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暑期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40376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暑期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暑期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暑期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暑期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城乡文化的交融过去,社会文化同生活方式一样,也可以分为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两者之间似乎泾渭分明。城市文化认为乡村文化缺乏文化含量,而乡村文化则认为城市文化缺少生活气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由界线分明走向相互渗透,趋于统一。其中农村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向城市文化靠拢的趋势。当然,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地将乡村文化包容在城市文化之中。实际上两者之间的融合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都经历了根本的变化。 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文化的确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如在广大农村,许多地方存在着自己的地方戏曲,它们代表了不同地方的“文化风味”,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城市文化的猛烈冲击下,这些地方戏曲日益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特别是对青年的吸引力。现在的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喜欢的是流行歌曲,在此情况下,一些地方戏曲,特别是一些小的地方戏曲的衰落就是难免的。但是,大凡为历代所传承的文化都不会如此脆弱。我们看到,有些地方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交融中脱颖而出。而且某些乡村文化在逐渐融入城市文化,并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东北大秧歌一直是东北乡村流行的一种文化形式,但在今天,人们更多地是通过电视看到大秧歌。而这些节目的制作者,是戴着大众的“眼镜”来生产这些节目的。到最后,连跳大秧歌的人都认为,电视上的大秧歌是“标准”的大秧歌。这样,经过改造的大秧歌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独立存在的乡村文化,而成了城市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了。再看城市文化。如果说城市化的进程对于乡村文化来说是一个衰落过程的话,那么它对于城市文化而言则是一个扩张的过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被改变的不是乡村文化,而恰恰是城市文化自身。而导致城市文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核心要素,就是大众文化的崛起。大众文化自从产生之日起,就和城市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产生于城市,以大众为自己的“典型”受众,和原有的城市文化相比,“大众文化作为商品经济社会大众百姓的一种日常文化消费方式,更多地表现出关注世俗人生的文化品性”,这就有力地弥补了原有的城市文化远离生活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大众文化以现代传媒为传播手段,可以按照市场规律成批生产,大量复制,这些特点使大众文化很快就在城市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成为了城乡文化融合进程的主要推动力。具体地讲,城市文化是通过两种方式向农村延伸的:一是人口的流动传播。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众多的流动人口中,来自农村的打工者占绝大多数,这些人自然也就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使城市文化在无声无息之间渗透到了农村。二是现代传媒的传播。与城里人一样,电子传媒现在也已成了乡村居民打发闲暇时间的主要方式,其中最为典型的电视所传播的大众文化就是主要源于城市文化,一些乡村题材的节目,也是按照大众的“口味”进行加工和提炼的。当乡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欣赏节目的时候,也正是城乡文化悄无声息相互融合的时候。可以说,城乡文化是在相互延伸中逐步走向统一,而现代传媒每发展一步,这种文化传播和文化融合的速度就加快一步。当然,对中国而言,这种延伸还刚刚开始,但它毕竟代表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方向。1下列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众文化是产生于城市的文化,它与城市文化密不可分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城市文化,却有力地推进了城乡文化的融合。