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检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61912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检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力检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力检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电力检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1 页电力检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安全生产事故,控制和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与损失,维护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根据总公司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从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保障体系,应急培训与演练,应急实施与评估五个方面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用于指导公司各部门健全应急体系,完善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第二章应急组织体系第三条公司成立安全生产应急领导组,全面领导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组长:顾成琪158516xx8副组长:胡建平158516xx8朱长宏13962293097陆轶尧13801561350成员:王炳旭13701568586朱世春13962217869魏峰13606226388朱铭礼13606223596王国强13962299126马建平13915712513陈瑞华13962297508季先忠13962209850赵志强13806229780陆琦13915690020戴国新13901562226第四条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领导组下设安全生产应急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监察部),安全生产应急办公室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应急工作的归口管理。公司各职能、生产和服务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负责各自管理范围内的应急工作。第五条各部门相应成立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部门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常用通信联系方式报公司安全生产应急办公室备案。第六条各级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一)贯彻落实国家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二)贯彻落实总公司及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急管理规章制度;(三)接受上级应急领导小组和地方政府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四)研究本单位重大应急决策和部署;(五)建立和完善本单位应急体系;(六)统一领导和指挥本单位应急处置实施工作;(七)报告、发布重特大事故及突发事件信息。第七条公司建立自上而下的应急管理体系。各级安全监察人员着重开展应急管理和预案编制工作的专项监督,协调好公司应急预案与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急预案的衔接,协调应急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定、修订本单位安全应急预案及相关规章制度,督促落实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第八条各部门应建立应急保证体系。运行(留守)、保卫部门应24小时值班,监控设备运行和区域安保工作;维护、物资部门应组织落实应急队伍和物资储备,负责应急抢险救灾,设备抢修恢复等应急处置。第三章应急预案体系第九条应急预案编制范围各部门在以下应急预案体系主框架的基础上,编制适合本部门实际的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阶段有关人员的职责,建立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一)应急预案(3个)1.防台、防汛、防强对流天气灾害应急预案2防雨雪冰冻应急预案3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二)人身伤亡处置方案(8个)1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人身伤亡事故应急处置方案2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应急处置方案3烧伤、烫伤人身伤亡事故应急处置方案4人身窒息伤亡事故应急处置方案5溺水人身伤亡事故应急处置方案6高温中暑人身伤亡事故应急处置方案7中毒伤亡事故应急处置方案8交通人身伤亡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上述3个应急预案、8个处置方案此外适用于部门的其他单项应急预案、处置方案,由各部门结合自身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编制,报安全生产应急办公室备案。第十条各部门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应认真做好预案编制准备工作,立足本单位应急管理基础和现状,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范围、定位、框架等。在机构设置、预案流程、职责划分等具体环节,应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特点,保证预案的适应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第十一条各部门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应注意广泛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事故案例等资料,客观评价本部门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利用现有应急资源,建立科学应急预案体系。第十二条各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应符合安全生产特点及本部门应急管理工作实际,编写格式规范、统一,符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及编制规范的框架结构。第十三条各部门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预案评审。内部适用的应由部门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需要多部门协作的,应由公司安全主管领导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需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后,由本单位(部门)负责人签署发布,同时报上级安全生产应急办公室备案。第十四条应急预案的补充或修订。各部门应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根据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变化情况、电力安全生产形势和问题、应急处置经验教训等,及时评估和改进预案内容,不断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预案的质量。应急预案每年进行一次复核、修订,每3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应急预案的补充或修订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并书面通知有关人员,保证应急预案正确、完备和有效。第四章应急保障体系第十五条各部门利用现有条件,明确信息报送渠道和程序,加快突发事件信息和应急指挥命令的上传下达,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第十六条各部门应加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结合实际组织落实专职或兼职的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强化实战演练,提高抢险救援能力,形成各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各负其责、互为补充、积极参与公司应急救援的应急救援体系。第十七条公司应将应急体系建设所需的资金纳入年度资金预算,建立健全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以适应应急队伍、装备、交通、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资金的要求,保证抢险救灾、事故恢复所需的资金投入。