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52 走进宝石世界(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9504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52 走进宝石世界(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52 走进宝石世界(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52 走进宝石世界(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突破52 走进宝石世界(含解析)1、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B 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NAC 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D 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答案】B【解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数不同的CO与N2的体积一定不等B. 体积相同的CO与N2的质量一定相等C. 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的CO与N2所含的原子数目一定相等D. 质量不同、密度相同的CO与N2所含分子数可能相同【答案】C 3、已知aAn+、bB(n+1)+、cCn-、dD(n+1)- 均是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CDAB B原子序数bacCAB D单质的还原性ABCD【答案】C 4、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实验(部分装置),将氯气依次通过下列装置以验证氯气的性质:(1)通入氯气后,A中的现象是 。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D装置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洗气瓶B溶液中有一部分SO32氧化成SO42。设计试验方案,检验洗气瓶B溶液中Cl和SO42的存在。在答题卡上补充填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可填满也可不填满)限选试剂及仪器:2 mol/LHCl、2 mol/LHNO3、1 mol/LBaCl2溶液、l mol/LBa(NO3)2溶液、0.1 mol/LAgNO3溶液、澄清石灰水、试管、胶头滴管。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适量洗气瓶B中溶液于试管A中,滴加 。若产生的白色沉淀,则洗气瓶B溶液中存在SO42。步骤2:另取适量洗气瓶B中溶液于试管B中,滴加 。产生白色沉淀。步骤3:取步骤2后试管B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C中,滴加 。 (4)上述实验需要100mL,2mol/L的HCl,配制时量筒量取36.5%,密度1.19g/mL的浓盐酸的体积为 mL【答案】(1)溶液变蓝色, 2Fe2+Cl2= 2Fe3+2Cl(2)Cl2 + 2OH- = Cl- + ClO- + H2O(3)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适量洗气瓶B中溶液于试管A中,滴加过量2 mol/LHCl和1 mol/LBaCl2溶液,振荡 。若产生的白色沉淀,则洗气瓶B溶液中存在SO42。步骤2 :另取适量洗气瓶B中溶液于试管B中,滴加入过量l mol/LBa(NO3)2溶液,振荡,静置。产生白色沉淀。步骤3:取步骤2后试管B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C中,滴加0.1mol/LAgNO3溶液和过量的2 mol/LHNO3,振荡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洗气瓶B溶液中存在Cl。(若在步骤2中:先加足量2 mol/L HNO3,再滴加入过量l mol/LBa(NO3)2溶液,振荡,静置。则在步骤3中就不需要再加入过量的2 mol/L HNO3。) (4)16.8mL5、取5 mL 18 mol/L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加热充分反应,等反应结束,收集到的是()A.0.09 mol的H2B.0.09 mol的SO2C.小于0.045 mol的SO2D.0.045 mol的SO2【答案】C【解析】假定浓硫酸全部反应,按Cu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Cu+2H2SO4(浓)CuSO4+SO2+2H2O,生成n(SO2)=0.045 mol。但由于随着反应进行,浓H2SO4变为稀H2SO4,反应不再进行,故实际收集到的SO2一定小于0.045 mol。6、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 )A加入稀盐酸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加入澄清石灰水 D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答案】D 7、下列宝石的名称与其化学成分不一致的是( )A.珍珠:有机质、CaCO3 B.孔雀石: BeAl2O4 C.水晶: SiO2 D.翡翠: NaAl(SiO3)2 【答案】B8、关于宝石的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钻石饰品遇酸或碱已被腐蚀。B.金刚石、红宝石、水晶等广泛用于钻探、研磨、激光等领域C.宝石只能做装饰品,无其它用途D.珍珠项链任何季节都可以戴,且无任何变化【答案】B【解析】钻石即为金刚石,几乎所有的酸碱都不能将金刚石腐蚀; 宝石能做装饰品,一些宝石具有医药功能,除此之外一些宝石还是工业技术必需的材料;用珍珠做的项链受汗液作用,时间一长就会变色,失去光泽。所以夏天人体流汗多不宜戴珍珠项链9、关于宝石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宝石都耐酸、碱的腐蚀B.金刚石可以割划刚玉和黄玉C.人工不能合成宝石D.