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06335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1某网刊文称 “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A BCD答案B解析该题首先要明确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感觉、心理、意志等)主观因素是世界的本原,决定世界的存在和发展,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是辩证法的观点;本题正确答案为B正确。2下列选项中,与“存在就是被感知”蕴涵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气者,理之依也D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答案B解析“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是客观唯心主义;B是主观唯心主义;C、D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故选B。3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A不可知论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答案A解析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不可知论,形而上学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不可知论是指一种哲学的认识论,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因此本题选A。4近年来,世界各地受台风、飓风的影响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伤害。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答案D解析题中强调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而不是二者的辩证关系问题,故A排除。题中强调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而不是强调何者为第一性,故B排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故C排除。题中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准确预测台风登陆地点等,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D入选。5下列成语或俗语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A掩耳盗铃B望梅止渴C画饼充饥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答案D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掩耳盗铃、望梅止渴和画饼充饥都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唯心主义,故排除A、B、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承认了米的作用,又看到了巧妇的作用,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故选D项。6考试来临时,会有部分教师选择到寺庙烧香许愿,他们认为这样会保证考试顺利通过。他们的观点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答案D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题中部分教师认为神灵决定考试成败,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所以选D。B组能力提升72014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50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 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这一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与下列观点中构成哲学上的“对子”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C“气者,理之依也” D“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材料中“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体现的是辩证法的观点,而与此形成哲学上的对子的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的是唯物主义观点,故排除A;选项B也是唯物主义观点,故排除;选项C是唯心主义观点;D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故选D。8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世界上有棕色熊猫吗?有人说,没有,因为我至今只看到过黑白熊猫,从未见过棕色熊猫。下列说法与这种判断的思维方式一致的是()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理在事先C世界是不可认识的D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答案A解析因为没见过棕色熊猫,所以认为世界上没有棕色熊猫,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A强调世界的本原是感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符合题意;B是客观唯心主义,C是不可知论,D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均与题意不符。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这首江雪,以一幅寂静的雪景图写出他被贬永州之后的悲凉心境,同时也寄托了他超凡脱俗的生命追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A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真实写照C环境改变必然引起思想变化D物质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答案A解析思想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环境变化未必引起思想变化,故排除C项。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排除D项。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故排除B项。柳宗元借助江雪诗句,反映了被贬后的处境,故选A项。10人的活动反映其世界观。下列选项中与下面漫画所体现的世界观相同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B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答案B解析“豪华病”讽刺了某些地方国家机关建设超过实际需要的办公楼,从主观喜好出发,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体现。B把客观存在当做人主观意志的产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A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C属于形而上学观点。D只看到了运动的绝对性而没有看到静止的相对性,体现的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1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所,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画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ABCD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观点肯定了道德依赖于现实的物质条件,但否认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正确,排除。观点不科学。12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种对立的是()乐极生悲削足适履形谢神灭理生万物高瞻远瞩拔苗助长因势利导心外无物ABCD答案B解析中的“形谢神灭”“理生万物”分别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和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中的“因势利导”强调根据客观形势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心外无物”强调客观事物对人的意识的依赖,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中“乐极生悲”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削足适履”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中“高瞻远瞩”体现了辩证法思想,“拔苗助长”违背了客观规律。13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者、不可知论者康德说:“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他认为,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并由此提出著名的观点:“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康德承认自在之物的存在,但是又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2)为什么说康德是唯心主义者和不可知论者?答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是可知论。而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2)康德认为人在构造现实世界,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康德认为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 14材料一下图显示的是某地区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中认为图中说法是唯心主义命题的人所占的比例。材料二王充订鬼篇: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材料一中部分人认为世界上确实存在鬼,这和材料二中对鬼的认识有什么本质区别?答案(1)多数公民知道什么是唯心主义,表明公民的科学认识水平尚可。公民识别客观唯心主义的能力较高,而识别主观唯心主义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材料一显示有部分人认为世界上确实存在鬼神,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材料二分析了产生鬼的原因,认为人们产生鬼的幻觉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即是由具体的物质原因引起的,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这是典型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鬼的认识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世界观的对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