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全套教案 必修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考试内容:技术对人类的价值;考试要求:了解(a)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2.技术与社会(考试内容: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考试要求:了解(a)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变化;技术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3.技术与自然(考试内容:技术对自然的价值;考试要求:应用(c)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4技术的两面性(考试内容:技术的两面性;考试要求:了解(a)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技术的两面性,正面在于其实用性,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二、技术的性质1、技术目的性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2、技术的创新性(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的关系;考试要求:理解(b)创新性是技术的灵魂所在,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I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II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一些重要的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3.技术的综合性(考试内容: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考试要求:理解(b)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多种知识。科学技术区别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利用和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回答“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办 ”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联系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4.技术的专利性(考试内容: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考试要求:了解(a)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技术发明者在技术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并可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专利申请过程:1、提交申请;2、受理;3、初审;4、公布;5、实质审查 ;6、授权。三、技术的未来(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考试要求:理解(b)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设计成为推进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改进产品的性能。2.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做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技术进步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3.设计的丰富内涵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技术设计侧重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实用等,围绕技术的目的而展开;艺术设计侧重欣赏、审美、色彩、造型、视觉效果、包装等,强调感觉的需要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1.人机关系是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2.能说出某项活动中的人机关系:人要握住把手,便于门把手构成人机关系等。3.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4.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信息的交互三、技术试验及其方法1、技术试验是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2、进行技术试验可以验证技术是否成功,也是发现问题、探究规律、优化技术的关键.;通过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问题、深化认识、推动技术设计的发展。3、技术试验的分类:按应用范围可分为工业试验、农业试验、国防试验、技术试验等,按目的不同分类如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4、技术试验的方法:优选试验法、模拟试验法、虚拟试验法、强化试验法、移植试验法。5、技术试验的实施步骤:制定试验计划、插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6、试验报告项目:试验目的、准备、方法、步骤、纪录、总结。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一、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包括绘制图样和制作模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要设计一份产品使用说明书)。制定设计方案的一般步骤 :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 二、技术设计的一般原则创新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或进行技术革新。创新是技术的核心;产品的实用性是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包括物理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原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美观原则是设计美观的产品可以满足人追求美的心理,促进产品的销量。产品的外观美可以通过对产品的造型、大小比例、使用材料、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的设计组合来表达;技术规范:有关开发产生技术的知 识、领域、方法和规定的总和。技术规范的有强制性的,也有推荐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指产品的设计既要满足当代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人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三、设计的评价1.评价对象:设计过程评价;对最终产品的评价。2.评价者:自评(自我评价);他评(他人的评价)。3.对最终产品的评价两个基本依据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依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4.设计交流方式:口头语言(非正式)、文本、图表之类的交流方式(较正式)、技术图样、模型的交流方式(正式、直观)、计算机演示、网页的交流方式(生动、形象)。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2009-8-9 浏览(380) 【大 中 小】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大量丰富多彩的实例,展示了技术起源的历史场景,深入浅出的解释了技术的内涵,辨证的分析了技术的两个重要属性,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并且文字、图片等资料的大量使用,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教情分析由于是通用技术的第一节课,教师在课前应搜集足够的教学资料,以便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课堂情况,随时穿插引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明确课程意义、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为达上述目标,教师要用亲切、充满激情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进行讲解。并要适当组织课堂讨论,以便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疑问,达到提高认识的目的。