B大众文化的崛起会促使城市文化不断地被改变并不断向外扩张,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乡村文化的衰落。C城市文化缺少生活气息,大众文化关注世俗的特点则有利地弥补了城市文化的这一先天不足。D.以现代传媒为传播手段,成批生产,大量复制,大众文化利用自身优势成为推动城乡文化融合的主要力量。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城市化的步伐一天天跟进,我国的城乡文化的差异性也会逐渐变小,这对乡村文化的冲击最为显著。B.乡村文化在城乡文化的交融中呈现衰退趋势,地方戏曲尤其是地方小剧种的衰退是历史的必然。C.东北大秧歌及其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在城乡文化的交融中脱颖而出,印证了乡村文化也会对城乡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D跳大秧歌的人会认为电视上的大秧歌是“标准”的大秧歌,这可以看作是农村文化向城市文化趋同的表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虽然乡村文化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大体上呈现劣势,但不意味着其所有的文化都将走向衰亡。B随着城乡人口的频繁流动,现代传媒的日益繁荣,势必加速城乡文化的“一体化”的到来。C.从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喜欢流行歌曲而不愿再去关注地方戏曲中,也可以看出城乡文化的交融是大势所趋。D.在城乡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其主流是城市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但农村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渗透也不可忽视。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御史。柧棱自持,不依丽人。天启初,陈时政八患,请用邹元标、赵南星。巡按陕西,题荐属吏,赵南星纠之,弘图不能无望,代还,移疾去。魏忠贤亟攻东林,其党以弘图尝与南星有隙,召起弘图故官。入都,则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已下诏狱,锻炼严酷。弘图果疏论南星,然言“国是已明,雷霆不宜频击”,“诏狱诸臣,生杀宜听司败法”,则颇谓忠贤过当者。疏中又引汉元帝乘船事,忠贤方导帝游幸,不悦,矫旨切责之。后谏帝毋出跸东郊,又极论前陕西巡抚乔应甲罪,又尝语刺崔呈秀。呈秀、应甲皆忠贤党,由是忠贤大怒,拟顺天巡按,不用。弘图乞骸骨,遂令闲住。庄烈帝即位,起故官。劾罪田诏、刘志选、梁梦环。擢太仆少卿,复移疾去。三年春,召拜左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五年,迁工部右侍郎。方入署,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来会,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居十年不起。十六年,召拜南京兵部右侍郎,就迁户部尚书。明年三月,京师陷,福王立,改弘图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疏陈新政八事,并褒纳焉。当是时,朝廷大议多出弘图手。内札用户部侍郎张有誉为尚书,弘图封还,具奏力谏,卒以廷推简用。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其年十月,弘图四疏乞休,乃许之。弘图既谢政,无家可归,流寓会稽。国破,逃野寺中,绝粒而卒。(节选自明史高弘图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弘图不能无望,代还 无望:没有希望。B锻炼严酷 锻炼:罗织罪名,陷害人。C弘图封还,具奏力谏 封还:缄封退还。D弘图既谢政 谢政:辞官退休。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B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C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D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弘图对人宽容,不愿依附别人。天启初年,他请求任用邹元标、赵南星,后来他外出巡察陕西时因推荐的官吏有过失而被免职。后来“东林党”事件中,他客观进谏,并没落井下石。B高弘图以国事为重不惧权贵,敢于进谏。魏忠贤为镇压东林党人而起用他,他在奏章中却指责魏忠贤做得太过分,并且谏阻皇帝到东郊出游,同时也对乔应甲、崔呈秀提出指责。C高弘图对朝廷忠心耿耿,但仕途多舛。庄烈帝时,官复原职,上书弹劾田诏、刘志选、梁梦环。与张彝宪不和,多次上书请辞,触怒皇帝,削职为民,十年后才被重新起用。D高弘图为国事力谏,屡屡受挫。在对任用张有誉担任尚书及对宦官们讨论开设东厂的问题上,他虽极力谏阻,最终未能成功,于是请求退休,后来国家破亡,绝食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由是忠贤大怒,拟顺天巡按,不用。弘图乞骸骨,遂令闲住。(5分)_(2) 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居十年不起。(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蝶恋花赵令畸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注:止:通“只”。沉烟:点燃的沉香。恼:撩惹。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8结合词意,简要赏析“啼痕止恨清明雨”一句。