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整合提升3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385859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整合提升3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9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整合提升3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9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整合提升3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向高考 生物,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遗传与进化,必修二,第三单元 整合提升,必修二,知识网络构建,热点专题聚焦,规范解答展示,对接高考模拟,2,3,4,1,同位素示踪法的应用及分析 考查特点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同位素示踪法多有涉及。试题的内容多与经典生物学实验联系,有时也可设置新情境来进行命题,其考查内容涉及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以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 解题指导在解答同位素示踪法应用问题时,首先需分清所标记的化合物,根据示踪元素的移动位置判断生化反应的进程,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1标记某元素,追踪其转移途径 (1)如用18O标记H2O,光合作用只产生18O2,再用18O标记CO2,光合作用只产生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于H2O,而不是来自于CO2。(2)卡尔文等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追踪检测其放射性,证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3)用同位素14C标记,研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问题等。,2标记特征元素,探究化合物的作用 如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发现大肠杆菌体内有放射性物质;用35S标记蛋白质,大肠杆菌内未发现放射性物质。由此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3标记特征化合物,探究详细生理过程,研究生物学原理 (1)如用3H标记亮氨酸,探究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2)用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研究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3)用15N标记DNA,证明了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典例 (2013浙江十校联考)下列有关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35S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 B要得到35S标记噬菌体必须直接接种在含35S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才能培养出来 C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该实验中,若改用32P、35S分别标记细菌DNA、蛋白质,复制4次,则子代噬菌体100%含32P和35S 答案 D,解析 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蛋白质外壳留在上清液中,A项错误;噬菌体为活细胞寄生,所以要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需要在含35S的细菌培养基中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培养噬菌体才能获得,B项错误;在此实验中,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将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然后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C项错误;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噬菌体增殖所用原料(如氨基酸、核苷酸等)都由细菌提供,所以D项正确。,答卷扫描 已知甲图中g与乙图中的“物质X”为同一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f代表染色体,则e能被_染成绿色,将其彻底水解可得到a磷酸、b碱基和c_三种小分子物质,e的空间结构一般表现为_。 (2)若f代表一种细胞器,且是合成物质X的场所,则e是_,在乙图过程中,所需的转运工具是_,其具体功能是_。 (3)若f代表一种病毒,现在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它的起源晚于细胞,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给出支持这种观点的理由:_。 原核生物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包括_(用图乙中的标号表示)。,(4)在真核细胞中,和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 (5)图乙中需要4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并且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UA、GC、CG的过程是_(用图乙中的标号表示)。 (6)某蛋白质分子含有49个肽键1条肽链,指导合成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_个含氮碱基。 (7)某基因片段碱基序列如图所示,以链为模板指导合成有关化合物的氨基酸序列_ ATGCATGTT _TACGTACAA_ (部分氨基酸相应的密码子:GUA GUU 缬氨酸 AUG甲硫氨酸 UAC酪氨酸 CAU组氨酸 CAA谷氨酸),规范解答(1)甲基绿 脱氧核糖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核糖体RNA(rRNA) 转运RNA(tRNA) 识别并转运氨基酸 (3)病毒必须寄生于细胞内才能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4)细胞核 (5) (6)300 (7)甲硫氨酸组氨酸缬氨酸,名师讲评(1)审题导致失误 考生由于审题粗心,错误的将“e”理解成“场所”而答为“核糖体”;去抓住关键词“转运工具”而错答为“信使RNA和其功能”;未抓住关键词“主要场所”而多答了“叶绿体和线粒体”。考生只注意到了“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而忽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AT、UA、GC、CG”,从而导致多答了“”。考生由于关注到“49个肽键1条肽链”而直接将49个肽键当成49个氨基酸直接6得出“294”这样的错误答案。,(2)分析推断能力欠佳:对第(3)小题中的“起源早晚”不应从结构考虑,而应从生活方式寄生,不能独立生存考虑。 (3)画蛇添足或答案不完整、不准确:如第(4)、(5)小题填多了或填少了或不准确。,1(2014福建,28)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_。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_。 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_。,(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_种配子。若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_”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S、S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_,否定了这种说法。,(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_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_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答案 (1)1/6 终止密码(子) 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隐性基因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 (2)4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3)S (4)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碱基互补配对,解析 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则其F2中的黄色皱粒的基因型为1/3YYrr和2/3Yyrr,则它们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yyrr)的个体yy(2/31/4)rr(1)1/6。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由此可以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从基因表达的角度,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可以是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隐性基因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测交,子代有4种表现型,可以肯定F1中的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若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这一基本条件。 (3)由于突变存在不定向性,所以,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S,就说明不是突变产生的,从而否定了前面的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碱基互补配对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稳定传递。,2(2014山东师大附中模拟)科学家发现一种AGTN3基因,其等位基因R能提高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其另一等位基因E能提高运动员的长跑成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GTN3变成基因R或E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该现象发生的本质原因是DNA分子的基因内部发生了_。 (2)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现基因R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加大,而基因AGTN3在该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减小。那么,该种群中具有_基因的个体更容易在当时的环境中生存。,(3)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人的各种性状。基因R控制人体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_和_两个阶段。参与该过程的核酸含有_种核苷酸。 (4)若一个家庭中,父母都具有E基因,擅长跑;一个儿子也具有E基因,擅长跑;但另一个儿子因不具有E基因而不善于长跑。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5)科学家把运动员注入的能改善运动员各种运动能力和耐力的基因称为基因兴奋剂。并预言,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提高,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将出现使用基因兴奋剂这种最隐蔽的作弊行为。这是因为注入的基因存在于运动员的_。 A血液中 B肌肉中 C心脏中 D小脑中 (6)若一对夫妇不含R基因,因注射了R基因都提高了短跑成绩,则他们在这以后所生子女具有R基因的概率是_。,答案 (1)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改变) (2)R (3)转录 翻译 8 (4)性状分离 (5)B (6)0 解析 综合理解生物的遗传、变异的相互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等位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基因突变是因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者改变引起的。 (2)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基因R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加大,说明该种群中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个体更容易在当时的环境中生存。,(3)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在转录过程中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相应的mRNA,并且在翻译过程中需要tRNA的协助,因此在该过程中DNA和RNA均参与,共8种核苷酸。 (4)由于另一个儿子因不具有E基因,说明父母均为杂合子,在遗传学上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即后代既表现出显性性状,又表现出隐性性状的现象。,(5)运动员各种运动能力和耐力主要与肌肉有关,肌肉是运动的直接器官,因此这种作弊行为应该是将基因兴奋剂注入肌肉中。 (6)虽然这对夫妇注射了R基因,使肌肉细胞中含有了R基因,而身体的其他部位不含R基因,即产生的生殖细胞中不含R基因,因此所生子女不可能含有R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