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290698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0 页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环保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化工的发展关系到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而化工生产中的安全和环保又历来在企业经营和政府领导者心中占据第一要务的位置。随着化工企业发展节奏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安全管理体制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化工行业的安全隐患和压力日益增大。每次事故发生后,政府部门都能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诸多原因。重大安全环保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以下几点不可忽视:1.经济沟难沽?竞争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生存和发展的常态。经济发展速度和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实力对比,是政府领导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加快发展速度,各地往往不惜突破政策、牺牲环境,将一些本来应该在发展的同时解决的问题往后拖延,以致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发生安全事故就成了必然。2.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大我国曾对经济发展和安全环保的关系有一种误解,即先发展、后治理,由此遗留下许多安全隐患和污染难题。一些生产工艺技术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技术投入又不足,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加之在市场引导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占领市场、生产装置长期满负荷甚至超负荷投运,使安全问题越加突出。3.政府职能转换我国为了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一些行业主管部门被撤消或合并,将其转为不再具有行政权利的行业协会,再加上企业自身的管理未跟上,企业的安全隐患和违规情况很难被及时发现和纠正。4.社会对安全的认识和事故应对水平不高企业安全工作的范围往往局限在自己的管理区域内,对周边的安全宣传和知识普及非常有限。在我国的教育中,很少涉及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自我救护能力的锻炼,缺乏相应的民间组织和培训机构,整个社会对突发事故的预防和危机管理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企业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我国化工生产正步入重化工时代。为此,安全环保不仅应成为企业的首要问题,而且应有更多的投入,大力强化培训教育,认真抓好安全环保工作,着重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认真探索和研究安全生产的规律,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管理水平。2.加强政策引导,严肃落实法律法规。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今年国务院也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3.加大资金投入,尽快扫除安全隐患。针对国家和企业过去对安全环保投入少,国家应拨出一部分资金作为专项费用。同时,以优惠政策督促企业自筹资金,加快技术改造和更新步伐。4.研究实行新的安全监管体制,扩大安全监管的范围。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安全生产的整治力度,坚决关闭取缔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场所;另一方面,要把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逐步建立稳定、长效的安全监督机制。5.强化管理,落实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建立安全生产评价跟踪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各地方政府和企业都要建立起安全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参与到安全的监控和管理上来,研究和制订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认证体系。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安全生产的预警机制和事故后的处置预案。总之,我们都应从事故中吸取血的教训,牢固树立起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切实履行安全职责,加强安全管理,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第 4 页 共 10 页化工企业的安全检查要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每年定期演练至少2次;应急预案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生产、储存场所、具有危险的区域性地段均要张贴警示标志。安全装置建立档案,专人负责,经常检查、校验、检修和维护保养。1.检测与报警设施(1)工艺装置火灾爆炸危险部位,设置超温、超压、报警(声、光)和安全连锁装置。(2)可燃气体(蒸气)可能泄漏扩散处,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3)地上立式储罐设液位计或高、低液位报警器。频繁操作及等于和大于50000m3的油罐设自动连锁切断进油装置。(4)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存入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并定期向作业人员公布。(5)在有毒气体可能泄漏扩散处,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2.泄压设施(1)可能引起超压的设备设置安全阀,并按标准进行定压,定期校验。(2)甲、乙、丙类的设备,应有事故紧急排放设施。(3)有突然超压或发生瞬时分解爆炸危险物料的反应设备,应装爆破片和导爆管,管口朝向无火源方向;同时设报警信号和泄压排放设施及自动或手动遥控的紧急切断进料设施。3.防静电措施(1)对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内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设备和管道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2)可燃液体、液化烃的装卸栈台和码头的管道、设备、建筑物、构造物的金属构件和铁路钢轨等(作阴极保护者除外),均应作电气连接并接地。(3)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装卸栈台,应设静电专用接地线。(4)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0。(5)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如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6)在爆炸危险区范围内的皮带传动转动设备应采用防静电皮带。(7)在安全流速下输送易燃物料。(8)在易燃易爆物质生产及储存场所,应设消除人体静电装置。4.防雷设施(1)仓库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防雷设计安装规范的规定,设置防雷装置,并由有资质的单位定期检测,有检测报告。(2)工艺装置内露天布置的塔、容器,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钢罐等,必须设防雷接地。(3)避雷针(网、带)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4)在爆炸危险区域内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的管道,应采用跨节等防雷措施。5.阻火设施与呼吸阀(1)可燃气体(蒸气)放空管、排气管出口处,必须设置阻火器。(2)储存甲、乙类油品的固定顶油罐和地上卧式油罐的通气管上应装设呼吸阀。6.通风(1)空气中含有容易着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必须装设送、排风系统且应防爆、防静电。(2)排除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的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进行净化,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的布置应满足要求。(3)甲、乙、丙类生产厂房的送、排风管道设置合理。7.围堰、泄险与防护堤(1)开停工、检修中,可能有可燃液体泄漏、漫流的设备区周围,应设置围堰和导液设施。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必要的泄险区。(2)储存罐组应设防火堤或事故存液池,其有效容积和隔堤设置满足标准化要求。(3)甲、乙、丙类液体库房,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遇水燃烧爆炸的物品仓库,应设有防止水浸渍的设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必须设置火灾报警系统。8.消防站或专职消防队的设置(1)根据要求设置消防站或专职消防队。(2)消防站或专职消防队的布置、力量配置满足标准化要求。9.工艺装置区、储存区、危险化学品码头装卸区内的消防设施的配置符合标准化要求。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1)工艺装置区或罐区,应设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2)消防给水管道应环状布置。(3)地下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距冰冻线不应小于150mm。(4)工艺装置区或罐区的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不应小于200mm。(5)消火栓的设置应满足标准要求。10.有毒有害车间(岗位)、仓库应设置洗眼、喷淋等冲洗设施,并配备足够适用的急救药品和应急解毒、洗消药品、物品。设置救护站,配置急救器材和药品,并昼夜值班。无条件的企业,可就近与有能力的医院签订救助协议,作为固定急救点。有毒、有害车间成立抢救组,100人以上的车间,至少有10名兼职救护员,并备有急救药品、器具。11.仓库管理(1)企业制订有危险化学品入库验收制度,核对、检验进库物品的规格、质量、数量。无产地、铭牌、检验合格证的物品不得入库。(2)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分库储存,储存安排与垛距符合标准要求。(3)甲、乙类物品和一般物品以及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分间、分库储存,并在醒目处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质和灭火方法。(4)甲、乙类物品厂房、库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不准住人。库房工作人员在每日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5)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堆垛)具有防火措施。(6)剧毒品、炸药、放射性药品单独存放,且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7)保管人员根据所保管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器具。12.储罐区管理(1)各种承压储罐符合我国有关压力容器的规定,其液面计、压力计、温度计、呼吸阀、阻火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完整好用。(2)液化石油气及闪点低于,沸点低于的易燃液体储罐,无绝热措施时,应设冷水喷淋设施,设施的电器开关设置在远离防火(护)堤处。(3)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区内,不应有与储罐无关的管道、电缆等穿越,与储罐区有关的管道、电缆穿过防火(护)堤时,洞口应用不燃材料填实,电缆应采用跨越防火(护)堤方式铺设。(4)罐区防火(护)堤的排水管应相应设置隔油池或水封井,并在出口管上设置切断阀,或在不排水时以土堵死出口。第 9 页 共 10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