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515577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数学广角集合【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教材分析】重叠问题,学生对它的掌握程度允许有差异性,即学生能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所以设计的重叠问题有较简单的,也有一题多法的,还有课后让学生继续研究重叠问题的实践题目,使每个学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各有所乐,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又由于重叠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较复杂和抽象,所以设计让学生在操作学具中领会重叠问题的基本结构,并让他们借助实物图等帮助思考。【学情分析】学生从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如学习数数时,把2个三角形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而以后学习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都要用到集合的思想。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应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感知集合图形的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难点:借助直观图解决集合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1看电影: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2小明排队:小明排队去做操,从前数起小明排第3,从后数起小明排第4,你猜这排小朋友一共有几人?师:在生活中这种现象很多,我们经常会遇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数学广角,来研究一下这有趣的重复现象。(板书课题)【探究新知】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初步感知重复现象。(1)调查本班学生参加数学小组、作文小组的情况。(2)游戏:参加数学小组、作文小组的学生分别站在两个呼啦圈里。问题:当有同学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作文小组时怎么站?引出问题,学生想办法解决。(3)说说呼啦圈里各部分学生所表示的意思。2自主绘图,加深理解。课件出示:三(1)班参加数学、作文课外小组的学生情况表数学小明丁旭小小小强小兵小东张伟赵军作文小平刘红小东于丽小史陶伟小小卢强小光(1)提问: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学生有几人?参加作文课外小组的学生有几人?参加数学、作文课外小组的学生共有多少人?(学生意见不统一,请学生说说理由)师:能不能设计一幅图,把学生的姓名写在合适的位置,让我们能一眼就看出参加数学的、参加作文的和两个项目都参加的有哪些同学呢?(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绘图。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交流,逐步整理出简洁明了的直观图(韦恩图)。师:你们知道吗?这个图是一个名叫韦恩的科学家创造的。你们刚才也像科学家一样,把这个图创造出来了,真了不起!4读图训练。教师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图中的各种信息。5观察图表,算法探究。师:你们能很快地算出参加数学、作文课外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列式。6比较图与表格,突出韦恩图的优点,肯定学生的科学创造过程。【巩固应用】教材第106页练习二十三第1、2、3题。【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既又89215(人)82915(人)92815(人)67215(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