孔雀石溶于酸和碱【答案】B【解析】有些宝石耐酸碱腐蚀,如钻石;有些宝石遇酸或遇碱会发生化学变化,如珍珠,因此选项A不正确;金刚石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摩氏硬度为10,比刚玉和黄玉硬,因此选项B正确;宝石有天然宝石和人工合成宝石,选项C错误;孔雀是的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与酸反应而与碱不反应,选项D错误。10、关于宝石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B.刚玉的化学成分是Al2O3C.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有机质D.红宝石中含有微量杂质元素Cu, 蓝宝石中含有微量杂质元素Fe【答案】A【解析】刚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l2O3,纯净时为无色,含微量的铬元素时呈红色,即红宝石,含微量铁元素和钛元素时呈蓝色,即蓝宝石。珍珠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有机质。11、下列宝石属于自色矿物的是A.橄榄石铁镁硅酸盐,致色元素是铁B.蓝宝石Al2O3,致色元素是铁和钛C.红宝石Al2O3,致色元素是铬D.猫眼石BeAl2O4,致色元素是铬和铁【答案】A【解析】橄榄石的颜色是由自身所含元素所致,这种矿物称为自色矿物。蓝宝石、红宝石和猫眼石的颜色是由它们所含微量杂质元素所产生的颜色,这种矿物称为他色矿物。12、有关宝石的写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宝石的硬度和颜色是评价和鉴定宝石的重要因素B、刚玉的硬度大于金刚石的硬度C、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不同D、在清洗水晶,玛瑙首饰时可使用NaOH溶液【答案】A【解析】宝石的硬度是宝石的重要特性,可用于宝石的鉴定,还是划分宝石档次和等级的主要标准之一,宝石的颜色是评价和鉴定宝石的重要因素,选项A正确;金刚石硬度比刚玉大,金刚石可以刻划刚玉,选项B错误;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Al2O3,主要化学成分相同,选项C错误;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是SiO2,易被强碱溶液腐蚀,因而不能使用NaOH溶液清洗,选项D错误。13、下列物之中,既具有装饰功能,又可作中药药材的是 ( ) A.珊瑚 B.金刚石 C.琥珀 D.水晶【答案】C1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D.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有机质【答案】D【解析】刚玉的主要成分为Al2O3,玛瑙的主要成分为SiO2,水晶项链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餐桌上的的瓷盘是硅酸盐制品。15、在化学分析中,草酸(H2C2O4)是重要的还原剂,已知20.0mL 0.100 molL-1 VO2+离子恰好将20.0 mL 0.050 molL-1 H2C2O4完全氧化成CO2,VO2+被还原为VOn+离子,则VOn+中的n值为()A1 B2 C3 D4【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本题考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需遵循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16、用示意图中的简易装置可以进行气体的发生和收集。(l)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2)拔开试管 a的橡皮塞,加入10mL 6mol/L稀硝酸和1g薄铜片,立即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反应开始时速度缓慢,逐渐加快,请写出在试管a中所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预期在试管a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请依次逐一写出 。(4)在反应开始时,可观察到导管b中的水面先沿导管b慢慢上升到一定高度,此后又回落,然后有气泡从管口冒出。试说明反应开始时,导管中水面先上升的原因: 。(5)试管c收集满气体后,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水槽。将管口向上,松开拇指,片刻后,再次堵住管口,将试管又再倒置于水槽中,松开拇指。此时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答案】(1)把导管b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捂热试管a,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又会回升到导管b中。(2)3Cu+8HNO3=3Cu(NO3)2+2NO+4H2O 2NO+O2=2NO2(3)铜片和稀硝酸反应,有无色气泡产生,反应速率开始缓慢,逐渐加快。试管a上部空间由无色变为浅棕色,又变为无色。试管a中的溶液由无色变成浅蓝色。反应结束时,铜片全部反应完。(4)由于反应开始时产生的NO和试管a上部空气中的O2作用生成NO2;NO2易溶于水并与水起反应;使装置内的气体压强暂时减小,所以导管中的水面会上升至一定高度。(5)水进入试管,上升到一定高度。试管中气体颜色由红棕色变为无色。17、往平底烧瓶中放入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和固态氯化铵晶体,塞紧瓶塞。在瓶底和木板间滴少量水,如图所示。一会儿,就会发现瓶内固态物质变稀并有液体产生,瓶壁变冷,小木板上因少量水冻结而被烧瓶黏住,这时打开瓶塞,出来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是自发地发生了反应。(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A自发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自发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有的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D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角度解释上述现象。