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选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9602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版选修1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C)Av(W)3v(Z)B2v(X)3v(Z)C2v(X)v(Y) D3v(W)2v(X)解析:用反应中不同物质的浓度表示反应速率时,其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则有v(W)v(X)v(Y)v(Z)3243。2将气体A2、B2各1 mol充入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C,一段时间后,测得c(A2)为0.58 molL1,c(B2)为0.16 molL1,c(C)为0.84 molL1,则C的化学式为(C)AAB BA2B CAB2 DA2B2解析:该段时间内,A2、B2两种物质按照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反应。由题意可得A2、B2、C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求出A2、B2、C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22,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的化学式为AB2。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O2,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反应N2O2=2NO,经测定前3 s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则6 s末NO的浓度为(C)A1.2 molL1 B大于1.2 molL1C小于1.2 molL1 D不能确定解析:前3 s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即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如果36 s的反应速率仍为0.2 molL1s1,则NO的浓度为1.2 molL1,由于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应小于1.2 molL1。4在四种不同条件下测得反应2SO2O22SO3的反应速率如下表所示:编号(1)(2)(3)(4)反应速率mol/(Lmin)v(SO2)v(O2)v(SO3)v(O2)0.40.250.50.3A(1) B(2) C(3) D(4)解析: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v(SO2)v(O2)v(SO3),将所得数据作如下换算:(1)v(SO2)0.2 mol/(Lmin);(2)v(O2)0.25 mol/(Lmin);(3)v(SO3)0.25 mol/(Lmin);(4)v(O2)0.3 mol/(Lmin),单位相同,数值大者反应速率快。5反应4CO(g)2NO2(g)N2(g)4CO2(g)开始进行时,CO的浓度为4 mol/L,N2的浓度为0,2 min后测得N2的浓度为0.6 mol/L,则此段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D)Av(CO)1.2 mol/(Ls)Bv(NO2)0.3 mol/(Lmin)Cv(N2)0.6 mol/(Lmin)Dv(CO2)1.2 mol/(Lmin)解析:由题意知N2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min),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D选项正确。要注意的是A项中的单位是mol/(Ls),故不正确。6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2C(g)zD(g)。若2 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 mol/(Ls),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Av(C)v(D)0.25 mol/(Ls)Bz3CB的转化率为25%DC的体积分数为26.8%解析:由A的转化率可知,2 s时反应掉的A的物质的量为1 mol,v(A)0.25 mol/(Ls),由于v(A)v(D)0.25 mol/(Ls)0.25 mol/(Ls)2z,则z2,B不正确,A正确;此时消耗的B为1.5 mol,生成的C为1 mol,则B的转化率为100%75%,C的体积分数100%28.6%。7将固体NH4Br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反应:NH4Br(s)NH3(g)HBr(g),2HBr(g)Br2(g)H2(g),2 min后,测知H2的浓度为0.5 molL1,HBr的浓度为4 molL1,若上述反应速率用v(NH3)表示,则下列速率正确的是(B)A0.5 molL1min1 B2.5 molL1min1C2 molL1min1 D1.25 molL1min1解析:此题为连锁反应,即NH4Br(s)分解生成的HBr又有一部分分解,故剩余的HBr的量为NH4Br分解生成的HBr的量减去HBr分解的量,即c(HBr)c(HBr)生成c(HBr)分解,又知c(H2)0.5 molL1,则c(HBr)分解1 molL1所以c(HBr)生成c(HBr)c(HBr)分解5 molL1c(NH3)c(HBr)生成5 molL1v(NH3)2.5 molL1min1。8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X(g)nY(g)pZ(g)qQ(g),式中m、n、p、q为物质系数。在0 min3 min内,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物质时间XYZQ起始(mol)0.712 min末(mol)0.82.70.82.73 min末(mol)0.8已知2 min内v(Q)0.075 molL1min1,(1)试确定以下物质的相关量:起始时n(Y)_2.3_mol_,n(Q)_3_mol_。(2)方程式中m_1_,n_4_,p_2_,q_3_。(3)用Z表示2 min内的反应速率_0.05_molL1min1_。(4)2 min末Q的转化率为_10%_。(5)试判断在2 min内v(正)_”、“”、“”或“ ”)。解析:解题时明确化学反应速率与系数的关系以及化学计算的方法。对比X的起始量和2 min末的量,可知反应逆向进行。n(Q)v(Q)Vt0.075 molL1min12 L2 min0.3 mol对反应过程作“三段式”法分析如下:mXnYpZqQ始/mol0.7 n(Y)1n(Q)变/moln(X)n(Y)n(Z) 0.32 min末/mol 0.8 2.7 0.8 2.7故n(X)0.8 mol0.7 mol0.1 moln(Z)1 mol0.8 mol0.2 moln(Q)0.3 mol2.7 mol3 mol(1)因,故,v(Y)0.075 molL1min10.1 molL1min1n(Y)0.1 molL1min12 min2 L0.4 moln(Y)2.7 mol0.4 mol2.3 mol(2)mnpqn(X)n(Y)n(Z)n(Q)0.1 mol0.4 mol0.2 mol0.3 mol1423(3),v(Q)0.075 molL1min1,故v(Z)0.05 molL1min1。(4)Q的转化率(Q)100%100%10%。(5)起始时反应逆向进行,至2 min末Z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达到平衡状态,故2 min内v(正)甲丙_。解析:(1)从0到12 s,c(A)0.8 molL10.2 molL10.6 molL1,v(A)0.6 molL112 s0.05 molL1s1。(2)前4 s内,c(A)0.8 molL10.5 molL10.3 molL1,v(A)0.3 molL14 s0.075 molL1s1;v(A)v(C)ac0.075 molL1s10.05 molL1s132,由图像知,在12 s时c(A)c(B)0.6 molL10.2 molL131ab,则a、b、c三者的比例为312,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B(g)2C(g)。(3)生成物C的浓度从0开始增加,到12 s时达到最大,c(A)c(C)ac32,所以c(C)20.6 molL130.4 molL1,则该曲线如图所示。(4)丙容器中v(C)9.6 molL1min10.16 molL1s1,则甲容器中0.1 molL1s1,乙容器中0.12 molL1s1,丙容器中0.08 molL1s1,故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乙甲丙。8在25时,向100 mL含氯化氢14.6 g的盐酸里放入5.6 g纯铁粉(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反应开始至2 min末,收集到1.12 L(标准状况)H2,在此之后,又经过4 min铁粉完全溶解。则:(1)在前2 min内,用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0.25_molL1min1_。(2)在后4 min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0.25_molL1min1_。(3)前2 min与后4 min相比,_前2_min_的反应速率较快。解析:(1)Fe2HCl=FeCl2H2n 0.05 mol 0.1 mol 0.05 mol 0.05 molv(FeCl2)0.25 molL1min1(2)Fe2HCl=FeCl2H2n 0.05 mol 0.1 mol 0.05 molv(HCl)0.25 mol/(Lmin)(3)后4 min:v(FeCl2)0.125 molL1min1,后4 min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