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讲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90836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讲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讲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讲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讲练 新人教版必修3xx高考导航考纲展示考情分析核心提示xx年xxxx命题特点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安徽8天津4江苏34(1)1.从考查内容看,文化的特点和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是考查的重点。2从考查题型看,近三年高考对本课的考查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3从能力考查看,试题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一个概念文化2一个作用文化的社会作用3两个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2文化的形式3文化的社会作用广东30广东31浙江41(2)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广东31四川9福建39(3)北京25四川7浙江41(2)5文化与综合国力江苏21浙江41(1)核心考点1文化的内涵、特点与形式(高考指数:)学生用书P129一、文化的内涵1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内容: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二、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三、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文化的特点角度特点理解从文化的本质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看文化是一种素养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看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2)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概念,它既不是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些狭义的“文化”。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一种文化点拨这种说法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题组一文化的内涵xx高考江苏卷,34(1)在外出旅游时,我们既会看到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也会看到游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有人认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道。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公民的个人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世人对国家形象的直观印象。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比较图一和图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与游人“到此一游”式涂鸦的区别。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考查学生对图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由图一可以看出是文化创作,而图二是文化破坏行为,结合题目中的“文化生活知识”以及材料中“一个公民的个人行为影响世人对国家形象的直观印象”进行回答即可。答案(1)前者是一种文化创作,具有文化内涵,能保存和传播书法、诗词等中华传统文化。前者与景观融为一体,能给人以美感,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经济价值。(2)后者破坏了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违反社会公德,不利于健康文明风尚的形成。1.2014年8月12日,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诵读展演活动”在花都区政府大礼堂上演。同学们通过诵读经典,给人们展现出追梦、家梦、中国梦的美好画卷。提高了中小学生的欣赏品位、审美情趣和文学艺术修养,能丰厚校园人文底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精神。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举办经典诵读展演活动的意义。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限定知识,并据此审读材料,弄清其中有效信息,再观点统率材料,分析意义即可。答案:(1)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举办经典诵读展演活动,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欣赏品位、审美情趣和文学艺术修养。(2)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举办经典诵读展演活动,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学生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性。(3)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举办经典诵读展演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精神,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题组二文化的特点(xx高考天津卷,4)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材料中提到的“种植”“品尝”“浸泡”等,都是人们创造茶文化的实践活动,而名茶对人的诸多回馈,就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过程,故选B项。材料并未涉及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A项不符合题意;优秀的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项说法过于绝对,可排除;材料说的是人在实践中创造文化,而不是文化影响实践,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D2.大部分客家人祖籍中原,来到福建后,由于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性,并不断吸收和融合当地原土著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可见()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享用文化B环境决定文化,文化对环境有积极作用C文化在交流借鉴过程中失去其原有的特点D受历史、自然等因素影响,文化具有民族性解析:选A。客家人为适应当地环境及生活需要,在不断吸收和融合当地原土著民族文化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这说明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享用文化,A项符合题意。B项没有看到不同性质文化作用不同。C、D两项与题意不符。核心考点2文化的社会作用(高考指数:)学生用书P131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3)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三、文化与综合国力1地位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应对措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一、正确理解文化的社会作用1文化是依存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2文化虽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可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3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4文化由经济决定,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有时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有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二、聚焦文化竞争力1文化竞争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文化产品竞争力、文化企业竞争力、文化品牌竞争力和文化形象竞争力。2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与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学技术和国民教育水平,作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高度关注。一定的文化对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系,对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和凝聚力,对一个国家国民素质及其能力的提高,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1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点拨这种说法错误。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2增强综合国力就是提高“硬实力”,文化“软实力”无关紧要点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但其作用并不“软”。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题组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xx高考北京卷,25)“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A BC D解析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表述错误。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一定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表述不准确。传统饮食属于传统文化,该家老字号食品企业推出的时令点心广受消费者欢迎,说明表述正确。答案D1.2014年9月 4日,文化部部长助理刘玉珠表示,文化部、财政部将共同研究编制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战略规划,目的在于要依托丝路沿线丰富的文化资源,把文化产业培育成经济支柱产业。这是基于()A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C一定的文化决定于一定的经济D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相得益彰解析:选A。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要依托丝路沿线丰富的文化资源,把文化产业培育成经济支柱产业,故答案为A。题组二文化与综合国力(xx高考江苏卷,21)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材料中“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说明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以及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说法正确。文化生产力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说法错误;说法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B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启示我们()必须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文化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A BC D解析:选A。既然“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观点错误。1我国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解答此类问题,应主要从文化的社会作用方面思考,可围绕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等方面作答。具体包括:(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3)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文化素养,有效抵御国外腐朽文化的渗透、反对国际文化霸权主义;(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2怎样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解答此类问题,可立足于整个教材,围绕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多方面思考。具体包括:(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奠定物质基础;(2)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5)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6)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学生用书P133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圆满落幕背景材料(链接生活实例!)材料一2014年12月14日,以“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产业融合”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圆满落幕。为期四天的第九届北京文博会,共举办了主题报告会、展览会、推介交易、创意活动、论坛会议等150多场文化创意主题活动,吸引了3个国际组织、33个国家和地区的51个境外代表团,国内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123万人次参加了本届文博会活动。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本届文博会期间,共签署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交易、产业园区建设和入驻、项目投资、银企合作等协议总金额1 054.56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博会签约、成交呈现如下特点:(1)北京企业与兄弟省区市企业联合投资项目数量增长,首都优势文化资源拉动区域经济趋势明显;(2)文化贸易成交进一步增长;(3)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对接的平台类项目数量增加;(4)文化与科技、金融等深度融合的项目大幅度增长。命题视角(打开思维之窗!)命题角度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举办文博会的依据。