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 第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12847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 第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 第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 第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企图推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2.内容 (1)农业:实行 余粮收集制 。 (2)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3)商业:取消 自由贸易 ,实行实物配给制。 (4)劳动: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3.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4.评价 (1)积极: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人民的不满。 (二)新经济政策 1.原因 (1)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直接原因: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2.实施标志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3.内容 (1)农业:以 粮食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矿产、森林和油田等。 (3)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分配:废除 实物分配制 ,实行按劳分配制度。 4.作用 (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2)巩固了工农联盟,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3)是列宁等探索的一条适合苏俄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922年底,苏联成立。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措施 (1)工业政策:优先发展 重工业 ,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2)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 公有制 ,实行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 。 (3)农业政策:推行 农业集体化 运动,建立集体农庄。 3.评价 (1)成就: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 计划经济体制 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增长,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日益僵化成为以后 苏联解体 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对二战后的东欧和新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2)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调整政策,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2.内容 (1)农业: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 自主权 ;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评价 (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在坚持 集中计划管理 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运用 经济手段 ,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4)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2.结果 (1)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2)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2.内容 (1)用 经济管理方法 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 指导性计划 指标。 (3)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3.结果 未取得预期成果,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终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4.失败原因 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仍没有放弃苏联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政治改革背离 社会主义方向 ,出现颠覆性结局。,考点二,考点一,角度1: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 材料一 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1929年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超工业化”的建国思想。 摘编自老曲苏联的颜色革命始于赫鲁晓夫 材料二 形成于一定时空之中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鲜明特点的经济发展方式,常常称之为经济发展模式。某一经济运行主体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取得突出的经济成就,其发展模式就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导致处于危机或竞争弱势的国家,予以研究甚至学习模仿,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时代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重大调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主要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的史实论证“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考点一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答案】 (1)调整: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上,从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到直接过渡;在所有制结构上,从多种所有制并存到单一的公有制;在经济管理体制上,从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分配制度上:从按劳分配到绝对平均主义。 (2)略。,考点二,考点一,角度2:新经济政策与各种经济模式的作用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这里最重要的是对市场机制的认识,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是否允许引进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强调的正是这一点。他说:“据我看来,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在这种那种程度上,这是最重要的标准,它规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摘自郑异凡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 材料二 如何把钱从囤积户攥紧的手里拿出来,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政府想到了舆论这一利器。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如果市民在(1933年)2月1日后提取过黄金,而下星期一没有按约定将其退回,银行将把他们的名字公布于众星期六晚,联邦储备银行收回了3亿黄金和黄金券,储备足以再印7.5亿美元新钞。13500家银行(占全国34%)恢复营业,证券交易所的铜锣也再度敲响,纽约股价陡增15%.政府下的这服药确实够猛,遏制了通货膨胀的势头,避免了后患无穷。 摘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三 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中央计划手段的有限性与实际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也不相适应,因而中央计划不可能代替市场的功能,不可能模仿出逼真的市场分配资源的机制。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1956年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已经发现问题,也曾做过放权让利的努力,但效果不好邓小平1978年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建立一种新的机制,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摘自王浩倩浅析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转变的历史必然性,考点二,考点一,【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2)运用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时代背景,以“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对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主题,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答案】 (1)实质: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2),考点二,考点一,一、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考点二,考点一,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特点和历史教训 1.形成原因 (1)社会经济结构:小农经济发达,经济相对落后,小农意识强。 (2)思想文化因素:俄国有专制主义历史传统,民主意识淡薄。 (3)现实因素:苏共党内派别斗争激烈及列宁曾经信任斯大林;国际环境恶劣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等。 (4)个人因素:斯大林粗暴专横、权力欲极强;斯大林理论认识上的偏离等。 2.特点 (1)经济上: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经济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个人崇拜。 (3)文化上:高度集中,行政干预,思想学术问题政治化。 3.历史教训 (1)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坚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2)发展经济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治国理政必须健全民主与法制制度,实行民主决策和依法治国。,考点二,考点一,典例 (2014新课标全国卷)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苏联工业化。从题干中“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的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具备基本的技术基础,也不会是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故A、C两项错误;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两个钾矿矿井有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与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本国矿产的做法相似,故D项正确。 【参考答案】 D,考点二,考点一,1.(2015江苏南通三模)下表是苏联19291932年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A.苏联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的推进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C.引进先进技术是推动苏联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D.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 C 【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虽然苏联工业化是在帝国主义包围封锁下进行的,但不能排除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先进技术,如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故C项正确。19291932年苏联实行斯大林模式,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经济,排除A项;苏联工业化建设采用的是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仅仅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排除B项;苏联20世纪30年代初的工业化建设不可能依赖西方,排除D项。,考点二,考点一,2.(2015辽宁大连质检)“斯大林模式”是通过三大运动形成的,即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大清洗”。有观点认为这三大运动是苏联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苏联国内外环境的要求,是巩固苏共政权、建设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你认为这一观点 ( ) A.不可采信 B.符合史实 C.值得商榷 D.