_ _。【答案】(1)C(2)Ba(OH)28H2O2NH4Cl(s)=BaCl22NH310H2O(3)该反应是吸热反应、熵增反应,由于熵变对该反应起了决定性作用,所以HTS0,即该反应常温下自发进行,从而产生了上述现象。【解析】(1)由现象可知该反应吸热且自发,故选C。(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8H2O2NH4Cl(s)=BaCl22NH310H2O。(3)虽然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但该反应也该是熵值增加的反应,且熵变的作用对反应的方向起了决定性作用,HTS0,常温下自发进行,故有上述现象发生。18、利用废铁丝、硫酸铜废液(含硫酸亚铁)和被有机物污染的废铜粉制备硫酸铜晶体。生产过程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1)铁丝在投入硫酸铜废液前需用稀H2SO4进行处理,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2)为了使灼烧后的氧化铜混合物充分酸溶,在加入稀H2SO4的同时,还通入O2。通入O2的目的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在实验室中,常将适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所示)。NaOH溶液(3)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广口瓶的作用是 (5)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将3.2 g铜丝放到45 mL 1.5 molL1的稀硫酸中,控温在50 。加入18 mL 10%的H2O2,反应0.5h后,升温到60 ,持续反应1 h后,过滤、蒸发浓缩、减压抽滤等,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CuSO45H2O 10.5 g。请回答:加热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本实验CuSO45H2O的产率为 。【答案】Fe2O36H2Fe33H2O,2Fe3Fe3Fe2,Fe2HFe2H2;2CuO22H2SO42CuSO42H2O 或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3Cu8H3NO3 3Cu22NO4H2O;安全瓶;防止双氧水分解;84。【解析】根据物质间可能的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注意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要漏写。灼烧后的氧化铜混合物中含有铜,通入氧气可以使硫酸和铜反应。铜与稀硝反应;广口瓶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起安全瓶作用;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应从双氧水的不稳定性上考虑;005 mol Cu理论上能生成005 mol CuSO45H2O,质量为125 g,故产率为84%。19、纯碱(Na2CO3)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以下是实验室模拟制碱原理制取Na2CO3的流程图。已知: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CO2后发生的反应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请回答以下问题:(1)粗盐中含有的杂质离子有Ca2、Mg2、SO42等。精制除杂的步骤顺序是a b(填字母编号)。a粗盐溶解,滤去沉渣b加入盐酸调pHc加入Ba(OH)2溶液d加入Na2CO3溶液e过滤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3,后通入CO2,理由是 。(2)灼烧固体A制Na2CO3在 (填字母序号)中进行。a坩埚 b蒸发皿 c烧杯 d锥形瓶证明滤液A中含有NH4的方法是 。对滤液A进行重结晶能够获得NH4HCO3,向pH13含Na、K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H4HCO3使pH降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下图装置中常用于实验室制备CO2的是 (填字母编号);用b装置制备NH3,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是 (填试剂名称),烧瓶内可加入的固体试剂是 (填试剂名称)。(4)一种天然碱晶体成分是aNa2CO3bNa2SO4cH2O,某同学利用下列提供的试剂,设计了如下简单合理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仪器自选)请把实验方案填全:供选择的试剂:1.0 molL1 H2SO4溶液、1.0 molL1 BaCl2溶液、稀氨水、碱石灰、Ca(OH)2溶液、蒸馏水称取m1g天然碱晶体样品,溶于适量蒸馏水中。 。 。计算天然碱晶体中含Na2CO3的质量分数。【答案】(1)cdeNH3易溶于水,有利于吸收溶解更多的CO2(2)a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A中含有NH4NH4HCO32OH=NH3H2OCO32H2O(3)bc浓氨水生石灰(或NaOH固体或碱石灰)(4)加入足量稀硫酸并微热、产生的气体通过足量Ca(OH)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解析】(1)除杂时要保证不引入新的杂质,即先加入的物质引入的杂质离子能被后加入的物质除去。故除杂步骤为acdeb。NH3易溶于水,先通入NH3,再通入CO2,有利于吸收溶解更多的CO2,产生更多的HCO3。(2)灼烧固体需在坩埚中进行。检验NH4是利用NH4与碱共热产生NH3,检验出NH3即可。NH4、HCO3均与OH反应,故加入NH4HCO3,发生反应:NH4HCO32OH=NH3H2OH2OCO32。(3)实验室制CO2利用CaCO32H=Ca2H2OCO2,即用“固液气”的装置,选b、c。