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8课郑伯克段于鄢检测粤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33559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8课郑伯克段于鄢检测粤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8课郑伯克段于鄢检测粤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8课郑伯克段于鄢检测粤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8课郑伯克段于鄢检测粤教版古今中外,宫廷内部的斗争,构成了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也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唏嘘不已的悲剧,当然也有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于是我们听到了“只因生在帝王家”的无奈感叹,于是我们看到了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经典故事。然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手足相残,同室操戈。你们知道哪些皇室争权夺利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温馨的亲情一旦介入野心、占有欲,就会变成残忍的自相残杀。官场险恶,不仅要面对暗算、阴谋和陷阱,还要面对自我本性的异化。权势、利益的冲突是难以用亲情化解的,今天我们就走进一个因权势导致的兄弟相残的故事。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赏美文手足之情刘墉从今天清晨五点零六分开始,你在人生的旅程上,又多了一个伴侣,那就是你的妹妹。她有七磅十一盎司重,身长二十一英寸半。你的母亲说她长得跟你出生时有点像,我则认为太小,还看不出来。但是无论外表相似与否,她和你是同胞兄妹,流着同一脉的血液,且将在同一个家庭里成长,当然是会相像的。中国人称兄弟姐妹为手足,正比喻了其间密切的关系。手足同样由身躯伸出,他们靠着由同一心脏压缩出的血液生存;他们彼此扶持,荣辱与共。在我们的生命中,可能有许多朋友,但没有任何朋友能完全等同于手足。朋友可以与你绝交,从此便不再是你的朋友;夫妻可以离异,从此不再是夫妻。但是手足即使有了摩擦、产生争执,甚至登报脱离关系,他们实实在在还是同一父母所生;那与生俱来的“同”,是无法改变的。记得你小时候,每当我们问你希不希望再添个弟弟或妹妹,你都大声抗议,说小奶娃会吵闹,大一点还会弄乱你的东西、砸坏你的玩具。那时候我确实也认为多个孩子,会分享你的一切,这或许因为我自己是独子,不太能了解手足之情。但是今天,当你蹙着眉,似乎有些忧心地问我“小妹妹出生时脐带绕在了脖子上,会不会有不良影响”时,我突然领悟了:手足固然可能从父母那里,分享原本只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物质,但是他们也彼此给予了关爱与帮助。他们是父母逝去时,站在送葬行列中与你同样伤痛的人;他们也是当父母都离去之后,能够让你回忆起幼时家庭生活的人;他们可能是你遇到挫折,甚至夫妻失和时的避风港。因为他们与你有相同的生活经验和无可改变的血缘关系,自然也有着共同意识。你与你妹妹也就有着十七年的差距,你们或许不容易玩到一起,你也必然先要对妹妹做单方面的付出。可以预见的,当你赚钱的时候,妹妹一定会向你讨红包;当妹妹能跑爱跳的年纪,你也必然得带她出去玩,她会成为你的一个小累赘。但是进一步想,你会发觉未来有妹妹向你提供属于另一个年龄层次的资讯与理念,而且随着她的成长,也会带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欢笑。尤其是当你已年老,年轻十七岁的妹妹仍然活力充沛,那也就是她回馈你的时候。有一天你会发现,手足不但是父母生命的延伸、童年记忆的延伸,而且是故乡的延伸。(有删改)【课内挖掘】“和”为贵本文记叙了郑国统治者内部发生的一件骨肉相残的事件,这件事可以给我们许多思考:姜氏厌恶其子郑庄公,对于共叔段却又非常溺爱,屡次请求郑武公废长立幼,可见偏见是造成这次骨肉相残灾祸的原因;郑庄公的老谋深算、阴险狠毒和虚伪狡诈,充分地证明了他为权力而不顾一切;而共叔段贪欲无厌,最终招致流亡国外。历史是一面镜子。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要以史为鉴,消除纷争,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我们的国家才能稳步快速地发展。应用角度“和谐”“舍与得”“偏爱的危害”“利益与亲情”。“贪婪”“欲望”“多行不义必自毙”“虚伪”“欲擒故纵”“度”“关爱与溺爱”等。【课外应用】(1)郑武公娶姜氏为妻,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小儿子叫段。段长得一表人才很受姜氏的疼爱,姜氏希望郑武公立段为太子,但终未能如愿,姜氏一直怀恨在心。直到武公去世后,寤生继承王位,即郑庄公。姜氏提出很多无理的要求,郑庄公都满足她。但姜氏还不知足,煽动段篡位。后被庄公识破后,共叔段被伐出逃,姜氏被庄公赶到颍地,庄公发誓说:不到黄泉不相见。姜氏的爱不是关爱而是溺爱,她的这种溺爱,不但没有帮助共叔段健康成长,事业有成,反而最终将自己最爱的小儿子送上了绝路。看来,爱也要有度啊,溺爱只会害了自己的孩子。(选自关爱,不要溺爱)(2)宽容是人类永恒的美德,与你为邻,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绚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以柔克刚的力量,是不拘小节的洒脱,是仁慈博大的情怀。战国时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容忍廉颇的狭隘,最终将相言和,威信敌国;三国时曹操当着部属的面,烧毁通敌密信,最终逐鹿中原,成就霸业;清朝高官张英得知家人的院墙纠纷,修书劝诫,最终隔阂消除,成为美谈。学会宽容,懂得感恩,才能彰显人格的魅力,与宽容为邻,我们的人生从此变得更加绚丽。多读良书,学会宽容,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壮大、长治久安的内在要求,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与之为邻,共享阳光?