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 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中图版选修6.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54764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 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中图版选修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 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中图版选修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 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中图版选修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 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中图版选修6一、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是()A森林面积减少B湖泊面积缩小C全球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加剧解析:选C。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属于污染问题。(xx高考安徽文综卷)右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xx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23题。2.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3.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解析:第2题,根据题干和表格数据可看出,该地存在围湖造田的现象,会导致空气湿度减小,旱、涝频率增加,水生生物物种减少。第3题,辽宁省位于我国北方湿润、半湿润地区,不能推广蔗基鱼塘、水稻种植和大牧场放牧业,应因地制宜地发展节水灌溉农业,防止土地次生盐渍化。答案:2.A3.C(xx广东深圳测试)读“我国36N附近某地1955年和xx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完成46题。4.图中的森林类型和耕地类型分别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地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 D亚寒带针叶林、水田5.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大酸雨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滩涂扩大A BC D6.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A停止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建住宅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道路占地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造林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解析:第4题,该地位于我国36N附近,属于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发育温带落叶阔叶林。第5题,该地砍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中泥沙增多,入海口滩涂扩大。第6题,应退耕还林、营造防护林保持水土。答案:4.A5.B6.C7.目前,北京的一些山区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把原先的薪炭林改为水源涵养林。这样做的主要意义在于()A增加北京市的果品产量B构建北京市的生态屏障C为了美化环境D满足北京市的木材需求解析:选B。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解决此类问题的方针一是节约能源,二是实施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改变能源结构。北京把薪炭林改为水源涵养林,主要着眼于改善北京的生态环境,从而减少山区的水土流失。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xx年的主题为“湿地与旅游”。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读下图回答89题。8.上图中非湿地为() A BC D9.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解析:第8题,注意理解题干中关于“湿地”的定义,海洋不包括在题干所提示的湿地范围内。第9题,湿地中的水库、河流、湖泊、沼泽等对径流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促使径流量变得较为平缓,可减轻洪水的威胁,同时在枯水期又能提供较为充足的水源,湿地还能调节局部地区的空气湿度,使气候变得温和湿润。答案:8.C9.B有人说:“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优质水稻若申请专利,他将超过比尔盖茨成为全球首富。”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水稻良种是利用我国西南深山的野生水稻基因杂交产生的。据此回答1011题。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重大,人类应加以保护B野生水稻良种对人类意义重大,人类可以只保护对人类贡献大的物种C解决粮食问题,发展农业生产不需要科技创新D以上说法都不对11.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反映了()A要保护全球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B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资源储备的一种方式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D生物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是无限的解析:由材料叙述可以看出,任何生物种类都可能为人类提供服务,因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资源储备的一种形式,对人类有重大意义,应加以保护。答案:10.A11.B12.下列关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多种多样,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都存在B青藏高原因人类活动较少,所以没有生态环境问题C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生物多样性锐减D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解析:选D。A项说法太绝对,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在我国都存在,故A项错误;青藏高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故B项错误;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严重,而不是生物多样性锐减,故C项错误;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原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13.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川盆地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工业发达、盆地地形B青藏高原地势高,人口稀少,因而没有生态环境问题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D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过垦、过伐、过牧造成的解析:选D。四川盆地的酸雨危害属于环境污染,不是生态环境问题;青藏高原南部存在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草地退化和荒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地退化和荒漠化;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原因主要是过垦、过伐、过牧严重。二、综合题14.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A是_;B是_;C是_等省的山区。(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生态林工程:D是_,其作用是_。E是_,其作用是_,同时_,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标。(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4)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将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起何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林业资源的主要分布区、生态林建设情况及森林的生态作用。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西南的横断山区,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我国的生态林工程主要有:“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其所在地区不同,其主要生态功能也不相同。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主要是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答案:(1)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横断山区台湾、福建、江西(2)“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库、河道泥沙淤积(3)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4)对径流量的作用: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对水质的影响:由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使入河泥沙减少,使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少。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明朝的“药圣”李时珍在采药撰写本草纲目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400多年后的今天,许多名贵的中草药和动物药材已很难寻觅,并且许多药材的有效成分减少,有毒成分增多。照此下去,国药将不复存在,中医也将难行了。(1)你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2)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应如何保护中草药资源?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题,由于中草药绝大部分是用采集的野生植物制成的,动物药材多是用猎获的野生动物制成的,所以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就是由于人们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保护不够,使部分生物资源遭到破坏。第(2)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方面,而人为原因是主要的。第(3)题,针对上述造成中草药资源短缺的原因,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答案:(1)动植物资源被破坏(数量、种类减少);环境污染严重,使药物被污染。(2)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和过度掠采天然药材;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侵占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工业排污严重,水、土污染严重。(3)保护中草药生长的原生环境;有计划地开采中草药资源;发展无公害的中草药人工种植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