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鉴赏表达特色(四)-散文10教学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95143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鉴赏表达特色(四)-散文10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鉴赏表达特色(四)-散文10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鉴赏表达特色(四)-散文10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鉴赏表达特色(四)-散文10教学案科目: 主备人: 备课日期: 课 题鉴赏表达特色(四)综合训练课时计划上课日期第 周教学目标巩固和强化表达特色答题技巧,全面掌握表达特色题。教学重难点全面掌握表达特色题。教学流程内容板书关键点拨加工润色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月是故乡明季羡林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之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有山,有水,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濛,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1请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以及在文中的作用。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描写生动,欲抑先扬(反衬),突出了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怀念。解析虽说该题为局部鉴赏题,但仍需要联系上下文语境。如注意了下段文字,则反衬及其作用就能答出。2本文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请对此作具体探究。答:通过对故乡的月亮及月下趣事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拿在济南、北京和世界其他地方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深情;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无限怀念。解析该题可从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两个角度作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白桦林的另一种美丽唐向东那是xx年冬天,列车由哈尔滨北上,经过21个小时的漫长跋涉后,终于将我送到了中国铁路线最北的终点漠河县站。漠河的冬季是漫长的,并且充满一种神奇意味和荒蛮景象。当北京的秋阳尚未落幕,这里已是朔风卷地,草木枯黄。一旦飞雪初降,周天寒彻,大河冰封,这片莽莽大野便呈现出一派亘古自然的苍茫白色。临行前,有朋友说我选择冬季去漠河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我当然理解朋友的好意,可我仍然坚定地选择冬季去漠河,不仅仅是想领略冬季漠河那真正原始意味的北国风光,体察北极冬天的大寒大冻大风大雪,更想从那满山白桦林中去找寻一种冬天的魂魄,体验神往已久的一种淳朴自然的本源和原始生命的律动。理由是位于北纬53度线上的漠河,素有“中国北极”之称,是中国最北端最寒冷的地方,冬季最低气温可达57。北国的白桦林,是我儿时便早已心之神往的一种美丽。漠河县,正是出产这种美丽的地方,到处是白色的树干衬着黄叶,到处是一双双穿越时空记忆的眼睛,到处飘然着一种冷寂的美感!朋友在担心我能否经受严寒之苦的同时,其实也有着另一种惋惜:漠河的夏天其实更美,不但山花烂漫,桦叶婆娑,松林葱郁,而且白昼时间也长,甚至会出现被称作白夜的极昼。如果运气好的话,还极可能看到一种奇异的天象景观北极光。第二天一早,我在漠河某边防团领导的陪同下,向漠河县的更北端漠河村出发,去寻访驻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军人。坐在疾驰的越野车里,前方的公路默默向林区的深处延伸。一片又一片的白桦林,在公路的两旁齐刷刷地踮起了脚尖,像是舞蹈的肇始,也像是迎检的士兵,让我有了某种向往已久的沉醉!白桦林的浪漫,也许是要在冬天的季节里,才显得更加独特与充满诱惑。此时,远处大兴安岭的森林就像一位刚刚睡醒的白衣少女,睁开惺忪的眼睛,只是静静地慵懒地躺卧着,迟迟不想起来,也懒得与人说话。我想,这梦后的困倦,一定要比激情的舞蹈更疲乏吧,况且这梦太长、太长,而且还是皓皓冰雪锁住的一个无比香甜的梦!大概在这场白色的梦里,唯一醒着的就是这些白桦了吧!因为,我清晰地看见了它们睁大的眼睛,还有在风中的舞姿此时,我突然想起昨晚饭后,与同伴在散步时聊到的一个话题,一个关于漠河的寒冷,以及边防战士是如何在这种寒冷中挺立的话题。