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政治知识点回顾训练《我们的中华文化》 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11825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政治知识点回顾训练《我们的中华文化》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政治知识点回顾训练《我们的中华文化》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政治知识点回顾训练《我们的中华文化》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政治知识点回顾训练我们的中华文化 含解析1.(北京东城区xx高三3月调研)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文化角度,这是基于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B“一个中国的原则” 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前提和基础C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和归属感D两岸人民是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定力量解析 1.题意表明,两岸同心,共圆中国梦,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说明了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体现了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故C符合题意。A、B是政治生活角度, D是哲学角度,都不符合题意。2.(福建福州xx高三质检) 近年来,福州市持续打造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寿山石文化为代表的闽都文化品牌,全力推进“两山两塔” 及朱紫坊、上下杭、烟台山等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修复工作,城市形象和品位明显提升:这有利于 增强乡土文化对市民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铸造福州城市的文化品质,凸显城市个性 全面传承和发挥闽都传统文化对市民的影响 彰显现代气息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古都魅力 A B C D解析 2.题意表明,福州市的做法,突出了地方特色,把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故符合题意。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故中全面传承传统文化的表述不当。答案 D3.(湖北八市xx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 xx,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节目一问世,便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分别创下全国第二、第三的收视佳绩。其根源在于它们唤醒了深藏在炎黄子孙心中而在键盘时代淡忘了的汉字情结。汉字书写热因此而兴起,其原因是A回归传统,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B汉字作为“凝固的艺术” 具有无穷的魅力C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鲜明标志 D汉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解析 3.题意表明,材料中的两档节目,唤醒了炎黄子孙的汉字情结,使汉字书写热兴起,这体现了人们对汉字在中华文化中重要性的认识,故C符合题意。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回归传统的说法是不恰当的,故A表述错误。传统建筑是“凝固的艺术” ,故B表述错误。汉字的发明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提供了重要载体,D项中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的说法不当,故排除D。4.(天津十二区县重点校xx第一次模拟)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这首诗,引起两岸同胞的共鸣。这种共鸣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反映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两岸同胞的心中体现了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A B C D解析 4.这首诗之以能引起两岸的共鸣,是因为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故符合题意。这种共鸣也反映出两岸人民对同属一个中国的认同,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故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故表述错误。答案B5.(天津十二区县重点校xx第一次模拟) 天津市有非常丰富的传统美食,如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茶汤、干果、熟梨糕等民间特色小吃。假如天津市应邀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一个传统美食节,邀请你为此次文化交流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A. 弘扬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向世界C. 博大精深,求同存异,相互尊重 D. 尊重差异,平等协商,文化共享解析 5.题意一方面表明,天津传统美食丰富多彩,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表明,天津市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美食节,这是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在交流中要做到尊重多样,求同存异,故C项符合题意的要求。答案 C6.(江苏南京、盐城xx高三第二次模拟) 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集体记忆。我们应将汉字敬畏感重新提升到重要位置,担当起对祖国文化的坚守责任,让热爱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之所以关注汉字,是因为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汉字能够传递中华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汉字内涵丰富,书写汉字才能感受汉字美汉字是中华文化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 B C D解析 6.题意表明要关注汉字,这是因为汉字的重要性,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故符合题意。两项夸大了汉字的作用,表述不当,故排除。答案C7.(河北石家庄xx综合能力测试)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城镇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合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回答1920题。19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有利于 全面保留农村文化 保护文化的地域特色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 B. C. D. 解析 7.中全面保留农村文化是不可取的做法,不选;材料主要强调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情况保护文化的地域特色,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不选。8.(河北衡水中学xx高三下学期二调)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 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 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 看成“天演之公例” ;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 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这些体现了史书典籍,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爱国主义,贯穿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A B C D解析 8.