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1班).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54479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1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1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1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1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Na-23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合理选项,各3分,共30分)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 +2OH- = 2AlO2- + H2B铁粉加入三氯化铁溶液中:2Fe +Fe3+ = 3Fe2+ C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 3OH- = Al(OH)3D. 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Cl2 +2 Fe2+ =2 Fe3+ + 2Cl-2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晶体,其中钠为+1价,氢化钠和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H溶于水显酸性 BNaH中氢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CNaH中氢离子被还原成H2 DNaH和水反应时,水为还原剂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可用氨水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B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硫酸铜可增大反应速率D将三氯化铁溶液蒸干,可制得无水三氯化铁4.下列操作或仪器的选用正确的是 ( )A.滴定NaOH溶液 B.制取氧气 C.制取纯净的Fe(OH)2 D .除去乙醇中的乙酸稀盐酸H2O2MnO2浓硫酸NaOH溶液 FeSO4溶液 煤油乙醇乙酸5.某温度下,炭和水蒸汽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C(s)+H2O(g) CO(g)+H2(g) , CO(g)+H2O(g) CO2(g)+H2(g) 当反应达平衡时,测得H2=1.9mol/L,CO2=0.9mol/L,则CO的浓度为( )A.0.1mol/L B. 0.9mol/L C. 1.8mol/L D. 1.9mol/L6.对可逆反应2A(s)3B(g) 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增大B的浓度,v(正)v(逆)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 B C D7.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W可能是()C、O2 AlCl3、NaOH Fe、HNO3 S、O2A B C D8.使用一种试剂,可以把KCl、AlCl3、Ba(NO3)2、CH3COOH四种溶液区别开来,所用试剂为( ) A、 NaOH B、BaCl2 C、Na2CO3 D、AgNO39.已知某温度下蒸馏水中的c(H+)=110-6mol/L,在此温度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7,此溶液中( ) Ac(HCOO-)c(Na+) Bc(HCOO-)c(Na+)Cc(HCOO-)=c(Na+) D无法确定c(HCOO-)与c(Na+)的关系10.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 H2O(g) CO2(g) + H2(g) H 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增加压强 B更换催化剂C 增大CO 的浓度 D降低温度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或2个合理选项,答全对得4分,少答且答对得2分,错答得0分,各4分共20分)11.某同学为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原溶液中可能含有Fe312、相同容积的四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样的可逆反应:2A(g)+B(g)3C(g)+2D(s),起始时四个容器所盛A、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甲乙丙丁A/mol2121B/mol1122在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时,A或B的转化率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甲丙乙丁 BA的转化率:甲乙丙丁CA的转化率:甲丙乙丁 DB的转化率:丁乙丙”或“”),所以 (填“有”或“无”)AgCl沉淀析出。18.(10分)下图中AI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其中A为酸式盐,请回答下列问题:(1)A、F的化学式分别为 、 。(2)I的电子式为 ;I的沸点较高的原因是 (3)E的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写出反应B+Na2O2 D+E的化学方程式: (5)指出实验室中保存H的方法及其原因: 19、(12分)常温下,ZnS的溶度积常数Ksp=1.2010-23 ,H2S的电离常数K1=1.3210-7 K2=7.1010-15 回答下列问题:(1)K1K2的原因是 (2)0.1 mol/L H2S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填字母)A、等于0.1mol/L B、等于0.2mol/L C、小于0.1mol/L D、在0.10.2mol/L之间(3)0.1mol/LNa2S 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表明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 (4)已知0.1mol/LNaHS溶液的pH约为9,则0.1mol/LNaHS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该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为 。(5)向0.01mol/L的ZnCl2溶液中通入H2S(g)至饱和(c(H2S)按0.1mol/L计),为保证不产生ZnS沉淀,应控制c(H+)不低于 mol/L(已知7.811/2 =2.8)20.(12分)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 70090083010001200平衡常数1.71.11.00.60.4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则6s时c(A)= molL-1, C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如果这时将该密闭容器体积扩大1倍,则反应速率的变化是 ;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c(A)不随时问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值是 。若此时给反应体系升温,(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平衡常数将 _ 。