我无法肯定,白桦林的站立与战士的挺立是否存在某种关联;但我知道,在这冰雪世界中,白桦林与战士一定都有一种特殊的风骨,否则他们怎能在这极寒中如此傲然挺立?漠河边防三连的营地,就驻扎在漠河村的林场里。远远看去,整洁的营房像是在白雪映衬下的一幅风景建筑。几排整齐划一的冰雪花坛里,竟然开满了鲜艳的花朵。这足足让我们大吃了一惊:在这样的极寒世界,还有如此艳丽的鲜花开放?走近了一看,才发现这是战士们用彩纸剪扎成的纸花,用一根树枝插在白色的花坛里。而这白色的花坛,还有营区边上的白色长城,都是战士们用厚厚的积雪堆砌起来,然后一刀一刀地雕刻而成的。更让我们吃惊的是,一走进连队宿舍楼,竟宛若进入一个艺术博览馆:墙上挂满了一件件桦树皮制作的精美工艺品图画,每一件都是构思新颖,美不胜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由绿豆、红豆、黄豆、大米等粮食制作而成的奥运图。而我们谁也不曾想到,这些精美无比的工艺品图画,竟全部出自成天摸爬滚打的连队战士之手。连长韩晓冬向我们介绍,这个连队因为位于大兴安岭深处的漠河边境,每年冬季漫长,人烟稀少,所以生活十分单调。为了丰富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官兵们找到附近的鄂伦春族老乡拜师,学会了用桦树皮制作各种工艺品的手艺。后来,连队官兵还学会了用粮食作物、旧铁丝等各种材料,制作出惟妙惟肖的各种工艺品。如今,官兵们不但相继集体创作了“雷锋”“家园”“天真烂漫”“训练场上”“北极官兵迎奥运”等许多经典作品,而且作品多次被选送到军分区进行展览,有的还在各种艺术比赛中获了奖!看着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我全然忘记了自己正置身于一个极寒的地方!我用眼睛贪婪地记录着我所见到的每一个奇迹,用心灵尽情地品味着内心深处的每一份感动在这个冷僻的边关连队,我看到了白桦林的另一片风景,另一种美丽。3本文第段为什么要写朋友对“我”的劝说?答:文章第段写朋友对“我”的劝说,是为了反衬“我”对漠河的向往,表明“我”选择冬季去漠河的坚定,进而突出了漠河冬季的另一种美丽,为后文写白桦林作铺垫。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第段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反衬);其次要回答为什么要用这种表达技巧,这又要从两方面回答:一是要考虑其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二是要考虑其在结构方面的作用。4请赏析文中画线的两句话。(1)一片又一片的白桦林,在公路的两旁齐刷刷地踮起了脚尖,像是舞蹈的肇始,也像是迎检的士兵,让我有了某种向往已久的沉醉!答:)这句话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公路两旁的白桦林笔直坚定的形象,并通过比喻将白桦林和士兵联系起来,为下文写士兵埋下伏笔。(2)我无法肯定,白桦林的站立与战士的挺立是否存在某种关联;但我知道,在这冰雪世界中,白桦林与战士一定都有一种特殊的风骨,否则他们怎能在这极寒中如此傲然挺立?答:作者用转折句,先宕开一笔,虚写“我”不知道白桦林和挺立的战士有无联系,然后笔锋一转,强调白桦林和战士都有一种特殊的风骨,能在极寒中傲然挺立,用反问突出了白桦林和战士的精神。解析解答此题,一是准确理解句中关键词语的含义;二是完整理解整个句子的含意;三是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四是分析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为什么要运用这种表达技巧。5文章题目为“白桦林的另一种美丽”,其中的“另一种美丽”指什么?答:白桦林不仅具有顶风冒雪、战天斗地、在极寒中傲然挺立的精神,而且还象征具有白桦林一样的精神的战士。其象征意义就是“白桦林的另一种美丽”。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全文,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其次要明确文章题目对全文的统率作用,分析其含义时要从全文的角度考虑;最后要分析词语运用的表现手法,并结合全文分析运用这种手法的作用。注意象征的相似点。6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答:这篇文章以“我”的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托物言志的手法结构全文,文章第段写“我”于xx年冬天去漠河;第段写“我”见到的漠河的寒冷环境,并引出生长在这寒冷环境中的白桦林;第段写生长在极寒环境中的漠河白桦林;第段写坚守在极寒的漠河的战士,像白桦林一样,为寒冷单调的漠河创造了“另一种美丽”。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文体,本文的文体是抒情散文;其次要根据抒情散文的结构特点,分析文章的构思方式;最后分析运用这种构思方式的作用。阅读首先要根据文段理清思路,划分层次结构,然后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作业布置完成导学案所有题目教学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