史书典籍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故错误;中华文化不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故错误。9.(山东潍坊xx高三三月模拟考) 两岸艺术家共同绘制的大型陶瓷版画锦绣中华山河图,将大陆的黄河、长江、长城、黄山和台湾的阿里山、日月潭等美景尽纳图中,充分展现了中华大地丰富物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这说明 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 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 A B C D解析 9.材料强调的文化的共性,并没有涉及到区域文化的个性,故不符合题意;海峡两岸文化并没有从差异走向统一,不符合事实,不选。10.(江苏南通xx高三第一次调研)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受到观众广泛关注,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汉字文化的重视。这一活动 A 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B 是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C 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代 D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解析 10.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而不是活动,故A错误;这一活动不是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代标志,C错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人民群众的伟大社会实践,故D错误。11.(广东广州xx高三调研测试)xx11月,首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会徽(见右图) 整体造型为具有立体感的地球形状,以最能体现岭南特色的荔枝红、芭蕉绿、珠水蓝为主体颜色,融合了“世界” 、“广府” 、“岭南文化” 等视觉元素。会徽设计体现了广府文化A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新辉煌C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D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性解析 11.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汉字和史书典籍,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源远流长和时代性,故B、C不选;会徽设计体现了岭南特色表明广府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故选D。12.(四川广安xx高三一诊)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回来,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一坛坛不是老兵遗骨,而是满满的乡愁” 。这是xx感动中国栏目组对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这说明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两岸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团结统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A B C D解析 12.材料中的乡愁一方面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一方面表明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故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故错误。选B。13.(天津五县区xx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13 年 9月 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演了深圳编创的大型儒家文化合唱交响曲 人文颂专场音乐会,五个华彩乐章分别以“仁” “义” “礼” “智” “信” 为主题,用音乐向世界诉说儒家思想的要义,反响十分强烈。材料主要表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A B C D. 解析 13.中华儒家文化得到世界认同,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仁” “义” “礼” “智” “信” 经过几千年的岁月至今仍然广为流传,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故选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表述错误。与材料不符。14.(江苏南京、盐城xx高三第一次模拟考) 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为主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单纯而又简朴的方式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这启示我们要 A全面传承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B开展特色活动,传递中华文化 C加强文化交流,变革多样文化 D坚持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解析 14.试题分析:材料强调汉字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活动有利于汉字的学习与传承。因此B符合题意,CD与题意无关。全面传承文化的说法是错误的,故A不恰当。选B15.(湖北宜昌xx元月高三调研测试) 嫦娥三号及其月球车的网上征名活动,激发了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的参与热情。在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中,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中国探月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因此,从收到名称方案统计,“玉兔” 号64.99万余张,得票第一,国防科技工业局正式命名月球车为“玉兔” 号。这充分印证了网民饱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对中国航天的丰富情感文化在参与中传播,在传播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爱好和平的深厚民族精神A B C D解析 15.“玉兔” 号月球车得名受到我国民族神话传说的影响,故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传播交流,故不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故表述错误。全体中华儿女高涨的参与热情与玉兔的形象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爱好和平的深厚民族精神,故符合题意。答案 D16.(厦门市xx上学期高三质量检测) 2013年12月14日,满载着国人憧憬与梦想的嫦娥三号飘然落月,书写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实现了千年“奔月” 的梦想。回答1819题文化承载着国家的梦想和精神,千年“奔月” 的梦想A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B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保证 D体现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解析 16.千年“奔月” 的梦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故选D;A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集中反映,A颠倒了二者关系;B与材料无关;C表述错误,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保证。