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葡萄糖之磷酸脱氢酶缺乏症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226805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9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细胞葡萄糖之磷酸脱氢酶缺乏症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白细胞葡萄糖之磷酸脱氢酶缺乏症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白细胞葡萄糖之磷酸脱氢酶缺乏症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英文名称,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in leukocyte,类别,血液科/白细胞疾病/白细胞减少症,ICD号,D72.8,概述,白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G-6-PD deficiency in leukocyte)是1972年由Cooper等报道,其特征为患者中性粒细胞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显著降低,自幼反复出现各种细菌感染。,流行病学,发病年龄多在5岁以下。,病因,白细胞中的6-磷酸脱酶缺活性降低所致的细菌感染。,发病机制,根据1971年Bachner等的研究,认为G-6-PD是细胞内单磷酸己糖(Hexase-monophosphate)分解代谢过程中所必需,它能催化单磷酸己糖脱氢产生NADPH,后者在NADPH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H202,从而在细胞内发挥杀菌作用。本症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中G-6-PD酶的活性低于正常人的25%(有人证实先天性白细胞G-6PD缺乏症的中性粒细胞此酶的含量往往也低,但大多数红细胞G-6PD缺乏症的患者,中性粒细胞G-6PD水平相当于正常人的25%50%)。,发病机制,其细胞中H202含量也低于正常人的25%,即便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虽属正常,但起不到杀菌作用,因而在吞噬病原体后不增加耗氧量和己糖单磷酸旁路活性,故不产生过氧化化氢。,临床表现,主要对H202阳性菌属易感性增高,易发生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黏质沙雷菌以及很多真菌感染。除有慢性肉芽肿症状外,尚合并轻度非球形细胞溶血。,实验室检查,1.NBT还原实验正常或降低,多数病例杀菌力低。 2.中性粒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美蓝刺激HMP,CGD的中性粒细胞HMP活性增加,本例则无反应。 3.中性粒细胞G-6PD活性 降低在正常5%以下。,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可诊断。,治疗,主要采用支持对症及积极控制感染。尽早明确病原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以杀菌药为主,且大剂量。待病情控制后继续用药23周,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严重感染可试用白细胞输注或骨髓移植。,谢谢大家!,by 大头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