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实验教材 新课标 人教版 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50896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实验教材 新课标 人教版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实验教材 新课标 人教版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实验教材 新课标 人教版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实验教材 新课标 人教版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体会毛泽东诗词情景交融的崇高美。2把握诗词的意境。3背诵并体会诗词的情感,品味精彩词语的意味。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情感目标: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课型:新授课:诗词的意境,情境感悟式和问题研讨式;教具:录音机、投影仪、胶片;学具:课本、笔记教学环节:1、定标(见上)2、展标3、实施目标4、查标(测评)5、反馈矫正教学过程一、入境1导入新课:(展示沁园春雪)我们在初中时,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在这首词中,我们曾经随诗人一起领略了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之冬的壮丽景色,诗人面对如此多娇的江山,抒发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壮志。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看诗人是如何描绘深秋湘江的景致,又抒发了怎样的豪情壮志。(展示沁园春长沙课题)2整体感知:(1)听录音,感受诗词强烈的抒情气氛。(放录音)研讨:词的上下阙分别写什么?明确: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我们为诗人笔下的秋景所惊喜,为诗人的豪情所敬佩。(展示:“情景交融的崇高美”)崇高美:被某种超越于人的物种尺度的对象所引起的敬畏与惊喜之情。(也称为壮美)(2)学生朗读,体会。3重点、难点的学习:(1)学生读课文提示,明确联想和想象的概念。(2)学生分析词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领会词的意境。上阙:研讨:起句点明了一种怎样的环境?明确:“独立寒秋”,与下文的“百侣曾游”相映衬,为下文的追忆做好铺垫,使上下阙的开头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一开始作者就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之中,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研讨:铺叙七句描绘了怎样的秋景?(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对课本内容进行再创作,展示美景图片,讨论分析语言的表现力。)明确:远处的山色:“红遍”,色彩艳丽,境界开阔,与“寒秋”呼应。“染”,渲染,有动感,突出了色彩的鲜艳、清晰如在眼前。诗人不仅看到岳麓山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北京香山的红叶以及祖国无数山岳被大自然染得一片嫣红。近处的江景:秋水澄澈,秋江碧波。“争”,写出了千帆竞发、昂扬奋进的场面,“翔”,本来用于写鸟的动作,而诗人用来写鱼,表现了江底游鱼的自由和江水的广阔。这和柳宗元写潭中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的句子有相同的妙处,只是境界不同。研讨:面对眼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景色,诗人联想到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诗人由“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景色,联想到人类社会,中国社会,发出了“伥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慨。1925年的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同盟军以及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策略的问题,是当时中国革命最迫切的理论问题,“谁主沉浮”,实际上是由谁来掌握国家兴衰的命运,这是起而斗争的号召,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小结:上阙写景,描绘了壮丽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阙:默读词的下阙,思考问题。(展示思考题)研讨:上阙以写景为主,借以抒情,而下阙又借什么抒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上下两阙在内容方面是如何联系的?明确:“携来百伴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里,诗人从上阙的独自旧地重游,很自然地联想到过去的战友,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接下来诗人用了八句写出了“忆”的具体内容,从几个侧面表现了青年们的战斗生活,抒发了革命的情怀。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是毛泽东离开长沙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前所写的。毛泽东在1911年至1925年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其间中国乃至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等。当年的毛泽东和蔡和森,何叔衡,张昆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而煞尾的三句,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国家的命运应该由这一群“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伟大抱负。(展示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照片)小结:下阙抒情,抒发凌云壮志,革命豪情。二、明理1明确意境的概念: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2分析全词的特点:研讨:诗人的思想倾向和诗歌的意象是如何统一的?明确:诗人选择了秋山的红叶和秋水的绿波来加以描写,因为这些物象能够寄托革命的激情;又选择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加以描绘,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解放的愿望。突出写“浪遏飞舟”的情景,显示了诗人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3与古人写秋景的诗词相比较:研讨:比较赏析王维的山居秋暝、马致远的天净沙、黄巢的题菊花这三首古人的诗词,体会毛泽东诗词的壮美,领会如何营造意境。(展示这三首词、图片)明确:王维的山居秋暝,写出了秋天的清爽;马致远的天净沙,描绘出秋风中的游子倍感秋天的萧条和冷落的意境;黄巢的题菊花,写出了这样一种情怀:作者既悲菊花在秋天的清冷,又要改变它的命运,让菊花与桃花一起在蜂飞蝶舞的春天开放。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的诗体现了一种抗争的精神。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光明、绚丽、壮美,只有心怀天下的胸襟,才能把磅礴的气概和山水的壮观交融构成博大的艺术境界。由此可见,意境的营造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审美情趣注入所描写的对象,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境界。同时,读者的审美态度,能力和情趣也会影响对诗文的理解。我们要积极调动自己的情感,读出诗人的“言外之意”“韵外之志”,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展示板书)雄奇伟丽的深秋美景使人惊喜情景交融的崇高美壮志凌云的伟大抱负让人敬畏三、激情体验诗词的创作意境,不仅需要理解其内容,更要激发我们内心相似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作品的意境和我们的情景交融。1朗读训练2迁移练习:欣赏一段福州的城市风光,选取一点,写景抒情。(展示福州城市风光的vcd资料片断)3课后练习:(1)背诵沁园春长沙(2)比较阅读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分析这两首词的异同,并具体说明。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