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五部分 专题六 仿用句式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278851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8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五部分 专题六 仿用句式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五部分 专题六 仿用句式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五部分 专题六 仿用句式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六 彩笔雕章知几首,可人标韵无新旧 仿用句式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第五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2016高考导航 考点 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解读 仿用根据给定的示例仿用,能力层级为E;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 复、设问、反问;运用在此考点主要体现在仿写中规 定运用某种修辞手法。,第五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 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 手法。本题可就近联想与“弯月”相似的事物,如“残 花”“飞絮”“晨霜”等。,A,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内容和形式 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 法。本题例句以“人生的扣子”为中心,写了一个比喻句, 先是作比,后是总结说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重要性。 另选话题时,也要照此顺序,用此形式。 答案:(示例)就像盖高楼打地基一样 如果第一处地基打不 好 后面的地基就不稳固 人生的地基从一开始就要打好,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此题,要认真审读语境, 处所填内容要紧扣老师“勤耕三尺讲台”的话题,赞扬老师 的奉献精神;句式、字数要与上句一致。处要用具体的教 学内容来表现老师的工作特点与辛勤付出,注意“加减乘除” 与“算不尽”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句式、字数要与上句 一致。 答案:(示例1)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 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 (示例2)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 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观察这四 个会意字,弄懂字的形义之间的关系。其次要仔细阅读例 句,按照例句的形式,针对“从”“北”两个字分别写出 两个七字句,所写的语句要能展示字的形义关系;此外, 还要注意所写句子结构一致,修辞相同,意脉相承,内容 相关,风格近似,品位高雅,符合事理逻辑。 答案:(示例)从:一人前行一人后 后人跟随前人走 北:二人站立背靠背 字义相背可意会,1对于仿用句式的考查,新课标卷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 _ _ _ 2你有做错的题目吗?如果有,原因是什么? 答: _ _ _,感悟: 1仿用句式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新课标卷近几年较少考查, 但从其他省份高考卷可以看出,仿用句式具有两个鲜明的 特点:一是与修辞手法结合,特别是比喻;二是题型多样, 有填空式,有自选话题式,还有诗节的仿写。从赋分4分看, 仿写的语句一般是两个分句,利于评分。 2略。,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句式仿用一般不是仅就句式的特点 设题,而是与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排比、对偶等 联合起来考查。常见的仿写形式有:自选话题式仿写、命题 式仿写、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和拟写对联。,题型1 自选话题式仿写 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 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人生如山,应该多一些生机,少一些荒凉;人生如 水,应该多一些清澈,少一些污浊;人生如树,应该多一 些翠绿,少一些枯萎。 【我的理解】_ _,解析:考生在解答本题时,要抓住示例的句式特点及比喻的 修辞手法。此题在句式上有两个特点:如;应 该多一些,少一些。在修辞上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且在前面“如”的比喻之上,后面的内容要符 合前面的喻体的特点,如“生机”“荒凉”符合“山”的特 点,这是仿写的内在要求。考生在仿写时一定要注意形式和 内容两方面的要求。 答案:(示例)心灵如天,应该多一些晴朗,少一些阴霾;心 灵如地,应该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冷漠;心灵如风,应该多 一些柔和,少一些凄冷。,2仿照下面这节小诗,另写一节。要求:与原诗句式相同,修辞一致。 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 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 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啊 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 【我的理解】_ _,解析:这是一个自选话题式仿写题。