废墟,人们没有了家庭,没有了安全,人人动荡不安,慌乱无主。此时,“那柱袅袅上升的炊烟”,给人带来了家的温馨,给人带来了生的希望。作者这样写,其实是表现了在那动荡不安的时刻,在灾难到来的时刻,人们对生活、对将来的希望。结构图解 灾难是人性的试金石审美鉴赏 冷静的叙述中蕴涵艺术的成熟 尊重人与事的本体,应该是报告文学作家的基本素质。作者在唐山大地震中,对猝然袭来的自然灾难,不缩小,不讳言,而极写其肆虐、其暴戾、其戕害;对劫难中的人的力量,不放大,不夸张,而以科学的严肃态度去展示人的抗争力和坚韧性。两者相互映衬,巨大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濒死的拂晓”是极写灾难的华彩片段,其中有不少隽永的文字而在那灾难的底色上,跃动着的是人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人!“渴生者”们如此,“在另一个世界里”的盲人、犯人、精神病人以及蓝眼睛、褐色眼睛的国际友人如此,那幸存的三千孤儿和十多万救灾部队亦如此。的确,当“我”看到那一位“极美的石化了的姑娘”默默无语地“睡”去时,当我听到盲人的三弦在无边的废墟上重新拨响时,当“我”随着“最后的五位男子汉”爬出矿井复见久违十五天的太阳时,“我”内心感受到了一股强力的冲击。“我”不否认,报告文学是一种主观色彩较强的文学样式,但若将过多的主观意识穿插其间,往往容易有悖于人与事的本体。在唐山大地震中,作家尽可能地避免了直面议论,而将主观意识融入到对素材的筛选过程中,渗透于“冷静”的叙述文字中,更多地采用了白描这一传统手法,也采用了一些“口述实录体”的形式。看上去很平常,却标志了作者在艺术上的圆熟。合作探究【问题】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常谈不衰的话题。人类在以自己的方式主观处理自然事物的时候,自然也用它特有的方式提醒着“沉浸在经济盛宴的狂欢”中的人类,催促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你是怎样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呢 导思:xx年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有人试图再现那场令人刻骨铭心的灾难。电视剧唐山大地震随之开拍。在剧中表现灾后场景的几集场面惨烈、怪异,除了伤残的场面,片中还有大量表现灾难前异常现象的镜头:开裂的矿井,喷发有毒气体的水塘,成群跑过街的老鼠和爬过山坡的蛇使人看后不寒而栗。剧作警示了人类应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如何与自然相处的大问题。探究:第一步,品读材料,并收集整理有关“人与自然”为题的材料,准备课上交流。 第二步,初步感知材料大意,体会“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 第三步,就搜集的材料中你不认同或有新见解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四步,整合信息,领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第五步,(拓展探究),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谈出自己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