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物理竞赛《牛顿第一定律》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90962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竞赛《牛顿第一定律》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竞赛《牛顿第一定律》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竞赛牛顿第一定律设计方案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牛顿运动定律是整个力学体系的基石,而牛顿第一定律又是这个“基石”中的“基石”,它定性地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提出惯性的概念,为定量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拉开了序幕。 高中教材与初中相比,主要有四方面的不同。 一是定律内容深浅不同:初中教材叙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高中教材叙述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高中教材中的表述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它强调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突出了第一定律的独立性和重要意义,也为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做了一定的铺垫。 二是惯性的认识层次不同:初中强调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高中侧重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三是实验的设计、探究及思维深度不同:初中为斜面小车实验;高中为伽利略理想实验,突出了理想实验这种科学方法的价值所在。 四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不同:初中对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历史一语带过,高中教材回顾了历史,让学生体会一个规律的获得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结果,能够激发学生追求科学,勇于创新的情感。知识目标: 体会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思想。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能力目标:通过回顾历史探究过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情感目标:通过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史探究过程,使学生体会规律的形成都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理想斜面的教学,体会理想实验的魅力。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初步知道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的概念,但是缺乏对牛顿第一定律建立历史的了解,对内容也是一知半解。 学生对于“质量是惯性唯一的量度”更是缺乏认识,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认为速度也是惯性的量度。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引导,配合实验、结合生活事例来澄清概念。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力和运动关系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常常形成与亚里士多德相似的观点,且根深蒂固。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时,一些直觉的错误观点不时冒出来,存在着严重的口是心非问题。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1.通过撕纸游戏,引入猜测力和运动的关系2.回顾历史,从古人的探究过程中,尤其是理想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3.通过冰壶运动与外星飞船视频理解定律,了解惯性4.课堂总结本节内容,并让学生课外探究刘谦的意念螺丝魔术的原理是否违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初步知道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的概念,但是缺乏对牛顿第一定律建立历史的了解,对内容也是一知半解。学生对于“质量是惯性唯一的量度”更是缺乏认识,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认为速度也是惯性的量度。课前,把相关物理学史做成主题网页,并设置为局域网中的虚拟网站;让学生针对他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查找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资料,并进行资料处理。课上,先是小组内交流,然后在班级做资料分享;借助学习网站上的资料,进行探究,拓展学习成果,充分引导,配合实验、结合生活事例来澄清概念。课后,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解释刘谦的意念螺丝魔术。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项 目评 价 说 明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能遵循高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 90%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少数学生的观望也说明了问题的有效性,他们被吸引,但没有能力或不敢表达。理解应用能力的目标达成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准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惯性,并能解释相关现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问题设计难易适中,学生没有因问题难而无所适从、因问题过于简单而不经思考。课堂延伸过程评价通过学习,学生能凭借查找的资料,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相关现象的解释。对教师的评价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深入浅出,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方法使用恰当。教师对问题的处理问题设计恰当、合理,具有较大的启发性,能促进学生思维,培养问题能力,符合物理学科特点。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遵循学生自身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获取知识的认知规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讨论、理解过程,潜移默化地达成能力和情感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