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1-3-2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8614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1-3-2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1-3-2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1-3-2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1-3-2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根据不同成分的植物种子在萌发时需氧量不同,下列种子在种植时埋土最浅的是()A花生B玉米C小麦 D水稻答案A解析本题以呼吸作用知识为核心命题点,考查了不同植物种子成分其呼吸过程等知识,综合了分析应用等能力。种子萌发时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在三大有机物中脂肪分解需氧气最多,而花生、玉米、小麦、水稻种子中,花生所含的脂肪最多,种植时埋土浅有利于通气。2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叶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若它们共产生了18 mol 的CO2,且两种呼吸作用转移到ATP中的能量相等,则它们共分解了多少摩尔的葡萄糖()A35 B42C24 D60答案D解析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分解1 mol葡萄糖只产生2 mol乳酸,释放的能量产生2 mol ATP。有氧呼吸时,分解1 molC6H12O6释放6 mol CO2,产生38 mol ATP。现呼吸产生18 mol的CO2,全为叶肉细胞有氧呼吸形成的,共分解了3 mol C6H12O6,产生114 mol的ATP。无氧呼吸要产生114 mol的ATP,必须分解57 mol的C6H12O6,所以共分解了60 mol的C6H12O6。3下列对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的描述,正确的是()A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增加,总量减少B在相同条件下,花生种子萌发时的需氧量比玉米少C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子叶提供D种子萌发时的吸水方式是渗透作用答案A解析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减少,但是由于三大有机物的分解作用会出现多种中间产物,使种类增多;花生种子脂肪多,需氧量大;对单子叶植物小麦来说,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由胚乳提供;种子萌发时依靠吸胀作用吸水,根生出后主要依靠渗透作用吸水。4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C动物停止细胞呼吸就不能合成ATP,作为生命基本特征的新陈代谢就此终结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答案C解析原核细胞都没有线粒体,但硝化细菌和蓝藻可在细胞膜上进行有氧呼吸;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产生的ATP被用于暗反应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由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来提供;生命活动的进行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细胞呼吸是ATP的重要来源;有氧呼吸需要水和氧气直接参与,而无氧呼吸不需要水和氧气直接参与。5(xx济南)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存在两种主要的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对此解释错误的是()Aa表示光合作用,只在叶绿体中发生Bb表示有氧呼吸,只在线粒体中发生Ca过程会产生氧气和水Db过程会消耗氧气和水答案B解析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6(xx潍坊)下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B、过程都产生H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答案C解析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7贮存的水果,通过测定下列哪项可准确判断其细胞呼吸的方式()A水的生成量B酒精的生成量C有机物的消耗量D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答案D解析若O2消耗量为零,有CO2生成,则只进行无氧呼吸,若CO2的产生量等于O2消耗量,则只进行有氧呼吸;若CO2的产生量大于O2的消耗量,则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故通过分析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可判断其细胞呼吸的方式。8下列对生物代谢的描述,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A兔子从25的室温中被转移到5的环镜中,其耗氧量将增加B脑组织中糖原极少,需及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氧化供能C玉米胚细胞中丙酮酸的继续氧化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D原核生物因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答案D解析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但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这与该生物细胞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有关。9(xx广州)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A降低呼吸强度B降低水分吸收C促进果实成熟 D促进光合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CO2在物质储藏方面的作用。储藏种子和果蔬,主要是防止有机物呼吸消耗,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产物浓度高,可降低呼吸作用强度。10(xx唐山)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材料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适宜浓度酵母菌液50 mL破碎细胞(细胞器完整)甲25 mL75 mL无氧乙25 mL75 mL通氧50 mL未处理丙25 mL75 mL无氧丁25 mL75 mL通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答案D解析酵母菌无氧条件下能产生酒精和CO2,A错。甲组虽然能产生酒精,但酵母菌细胞已破裂,生命活性较细胞器完整的酵母菌差,所以甲组产生酒精的量少于丙组,B错。丁组有氧丙组无氧,消耗等量的葡萄糖,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ATP较无氧呼吸多,能量转换率大,所以C错。丁组与乙组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完整,有氧呼吸耗氧量大于乙组,D正确。