用b装置制备NH3,则可利用氨水易挥发的性质,把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或固体NaOH等上面。(4)由所给试剂及实验目的可知,所设计的方案是利用天然碱晶体与H反应,利用产生CO2的量测定其组成。20、 (15分)将0.1 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 mL、2 molL1的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 molL1的NaOH溶液。请回答:(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变化如上图所示。当V1160 mL时,则金属粉末中n(Mg)_mol,V2_ mL。(2)若在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NaOH)_ mL。(3)若混合物仍为0.1 mol,其中Mg粉的物质的量为a,用100 mL、2 molL1的H2SO4溶解此混合物后,再加入450 mL、1 molL1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满足此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1)0.06 440(2)400(3)1/2a1【解析】(1)设Mg物质的量为x,Al物质的量为y,结合方程式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H2SO42NaOH=Na2SO42H2O,可得关系式xy0.1 mol,xy0.12 mol0.16/2 mol,联立解得x0.06 mol,y0.04 mol。从而不难求得V1、V2的体积。(2)据反应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H2SO42NaOH=Na2SO42H2O、MgSO42NaOH=Mg(OH)2Na2SO4、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很明显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所需NaOH恰好是H2SO4物质的量的2倍,即0.4 mol,体积为400 mL。(3)结合以上所述及Al(OH)3OH=AlO2H2O和(2)中结论可知,若要使Al3不形成沉淀,则Al3不能超过0.45 mol0.4 mol0.05 mol。所以1/2a1。21、A、B、C是单质,其中A是金属,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B_,乙_,丁_(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将一定量的A加入到NaOH溶液中,产生的C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 L,则消耗的A的物质的量为_,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答案】(1)AlO2NaAlO2Al(OH)3(2)2Al2NaOH2H2O=2NaAlO23H2Al2O32OH=2AlO2H2O(3)0.1 mol0.3 mol【解析】常见金属单质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只有Al,所以A是Al,乙是NaAlO2,C是H2,甲是Al的化合物,可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O2,可能是Al2O3,则丙是H2O,B即是O2.根据NaAlO2CO22H2O=NaHCO3Al(OH)3得丁是Al(OH)3.22、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注:NaCl熔点为801;AlCl3在181升华)(1)精炼前,需清除坩埚表面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和 (2)将Cl2连续通入坩埚中的粗铝熔体,杂质随气泡上浮除去。气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还含有 ;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 (3)在用废碱液处理A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镀铝电解池中,金属铝为 极,熔融盐电镀中铝元素和氯元素主要以AlCl4 和Al2Cl7形式存在,铝电极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 (5)钢材镀铝后,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膜能防止钢材腐蚀,其原因是 【答案】(1)2Al +Fe2O3= Al 2O3+2Fe 4Al+3SiO2=3Si+ 2Al 2O3 (2)H2、AlCl3;NaCl。(3)Cl2+2OH=Cl+ClO+H2O(4)阳极;阳极:Al-3e-=Al3+、(阴极:4Al2Cl7 +3e- = 7AlCl4+Al )(5)铝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极薄的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它能阻止氧化深入内部,起到防腐保护作用23、利胆解痉药“亮菌甲素”跟(CH3)2SO4反应可以生成A,二者的结构简式如下图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CH3)2SO4 属于 类(选填:醇、醚、酸、酯、盐);“亮菌甲素”不能发生的反应有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缩聚反应 D消去反应 E还原反应(2)有机物A能发生如下转化其中G分子中的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已知:(1)(2)ROCH3ROH(R为脂肪烃或芳香烃的烃基)CD的化学方程式是 ;G的结构简式是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H有 种:a遇FeCl3溶液显色;b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c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分子中无甲基写出其中2种的结构简式: 