17.(厦门市xx上学期高三质量检测) 纳西文是现今世界上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有“文字活化石” 之称。对纳西文字认识正确的有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是纳西族文化的基本载体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反映了纳西族的文明进程A B C D解析 17.表述错误,它是社会实践长期发展的产物;表述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纳西文是纳西族文化的载体,是纳西族文明的见证,故选C。18.(厦门市xx上学期高三质量检测) 近期,CCTV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书写、解说等方式,让观众领会汉字崇高的美感和深广的哲思情理。节目的推出A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展先进文化 B可以为传播中华文化发挥积极作用C满足了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D推动文化市场和传媒商业化的发展解析 18.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书写、解说等方式,让人们体味汉字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故选B,ACD与材料无关。19. (xx北京东城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 近日来,中央电视台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吸引了观众,掀起一场听写汉字的热潮。听写汉字的热潮,在于( )A. 通过汉字听写,人们能够形成完美人格B. 汉字引导着现代文化发展的最新潮流C. 汉字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D. 人们对汉字表情达意、传承文脉情结的认同感解析 19.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听写汉字的热潮的掀起表达了人们对汉字表情达意、传承文明情结的认同感,故D符合题意;A中“完美人格” 表述错误;B中汉字引领最新思潮、C中汉字汇集中华传统文化大全的说法都是错误的。答案D20. (xx北京东城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 伴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 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 表明 ( )方言文化是民族的,但不是世界的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存在认知和实践的差异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日益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A. B. C. D. 解析 20.本题以方言文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材料为平台,考查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故符合题意;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错误;没有正确方言文化的作用,是错误的。答案C21. (xx北京东城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 中国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一现象( )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说明中华文化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 B. C. D. 解析 21.材料“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能够激起中华儿女的民族 自信心和自豪感,说明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故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未涉及文化创新以及爱国主义的知识,故不合题意。答案A22. (广东省广州市xx高三1月调研) xx11月,首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会徽(见右图) 整体造型为具有立体感的地球形状,以最能体现岭南特色的荔枝红、芭蕉绿、珠水蓝为主体颜色,融合了“世界” 、“广府” 、“岭南文化” 等视觉元素。会徽设计体现了广府文化A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新辉煌C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D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性解析 22.设问的是围绕广府文化这一地区文化来说的,会徽的设计突出了岭南特色和广府特色,因此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故D符合题意,AB说法不恰当,材料没有体现时代性,故C不符合题意。选D。23.(山西四校xx高三第三次联考) (26分)材料一 央视“春晚” 是全球华人的“年夜饭” ,被誉为“国家工程” ,是国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实力的窗口。在语言文字运用上,“春晚” 应该精益求精,向世界人民充分展示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所以,央视“春晚” 一直是咬文嚼字重点关注对象。在文字使用上,冯氏“春晚” 态度严谨,不过,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张国立将“血脉偾张” 中的“偾” fn误读成pn;春晚前短片中的“春晚是想你的365天” 不正确,春节是以农历算的,春晚与春晚之间从来就不相隔365天,如今年到明年羊年的春晚就是384天;“沧海桑田” 不能用“每片” 修饰。材料二 “回家团圆” 是中国人的心灵寄托与情感诉求,也是历届春晚不变的主题,春晚已成为联系炎黄子孙的文化纽带。回顾春晚三十多年,时代在影响着春晚,春晚也引领着时代。为满足百姓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每届春晚都在追求一种超越,每次演出都追求突破与完美,春晚也从一个只属于星光闪耀的舞台变成了全民参与的梦想之地,春晚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尽管如此,春晚也难以走出众口难调的尴尬境地。材料三 30年春晚,从小到大,从简朴到华丽,从惊喜到鸡肋,留给后来者的创新空间越来越少,留给观众挑剔的话题越来越多。“创新” 成为每一届春晚导演的努力方向。(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要求春晚在汉字的使用上应该精益求精的合理性。(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8分)(3)请你说出春晚创新的两条辩证法依据。(6分)解析 23.第(1)问在审题时要考虑“春晚” 、“汉字” 等关键答题点。从“汉字” 角度考虑,可以从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巨大的作用等方面来组织答案。从“春晚” 角度考虑,可从利用春晚这个大众传媒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来组织答案。第(2)问要注意答题范围规定为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这是第四单元内容。其主要知识内容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价值判断和选择,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等知识。第(3)问规定从辩证法角度来答创新的依据,创新主要体现的是辩证否定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24.(山东青岛xx高三第一次模拟)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数字化时代对汉字规范书写造成巨大冲击,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许多专家呼吁要加强汉字书写规范。为推进汉字书写规范,央视推出了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推出了汉字英雄等汉字类节目, 为“拯救汉字危机”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掀起了一股汉字书写热潮,唤起了国人跟汉字血脉相连的天然情感。