(6分)_ 9全词表现了词中人物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_ _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 _,知来者之可追。(2) 引壶觞以自酌,_。(3) _,亦崎岖而经丘。(4) _,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5) 鹤汀凫渚_。(6) _,青雀黄龙之舳。(7) _,秋水共长天一色。(8) 渔舟唱晚, _.滕王阁序(9)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10) 背负青天,_,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出淤泥而不染的林则徐邵纯英国人包令与林则徐是同时代的人,他曾任港督,懂汉语,还会说广东方言,号称“中国通”。这个殖民主义者与林则徐是敌对关系,但在他的内心世界中,对林则徐佩服得五体投地。包令发表的钦差大臣林则徐生平及著述一文,说林则徐“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在社会生活中,他以廉洁、睿智、行为正直和不敛钱财著称”。包令说对了,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清官。林则徐26岁中进士后,在翰林院里当文官,36岁时离京出任杭州、嘉兴、湖州的“道员”,即这三地的行政长官。杭州风景如画,美女如云,是鱼米之乡。如果是个庸人,在这人间天堂当官,岂不悠哉游哉!但林则徐对于官场的种种陋习十分反感,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省垣孔道,冠盖如云,自辰迄酉,无非对客,事上接下而外,即为送往迎来,一切公牍管札,转待灯下理之,而精力固已惫矣。”后来林则徐在自己官府公堂上挂起了一幅自写的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辟立千刃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内涵的哲理,直到今天仍有鲜明的价值。1830年8月,林则徐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掌管全省人事财政大权。林则徐每任新职,在赴任前常发出“传牌”。所谓传牌,就是事先向沿途各地发出一些必须执行的命令。林则徐自北京到武昌,从水路进入湖北省后立即发出由襄阳赴省传牌,全文不到二百字,主要说明的是:第一、我林则徐已乘船到达湖北境内。从襄阳到武昌这段路自雇船只,自付船费,不需要沿途各地交付一分钱,也不准派人添篙帮牵,溜须拍马。我和随行人员的一日三餐均自行实备,不接受任何酒食。第二、我路过各地时,只在码头上接见一下当地官员,不准远迎,不准送行,任何人不准打着我的旗号捞好处。只要发现行为不轨者,立即严肃查处,“不得稍有徇纵,切切”。林则徐每任新职,人还未到正气先行。这种“传牌”不仅是独善其身,也是告诫同僚和下属,对于官场的种种陋习和腐败,我林则徐绝不同污合流,你们也当洁身自爱,否则严惩不贷。林则徐在湖北政声甚隆,善者歌其善,恶者畏其威,这为后来他任湖广总督时大规模地、成功地禁烟运动打下了基础。林则徐在湖北禁烟的成效,又推动了道光帝在全国禁烟的决心。1838年的最后一天,林则徐在北京受命钦差大臣,他的任务是到广州收缴大量鸦片的同时,堵塞鸦片走私进口的源头。外有强敌,内有奸佞,林则徐深知此行如赴汤蹈火,以至他与座师沈鼎甫告别时,师生“相顾涕下”。1839年1月8日林则徐从北京动身,当天至良乡。林则徐开始发出传牌。指令沿途各地“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林则徐在途中还向广东发出监控汉奸的密令,于3月10到达广州,当天近午夜时分住进了越华书院。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首先拿“十三行”中的头目伍绍荣(又名伍浩官)问罪。此人因与英商勾结走私鸦片大发横财,已成巨富。林则徐审讯此人时,他以为钱可通天,有钱无所不能,所以对林则徐说:“愿以家私报效”,就是行贿。林则徐怒斥道:“本大臣不要钱,要你的脑袋!”伍绍荣吓得魂不附体,片刻不敢怠慢地向英商传达了钦差大人限期缴烟和“具结”的命令。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在极其错综复杂的局面下,仅用了18天,就迫使英商的政治代表义律同意缴出全部鸦片,这固然与林则徐的智慧、气魄和邓廷桢等人的配合有关,而林则徐的清正廉洁,他的官风官德,却是这一巨大胜利的道德基础。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在国外也享有盛誉。比如,1999年2月2日,国际天文学会将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又如,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市区辟有“林则徐广场”,广场中心耸立着高大的林则徐塑像。纽约百老汇的一条街命名为“林则徐街”。美国人和爱国华侨这样做,首先是把林则徐作为世界禁毒象征看待的,但也与他疾恶如仇、从善如流、清正廉洁、浩然正气的人格魅力有密切的关系。 (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英国人包令,与林则徐是敌对关系,他对林则徐非常了解,也非常佩服,他称赞林则徐“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B.林则徐十分反感官场的种种陋习,到了杭州这种风景如画、美女如云、鱼米之乡的人间天堂,他依然拒绝迎来送往,专心于公事,即使天色很晚,他还在处理案牍。C.林则徐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时,自北京到武昌,他一路上不断发出“传牌”,虽然“传牌”上文字不多,却告诫了同僚和下属,宣示了认真治理的决心。D.如果没有政治家的智慧与气魄,没有禁烟领导集团精诚合作,林则徐不可能在抵达广州后,仅用了18天,就迫使英商的政治代表义律同意缴出全部的鸦片。E.林则徐的禁烟行为还得到了世界上的更多人们的赞同,除了人格魅力的原因,也和现在世界上的禁烟形势有一定关系,美国人和爱国华侨就把林则徐作为了世界禁毒的象征。