观点模糊 C 【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材料中的观点既有关于工业化的合理的地方,也有关于“大清洗”运动的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值得商榷,故C项正确。材料观点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排除A、B两项;依据材料可知观点明确,排除D项。,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二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角度: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材料一 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材料二 俄罗斯专家格阿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18年执政生涯的评价:到这个时期,苏共二十大所激发的,而在随后的岁月中被保守主义的灭火队竭力加以扑灭的那股新的热情也逐渐泯灭。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1990年,戈尔巴乔夫又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戈尔巴乔夫总统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于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了原先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每个共和国都成为主权国家。,考点二,考点一,【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改革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夫的基本态度。根据材料一、二,归纳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的相似的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戈尔巴乔夫犯的严重错误。 【答案】 (1)意义: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态度:否定态度,认为勃列日涅夫在走回头路。局限:虽然都开展了改革,但是都未能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回到了斯大林模式的老路上去了。 (3)错误:放弃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放弃统一的国家、主权。,考点二,考点一,一、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考点二,考点一,二、苏联解体的原因 1.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 2.内部原因:纠正体制上的弊端的失误和政策上的失误,背离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宗旨。戈尔巴乔夫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乱并导致苏联的最终解体,原因在于其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方向。 3.外部原因:“和平演变”战略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掉以轻心的。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所凭借的,归根结底是其经济上的实力。,考点二,考点一,典例 (2015湖南怀化一模)下图是20世纪60-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以下各项解读与图表无关的是 ( ) A.僵化经济模式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 B.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影响美国经济增速 C.经济政策不同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 D.经济全球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考点二,考点一,【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改革。20世纪6080年代苏联历经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苏联经济一路下滑,A项正确;美苏争霸中双方进行军备竞赛,军费开支巨大,导致美国经济建设投入减少,影响经济增长速度,B项正确;苏联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经济丧失了活力,经济一路下滑,而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后,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故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材料只反映了美苏经济发展情况,并没有反映经济全球化,也没有涉及政治格局的变化,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参考答案】 D,考点二,考点一,1.(2015江苏泰州一模)格阿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作者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 B.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 C.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全盘否定了斯大林 B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A项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从材料“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可以解读出: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主义,也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故B项正确,D项错误;C项与作者意图不符,排除。,考点二,考点一,2.(2015福建泉州二模)论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该改革 ( ) A.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 B.制定政策的随意性 C.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 D.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B 【解析】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材料中并未体现改革的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可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具有随意性,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体现出政府制定政策的随意性,并非是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农、轻、重的比例问题,故D项错误。,考点二,考点一,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着眼点 【辨析】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历史的必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着眼于生产关系的变革,结果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新经济政策则首先将着眼点放在了发展生产力上,反而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学习中,我们必须善于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来分析历史事物。,【检测】 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影响到国家经济的走势。依据19171928年苏俄(联)经济政策分析,其经济成长走势示意图最可能是 ( ) 【解析】 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从折线图可见,A、B项经济持续走高或走低,都与事实不符;C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效果正好相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余粮收集制和取消自由贸易的措施,引起农民的不满,国家经济出现困难;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和自由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D项的折线图最符合经济发展趋势,故D项正确。,二、中苏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异同 【辨析】 二者的相似之处:(1)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2)工业化建设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改革农村生产关系;(3)对旧模式都进行过改革,苏联在苏共二十大以后,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二者的不同之处:(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探索性、独创性,中国从模仿借鉴到形成自我发展特色;(2)改革结果不同,中国改革开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成就举世瞩目;苏联几次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检测】 (2015湖南长望浏宁二模)赫鲁晓夫对苏联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首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之先河,我国可以从中获得的借鉴是 ( ) A.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B.苏共二十大的政治批判勇气 C.扩大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 D.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A项违背自然规律,不值得借鉴;B项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归结为其个人品质问题,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不值得借鉴;扩大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冲击了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应该肯定,故C项符合题意;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排除D项。,1.(2015山东高考)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 ) A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罗斯福新政。19291938年,苏联在斯大林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且在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而美国则经历了经济大危机,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处于下降趋势,结合选项,A项正确。,2.(2015新课标全国卷)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奉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A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根据题意可知,苏联在19301931年粮食产量减少,但出口量却呈现增加状态,这与广大人民牺牲自我利益,加入集体农庄,促进工业化发展有很大关系,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农业投入”方面,排除B项;工业化发展速度在材料中未体现,C项与题意无关;D项的“生产积极性”在材料中无法体现。,3.(2015江苏高考)“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B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苏联经济的发展。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的信息说明由于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导致技术转化缓慢,故B项正确;此时苏联社会制度没有变革,故A项错误;美苏正值“冷战”时期,意识形态不同,导致科技无法正常交流,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4.(2014福建高考)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赫鲁晓夫改革。材料所述的是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然后结合其经济改革内容来分析选项。19531964年的苏联处于赫鲁晓夫统治时期,而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方面。在此期间,苏联实行了农产品的收购政策,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因此出现题干材料所述现象。据此推理,D项为正确答案。A项出现在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B、C两项均违背史实。,5.(2014安徽高考)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由“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可知,材料强调共产主义政策给苏俄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损害了工农利益,说明该政策严重脱离了苏俄现实,故B项为正确答案。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合;C项是其原因但概括不全面;D项不符合材料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