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汉字、认真对待汉字,就为“拯救汉字危机” ,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推出汉字听写大会等汉字类节目的必要性。(12分)(2)根据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就拯救汉字危机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6分)解析 24.第(1)问主要考查推出汉字类节目的必要性,这可从汉字的地位与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大众传媒的作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方面来回答。第(2)问主要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可从量变与质变,创新思维,内外因等方面来回答。25.(江西省红色六校xx高三第二次联考)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35年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xx12月,西方的圣诞节来临之际,北大、清华等高校10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一时间网上掀起一阵“圣诞节,过还是不过” 的争议。某地部分高校在当晚组织节日庆祝活动时也表示,过分渲染“圣诞狂欢” 气氛,将削弱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地位,学校不应提倡。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影响深远,成就瞩目。这三十五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你是赞成或是反对过“圣诞节” 诸类的“洋节” ,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明理由。(12分)结合这三十五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我国当前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8分)解析 25.第(1)问可以从赞同或反对两个中选一个回答。答赞同时主要回答文化是世界的,从共性来组织答案;答不赞同时主要回答文化是民族的,从个性来回答。第(2)问主要考查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可从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坚持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等方面来组织答案。26.(江苏苏北四市xx高三上学期期末) 拾掇、黏稠,癞蛤蟆、荦荦大端 这些词你能写时几个?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令人忧心,汉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为“拯救汉字危机” 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汉字、认真时待汉字,就为“拯救汉字危机” ,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汉字听写大会受到高度关注? ( 6 分)( 2 ) “拯救汉字危机” 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辩证法启示? ( 6 分)解析 26.(1)汉字听写大会受关注首先是因为 汉字本身的地位和意义决定的。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其次汉字听写大会” ,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发挥了大众传媒的优势。再次大会 “拯救汉字危机” ,可以促进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2)首先构建知识体系,理清辩证法包含的原理: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结合材料对应分析。根据材料,汉字听写大会启示我们拯救汉字危机必须创新汉字传播手段和方式,即树立创新意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启示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拯救汉字必须从继承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高度出发,体现了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7.(河南郑州xx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 (1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唯一延续至今的象形文字。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识读和书写也越来越方便。几千年来,汉字从来没有被淘汰,相反,传播到周边许多国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进入20世纪,汉字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20世纪初,一些学者主张“废除汉字” 、“汉字拼音化” ;50年代,国家推行简化汉字引发了汉字繁简之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中国人正遭遇“提笔忘字” 的尴尬。 随着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汉字风暴” ,人们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有关专家表示,电脑时代要重视汉字书写,发扬和传承汉字文化。(l) 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分析汉字的发展过程。(8分)(2)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电脑时代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汉字书写。(8分)解析 27.试题分析:(1)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要求说明汉字的发展历程体现的发展观的道理。涉及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历程等。从材料中可知,汉字与其它事物一样都是不断发展的,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汉字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适应调整的过程,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汉字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危机则说明汉字发展的前途光明,道路曲折。(2)设问要求回答电脑时代重视汉字书写的原因,实质是回答汉字的重要性,可以从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汉字本身的美学特征等方面说明原因。答案和解析政治答案 1.C解析 1.题意表明,两岸同心,共圆中国梦,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说明了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体现了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故C符合题意。A、B是政治生活角度, D是哲学角度,都不符合题意。答案 2.D解析 2.题意表明,福州市的做法,突出了地方特色,把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故符合题意。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故中全面传承传统文化的表述不当。答案 D答案 3.C解析 3.题意表明,材料中的两档节目,唤醒了炎黄子孙的汉字情结,使汉字书写热兴起,这体现了人们对汉字在中华文化中重要性的认识,故C符合题意。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回归传统的说法是不恰当的,故A表述错误。传统建筑是“凝固的艺术” ,故B表述错误。汉字的发明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提供了重要载体,D项中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的说法不当,故排除D。答案 4.B解析 4.这首诗之以能引起两岸的共鸣,是因为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故符合题意。