仿写时,除第一句外, 其他三句必须都是比喻,还要表达出渴望温暖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给我一个拥抱就够了/如鲜花一束,像朝霞一 抹/这就是一首最幸福的歌谣啊/仿佛秋天,浪漫又丰盈,方法小结 自选话题式仿写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提示:要明确原句围绕的话题,把握话题与其他内容的关 系,找出句子中隐含的信息,比如运用的修辞方法等。根 据原句中话题与中心的关系,另选也具有这种关系的话题, 然后用相同的句式表达。,题型2 命题式仿写 1下面是一首题为“冬天”的短诗,仿照这首诗,以“秋 天”为题,写一首句式相同、内容相近的小诗。 晶莹的冬天 将我的生命 映衬得更加坚强 在广博的大地中 随雪花尽情地舞蹈 【我的理解】_ _,解析:先串读诗句,把握大意。再摘取诗中有关“冬天”的 意象,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用“秋天”的有关意象置 换,按照原 诗句式 表述, 注意最 后一句要 恰当运用 比拟 手法。 答案:火红的秋天/将我的意志/煅烧得更加坚定/在广阔的 天地间/与秋风深情地对白,2围绕“雨”这个话题,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 句话。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感情的门环。垂 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_;_。 【我的理解】_ _,解析:先明确仿写要求,要围绕“雨”这个话题;后分析例 句特点,诗词中的人物有诗句及其意境。 答案: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 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方法小结 命题式仿写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提示:命题式仿写首先要把握所给例句的特点,看清题目要 求使用或限制使用的词语或内容,要分析例句使用的句式和 修辞;其次是合理置换,仿写并不是推倒重写,而是置换其 中的部分内容,保留原句的结构框架;最后还要注意主旨是 否一致,情感色彩是否相同。,题型3 嵌入式仿写 1另举两个例子填入下面的横线处,构成前后呼应的排 比句。 庄子是先秦乃至古代中国的最伟大的批判者,正是他的逍 遥,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_;_。 无论是逍遥,呐喊还是抨击,他们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思 想者和批判者。 【我的理解】_ _ _,解析:从题目要求看,要采用横线前的句式:“某某是 批判者,正是,”;从横线后面的句子看,内容上 要围绕“呐喊”与“抨击”,还要“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思 想者和批判者”。据此,可以联想鲁迅和其他一些批判现实 主义的作家。 答案: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有力的批判者,正是他的呐喊,唤醒了 无数沉睡的国人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最杰出的批判者, 正是他的抨击,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种种丑恶,2结合文意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横线前面的句子句式 相同,且前后构成排比的修辞手法。 我不知道风声中夹杂着多少自远古而至的呢喃, , 我更不知道眼神中迷离着多少为心灵而生的迷茫。我未曾 欣赏过瓦尔登湖满天的星河, ,我更未曾触摸过乞力 马扎罗山下静卧的雄狮“我不知道”,这是我唯一能 向心中的疑问作出的自豪的答复。 【我的理解】_ _,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从所给文段来看,前一横线处的 中心话题是“我不知道”,后一横线处的中心话题是“我未 曾”,仿写时要分别围绕这两个话题,注意要求仿写的句子 必须与文段中的前后语句构成排比。 答案:我不知道泪水中漂泊着多少从洪荒而来的脚步 我未曾见识过可可西里奔跑的羚羊,方法小结 嵌入式仿写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提示:嵌入式仿写,不仅要注意句式的一致性,更要注意话 题和文段主旨的统一,注意前后的连贯和照应。其要求更严 谨,形式更固定。,题型4 续写式仿写 1仿照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续写两个 句子,使之与画线的部分一起构成排比。要求语意连贯、 顺畅。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 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只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 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 海洋一样湛蓝的花;_;_。 【我的理解】_ _,解析:这种仿写,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观察例句。内容: 句子的上半句为“贬”,后半句为“扬”,前后对比,整个 句子是赞美自然中的“生命奇迹”;形式:都用了数量词, 都用了表转折关系的“竟”。 答案: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 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竟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 中自由穿梭。,2阅读下面的材料,仿照甲方的句式,替乙方续写一段辩 论词,反驳甲方的观点。字数要大致相当。 四月的巴黎罗浮宫内,沉睡的是蒙娜丽莎断臂维纳 斯等40万件艺术珍品;罗浮宫外,一色玫红色上衣配黑 色长裤,整齐的动作下,中国大妈伴随着音乐跳起广场舞。 此事经网络报道,立刻引发甲、乙双方的辩论。 甲方认为:这件事情证明了中国的进步。