(填增大 或减小或不变) 高二1化学科答题卷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选择题得分1617181920总分16、(8分)(1)将SO2和Cl2分别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两个试管中,两溶液的红色均褪去。加热后,有一支试管中的溶液又呈现红色,该试管通入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 。(2)将SO2和Cl2按1:1体积比(同温同压)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不褪色。为检验两种气体在溶液中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应向所得溶液加入的试剂是 (填化学式)。经实验证明,SO2和Cl2在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且SO2被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7、(8分)已知:室温时,Ksp(AgCl)= 1.810-10mol2L-2。请回答:(1)饱和AgCl溶液的浓度是 _mol/L(2)将2.010-5molL-1的AgNO3溶液与2.010-5molL-1的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C(Ag+)= ,Qc= , 因为Qc Ksp(填“”或“”),所以 (填“有”或“无”)AgCl沉淀析出。18.(10分)下图中AI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其中A为酸式盐,请回答下列问题:(1)A、F的化学式分别为 、 。(2)I的电子式为 ,I的沸点较高的原因是 。(3)E的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写出反应B+Na2O2 D+E的化学方程式: (5)指出实验室中保存H的方法及其原因: 19、(12分)常温下,ZnS的溶度积常数Ksp=1.2010-23 ,H2S的电离常数K1=1.3210-7 K2=7.1010-15 回答下列问题:(1)K1K2的原因是 (2)0.1 mol/L H2S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等于0.1mol/L B、等于0.2mol/L C、小于0.1mol/L D、在0.10.2mol/L之间(3)0.1mol/LNa2S 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表明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 。(4)已知0.1mol/LNaHS溶液的pH约为9,则0.1mol/LNaHS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该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为 。(5)向0.01mol/L的ZnCl2溶液中通入H2S(g)至饱和(c(H2S)按0.1mol/L计),为保证不产生ZnS沉淀,应控制c(H+)不低于 mol/L (已知7.811/2 =2.8)20.(12分)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 70090083010001200平衡常数1.71.11.00.60.4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则6s时c(A)= molL-1, C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如果这时将该密闭容器体积扩大1倍,则反应速率的变化是 ;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c(A)不随时问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若此时给反应体系升温,(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平衡常数将 _ 。(填增大 或减小或不变) 海南中学xx-xx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1)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合理选项,各3分,共30分)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或2个合理选项,答全对得4分,少答且答对得2分,错答得0分,各4分共20分)题号1234567答案DBCCABA89101112131415CADBDACDABBD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16、(8分)(1)SO2;SO2与有色物质结合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2)氯化钡溶液。SO2C122H2O=4H+SO422Cl17、(8分)(1) )1.3410-5molL-1(2)110-5molL-1 1.010-10mol2L-2 c(CO 32- )c(OH-)c(HCO 3- )c(H+)(4)2CO2+2Na2O2 = 2Na2CO3+O2(5)硝酸见光或受热容易分解,故通常保存在棕色瓶中并置于冷暗处【解析】 框图中有两条重要信息:一是B经浓H2SO4干燥后可与过氧化钠反应,可以推知B可能为二氧化碳;二是A为酸式盐,加热后固体完全消失得到混合气体,可以推知A为弱酸酸式铵盐,则C为NH3,C与D能发生催化反应,故D为O2,E为Na2CO3。其余物质依次为A:NH4HCO3,F:NO,I:H2O,G:NO2。H:HNO19、(12分)(1)H2S第一步电离出的H+,对HS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使HS更难电离出H+(2)C (3)S2- +H2O HS-+ OH (4)c(Na+) c(HS) c(OH) c(H+) c(S2); c(H2S)+c(H+) = c(OH-)+c(S2-)(5)0.28,20.(12分)(1) (2)0.022 molL-1 0.09mol 80% 减小 (3)c (4)2.5 ,增大【解析】 (1)因反应中的物质都是气体,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其K=;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K值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0。(2)(A)=0.003 molL-1s-1 ,则6s后A减少的浓度c(A)= (A)t=0.018 molL-1,故剩余的A的浓度为-0.018 molL-1=0.022 molL-1;A减少的物质的量为0.018 molL-15L=0.09mol,根据方程式的系数关系,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也为0.09mol。设830达平衡时,转化的A的浓度为x,则: A(g)+B(g)C(g)+D(g)起始浓度(molL1) 0.04 0.1600转化浓度(molL1) x x xx平衡浓度(molL1) 0.04x0.16x xx有:=1, 解得x =0.032,故A的转化率(A)100%80%;因反应前后的气体计量数不变,故平衡不移动,但正逆反应速率同比例减小 (3)由于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容器中压强、气体的密度都永远不变,故a、b错;c(A)随反应的进行要减小,故c可以;不论是否达平衡,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永远相等,故d错。(4)反应“ C(g)+D(g)A(g)+B(g)”与“A(g)+B(g)C(g)+D(g)”互为逆反应,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1200时,C(g)+D(g)A(g)+B(g)的K=2.5。因逆反应是吸热,故升温,平衡向正向(吸热)移动,即其K值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