这种共鸣也反映出两岸人民对同属一个中国的认同,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故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故表述错误。答案B答案 5.C解析 5.题意一方面表明,天津传统美食丰富多彩,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表明,天津市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美食节,这是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在交流中要做到尊重多样,求同存异,故C项符合题意的要求。答案 C答案 6.C解析 6.题意表明要关注汉字,这是因为汉字的重要性,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故符合题意。两项夸大了汉字的作用,表述不当,故排除。答案C答案 7.C解析 7.中全面保留农村文化是不可取的做法,不选;材料主要强调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情况保护文化的地域特色,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不选。答案 8.D解析 8.史书典籍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故错误;中华文化不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故错误。答案 9.A解析 9.材料强调的文化的共性,并没有涉及到区域文化的个性,故不符合题意;海峡两岸文化并没有从差异走向统一,不符合事实,不选。答案 10.B解析 10.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而不是活动,故A错误;这一活动不是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代标志,C错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人民群众的伟大社会实践,故D错误。答案 11.D解析 11.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汉字和史书典籍,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源远流长和时代性,故B、C不选;会徽设计体现了岭南特色表明广府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故选D。答案 12.B解析 12.材料中的乡愁一方面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一方面表明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故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故错误。选B。答案 13.D解析 13.中华儒家文化得到世界认同,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仁” “义” “礼” “智” “信” 经过几千年的岁月至今仍然广为流传,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故选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表述错误。与材料不符。答案 14.B解析 14.试题分析:材料强调汉字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活动有利于汉字的学习与传承。因此B符合题意,CD与题意无关。全面传承文化的说法是错误的,故A不恰当。选B答案 15.D解析 15.“玉兔” 号月球车得名受到我国民族神话传说的影响,故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传播交流,故不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故表述错误。全体中华儿女高涨的参与热情与玉兔的形象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爱好和平的深厚民族精神,故符合题意。答案 D答案 16.D解析 16.千年“奔月” 的梦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故选D;A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集中反映,A颠倒了二者关系;B与材料无关;C表述错误,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保证。答案 17.C解析 17.表述错误,它是社会实践长期发展的产物;表述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纳西文是纳西族文化的载体,是纳西族文明的见证,故选C。答案 18.B解析 18.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书写、解说等方式,让人们体味汉字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故选B,ACD与材料无关。答案 19.D解析 19.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听写汉字的热潮的掀起表达了人们对汉字表情达意、传承文明情结的认同感,故D符合题意;A中“完美人格” 表述错误;B中汉字引领最新思潮、C中汉字汇集中华传统文化大全的说法都是错误的。答案D答案 20.C解析 20.本题以方言文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材料为平台,考查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故符合题意;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错误;没有正确方言文化的作用,是错误的。答案C答案 21.A解析 21.材料“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能够激起中华儿女的民族 自信心和自豪感,说明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故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未涉及文化创新以及爱国主义的知识,故不合题意。答案A答案 22.D解析 22.设问的是围绕广府文化这一地区文化来说的,会徽的设计突出了岭南特色和广府特色,因此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故D符合题意,AB说法不恰当,材料没有体现时代性,故C不符合题意。选D。答案 23.(1)(12分)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灿烂的瑰宝,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2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书写中华文明,传播中华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分)春晚是全球华人的年夜饭,在春晚的平台上规范汉字的使用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中华文化的软实力。(4分)汉字的规范使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分)(2)(8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春晚与时代相互作用;(2分)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春晚全民参与,凝聚着人无数的心血;(2分)价值判断和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春晚难免众口难调。(2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春晚应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2分)(3)(6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3分)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 要求要注意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3分)(若从联系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来回答即可得分)解析 23.第(1)问在审题时要考虑“春晚” 、“汉字” 等关键答题点。从“汉字” 角度考虑,可以从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巨大的作用等方面来组织答案。从“春晚” 角度考虑,可从利用春晚这个大众传媒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来组织答案。第(2)问要注意答题范围规定为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这是第四单元内容。