第十八条加强各类应急资源的管理,建立应急资源储备制度,定期对各类应急资源进行普查,做好备品备件和生产资料的储备与管理。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第十九条认真分析安全生产隐患和薄弱环节,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掌握各类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落实综合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实施动态管理和监控,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第五章应急培训与演练第二十条各部门应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各级人员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使各级人员熟悉和掌握应急处置方案、应急启动条件、应急执行程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第二十一条各部门应将应急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大纲和具体内容,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开展对各级人员的培训。培训工作应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新上岗人员应进行相关应急知识培训。第二十二条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做好演练评估工作。第二十三条各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习,针对人员伤亡、设备毁坏、台风洪涝灾害等各类突发事件,组织开展应急处置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提高能力。第二十四条公司要加强应急救援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协调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应急联合演习。加强应急预案工作的监督管理,组织对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进行监督检查、落实与整改。第六章应急实施与评估第二十五条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及对公司有严重影响的突发事件,应迅速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按预案规定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应急领导小组和地方政府应急指挥机构,接受应急领导,请求应急援助;做好信息对外发布工作,减小事件影响。第二十六条发生严重自然灾害、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各单位应服从地方政府的应急抢险指挥,按照地方政府组织制定的应急预案要求,组织开展应急救援,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第二十七条应急处置结束后,应及时组织恢复生产。恢复生产要与防灾减灾相结合,确保抢修人员安全。安监人员要按照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第二十八条加强应急评估与统计分析工作,对每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及相关防范措施进行评估,对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及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年度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加强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工作,及时、全面、准确地统计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伤亡及损失等情况,并按要求及时上报。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九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第三十条本规定解释权属于安全生产办公室。第 8 页 共 11 页电力消防管理办法各电力单位都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出本单位的消防管理办法。下面以某变电所制定的管理办法为例,介绍一下电力消防管理办法的一般规定及措施。某变电所电力消防管理办法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小火灾危害,保护职工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保证变电所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电力工业安全第一及消防工作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我所实际,特制定本办法。一、组织建设电力企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各级人员防火责任制。变电所成立以所长为第一责任人,各站队负责人和专职安监员、义务消防队员共同负责的义务消防队,负责全所的防火安全。二、工作任务义务消防队的任务是在电力公司保卫部门和上级安全部门的领导下,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广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防火安全检查,健全消防制度,强化消防监督管理不断改善防火条件,防止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和全厂职工的财产及生命安全。三、防火重点部位(1)防火重点部位是指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简称四大)的部位及场所。对我所而言,一般指仓库、控制室、档案室、变压器、电缆间及隧道、蓄电池室、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地以及单位主管认定的其他部位和场所。(2)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应建立防火检查制度和防火岗位责任制,落实消防措施。即该防火重点部位有专人负责,有灭火方案,有计划、有组织、有记录地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险隐患,应立案限期整改。(3)防火重点部位应有明显标志,并在指定地点悬挂特定的标志牌,内容包括:防火重点部位名称、场所负责人及防火责任人。(4)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如需动火工作时,必须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四、消防器材的配备及管理。根据消防重点部位有可能产生燃烧介质的不同和火灾扑救保护物的特性,变电所应配备有以下几种灭火器和灭火设施:(1)用于扑灭有机溶剂等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初起火灾的干粉灭火器。(2)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表、600V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等初起火灾的二氧化碳灭火器。(3)用于扑救贵重物资仓库、配电室、档案室和车、船及油类、电气、仪表等初起火灾的1211灭火器。(4)消防员使用的个人装备(专用服装、安全带、安全钩、安全绳、破拆工具)。(5)主控室、库房应按国家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及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配备消防器材,保证消防供水。(6)各种消防器材分布合理,摆放在便于取用、通风良好的地方。室外消防器材应摆放在防雨的箱、架、柜内,严禁与油类及酸、碱等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接触。(7)消防设备、器材应指定专人管理、维护、保养和更换并挂牌管理,任何人不准挪作他用,确保完好能用。五、奖罚对认真履行义务消防员职责,模范贯彻执行消防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扑救火灾,避免了重大损失的和热爱消防工作,积极参加防火、灭火训练,成绩突出,工作表现突出的班组、个人,将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消防制度,玩忽职守,造成失火事故,引发火灾的班组及个人,视情节轻重由本所和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构成严重后果的,由司法部门予以追究刑事责任。第 10 页 共 11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