3、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刚开始高中的学习生活,将面对新环境,新课程,通用技术更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课程,会给他们带来很多的悬念,如果能对他们的这种疑问给以恰当的引领,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契机。二、设计思路该节是通用技术课的第一节课,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采用教师讲授,媒体演示,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策略。首先通过媒体演示案例,接着设置任务,让学生自主思考,发现和回答问题,然后进行分组合作讨论,形成结论,最后教师总结评价,解决问题。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能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说明技术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2)了解技术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3)理解技术的内涵是随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展深化的,能举例说明技术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动力。(4)理解什么是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过程与方法(1)先举例(抛砖引玉),然后由学生自主探讨周围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发明以及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引起学生对学习技术课的兴趣,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观察生活的能力。(2)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某些技术产生、发展的案例,理解技术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3)列举近代工业技术发展历史,从而理解技术的内涵。(4)由学生对比举例,发现生活中符合以及违反技术自然和社会属性的事例,从而更好的理解技术的两个属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展现技术是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状态,提高学生学习技术课的兴趣。(2)通过让学生自主的发现生活中的小困难,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3)通过展现人类不断克服困难改变生存状态的过程,增强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信心。四、重点、难点本节教材重点是技术的产生。难点是技术的内涵;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五、教学器材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实物展示平台六、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古至今,人类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断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远古的时候,人们在冬天只能身披树叶难抵御寒冷,只能躲避在简陋的山洞,只能吃生肉,这些困难都严重的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投影原始人类生活想象图)。那么人类又是如何从原始野蛮的状态发展到如今高度文明的社会呢?一、技术的产生老师:聪明的人们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是如何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的呢?学生:发明制作衣服抵御寒冷,建造房屋遮风避雨,学会用火,食用熟食。老师:当这些目的都达到了,人们又发明各种时装、建筑物和美食,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幻灯投影(图略):原始人类生活想象图学会用火多样美食建造房屋豪华建筑缝制衣物漂亮服饰老师:课本中也举出一些人类通过发明新技术改变自己生存状态的例子,请同学阅读总结回答。学生:为了更方便有效的记录传递信息,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为了能够飞上天空,发明了飞机。老师:这是课本中的例子,同学们讨论下,看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同学们分两组讨论,看哪个组举出的例子多。(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为了方便出行,发明马车,又发明汽车。学生:为了能在水面活动,发明了船。学生:为了方便联系,发明电话。老师:同学们总结讨论一下这些事例,看这些技术的产生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学生:飞机是为了能上天,船只是为了能下海,这些技术的产生都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和愿望。老师:很好,技术的产生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具有目的性,技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需求和愿望促使人类发明新技术改变自己的生活!(设置任务,激发兴趣)课下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还没有彻底解决的难题在困扰我们,需要发明哪些新技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试一下,看咱们自己能不能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来解决这些问题,美化我们的生活呢?二、技术的内涵老师:刚才我们讨论了技术的发源,那么到底什么是技术,技术的内涵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回顾一下人类社会一些主技术发展的主要阶段。幻灯投影:时间1315世纪1819世纪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中叶事件中国四大发明纺织机械,蒸汽机发明。内燃机,电机发明。核能,航天,生物,信息网络等技术影响影响世界科技发展。欧洲第一次技术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对技术内涵理解到新的高度。(幻灯投放相应图片)技术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对造型艺术合应用技术进行讨论。它伴随着人类的劳动而产生,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不断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展,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老师: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应该怎样理解“技术是伴随人类劳动而产生的”这句话?学生回答或老师总结:人类在劳动中总想不断提高自己生效率,就要通不断过改进原有技术,发明新技术。技术也就伴随着人类劳动而产生。这就是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本质。总结:回顾技术发展的历程,人们通常认为,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合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合技能的总和。这就是技术的内涵。三、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老师: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曾经有一段时期,好多科学家疯狂的追逐一种叫永动机的技术发明,认为它可以不耗费任何资源,而不断向人类社会提供能量。同学们考虑,为什么科学家要去发明这样一项技术呢? 永动机模型(图略)学生:人类社会发展迅速,无论是生活还是工农业生产都需要大量的能力支持,而现有的技术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所以才要去发明这样的技术。老师:那么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这是人类社会的需要。但是这种技术最终未能成为现实,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它违反了自然规律,不符合自然界中的能量守恒定律。老师:正确。原因同学们在物理学的学习中都研究过,“永动机”违反自然规律,在这里,我们说它不具备技术的自然属性!那么同学们还能举出违反技术自然属性的例子吗?下面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古代的炼金术士试图用化学的方法把其他的物质转化为黄金,这是违反科学原理的,还有寻求长生药的炼丹士!学生:前段时间有人宣称他有把水变成油的技术,这也是违反自然属性的!老师:很好!通过理解技术的自然属性可以在生活中辨别那些骗人的伪科学。下面就由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叫自然属性。