其主要知识内容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价值判断和选择,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等知识。第(3)问规定从辩证法角度来答创新的依据,创新主要体现的是辩证否定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答案 24.(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规范汉字书写,对于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分)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汉字听写大会” 等汉字类节目,有利于营造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良好氛围,倡导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华文化的价值观。(3分) 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借助央视等大众传媒,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2分)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推动汉字规范书写,有利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4分)(2)要正视当前汉字发展面临的危机,分析其原因,努力寻找化解危机的方法。(2分) 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探索和创新拯救汉字危机的方式。(2分) 做好量的积累,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为拯救汉字危机做出积极贡献。(2分)解析 24.第(1)问主要考查推出汉字类节目的必要性,这可从汉字的地位与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大众传媒的作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方面来回答。第(2)问主要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可从量变与质变,创新思维,内外因等方面来回答。答案 25.(1)赞成:文化虽然是民族的,但是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4分)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4分) 在文化的交流、借鉴中,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有利于推进传统文化发展。(4分)反对: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个人、社会和国家产生深刻影响。(3分)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过我国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力与创造力,并提升综合国力。(3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3分)所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3分)(考生如果答了两种态度,以其答案中的第一种态度作为给分根据。)(2)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用巨大的政治勇气推进改革;(2分)坚持全面的观点,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体制改革;(2分)坚持创新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持续深化改革;(2分)坚持联系的观点,不断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2分)解析 25.第(1)问可以从赞同或反对两个中选一个回答。答赞同时主要回答文化是世界的,从共性来组织答案;答不赞同时主要回答文化是民族的,从个性来回答。第(2)问主要考查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可从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坚持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等方面来组织答案。答案 26.(1)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举办汉字听写大会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每点2分,共6分。若从其它角度回答且言之有理亦可给分,但本题最高得分不能超过6分)(2)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拯救汉字危机” 的方式,启示我们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每个人都应从平时、点滴做起,为“拯救汉字危机” 做出积极贡献,启示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我们必须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高度来“拯救汉字危机” ,启示我们要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每点2分,共6分)解析 26.(1)汉字听写大会受关注首先是因为 汉字本身的地位和意义决定的。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其次汉字听写大会” ,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发挥了大众传媒的优势。再次大会 “拯救汉字危机” ,可以促进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2)首先构建知识体系,理清辩证法包含的原理: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结合材料对应分析。根据材料,汉字听写大会启示我们拯救汉字危机必须创新汉字传播手段和方式,即树立创新意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启示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拯救汉字必须从继承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高度出发,体现了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案 27.(1)发展具有普遍性,汉字是不断变化发展的。(2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汉字发展经历了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识读和书写越来越方便。(3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面对西文字母和键盘输入的挑战,汉字不断完善,克服危机,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3分)(2)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承汉字是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3分)汉字书写有利于愉悦身心、培养人的审美情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电脑时代,人们的汉字书写能力退化,值得关注和重视。(2分)解析 27.试题分析:(1)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要求说明汉字的发展历程体现的发展观的道理。涉及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历程等。从材料中可知,汉字与其它事物一样都是不断发展的,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汉字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适应调整的过程,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汉字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危机则说明汉字发展的前途光明,道路曲折。(2)设问要求回答电脑时代重视汉字书写的原因,实质是回答汉字的重要性,可以从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汉字本身的美学特征等方面说明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