【答案】(1)酯;D;(2) ; ; 4;【解析】(1)(CH3)2SO4可以看作甲醇与硫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产物,则(CH3)2SO4属于酯类物质;有机物A中含有C=C键和酯基、酚羟基、醇羟基等官能团,能发生加成、取代、缩聚、还原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答案为:酯;D;(2)根据题中信息,A在臭氧作用下反应生成B和C,根据化合价的断裂方式可知,B为,C为,C在NaOH作用下水解生成D,D为,D加成生成F,F为CH3CH(OH)CH(OH)COOH,F在浓硫酸作用发生消去反应,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最终产物为G,G为CH3CCHCOOH,根据题中信息,A在臭氧作用下反应生成B和C,根据化合价的断裂方式可知,B为,C为,C在NaOH作用下水解生成D,D为,CD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D加成生成F,F为CH3CH(OH)CH(OH)COOH,F在浓硫酸作用发生消去反应,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最终产物为G,G为,故答案为:;根据题给信息,B在HCl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则C为,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为a遇FeCl3溶液呈紫色;b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但能发生银镜反应;c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且分子中无甲基,说明结构中苯环上连有羟基,结构中含有醛基但不含酯基,结构对称,苯环上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根据这些结构和性质特点可写出可能的结构有4种,分别为:,故答案为:4;24、为了除去混在甲烷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可将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_(填物质名称,下同)的洗气瓶除去_;再通过盛有_的洗气瓶除去_。【答案】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浓硫酸水蒸气【解析】除去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水蒸气,可将气体通过浓硫酸。由于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时会带入水蒸气,所以应先将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二氧化碳,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25、指出下列常见宝石的主要化学组成:钻石 ;红宝石 ;蓝宝石 ;珍珠 ;琥珀 ;珊瑚 【答案】碳 Al2O3(含微量铬) Al2O3(含微量铁和钛) CaCO3 CaCO3 CaCO326、图形因表达准确且信息量大而得到广泛应用。请根据所给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表示容器中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它们的结合体代表分子,则图中可表示氮气的是_,可表示氯化氢(HCl)分子的是_,可表示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是(填序号)_。(2)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生成1 mol O2需断开4 mol HO共价键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答案】(1)DBC(2)C【解析】(1)由图形可知,A中不存在共价键;B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C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D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2)在水分解的过程中,发生了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发生了化学变化,由H2O生成O2与H2,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27、阅读下列一段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据2002年9月2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通过全球几十位科学家的通力合作,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成功地制造出约5万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首次在受控条件下大批量制造反物质。反物质就是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例如,氢原子由一个带负电的电子和一个带正电的质子构成;反氢原子则与它正好相反,由一个带正电的反电子和一个带负电的反质子构成。物质与反物质相遇后会湮灭,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1)如果制取了反氧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核内有8个带正电的质子,核外有8个带负电的电子B核内有8个带负电的电子,核外有8个带正电的质子C核内有8个带负电的中子,核外有8个带正电的质子D核内有8个带负电的质子,核外有8个带正电的电子(2)以下表示反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的通式是_。AHOH=H2O BHOH=H2OCHOH=H2O DHOH=H2O【答案】(1)D(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