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寤生(w)亟请(q)虢叔(u) 不义不暱(n)B遗之(wi) 祭仲(zhi)泄泄(xi) 具卒乘(chn)C恶之(w) 百雉(zh)共叔段(n)D施及(y) 城颍(yn)荥阳(xn) 克段于鄢(yn)解析:“泄”应读y,“乘”应读shn。答案:B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颍考叔为颍谷封人为:给,替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法度B无生民心 生:使产生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贰:两属C姜氏何厌之有 厌:满足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亲D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恶:讨厌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故:原因解析:A项,“为”是动词,解释为“做、担任”。“度”也是动词,解释为“合乎法度”。答案:A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姜氏欲之,焉辟害B孝子不匮,永锡尔类C尔有母遗,繄我独无D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解析:A项,“辟”通“避”;B项,“锡”通“赐”;D项,“阙”通“掘”。答案:C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遂寘姜氏于城颍郑伯克段于鄢B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不及黄泉,无相见也C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D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解析:A项,均为介词,在。B项,第一个为等到;第二个为到达。C项,第一个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为代词,他,代指共叔段。D项,第一个为介词,把;第二个为连词,表承接。答案:A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大叔完聚,缮甲兵 完聚:聚集(粮草)B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弟弟C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类:同类的人D其是之谓乎 是:这个(意思)解析:完聚:修治城郭,聚集人民。答案:A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都城过百雉B古之学者必有师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D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解析:A项,古义:城邑的城墙。今义:京城,京都。B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C项,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答案:D7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公入而赋 B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C今京不度D庄公寤生,惊姜氏解析:D项,“惊”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其余三项中“赋”“隧”“度”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答案:D8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请以遗之B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C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D天子以生人付公理解析:B项,为表目的连词,来。A、C、D三项均为介词,把,用。答案:B9下面句子中的“焉”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制,巖邑也,虢叔死焉B姜氏欲之,焉辟害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解析:A、C、D三项中“焉”作兼词;B项,“焉”作疑问代词。答案:B10下列各句中,“请”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请京 B亟请于武公C为之请制 D臣请事之解析:D项,“请”是表敬副词,“请允许我”的意思;其他三项是动词,“请求”的意思。答案:D11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亟请于武公 B君何患焉C其是之谓乎 D姜氏何厌之有解析:A项是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答案:A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傅潜,冀州衡水人。太宗在藩邸,召置左右。即位,隶殿前左班,三迁东西班指挥使。征太原,一日,再中流矢。又从征范阳,先至涿州,与契丹战,生擒五百余人。翌日,上过其所,见积尸及所遗器仗,嘉叹之。师旋,擢为内殿直都虞候。上对枢密言:“潜从行有劳,赏薄。”真宗即位,领忠武军节度,数月召还。咸平二年,复出为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契丹大入,缘边城堡悉飞书告急,潜麾下步骑凡八万余,咸自置铁檛、铁棰,争欲奋击。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朝廷屡间道遣使,督其出师,会诸路兵合击,范廷召、桑赞、秦翰亦屡促之,皆不听。廷召等怒,因诟潜曰:“公恇怯乃不如一妪尔。”潜不能答。都钤辖张昭允又屡劝潜,潜笑曰:“贼势如此,吾与之角,适挫吾锐气尔。”然不得已,分骑八千、步二千付廷召等,于高阳关逆击之,仍许出兵为援。洎延召等与契丹血战而潜不至。及车驾将亲征,又命石保吉、上官正自大名领前军赴镇、定与潜会。潜卒逗遛不发,致敌骑犯德、棣,渡河凑淄、齐,劫人民,焚庐舍。