11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相等答案B解析本题以柱状图的形式考查不同氧浓度下植物器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情况。解题关键是分析清楚不同氧浓度下,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状况。以CO2释放量相对值计,a浓度:氧吸收为0,只有无氧呼吸;b浓度:有氧呼吸为3,无氧呼吸为5;c浓度:有氧呼吸为4,无氧呼吸为2;d浓 度:有氧呼吸为7,无氧呼吸为0。由此判断,c浓度最适于储藏;b浓度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2.5,是有氧呼吸(0.5)的5倍;d点无氧呼吸最弱,为0。12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含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可在这类细胞器内进行的生理过程有HO2H2OB在含葡萄糖(C6H12O6)和乳糖(14C12H22O11)的培养液中培养大肠杆菌,要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含14C的细菌细胞C用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细胞,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在细胞内检测到放射性D小白鼠吸入18O2较长时间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含C18O2,但尿中的水含HO答案D解析小白鼠吸入18O2后参与呼吸作用,产生HO,有的HO以水蒸气形式进入空气中,又被小鼠吸入体内参与呼吸作用,生成CO2,故D错。二、非选择题13(xx银川)如图表示小麦种子在暗处萌发并生长时释放的CO2量变化。在此环境中约20d左右幼苗死亡,并且被细菌感染而腐烂。据曲线图回答有关问题。(1)上述种子萌发的幼苗与自然条件下萌发生长的幼苗相比,缺少的生命活动是_。(2)在种子萌发初期CO2释放量较少的原因是_。(3)在种子萌发6d内CO2释放量逐渐增加的原因是_。(4)一周后种子萌发释放的CO2量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5)种子开始萌发时消耗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_,最后消耗的有机物是胚中的_。(6)幼苗死亡后,仍能测到少量CO2释放出来,这是由于_。答案(1)光合作用(2)种子萌发初期一般进行无氧呼吸,释放CO2少(3)萌发的种子由无氧呼吸转入有氧呼吸,释放CO2量急剧上升(或萌发的种子进行有氧呼吸且强度逐渐增强)(4)由于养料逐渐减少,呼吸速率又慢慢降低(5)胚乳蛋白质(6)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解析本题考查种子的呼吸作用。(1)幼苗在暗处生长,无法进行光合作用。(2)种子萌发初期,从外界吸收的氧气少,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对较少。(3)随着吸水和吸收氧气能力的加强,种子的代谢逐渐加强,有氧呼吸加强。(4)随着种子萌发时间的延长,种子体内贮存的养料被逐渐消耗掉,呼吸作用减弱,所以放出二氧化碳的量减少。(5)小麦是单子叶植物,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三大物质在供能过程上,糖类先分解,其次是脂肪,最后是蛋白质。(6)幼苗死亡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会被微生物分解,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会放出二氧化碳。14如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发酵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移液管,从移液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移液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单位:mL)。(1)实验开始时应对葡萄糖溶液做煮沸处理,其目的是_。(2)该实验中酵母菌呼吸的反应式是_。(3)表中数据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_的量,20时它产生的平均速率是_mL/min。(4)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实验温度是_,在此温度条件下预计在第5分钟到第6分钟之间移液管中增加的液体量比第4分钟到第5分钟之间增加的量_(多或少),可能的原因是_。答案(1)除去氧气和灭菌(2)C6H12O62C2H5OH2CO2能量(3)CO20.9(4)35少葡萄糖因消耗而减少解析(1)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中进行,所以需要在实验开始时对葡萄糖溶液做煮沸处理,这样就是为了除去葡萄糖溶液中残留的氧气和杂菌。(2)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而不是乳酸。(3)为了测得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检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推测,所以表中记录的数据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而在20时5分钟之内总共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从表中可知是4.5 mL,所以在20时二氧化碳产生的平均速率为0.9 mL/min。(4)从表中可知35时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多,所以最有利于酵母菌的发酵,但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葡萄糖会逐渐被消耗减少,所以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会逐渐减少。15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CO2充足。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68h间,光合速率_(大于、小于)呼吸速率,容器内的O2含量_,CO2含量_,植株干重_。(2)910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10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_停止ATP的合成,_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3)若在8h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请推测呼吸速率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答案(1)大于上升下降增加(2)光照强度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3)呼吸速率下降,相关酶的活性因降温而下降。解析(1)由图可知:在68h间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容器内O2含量上升,CO2含量下降,植物干重增加。(2)910h间,光合速率下降的最可能原因是光照强度下降;10 h时光合速率为0,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O2耗尽线粒体也不能合成ATP,只有细胞质基质合成ATP。(3)若在8h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会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