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师说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9442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师说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师说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师说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师说教学设计 苏教版文本简析 本文为第二板块“获得教养途径”中探讨从师而学的原则的核心文本。师说是一千多年前的时文,作者是针对当时社会上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展开讨论的,因为作者揭示的是读书人的通病(或者说是人性的弱点),所以在今天流行新读书无用论时仍有强烈的针对性。积累文言知识,学习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法是教学的重点。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从而逐步培养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目标 1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习态度。2学习本文正反论证,用对比方法透辟地说明问题的写作技巧。3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设计理念 问题探讨。以串讲为主,用读读讲讲,逐段归结的方法,把词句讲解和作品分析结合起来。安排三教时。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今天尊师重道的传统和谦虚好学的学风已经得到了发扬,那么古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韩愈的师说一文。解题:说,是一种文体,多用来发表议论。师说即说说从师学习的道理。【板书】 师说 (谈谈从师的道理。说,一种文体。)二、作者简介(见注解)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推崇儒学,力排佛老,“古文运动”的倡导这之一,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位于唐宋八大家之首。古丈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譁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三、讲读课文1指名朗读第一节。2同座合作翻译,质疑,解疑。3讨论分层,概括层意。【板书】 传道受业解惑 必要性“古之学者必有师”(因果论证)一、阐述从师的道理 (为什么) 否则惑之不解 (中心论点) 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怎么样)(以什么人为师)四、背诵第一段。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整理文言词语。第二课时一、齐背第一段指名释词。二、讲读第二段 1齐读第二界2指名翻译,共同纠正。3讨论分层,概括层意。 【板书】 结果 今昔对比 圣益圣,愚益愚(错误态度)二、批判不从师的坏风气父子对比 小学而大遗 (错误认识) 贵践对比 其智反不能及 (错误行为) (对比论证反证)小结:本段根据第一段的论述,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发第一段提出的论点。 在这段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对比,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君子”。 本段中有哪些句子与第一段中的文句前后呼应? “古之圣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彼童子之师”“传道受业解惑” “位卑则足羞”“无贵无践,无长无少”三、背诵本段四、抽查小测解释加点的字: 耻学于师 圣益圣 从师 师之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整理文言词语。第三课时一、复习旧课背诵一、二段。二、讲读课文1男女分别齐读三、四段2指名翻译,共同纠正。3讨论分析。 第三段:【板书】三、举例宣扬从师的好风气 (例证、引证、因果论证) 问:本段例子非常典型,理由何在? 例: “圣人无常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 照应: 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 “无贵无践” 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有一石三鸟的作用。 第四段:【板书】四、交代作文原因,激励后学 问:本段附记性质,与中心是否有关? “不拘于时”(与“士大夫之族”相反) “学于余” (从师学习) “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三、总结课文 写作特点:对比论证。整散结合,气势雄壮 语 言一个意思,多种句式(二段三层对比后的议论句) 运用顶真,气势通畅(师、惑、吾、师)四、讨论问题 怎样认识作者讲的从师的道理? 首次明确老师职责 精华强调学而知之 (否定“生而知之”,唯物思想) 择师标准突破等级观念 厚古薄今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糟粕 轻视劳动人民 (阶级偏见) 一说,“君子不耻”中的“君子”,指士大夫之族,非作者自己。“其可怪也欤”,是对“君子”的讽刺,非自己感到奇怪。道:儒家之道。业:六艺经传之业。与今不同。五、背诵全文。六、布置作业 默写课文;整理文言词语。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