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60806 上传时间:2019-11-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0 页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运用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煤矿综合素质的高低。煤矿安全与否取决于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环境,而人的安全行为与人的安全心理密切相关。煤矿安全管理主要是对人、设备和矿井自然环境的安全防护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是核心。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由事后追查为主转变为事前预防为主,按照人的心理规律和客观规律制定安全预防措施,引入和运用心理科学,更好地为煤矿安全管理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安全管理体系。具体讲,煤矿的安全生产运行过程就是指“人环境安全行为安全状态人”的反复循环。其中,人是安全生产运行中的核心因素。安全管理就是要着重研究和控制在生产活动中自由度极大的人,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基础和保证。煤矿发生事故,除了环境和设备诱发的因素外,更多的则是人为事故,即责任事故。要克服人为事故的发生,就需要运用安全心理学的原理,培养训练员工养成自我控制的素质,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出现,避免事故的发生。1知觉在安全生产中的运用知觉在安全防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知觉对客观事物属性的认知程度如何,对人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矿工在井下作业,要做到高效和安全,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主要是通过对井下一系列复杂事物和特殊环境的感知、记忆、理解,达到人与性格、事物与环境、生产与安全的适应和协调。只有清晰地感知到井下的客观环境,才能为排除不安全隐患奠定认识基础。同时,只有矿工知觉出不安全隐患才能在行为上、技术上做到预防,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生产。要按照感知规律来认识和观察井下环境,具体方法如下。(1)运用强度性,增强刺激感。被知觉的事物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才能达到知觉的清晰。一般来说,强烈刺激容易被知觉,微弱刺激容易被忽略。在井下安全管理中,适当运用知觉对强度的敏感特征多搞一些安全标志,搞一些相对强度,如静与动、白与黑等,提示矿工们注意,增强知觉效果。煤矿安全管理应充分利用知觉对强度的反映规律,改进和完善矿井的安全标志,以此进一步提高矿工的安全警惕性。(2)运用对比性,增强印象感。为了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在管理中要自觉地运用不同事物的对比,以增强人的知觉印象。不同的颜色对比、不同的形状对比、不同的声音对比、不同的环境对比等等,这些都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知觉印象,提高他们观察安全隐患的能力。(3)运用协同性,增强有效感。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要运用协同性原理,调动各种感官,参加知觉运动,使人的知觉达到更加有效的程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听的东西只能记住15%,而看的东西则可以记住25%。所以,搞安全教育应做到形式多样化,达到耳听、眼看、手到,特别是员工对新设备的操作和新技术的掌握,要进行试操作以及岗前培训。2安全行为中的动机激励安全动机是推动矿工进行安全生产的一种内部动因,推动着员工关注安全,安全精力达到高度集中,使之成为一种定向力量。员工的安全动机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能否真正把安全当作生产的第一需要,能否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矛盾,都要求员工在生产操作的每个环节中,必须坚持执行安全生产制度。从煤矿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说,通过预测矿工的动机来提高矿工安全动机的行为,主要有以下2个途径:(1)强化目标的吸引力。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整顿”、“无事故季”、“安全生产月”活动。按工种不同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如对机械类工种开展“安全运转1000天”,对个人提出“安全标兵”、“十佳安全能手”、“安全红旗手”等等。推行的目标一定要有强度,对员工能产生吸引力,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强烈的反应和情感。(2)增强安全动机的外界压力。开展“安全家庭”、“安全帮教”活动,家属对矿工要做到“敲安全钟、吹安全风”、“提安全希望”等,对矿工安全动机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效应。3安全行为中的个性培养安全管理是以具体的人作为对象的,因此,对员工个人特征的掌握,对员工性格特征的了解,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必要前提。从性格上看,煤矿工人憨厚朴实,不拘小节。但煤矿生产中“愣头青”发生惨祸的比例也很高。从心理过程、特征和状态看,普遍存在侥幸、麻痹心理,这是安全生产的大敌。矿工有不同的个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决不能凭想象去改变矿工的个性。但是,我们却有必要引导矿工的个性去适应和服从总目标,在安全管理上应发挥人的性格作用。因此,需要做到以下3点:(1)根据矿工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矿工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在处理安全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不能搞一刀切,在方法上要讲究,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性格的作用,做好安全管理。(2)根据性格在社会倾向上的优劣,要把性格引导到有利于安全工作的轨道上来。这就要求管理者摸透每个矿工的性格,最好让工作岗位与性格协调起来。例如看守工、机车司机、电工等岗位,最好安排沉着冷静的职工。(3)根据性格的相对稳定性,管理者要有耐心,因势利导,不可激化矛盾。例如对急躁和有冒险性格的矿工,不宜简单地批评,而要让他们干适合自己的工作,随时提醒他们遵守煤矿安全规程,以利于发挥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4注重安全心理培训实践证明,在紧张、危险的工作环境中,心理素质强就会激发斗志、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员工的技术素质就会得到更好的发挥,就可以处理好险情,保证安全生产。因此,我们必须对矿工进行安全心理培训。