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预习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93983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预习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预习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预习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预习案 新人教版预习目标: 1.借助于工具书确定文言文中字的正确读音、词的含义及文言句式等基础知识。2.了解左传及烛之武退秦师的创作背景。3.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彻、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一关于左传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现在有些学者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人所作,但均为质疑,并无任何史料佐证,只能归为臆测。左传对后世的影响也首先体现在历史学方面。它不仅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给后世应用写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二创作背景(参看赢在课堂)三自主检查: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阙如( ) 佚名( ) 瑕不掩瑜( )缒城( ) 朝夕( ) 杞人忧天( )提示:本题意在提醒注意积累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的读音,特别是要读准多音字和不读声旁的形声字的字音。注音练习还应注意标调位置。答案:qu y xi zhu zho q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且贰于楚也_ 秦军氾南_焉用亡郑以陪邻_ 行李之往来_朝济而夕设版焉_ 又欲肆其西封_惟君图之_ 失其所与_提示:本题需要解释的词语,课文都加有注释,安排本题的目的在于检查预习效果,养成认真阅读注释,借以理解课文的习惯。答案:从属二主。驻军。增加。外交使节。渡河,过河。延伸、扩张。语气词,表示希望。结交,亲附。3.为下列每组句子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把答案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括号里)(1)师:古代二千五百人为一师,泛指军队。老师。效法,学习。A.师必退( )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齐师伐我( )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辞:言辞。告诉,致辞。推辞、推托。告别,离别。A.旦辞爷娘去( ) B.辞曰:“臣之壮也”( )C.义正辞严( ) D.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提示:文言实词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一直是文言学习的重头戏,其中多义现象又是需要特别予以关注的重点。解答这样的题目,应根据语境加以辨别或推断。答案:(1)A,B,C,D;(2)A,B,C,D。4.文学常识填空。 左传又称_,是一部叙事详备的记录(时代)历史的(体例)体史书,与_合称“春秋三传”。提示:识记并积累一定数量的文学常识,既有助于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也有利于知人论世,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由于这类题目的能力要求一般较低,解答时在熟记的基础上细心书写就行了。答案:春秋左氏传 左氏春秋 春秋 编年 公羊传 谷梁传5.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君知其难也 B.吾其还也C.以其无礼于晋 D.失其所与,不知提示:此题检查一词多义知识。虚词“其”在文言中多作代词(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也作连词、语气副词等。A、C、D三项中的“其”都作代词用,B句中的“其”作语气词用,表示婉商,意为“还是”。答案:B6.从句式角度看,下列句子没有特殊现象的一句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夫晋,何厌之有?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提示:A项为省略句,“军”后省略介词“于”;B项为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应为“有何厌”;C项为状语后置句,正常的语序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答案:D7. 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答案:略。 当堂训练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1.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使:派。B.公从之从:听从,同意。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犹:好像。D.许之许:答应。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与“辞曰”的“辞”相同的一项是()A.朝辞白帝彩云间B.辞达而已C.不辞辛苦D.停数日,辞去3.下列句中与“是寡人之过也”中的“是”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觉今是而昨非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C.是天下之大贼也D.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A.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找您,是我的过错。B.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找您,这是我的过错。C.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D.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是我的过错。5.烛之武“许之”的原因是。6.上文所表现出来的郑伯的思想性格是。1.思路解析:C项中“犹”应是“尚且”之意。答案:C2.思路解析:A项离开;B项言辞;C项与例句均为推辞;D项辞别。答案:C3.思路解析:A项“对的”;B项与“于”构成“于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是”;C项与例句均为代词“这”;D项判断动词“是”。答案:C4.思路解析:注意两个重点词语“求(找)”“是(这)”,并注意说话人的身份。答案:B5.思路解析:应从郑伯和烛之武两个人的角度去思考。参考答案:郑伯勇于自责,诚心求贤以及郑国面临存亡危机,烛之武有爱国之心6.思路解析: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参考答案:从善如流,礼贤下士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7.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B.越国以鄙远鄙:鄙视,看不起。C.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D.杨孙戍之戍:戍守,即守卫。剖析:B.“鄙”,“以为边城”。答案:B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失其所与,不知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D.秦伯说,与郑人盟剖析:A.“知”通“智”;B.“共”通“供”;D.“说”通“悦”。答案:C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义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共其乏困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剖析:A.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B.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请客的主人。C.物资缺少;疲倦。答案:D10.对上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烛之武见秦伯,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的目的是想博得秦伯的同情。B.烛之武说“敢以烦执事”,显示了他大敌当前、英勇无畏的精神。C.烛之武说秦伯曾经给晋君恩惠,指的是“许君焦、瑕”这件事。D.烛之武围绕着“阙秦”“利晋”这个中心,说服秦伯,终于使秦伯“与郑人盟”,秦伯留下杞子、逢孙、杨孙代郑设防,撤军而去。剖析:A.目的是先博得秦伯好感;B.“敢以烦执事”是将自己置身郑国之外,完全为秦国着想;C.晋君曾答应给秦伯恩惠,但结果未给。答案:D11.翻译“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参考答案: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课后巩固案完成赢在课堂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