学生:技术是对客观规律的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就是技术的自然属性。老师:刚才讲了很多违反技术自然属性的例子,下面由同学们再举出一些合理利用自然规律,符合自然属性的技术事例。(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利用植物生长规律和自然环境条件,建立立体生态农业体系。学生:利用太阳能发电,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学生:利用万有引力使卫星能围绕地球运动。老师:刚才同学们举的例子都很好的反映了技术的自然属性。下面同学们再分析下面的图片。(投放黄河奔腾、蝗虫飞舞、农田干旱的图片资料)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们的国家一直承受着各种自然灾难,黄河泛滥改道,有些地方被称做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闹蝗灾,农田颗粒无收;干旱更是困扰着靠天吃饭的中国农民。然而这一切在新中国成立后都有了巨大改变。(投放黄河水利工程、丰收农田、农田灌溉系统图片)同学们分析下,为什么解放前后我们国家有如此巨大变化呢?(学生讨论)学生:我们科学技术发展了,可以有办法阻止灾害发生。学生:人民是国家主人,自然灾害受到高度关注。学生: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轻自然灾害的愿望很迫切。老师:解放前人们也期望好的生活,为什么这些问题无法解决呢?学生:以前科学水平达不到!学生:旧社会十分腐败,灾害得不到关注。老师:很好!从这个巨大的反差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并且,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由人掌握、控制和使用的。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属性。同学们还能举出体现技术社会属性的技术案例吗?(学生讨论)学生:人体器官移植技术,可以延续病人生命。老师:对,这种技术在科技水平达到后才出现,虽然病人一直都需要,但这是在以前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的。学生:建立三峡水电站。老师:这即可以满足人们用电需要,还能减轻长江的水涝灾害,满足了社会的要求。老师:同学们,刚才虽然是把技术的两个属性分开来说的,但是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它们都是同时具备两个属性。任何的技术都是同时具备这两个属性,缺一不可!也就是说任何技术既要符合自然规律,又要满足社会需要,还要受到社会条件制约!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探讨知道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了解了技术的内涵,分析了技术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这些都为我们学习下面的技术课打下了基础。希望同学们课下完成以下任务。课下作业:1、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小问题,看能不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发明一些实用技术,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2、搜集资料(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找符合(或违反)自然规律的技术事例,进行分析,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七、教学流程1、导入:创设情景,由学生想象技术起源时的历史场景。2、老师提问,学生思考人类为了改变生活发明了哪些技术,这些技术都满足了人们的什么需求,从而导出“技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需求和愿望促使人类发明新技术改变自己的生活”。3、通过展示人类社会技术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让学生理解“技术是伴随人类劳动而产生的”,并进一步阐明技术的内涵。4、通过永动机的例子,并由学生自己思考举出类似的例子,说明技术自然属性的意义所在,然后再由学生思考符合自然规律的、成功的技术实例,进而加深理解对自然属性的理解;通过蝗灾、干旱、涝灾等自然灾害的减少,说明技术社会属性的意义。最后总结说明技术的两个属性缺一不可。5、课堂小结,简要总结所学内容技术的起源、内涵和两个属性。6、布置课下作业,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八、教学参考技术与技术1教师用书 地质出版社高中物理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山东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 岳麓版九、对课堂效果的分析1、技术分析:这是通用技术的第一节课,必须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要展示大量生动的实例;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去发现、探讨,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这类课程,老师必须对学生的讨论、研究作好引导工作,避免走错方向,从而形成好的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通过案例引导出知识点,根据情况可以由学生概括,也可以由老师总结,这都需要分析不同知识点的特点。布置适当的课下任务,不在于强迫学生完成作业,而是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2、评价分析:通过这堂课,学生能够提高学习通用技术课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技术的起源,技术的内涵与概念,技术的属性等方面能作到基本理解和掌握,并能够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生能够熟悉这门新的课程的学习思路和方式,不再有陌生感,从而消除对新事物的恐惧,降低学习时的紧张程度。通用技术教学案例 晋城市凤鸣中学 郭晓娅 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它提出“提高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因此通用技术课程应该通过案例的学习,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而且要以创造为核心,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教材只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里面有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教师要认真钻研案例,分析案例,用好案例。尽管教科书中精选了大量具有典型意义和富有感召力的案例进行分析,但有些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不强,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拓展,学生也只是纯粹的机械性接受,而难以达到主动应用到实践中来的程度。通用技术教学最基本点是不能低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里的课程目标是通用技术教师教学依据,教师不要局限于教科书的案例,应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选择,教学中灵活地使用教材中的案例。 例如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矿泉水瓶,在技术设计上从功能、结构、材料、环保,实用等方面分析,从艺术设计的线条,造型,视觉效果来分析它新颖时尚的设计,学生对于桌子上这些平凡的矿泉水瓶有了具体了解,首先材料必须对人体无害,最好是可回收的,其次设计应该符合美学原理,第三,设计时一般应该设计成圆柱形状的,那样最节省材料,可以降低成本。在讲到人机关系时,瓶身有凹凸位和大瓶盖设计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我还让学生从设计原则上考虑它的创新、实用、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从塑料的回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来告诉学生矿泉水瓶重复使用,细菌就会在瓶子里反复繁殖,塑料的分解危害身体健康。进行设计大赛,学生们对矿泉水瓶头脑风暴,进行方案构思,他们独辟蹊径,突破常规思维,设计了一些新型矿泉水瓶,非常有创意,并用草图来表现设计思想,还让学生收集用过的矿泉水瓶,通过奇思妙想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意想不到的作品。在课堂教学中矿泉水瓶装水还用来做一些技术试验,做结构的稳定性试验等。 通用技术中的案例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用技术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判断力,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上。教师要精选好案例,以案例为线索,营造氛围,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