中国人民不仅富裕 起来了,而且比起过去,她们更乐于表达自己,追求个性。 中国大妈好样的! 乙方认为:_,【我的理解】_ _ 解析:这是一个观点相左、形式相近的仿写题。甲方认为是 “进步”,乙方就应该认为是“不进步”或“退步”。甲方 陈述的观点,采用“不仅而且”的句式陈述理由, 乙方也要采用相同的句式。 答案:(示例)这件事不能证明中国的进步。中国大妈不仅与 富裕无关,而且也不代表全部,她们不欣赏艺术珍品,喜欢 热闹,中国大妈还需要进步。,方法小结 续写式仿写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提示:首先要把握整个语段的观点,注意给定的语句的表达 形式;其次要揣摩画线处是补充事例、描写说明,还是议论 抒情,注意续写的内容与表达方式;再次要注意续写的连贯 性、遣词造句风格的一致性。,题型5 拟写对联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上联,补写下联。 邵逸夫是香港电影业的代表性人物,他将中国电影带到西 方,将香港这个曾经的殖民地打造成“东方好莱坞”。同 时,他还是著名的慈善大家,一生致力于福利事业,他于 1975年成立香港邵氏基金,屡屡向世界各地的教育、医疗 和其他福利事业捐款,总额已超过32亿港元。 上联:传媒巨擘,播华夏文明于海外 下联:_,【我的理解】_ _ 解析:从文段内容看,前半部分介绍了邵逸夫在电影事业上 的成就,后半部分介绍了他在慈善事业上的贡献。对联的上 联写其电影事业的成就,那么,下联就要写其慈善事业的贡 献。从形式上看,对联是严格的对偶,要求结构相同、词性 一致、平仄协调,还要注意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不能是仄声。 答案:(示例)慈善大家,布福利恩泽在世间,2(2012高考四川卷)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 内容与节日相关;可以不考虑平仄。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 (2)中秋 上联: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我的理解】_ _,解析:根据对联上下联的结构特点,围绕端午和中秋两个 节日,选取富有民俗色彩的事物或事情,按照对偶的要求 拟写。 答案:(1)下联:闻粽香永记屈子忠魂 (2)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方法小结 拟写对联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提示:对联是严格的对偶,要注意上下联字数相等,相同位置 的词性相同、结构一致、语意相关。其次,要注意对联内容的 限制性,平仄一般不论,但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不能是仄声。,句式仿写的最高境界是形神毕肖。为达到这一目的,仿写 前要“三审”,仿写时要“三注意”。,一、“三审” 1审要求。明确题干要求,确定仿写对象,注意句数、字 数和修辞的要求。 2审示例。明确例句的句式特点,理清句间关系和层次。 3审修辞。仿写一般与修辞手法的使用紧密结合,要准确 把握题干中明示或者例句中暗示的修辞方法,揣摩其特点。,示例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_,_; _,_。所以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 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答:_ _,解析:“审要求”,仿写的对象是“前面的句子”,即“每 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修辞的要求是“构成一组 排比句”。“审示例”,这是一个嵌入式仿写,“示例”是 横线前面的句子:“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这句 话中“水塘”和“海洋”是小与大的关系,“海洋的气息”, 含有比拟手法,因为“海洋”本身不呼吸,“气息”是 生物体的呼吸。“审修辞”,在这个题目中,包含了两种修 辞手法,一是仿写后的语句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其次是 句中暗含比拟。 答案:(示例)每一条小溪里 都有大江的身影 每一棵小树 上 都有森林的风姿,二、“三注意” 1注意外在形象的一致性。句式仿写在明面上看,结构形 式要相似,句子的长短要相同,遣词造句要一致,有些词 语要重复使用,如上面的“每一里,都有的 ”。这是最基本的。 2注意内在逻辑的一致性。要准确并深刻理解例句的内容, 分析语句间隐含的信息,把握其内在逻辑,特别是分句之间 的关系、表述的先后顺序、观点和例证的关系,等等。如上 面的题目,我们如果仿写成“每一个举动中,都有性格的展 示;每一句言语里,都有修养的影子”,仅从结构上看,也 是符合的,但不符合整句逻辑的一致性。,3注意情感风格的一致性。好的仿句,水乳交融,珠联璧 合,语言习惯、情感风格高度一致,是“高仿品”;差的 仿句,不伦不类,狗尾续貂,属“山寨版”。 请看下面的题目和答案,评一评哪一个答案是“高仿品”, 哪一个是“山寨版”。 参照示例,选用另一事物进行仿写。要求形式相似,内涵 相近。,【示例】 月亮缺了, 是形的消隐, 还是韵的升华? (示例1)鸟儿飞了,是秋的终结,还是冬的来临? (示例2)流星落了,是光的流逝,还是影的交织? (示例3)太阳落了,是明的衰朽,还是暗的崛起? (示例4)笛声远了,是人的离去,还是情的萎靡? (示例5)伊人去了,是貌的涣散,还是神的流传? (示例6)花儿谢了,是蕊的干枯,还是果的新生? (示例7)河水干了,是雨的无情,还是云的吝啬?,葡萄美酒,醉卧大漠中的沙场,竹杖芒鞋,回望黄沙道的斜阳,【答卷抽样】 纵马塞北,体会大草原的神韵;徘徊江南, 感受乌衣巷的变迁。(2分),【解答规范】 1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本题要求仿照画线的句子,另 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构成排比句。 2第二步,审示例。明确例句的句式特点:前一个分句 都是动补结构,后一分句是动宾结构。审清隐含信息。 例句暗示的是“古典诗词”“俊秀神奇的山水”,且是“ 精神的安放之所”。审修辞。化用古诗词。 3第三步,根据内容和句式的要求,遣词造句,得出正确 答案。 提示:葡萄美酒,醉卧大漠中的沙场;竹杖芒鞋,回望黄 沙道的斜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