矿工安全心理和安全态度的形成,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对矿工进行安全心理培训,就是运用心理学这个手段,建立矿工安全心理模型,形成安全心理定势,提高安全心理容量,从而使员工在生产中能够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做出适应性的反应,用心理指导行为,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矿工安全心理培训是一项新内容、新任务,培训工作要采取逐步展开的方式,内容从简到繁,方式由易到难,做到经常化、渐进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通过培训,使员工自觉地控制心理活动,指导好自己的工作行为,实现安全生产。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是人,人又有心理活动,因此,在煤矿安全上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就能抓住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人及其心理。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工作做到有预见性和主动性,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第 6 页 共 10 页安全心理学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高新技术的成群推出,对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投入越来越成为我们企业生产系统的主流,这就意味着体力劳动会逐渐减少,脑力劳动逐渐增加,而安全生产对职工来说,思想压力会越来越重,尤其是生产一线的职工,这种思想在某种时候牵制着公司安全生产的良性发展。所以,作为一个企业,做好职工在安全心理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在安全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1二个例子例子1:这是发生在日本一家企业的人身伤害事故。有一位仓库主任在接电话时,为了省事方便,不从楼梯处走到办公室接电话,而是从靠近办公室处2m高的平台跳下,结果把脚给扭伤。相关建筑平面布置如图1。这是1起简单、明了的人身伤害事故。在这起事故中,可以看出这么两个问题:(1)是这种环境造成了仓库主任的心理变化进而引起上述个人行为;(2)在公司规章制度中未明确不允许人员直接从平台跳下的规定。这两方面的原因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是一个安全决策者行为和受害行为共同造成的事故,他们的个人心理行为是这起事故的主要问题所在。决策者未从环境对人心理上的影响考虑到人的思想行为,间接导致了受害者事故的发生,而受害者恰恰是这种个人的思想行为对自己造成了伤害。这两种分析归根到底都是安全心理学中所提到的个人心理活动支配个人行为的问题。所以,必须研究个人心理活动从而为个人行为作出决策和提供方便。例子2:xx年底,某热电厂一位持证电梯工萧某,有一次在12m运转层进入电梯操作前,不看电梯的停运位置(当时电梯停在0m层),而是打开门直接走入电梯,结果被同行的人员在她一只脚迈入电梯口处时生硬拉了回来,避免了一起人身伤害事故,而她却不从中接受教训,在又一次工作前,又犯了同样的错误,结果这次没有上次幸运,没有人与她同行,从运转层掉入0m层致死。不难看出,萧某正是存在侥幸心理的作业行为者。不遵章进行工作任务,总是认为事故是出于偶然,对于自己长期工作形成的非正确的思维定式导致的错误行为不进行改正,而是一味地偏固执行,却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而这起事故的发生也是关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所涉及到的话题,也是在事故辩证论中提到的有序与无序的问题,如果萧某按照公司规章制度,从电梯的管理、运行角度来有序地执行作业,不放纵自己的思维空间无序执行的话,这起事故就不会发生。2人的心理活动对其工作安全的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对其在工作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包括了他的个人感觉、知觉、记忆、情绪、情感、意志、注意、需要、动机、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问题。而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归根到底都是为如何预防事故来进行的,人的行为过失以及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都可直接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思想、行为发生倾向造成的,而这种倾向最根本的原因则是人的心理活动所产生的。人是机器的操作者、设备的主人,所以人在生产中是最重要的。人的一切语言、行动受心理支配,因此,提高工作现场的安全水平关键在人,在于人处于不同情况下的心理活动与自我认识。上述案例表明心理学与安全生产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安全心理学特别强调人的行为规律是受制于人的心理活动的。这就是说,人的心理在波动、异常时会导致生产工作的不稳定性,而良好的安全心理活动可以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为提高安全效果提供稳定可靠的素质。这就告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使职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一个稳定的心理活动,我们的安全生产局面在某种程度上就会趋于稳定。3安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要想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在所有可分析的因素中,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因素,因为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只有把人的工作做好了,才能从根本上为生产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证。因此,认识人,研究人,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行为规律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以研究人在安全生产中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为目的和任务的安全心理学,其重要意义也恰恰就在这里。具体地说,我们研究安全心理学的意义在于:(1)可以为工程技术设计部门提供心理学依据使机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更符合人的心理特性和行为规律;(2)可以为生产所处的自然环境的改善和改造提供指导,使之更能发挥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3)可使安全管理部门制订更加合理和科学的安全法规、条例、制度等,提高安全管理水平;(4)可以为提高职工安全教育的效果提供更具说服力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有助于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5)可以为人们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提供深层次的解释,从而帮助人们找到预防事故的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第 9 页 共 10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