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单元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16080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单元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单元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单元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提升,一、不同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经营措施 1.价格变动 企业要依据市场,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消费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所以企业生产应该立足市场消费需求,通过生产创新,为消费创造动力。 3.企业与劳动者 企业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4.市场经济 (1)企业要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和市场交易原则,树立诚信意识;市场交易必须坚持自愿、公平、诚实守信。 (2)企业要利用国家宏观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 5.持续健康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6.对外开放 (1)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2)通过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3)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4)同时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二、促进就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三、中小企业的发展 1.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意义 (1)从所有制角度:有利于优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生产力发展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推动生产力发展。 (2)从生产角度: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各类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3)从分配角度:有利于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收入,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比重。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4)从交换角度:增加市场有效产品的供给,稳定物价。 (5)从消费角度: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如何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困境 (1)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需要政府通过财政税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需要加快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2)加强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理。同时中小企业要加快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采用先进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采用上市、股权、债券等多种方式直接融资。,“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技巧 题型特点 “措施类”主观题,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引导语来设问,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建议。材料信息一般是某地、某事存在一系列问题,设问要求回答应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等;或者材料展示某地、某人成功的做法,设问要求回答某做法是如何取得成功的、给我们什么启示等。知识范围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方面。,典例剖析 典例 (2014山东高考)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2009年、2011年、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数据统计表。,注: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状信息技术进行交易的各类商 务活动的总称。,材料二 当前,网络售假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2013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网络售假问题是网友投诉最多的热点问题之一。 (1)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意义。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二所示问题。,【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突出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准确、全面调动知识的能力。第(1)问,首先,明确设问对解答指向的要求,即从经济角度分析电子商务的意义,由于意义方向没有明确限定,需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其次,要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来调动知识和组织答案,如市场交易额的不断增长和网购用户的不断增长体现出对拉动消费、优化资源配置等的意义,带动从业人员规模的不断增长体现出对扩大就业的意义,快递企业营收规模不断增长体现出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服务业和快递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各种数据的变化体现出电子商务发展对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和对整个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等。第(2)问,首先,明确设问对知识范围、解答主体和解答方向的限定,即政府如何解决经济问题;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任何措施都属于宏观调控,所以需要调动宏观调控的手段等知识。其次,准确分析材料二,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即电子商务中的售假问题,这需要从规范市场秩序和加强信用建设等角度分析问题。,【参考答案】(1)有利于拉动消费;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2)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网络交易秩序;加强诚信建设,完善网络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方法指导 1.解答“措施类”主观题一般对策 (1)对策一:明确设问主体。主体明确的要围绕试题指定的主体进行发散思维,所答内容要符合角色身份;主体不明确的则要根据题目设置的情景,从不同主体的视角进行发散思维,考虑不同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做出怎样的努力。如企业应该怎样做、政府应该怎样做、个人(劳动者、农民、消费者)应该怎样做等。 (2)对策二:“三联系”分析对策。一是联系教材,解答措施型试题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教材,看看教材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或方法。二是联系材料,看看材料提供了哪些有用信息,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对症下药地提出措施;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成功经验,就要对材料中的措施与经验加以概括总结,并使之与教材理论相符合。三是联系时政知识,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2.解答“措施类”主观题常见角度和术语 (1)凡是经济生活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从国家角度回答: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方面回答。从党的角度回答:要注意从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党的建设角度回答。从公民的角度回答: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3)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1.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社会参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为此,国务院在2015年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政策: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 运用“生产、劳动与经营”的知识,结合材料为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或发展生产)。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养新的经济主体。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创业促进经济发展。,2.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坚持“工匠精神”。 抓住“互联网+”提供的机遇,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不断推出高质量产品。借助“互联网+”实现技术和管理的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借助“互联网+”关切用户需求和体验,形成良好口碑,树立企业信誉和形象,打造品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