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4.11.1社会发展的规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85972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4.11.1社会发展的规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4.11.1社会发展的规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4.11.1社会发展的规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4.11.1社会发展的规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以奔驰、通用、波音、西门子等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电力电器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以英特尔、微软、苹果、联想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这说明()A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创新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知识。题眼是“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汽车飞机、电力电器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由题眼可知,材料主要告诉我们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思维方式的变革,A、C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答案:D 2老龄化、独一代、流动时代、“指尖”社会当这些元素叠加,我们看到的不仅有“空巢老人”“异地养老”的心酸与烦恼,还有现代节奏下两代人相处模式的变化和挑战。然而,我们无力改变“分离两地”的状态,也无必要去重拾“几代同堂”的方式,但至少我们可以经常与父母联系,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存在,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告诉我们()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ABC D解析:说法错误,社会意识的变化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关系的变革。答案:C考点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3(浙江月考)为推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出台政策调整了农村土地制度,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程度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 BC D解析:我国调整农村土地制度属于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所以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此外“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程度”观点也是错误的,排除。答案:A 42016年10月1日起,“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推行。从唯物史观看,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A BC D解析:从唯物史观看,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故入选。选项错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故排除。选D。答案:D考点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5. (温州模拟)三国演义开篇便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1942年,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时,向毛泽东提到了中国历史存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以下说法中对两种观点评析正确的是()A都认为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B都正确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C都没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D都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解析:“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存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这两种观点都没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C当选;这两种观点都没有看到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都没有阐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都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故A、B、D错误。答案:C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因为其属于()正确的思想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上层建筑如服务于先进的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A BC D解析:属于认识论范畴,不符合题干设问的规定性要求。价值观不是生产关系,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价值观的作用,正确符合题意。答案:D7.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其蕴含的“社会真谛”是()A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C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D无论遇到什么状况,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内在规律向前发展解析:设问中的“社会真谛”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均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故排除选项A、B、C。答案:D8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是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A BC D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不符合题意。依法治国是对上层建筑改革的要求,也是解决基本矛盾的举措,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答案:D9中央出台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农村的土地实行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改革,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的改革()作为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先导,可保障我国农产品有效供给抓住“三农”发展主要矛盾以解决其它问题,开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新路径符合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客观规律,一定能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选项说法错误,因为作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先导,故排除;选项说法错误,因为只有当上层建筑服务于先进的经济基础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三权分置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而不是上层建筑,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答案:C10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 000美元向10 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B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C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D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解析:此处社会结构是由社会分化产生的各主要的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状态。这类地位的群体主要有:阶级、阶层、种族、职业群体、宗教团体等,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D项正确。A、B两项没有强调社会结构,与题意无关;C项“更替”的说法与材料不符。答案:D11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 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枪干是不行的。下列对于我国当下进行的这场“革命”认识正确的是()“革命”旨在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环节对生产关系的“革命”要求从根本上变革现有的社会制度“革命”标志我党已完成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任务调整体制机制的“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A BC D解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两大基本矛盾要求我们不断改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改革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促进发展,因此改革旨在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环节,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正确;我国当前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因此不需要根本变革现有的制度,错误;认识具有无限性,因此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还要继续不断深化发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答案:D12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我国正在加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与企业养老保险分道运行的“双轨制”合并为“单轨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双轨”并为“单轨”的改革体现了()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 BC D解析:养老保险“双轨”并为“单轨”的改革,体现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故符合题意;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故不符合题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故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答案:AC组大题冲关练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经国务院批准,每年10月17日为全国“扶贫日”。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弱势群体的特殊关爱,是创新社会扶贫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对于弘扬“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新时期践行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具有重大意义。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知识,分析我国设立“扶贫日”的依据。解析:本题考查知识明确具体,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知识,设问指向我国设立“扶贫日”,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回答。解答时首先明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然后运用上述理论,结合材料我国设立“扶贫日”进行分析,实现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设立“扶贫日”是由我国目前存在大量贫困弱势群体的现状决定的。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设立“扶贫日”对于弘扬“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意义。14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很大,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前所未有,国有企业正处在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要渡过难关、战胜困难,更需要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xx是国企改革落实年。国企改革整体要求是: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这一年,国企改革将着力做好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积极处置“僵尸企业”、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等工作,以达到以改革促发展,提质增效的作用。请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解析:本题是围绕国企改革来进行的,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可从国企业改革的原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国企改革的目的调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国企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等角度结构材料具体论述。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为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国企改革,而积极落实国企改革政策、意见将有助于促进国企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矛盾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改革国企属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加强党建属于改革上层建筑,目的是使之适应经济基础。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深化国企改革,积极处置“僵尸企业”,有利于达到以改革促发展,提质增效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