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燕歌行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368247 上传时间:2019-11-2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专题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燕歌行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专题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燕歌行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专题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燕歌行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燕歌行,文题解读,文本赏读,内容索引,文本拓展,文题解读,高適(约700765),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少贫寒,潦倒失意,后客游河西,为哥舒翰掌书记。安史之乱起,以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潼关失守,他奔赴行走,见玄宗陈述军事形势,迁侍御史,擢谏议大夫。后任淮南节度使,任彭州刺史,迁蜀州,代宗时为成都尹、,一、诗人名片,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卒,谥忠。 高適以边塞诗成就最高,也有一些反映时事及民生疾苦的诗,语言质朴,直抒胸臆,气骨琅然,多慷慨悲壮之音。,旗亭画壁 唐代开元时代,王昌龄、高適、王之涣三人齐名,他们三人经常聚集在一起饮诵赋诗、郊游论文。一次,三人在长安旗亭沽酌,观赏秋景,适逢一戏班子唱戏。王昌龄提议看戏班子唱谁的诗最多,王之涣补充道:“如果他们唱得很多,唱谁的,谁就在墙壁上画一道。”第一个歌女先唱,唱的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另一个歌女唱的是高適的塞上听吹笛,接着又唱了王昌龄的闺怨。最后一个出场的是戏班子里最漂亮的歌女,她唱的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歌声悦耳动人,仿佛把人带到了那诗的意境中。听完,三人相视,大笑起来。,二、诗词故事,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守珪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三、文题背景,燕歌行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作者有感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与奚族作战打了败仗却谎报军情,作诗加以讽刺。诗歌生动地展现了从慷慨应征、转战绝域到战败被围、短兵相接等一系列边塞战争的激烈场面,并借此歌颂了广大士兵奋勇杀敌、不图名利的高尚精神,谴责了将帅的骄纵荒淫,揭露了军中的苦乐不均。,文本赏读,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 该诗共28句,描述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每四句一韵,共换七韵,且用韵平仄相间,抑扬有节,具有音调之美。 共分四层,各层的节奏、押韵情况如下: 第一层:出师,一、诵读,整体感知,扌从,第二层:战败,第三层:被围,第四层:死斗的结局,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提示 清人宋宗元说高適燕歌行中的“沉痛语不堪多读”。除第一层宜读得雄壮有力外,以下各层均有“沉痛”语,如“战士犹歌舞”、“铁衣少妇空回首”等诗句,表现了边塞兵士的凄情惨状。读来,语调宜格外沉痛。,提示,是什么地方,歌舞升平,一派祥和欢乐的景象?是什么地方,有无数将士浴血奋战,出生入死?一边是歌舞场,一边是生死地。谁该谴责,谁该叹息?死生只一瞬间,生命之宝贵,究竟是追求欢乐,还是拼死卫国?是与非,对与错,历史自有评判,公道自在人心!,二、悟读,诗情画境,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品读,鉴赏评析,答案,答案 用了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2.“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一句中景色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答案 本诗句写了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的景象,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3.燕歌行第三层写士兵痛苦的背后隐藏着什么,与诗歌的主旨有着怎样的联系?,答案,答案 第三层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困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写征夫想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摇那可度”的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无所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沦”!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 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这是深化主题不可缺少的一层。,4.诗的最后四句暗含哪两层对比?这四句的作用如何?,答案,答案 (1)暗含两层对比:一是奋不顾身的战士与沉迷歌舞的将帅的对比,二是古代有勇有谋、关爱士兵的李广与今日无德无才的将帅的对比。 (2)作用:最后四句总结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悲壮啊!升华了全诗的主旨。,文本拓展,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董大 高 適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 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曛:昏暗。,(1)赠别诗一般都写得缠绵悲伤,这首诗却写得别具一格,其特点是什么?,答案 这首诗一反送别诗的哀愁伤感,代之以充满豪情的安慰,体现出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答案,(2)诗歌前两句中的景物描写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答案 景物描写是苍茫雄浑的,大雪纷飞,日落黄昏,只见遥空断雁,恰与离别情景相吻合。,2.将高適的燕歌行与下面的塞上听吹笛对比阅读,看看两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不同。 塞上听吹笛 高 適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答案,答案 (1)在燕歌行一诗中,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和排偶的句式,对两种截然相反的事物只作客观描述,一同摆在读者面前,起到了振聋发聩的艺术效果。 (2)塞上听吹笛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前两句写实景,后两句又构成一种虚景,并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前两句的实景搭配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