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上由是大怒,乃遣高琼单骑即军中代之,令潜诣行在。至,则下御史府,命钱若水同劾按,一夕狱具。百官议法当斩,从驾群臣多上封请诛之。上贷其死,下诏削夺潜在身官爵,并其家属长流房州。潜子内殿崇班从范,亦削籍随父流所,仍籍没其赀产。五年,会赦,徙汝州。景德初,起为本州团练副使,改左千牛卫上将军,分司西京。大中祥符四年,车驾西巡至洛,因令从驾还京,迁左监门大将军,还其宅。久之,判左金吾街仗。天禧元年,卒。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八,有删节)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再中流矢 再:又B隶殿前左班 隶:隶属C适挫吾锐气尔 适:到,往D师旋,擢为内殿直都虞候 旋:胜利解析:A项,再:再次,两次。C项,适:恰巧,正是。D项,旋:回,还。答案:B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B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C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D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解析: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答案:B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潜随驾征范阳,与契丹交战有功,得到了升迁,但太宗认为傅潜功劳很大,对他的奖赏不够。B契丹入侵,傅潜不顾朝廷的命令和部下的请战,始终不愿意出兵。C傅潜被高琼取代后,回到朝廷就被交给御史府,钱若水一个晚上就判罪定案了。D傅潜被流放房州,他的儿子也被削去官职随父流放,他们的资产全都被没收。解析:C项傅潜被高琼取代后,到了皇帝御驾亲征的暂居之地,而非“朝廷”。答案:C1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译文:_(2)至,则下御史府,命钱若水同劾按,一夕狱具。译文:_答案:(1)傅潜胆怯软弱毫无计策,闭门自守,将士们有请战的,他就恶语相加。(2)(他)到达后,就将其交付御史府,命令钱若水统一审查核实罪状,一个晚上判罪定案。参考译文:傅潜,冀州衡水人。太宗在王府时,将其召到身边予以安置。太宗即位,傅潜隶属于殿前左班,三次升迁为东西班指挥使。出征太原时,一天之内,两次被流箭所中。又随从征讨范阳,先行到达涿州,与契丹交战,生擒其五百余人。第二天,皇帝路过此地,见到遍地都是堆积的尸体和遗弃的器仗,不禁为之赞叹。回师之后,擢升为内殿直都虞候。皇帝对枢密说:“傅潜随行出征多有功劳,奖赏不够。”真宗即位后,傅潜兼忠武军节度使,数月后被召回。咸平二年,又出任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契丹大举入侵,边境城堡全部疾速传送告急文书,傅潜部下共有八万步兵骑兵,全都自置铁檛、铁棰,争相想要奋力出击。傅潜胆怯软弱毫无计策,闭门自守,将士们有请战的,他就恶语相加。朝廷多次从小路派遣使臣,督促他出兵,会同各路兵合击,范廷召、桑赞、秦翰也多次催促他,傅潜一概不听。范廷召等人发怒,就羞辱他说:“您怯懦得还不如一个老太婆呢。”傅潜无言以答。都钤辖张昭允又屡次劝说傅潜,傅潜笑着说:“贼兵势力如此强大,我与之较量,正是挫我的锐气而已。”然而不得已,分派骑兵八千、步兵两千交给范廷召等人,在高阳关迎击契丹,并许诺出兵支援。及范廷召等人与契丹浴血奋战而傅潜却没有来到。等到皇帝将要亲征,又命令石保吉、上官正从大名率领前军奔赴镇、定与傅潜会合。傅潜始终故意拖延按兵不动,致使敌人骑兵进犯德、棣,渡过黄河直奔淄、齐,劫掠百姓,焚烧房屋。皇帝停驻大名而边境的捷报不到,且诸将多次请求增兵,傅潜就是不予发兵;有作战得胜者,傅潜又压制他们不予上奏。皇帝由此而大怒,就派高琼单骑到军中取代他,命令傅潜前往皇帝所在地。到达后,则将其交付御史府,命令钱若水统一审查核实罪状,一个晚上判罪定案。百官斟酌法度当判斩首,随驾群臣多呈进封好的奏章请求诛杀他,皇帝赦免其死罪,下诏书削夺傅潜所有的官职爵位,连同其家属长期流放到房州。其子内殿崇班傅从范,也被削去官籍随父流放房州,并没收所有资产。咸平五年,恰好遇赦,迁徙汝州。景德初年,起用为本州团练副使,改任左千牛卫上将军,分司西京。大中祥符四年,皇帝西巡到洛,于是令其随驾回京,升为左监门大将军,归还其宅第。长久以后,兼左金吾街仗。天禧元年,去世。三、创新语用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_: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_。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_。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_解析:回答本题,要注意语段的意思、结构特征以及空格前后的具体内容。语段主要讲人的属性和人们对待礼的态度问题。第一个空格,从冒号来看,所填内容应是后文的总起句,应该填入有两重属性;第二个空格,前文的表述与人的自然属性有关,可知,所填内容与前文是一种对应关系,即应该填作为社会属性的人必须接受礼仪规范的有关内容;第三个空格,由前文“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可知,所填内容主要表述的是这种情况的结果。答案:人具有两重属性必须接受礼仪的规范这就与禽兽无异了17下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多处不妥当,请指出至少三处并改正。邀请函尊敬的家长:时光如梭,转眼间犬子即将进入生死攸关的高三年级。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他更希望得到您悉心的帮助。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做心理疏导,鄙校决定于本月20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聘请省内知名的心理辅导专家做专题讲座。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中学高二年级2016年4月23日_改为:_;_改为:_;_改为:_。答案:“犬子”改为“您的孩子”;“生死攸关”改为“至关重要”;“指导”改为“帮助”;“鄙校”改为“学校”;“不得”改为“请勿”。(改出三处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