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联考(历史).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994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联考(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联考(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联考(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联考(历史)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下列观点体现这一转型时期历史特征的是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公室将卑,大夫皆富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天不变,道亦不变ABCD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李白这首诗歌颂了秦朝统一的伟业批评了秦始皇滥用民力嘲讽了秦始皇迷信道教总结了秦亡的部分教训ABC D3中国长城名列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作为一条重要分界线,长城所界定的两种文化是A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 B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 C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 D工业文化与农业文化4“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这首咏怀古迹诗反映的历史是A张骞通西域 B甘英出使西域 C文成公主入藏 D昭君出塞 5“今国家所奉西、北二虏者,岁以百万计”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A司马迁 B班固 C陶渊明 D苏轼6岳飞小重山词云:“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其中“心事”可以理解为A东京保卫战中被排挤 B抗金并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C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 D对“绍兴和议”的无奈7下列战事与图片所示“天下第一关”无关的是A金军以火药武器打退蒙古军队 B17世纪40年代清军入关并统一全国C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 D辽沈战役后东北解放军参加平津战役8明、清时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明清时期会试和殿试不可能举行于A丁未年 B辛亥年 C戊戌年 D乙丑年9晚唐章碣焚书坑:“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南宋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其中的“元”字含义为“起初”、“本来”。根据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和朝代更替判断,“元来”一词改为“原来”是在A隋唐时期 B宋元时期 C明代初期 D清朝中期10黄兴有联:前年杀呈禄贞,骈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赵秉钧,我说确是袁世凯。对联中的事件导致同年发生A保路运动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护国运动11义和团称“神仙附体,刀枪不入。”义和团的一份揭帖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上述言论体现了义和团将“扶清”与“灭洋”相结合 非科学的世界观 不能区分列强侵略与外来文明 由自然灾害引起A B C D121925年7月1927年7月的宣传图片、标语是 A联合国武器都向共产主义瞄准 B三个“渔夫” C红军是工人农民的军队 D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13洋务运动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A沿用传统的封建的生产管理方式 B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C排斥外国的资本和技术 D仅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14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三权分立便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下列选项中与三权分立无关的是A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B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度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 C美国1787年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520世纪前期,汉语中引进的外来新词汇有A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可口可乐(Coca-Cola)、麦当劳(McDonalds) B太阳、领袖、导师、舵手、大跃进 C逻辑、浪漫、摩登、德先生、赛先生 D纳米、克隆、基因、环境问题16中国留学生留日史大致分为5个时期,19461970年是留日潮的低潮和萧条时期。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阻碍因素包括航程远,费用高 中国民族感情受到伤害 中国“左”倾思想和“文革”的影响 中日邦交尚未实现正常化A B C D172011年7月,新华字典正式推出最新版本。其中,新增了800多个正字头、1500多个繁体字和500多个异体字。“合作社”、“煤油”、“马达”等检索频率较低的词被删除。以下对“合作社”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A从新中国建立起,国家就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体现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特征。C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D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8政党是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有别于国家机关和一般带有政治性的社会团体。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组织和纪律、自己的党员和所联系的群众。下列具有政党性质的一组是A兴中会、华兴会、日知会 B保国会、同盟会、国大党 C强学会、南学会、保路同志会 D正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欧洲联盟192008年4月3日,美国一位总统的一封亲笔信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拍得340.1万美元,创下美国名人真迹拍卖纪录。该信函强调解放奴隶的必要性,称“还奴隶自由是上帝的意愿”。这位总统是A华盛顿 B亚伯拉罕林肯 C富兰克林罗斯福 D里根20人文主义思想的本质是A肯定劳动者的价值,否定神学权威 B推崇个人主义,助长私欲膨胀C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 D提出三权分立,呼吁民主自由21右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讽刺时局的漫画。代表清末某派的人物想要把具有生命力的新枝嫁接在“专制”的朽根上。图中的“新枝”应该指代A洋务 B维新 C立宪D革命22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600多家,新增加的资本1.3亿多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社会条件是A欧洲各国对中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减少B资产阶级维新派热心投资近代工业C政府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D群众抵制日货的运动23据表1和表2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在建国后持续上扬。奠定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物质基础的最重要的措施是表1:1952年工农业产品产量 表2: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1952年产量比1949年增加粮1.639亿吨49%棉130.4万吨193%钢135万吨754%煤6649万吨105%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粮1.95亿吨19%棉164万吨26%钢535万吨296%煤1.3亿吨96% 建国初期我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重工业增长最快 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 1957年,一五计划经济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1957年,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A B C D241949年4月,毛泽东写成气势磅礴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国内和平协定签字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共同纲领表决通过A B C D25“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其中“本宣言签字国”包括A德、意、英、法 B美、苏、中、英、法等27国 C德意志、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同盟 D俄罗斯、美国、中国第II卷二、材料解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初,(张)骞行时百馀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之。而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鬲汉道焉。 汉书大宛列传(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军事目的和实际影响。(4分)材料二 早在公元前2世纪楼兰就是西域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扼东西交通的门户。当年在这条交通线上是“使者相望于道”,交通繁忙,城市经济繁荣,楼兰古城有着极盛一时的历史和灿烂的绿洲文化。公元4世纪的南北朝以后,由于多方面的复杂原因,河流改道、风沙侵袭,楼兰古城被掩埋于大漠中。(2) 材料二反映的变化给世人什么启示?(4分)材料三 战鼓敲起了。/人们勉强把自己面容扭成可怕的样子/咬起自己的牙齿;/在人们跑去为“死亡”的肉库/收集人肉以前,/他们整队到佛陀,那大慈大悲者的庙宇里,/祈求他的祝福,/战鼓正在隆隆地敲/大地颤抖着。/他们将用刺刀挑起惊天骇地、撕心裂胆的惨叫,/斫断千家万户爱情的纽带,/把太阳旗插入夷平的村庄的废墟上 印度诗人泰戈尔敬礼佛陀的人(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印两国在古代、近现代历史上类似的经历。(6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同学同道,乐遵教导,终始生死,毋忘今日本校。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1924年陆军军官党校校歌材料二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本校精神。 1926年中央军事政治党校校歌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在他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有力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摘自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6年校歌中的“本校精神”的特色。(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主要不同之处。(12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作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重创了新兴大国德国和日本,同时也使传统大国英国和法国失去了对世界格局的支配权。当时的世界,除了美国和苏联,其他工业化国家都风光不再。美国在战后的工业总产值占到了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同时,它还向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独一无二的综合实力,使美国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企图安排世界秩序却无果而终的尴尬,开始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主导国际秩序,并最终在20世纪后期,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英国“率先到达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傲视全球”、领先于世界各国的表现。(8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格局中心发生怎样的转移。(8分)高三历史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CCDDBABCCAD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CDABBCCADAB第I卷第II卷26.(14分)(1)联合大月氏打击匈奴;(2分)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为控制西域奠定基础。(2分)(2)全球气候旱化、青藏高原隆起、人类过度开发加速罗布泊消亡等因素造成楼兰古城消失;(2分)人类日益关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2分)(3)古代都创造了灿烂文化,同属文明古国;近代曾遭受侵略,有过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历史;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觉醒时期都有反对殖民侵略的起义或运动,二战期间合作抗日。(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