(2).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清官,文章中有那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3).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成功施政离不开一个人的人格魅力。请简要分析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林则徐的人格魅力。(6分)(4).林则徐的“出淤泥而不染”并不等同于古人的“洁身自爱”“淡薄渺远,恬静自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1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储(zh)粟 轻飏(yng) 流憩(q) 捧袂(ju)B. 襜帷(chn) 鹤汀(dng) 多舛(chun) 坳堂(o)C.帝阍(hn) 叨(do)陪 舂粮(chu) 决起而飞(xu)D.熟稔(rn) 盘桓(hun) 懿范(y) 云销雨霁(j)1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访风景于崇阿 A.遂见用于小邑 B.农人告余以春及 C.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而彼且奚适也?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B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C从先秦散文风格来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应该说各有千秋。D这次中俄朱日和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B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情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C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D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中方愿意继续同澳方及国际社会一道,更好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下,有人觉得反腐太严,感叹“官不聊生”。有这些想法的人的出发点是错误的。 。 。 。 , 。 。这个典故包含着深刻的兴衰治乱之理。他却认为,秦以无道,政苛民怨,高祖因之,可以弘济诸葛亮治蜀时,颇尚严峻,人多怨叹知古可以鉴今而如今“德政不举,威刑不肃”有人劝他学习汉高祖约法三章,“缓刑弛禁以慰其望”所以,应当“威之以法,限之以爵”A BC D五、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富翁背着金银财宝到处寻找快乐,可走过千山万水仍未找到。他沮丧地坐在山道边,问一个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的农夫,为何自己没有快乐?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说:“快乐其实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其实,快乐是一种心情,一种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一种重负顿释后的轻松如意,一种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更是一种人生练达的哲理与智慧。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语文试题答案1.B解析:文中说“城市化的进程对于乡村文化来说是一个衰落过程的话,那么它对于城市文化而言则是一个扩张的过程”,“导致城市文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核心要素,就是大众文化的崛起”,大众文化崛起促使城市文化改变与扩张,但乡村文化的衰落的原因在于“城市化的进程”。2.D解析:原文是“乡村文化在逐渐融入城市文化”,“融入”不是“趋同”,偷换概念。3.B解析:文中只提到“这种文化的传播和文化融合的速度就加快一步”,但全文并未提到城乡文化是否走向“一体化”的问题。4A无望:没有怨恨。5B。6B解析:“谏阻皇帝到东郊出游,同时也对乔应甲、崔呈秀提出指责”是“后谏”。7(1)因此,魏忠贤很恼火,朝廷拟让高弘图出任顺天巡按,魏忠贤不用他。高弘图请求弃官回乡,魏忠贤就命令他回家闲住。(关键词“由是”、补充“朝廷”、“拟”、补充“魏忠贤”、“乞骸骨”、各1分。)(2) 高弘图对此感到羞辱,不和他一起坐,后来七次上书请求解任。皇帝发怒,于是就削除官籍,让他回家,从此他在家住了十年没得到起用。(关键词“耻”、“ 与(之)”、“乞”、“遂”、“起”各1分。)参考译文: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官中书舍人,提升为御史。以才华自持,不依附别人。天启初年,高弘图上书陈述当时政治的八项弊端,请求任用邹元标、赵南星。他外出巡察陕西时,提名推荐手下的官吏,赵南星检举他的过失,高弘图心中不能无怨恨,被人接任返朝后,他称病回乡去了。魏忠贤急于攻击东林党人,他的党羽认为高弘图曾经与赵南星有矛盾,就召高弘图出来担任原职。高弘图进京以后,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人已经关进了关押钦犯的监狱,罗织罪名十分严酷。高弘图果然上书弹劾赵南星,但是奏疏中也讲“国事是非现已明了,打击不应太多”,“钦犯监狱中的几个大臣,对他们的生杀应该由法律部门来决定”,有多指魏忠贤过分的意思。奏疏中又援引了汉元帝乘船游玩的事,当时魏忠贤正引导熹宗出游,所以魏忠贤不高兴了,假托皇帝的诏书严厉批评了他。