提示:(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举办文博会,有利于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2)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举办文博会,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竞争力,扩大国际影响力。(3)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举办文博会,有利于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举办文博会,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命题角度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北京文博会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何启示?提示:(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品的消费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拉动经济发展。(2)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3)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既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创新体验(提升做题能力!)1据不完全统计,本届文博会期间,共签署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交易、产业园区建设和入驻、项目投资、银企合作等协议总金额1 054.56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这说明()A发展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D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解析:选D。本届文博会协议总金额再创历史新高,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故选D项。A项错误,发展文化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B、C两项不符合题意。2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产业融合”为主题。这是基于()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不可分开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ABC D解析:选A。正确指出了文化创新的意义,符合题意。文化与经济是不同事物,可以分开,错误。既没有看到不同性质文化的作用不同,同时也夸大了文化的作用。3本届文博会共有来自海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业界的123万人次参加,另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35个省区市的网民通过文博会官方网站关注和了解文博会,访问量达到110万人次。这说明,举办文博会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人们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自发地形成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A BC D解析:选C。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自发形成的,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不符合题意。,学生用书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2014年8月3日,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B中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Cxx8月初,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一套播出D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解析:选C。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A属于自然现象,B属于经济现象,D属于政治现象,不能称之为文化,只有C项属于文化现象。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扎根在农村,生长在农村,农村是他写作的主战场。其“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他用狂欢式的语言诠释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心灵的嬗变。这启示我们()A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丰富的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动力C民间文化元素是文学创作的源泉D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解析:选A。莫言文学作品植根于农村生活,说明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选A项。B、C、D三项说法错误。3“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应该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享受者C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D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发展解析:选B。题干强调的是更多地关注过程和心情,反映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创造了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享用文化,故选B项。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发展。4我国各地饮食习惯是有差异的。江南人喜清淡、甜咸、爽口,讲究营养,乐于质高量小;西北人爱吃带有酸口、经济实惠和牛羊肉品种的菜肴;东北人爱吃肥而不腻、脂肪多的鱼肉菜品,一般吃用量大,习惯吃饱吃好。这表明()A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交往方式B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C不同区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特色D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解析:选C。我国各地饮食习惯有差异,说明不同区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特色,C项符合题意。52014年5月14日,是人民的好公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的日子。焦裕禄身上所体现的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这是因为()A优秀文化植根于伟大的时代精神B优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人们 D只有优秀文化才对人影响深远持久 解析:选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焦裕禄精神是先进的文化,必然对几代中国人有激励作用,C项符合题意。优秀文化既包括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当代优秀文化,A项说法不准确。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错误。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既包括优秀文化,也包括落后文化,D项说法错误。6随着中央八项规定深入人心,不尚奢华、反对浪费、厉行节约成为时代的关键词。xx,作为中秋的“主角”月饼也“悄然变身”,脱下“华丽的外衣”,走起了亲民路线。这说明()A文化是一种物质,能够推动社会发展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D文化可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解析:选C。受不尚奢华、反对浪费、厉行节约之风影响,中秋月饼走起了亲民路线,说明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故选C项。A、D两项表述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7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比现在落后得多,但当时,诸子百家,群星璀璨,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这说明()A文化可以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B人们的精神活动可以离开物质活动C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D文化发展水平决定并制约社会发展水平解析:选C。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落后,但文化繁荣,体现了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故选C项。A、B、D三项说法错误。8古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曾促进了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开启了中阿之间政治和经济的往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加强丝路沿线各种文化和文明的交流。在当今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系统中,它能够促进彼此的政治理解,进一步拉近中阿之间的距离。这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B文化传播对发展经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交融D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解析:选C。古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曾促进了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发展,体现了经济对文化的影响;由此开启了中阿之间政治和经济的往来,体现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C项符合题意,应入选。9. 漫画手机信访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手机信访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障政治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反映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文化与政治日益交融ABC D解析:选B。漫画反映了人们利用“手机”向“有关部门”发送“信访”邮件,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当选。属于政治生活观点,不符合题意;颠倒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表述错误。10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主要告诉我们()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性质C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D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解析:选C。某些发达国家通过文化输出,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这启示我们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C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说法错误。11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优秀文化能够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文化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类的精神家园A BC D解析:选B。题中材料“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表明民族文化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符合题意,可以入选。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故不能入选。1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十八大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增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基础性地位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A BC D解析:选B。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说法错误;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物质力量是基础,表述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32014年8月18日,国家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限定知识,然后依据题意调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作答即可。答案:(1)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创新是国家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创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竞争力。14材料一一位美国前总统说:“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世界文化影响力部分排名国家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中国名次1234567注: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国家,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解析:第(1)问,可从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方面进行概括,说明我国文化影响力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第(2)问,要注意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是“文化与社会的知识”,问题指向为“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文化与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方面说明原因及意义。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文化影响力虽有较大提高,但与经济实力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先进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促进作用。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