后来,高弘图又谏阻皇帝到东郊出游,极力讲原陕西巡抚乔应甲的罪行,还曾用言语指责崔呈秀。呈秀、应甲都是魏忠贤的同伙,因此,魏忠贤很恼火,朝廷拟让高弘图出任顺天巡按,魏忠贤不用他。高弘图请求弃官回乡,魏忠贤就命令他回家闲住。庄烈帝即位后,高弘图被起用,恢复原职。他上书弹劾田诏、刘志选、梁梦环,这三个人都被问了罪。朝廷提拔他为太仆少卿,他又称病离职。崇祯三年春天,朝廷召他入朝担任左佥都御史,又升为左副都御史。五年,升为工部右侍郎。他刚刚上任,总管户、工二部的宦官张彝宪来见他,高弘图对此感到羞辱,不和他一起坐,后来七次上书请求解任。皇帝发怒,于是就削除官籍,让他回家,从此他在家住了十年没得到起用。崇祯十六年,朝廷召他出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到任后升迁为户部尚书。第二年三月,京师失守,福王即位后,让高弘图改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高弘图上书就新政讲了八件事,福王都赞赏采纳了。在这个时候,朝廷的重要决定大多由高弘图来拟定。宫中传出福王的手札说要任用户部侍郎张有誉担任尚书,高弘图缄封退还,写奏本极力谏阻,最后还是以朝臣推举的方式选用。宦官们讨论开设东厂,高弘图力争未能成功,于是就请求退休,朝廷不同意,加封太子少师,改任户部尚书。不久因为太后来到,进升为太子太保。这年十月,高弘图四次上书请求退休,福王于是答应了他。高弘图辞官退休后,无家可归,流落到会稽居住。国家破亡以后,他逃进一所荒凉的寺庙中,绝食而死。8 几朵残存的红杏,依稀还带着雨痕,就像啼哭的人儿一样,正在憎恨那残酷无情的清明雨。(2)这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借花写人,(2分)写出了词中人物对青春将逝的感伤之情。(2分)9 感叹青春将逝之情(或:伤春惜春之情),如“啼痕止恨清明雨”写惜春伤春之情;孤独寂寞之情,如“人在深深处”和“尽日沉烟香一缕”写出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如“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写出对远人的思念。(每点2分,共6分。)11(1)DE。(D2分,E3分,A1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A项,“非常了解”文中无据,稍显不妥;B项,“他拒绝送往迎来,专心公事”错,文中是说花费了大量时间迎来送往,只能在晚上处理公牍管札;C项,他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时,是进入湖北省后他才发出传牌,而不是自北京到武昌就沿途发出传牌。另外,“不断”文中无据。(2) 英国人包令说林则徐以“不敛钱财著称”;林则徐在自己官府公堂上挂起了一幅自写的楹联“壁立干仞无欲则刚”,祛除贪欲是林则徐的自警自策;1830年8月,林则徐出任省级大员湖北布政使,自北京到武昌,从水路进人湖北省后,林则徐立即发出由襄阳赴省传牌,拒绝官场陋习和腐败;林则徐到达广州后,拒绝奸商行贿。(3点6分)(3) 充满爱国主义思想,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国家服务了36年;从善如流,和邓廷桢等人配合得很好;清正廉洁,不敛钱财;嫉恶如仇,浩然正气,富有胆略和政治才能。如:外有强敌,内有奸佞,林则徐深知此行如赴汤蹈火,却毅然前行;对“十三行”中的头目伍绍荣的惩治;在极其错综复杂的局面下,仅用了18天就迫使英商的政治代表义律同意缴出全部鸦片;在处理政事时,态度坚定,措施有力。(3点6分)(4)林则徐的“出淤泥而不染”表现在不与官场腐败同流合污。当时吏治的腐败日甚一日,从林则徐的传牌内容上即可见一斑。保持清高耿介的节操。他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就体现了对自己人格的要求:无欲无求。林则徐的出淤泥而不染,不只是不染,更多地体现在为国为民的积极的行动上。他没有陷在“尘网”“世俗”的苦闷烦恼,而是激流勇进,既清正廉洁又经世致用。他无欲无求但有为,体现的是至大至刚之气。他洞察下情,防范歪风邪气。和邓廷桢等人联合起来禁烟,坚决果断地处置伍绍荣等人,取得禁烟的成功。12. D13B。14答案:C。解析:C项“各有千秋”意思是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用在此处恰当。A项见异思迁:缺乏主见,这山望着那山高,遇到不一样的就改变趋向,含贬义。褒贬误用,贬用作褒。B项“大而化之”意思为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D项“反戈一击”指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所给语境是蓝军对另一方的行为,对象用错。15D。解析:A项主谓搭配不当,删除“问题”或变“成熟”为“解决”;B项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词“记载”;C项句式杂糅,“围绕”与“以为中心”重复,造成句式杂揉。16A。解析:句的主语“诸葛亮”,句中“有人劝他”的“他”代指“诸葛亮”,故连在一起,句的主语是“他”,也代指诸葛亮,故连在一起;连在一起,而句前有关联词“而”故在前,所以选A项。17提示:一般人以为抓得越多,快乐就越多,幸福就越多,所以用尽心力去揽住身边可以触及的一切。无奈,行囊变得越来越重,很多东西便慢慢地消失在旅途之中,终于无暇顾及,感到疲惫,并无快乐和幸福可言。对于不曾拥有的,我们一直都在苦苦地向往与追求。为了获得,而忙忙碌碌。其实自己真正所需要的,往往需要经历许多才会明白,也许要很多年,甚至穷尽一生也不知所终!有时,面对已经拥有的美好,我们又因为得而复失的经历,而存在一份忐忑与担心。其实,最珍贵的幸福就在简单与平淡之中。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我们也许又在重新获得。对世事万物,我们都不可能有绝对的把握。刻意去追逐与拥有,只会让人走进患得患失的误区。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