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校二模测试(理综).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661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校二模测试(理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三校二模测试(理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三校二模测试(理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校二模测试(理综) 2011/5/21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型:第卷为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双项选择),第卷为非选择题第卷(共11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基因18中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 )。 图所示细胞中功能最为近似的是细胞( )A2 1与6B3 2与5C4 2与3D7 4与52血液正常凝固基因H对不易凝固基因h为显性,则图中甲、乙的 基因型分别为( ) AXHY,XHXH BXHY,XHXh CXhY,XHXh DXhY,XHXH3在下列图中,图1、图2为不同材料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示意图),图3、图4为不同条件下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颠倒,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可以出现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中 只有甲图中的变异类型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A B C D5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6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A BC D7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碘131和铯137()向外界泄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原子中有82个中子 BCsOH的碱性比KOH强CKIO3是碘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盐 DI比F还原性强8下述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碘化钾溶液后分液B除去SO2中的少量CO2: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C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上搅拌以加速AgCl沉淀的洗涤D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氯仿(三氯甲烷)中共价键数目为4NAB标准状况下224升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所含氢原子数为4NAC1L pH=1的稀H2SO4中有0.2 NA个H+D理论上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112 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外线路通过电子数为NA10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 + 4H+ + NO3 = Ag+ + NO + 2H2O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OH)3 + OH = AlO2+ 2H2OC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 + 2H+ = Ca2+ + CO2 + H2O D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Ba2 + 2OH + 2H + SO42 BaSO4 + 2H2O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和Si属于第A族元素,C非金属性比Si强,CO2、SiO2均是酸性氧化物B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碱CNaHCO3、Na2CO3两种固体分别加热后均有气体生成D氮、硫的单质及其氢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氧气反应,都直接生成NO2、SO212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莱克多巴胺是一种可使猪“长出瘦肉”的饲料添加剂,在生猪饲养中被禁止使用。其结构如右,有关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芳香烃 B化学式C17H23NO3C能发生酯化反应 D不能发生消去反应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核裂变时放出能量,轻核聚变时吸收能量B聚变反应时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比裂变时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多C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D太阳辐射出的能量是由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产生的14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n,副线圈接一定值电阻R( )abRA若ab之间接直流电压U,则R中的电流为B若ab之间接直流电压U,则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均为零第14图C若ab之间接交流电压U,则原线圈中的电流为F第15题图D若ab之间接交流电压U,则副线圈中的电流为15固定于水平地面的绝热气缸内,用不导热的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用推力F向左缓慢推动活塞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F保持不变 B理想气体的内能增大C容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作用力不变 D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变大16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5N和10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的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B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C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m/s2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5m/s2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只选一个且正确得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PQ地17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则( ) 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112km/sB卫星在同步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 C在轨道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D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进入轨道18匀速上升的升降机顶部悬殊有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有一小球,若升降机突然停止,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来,小球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 B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加速度逐渐增大 D加速度逐渐减小19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秤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表内时间不表示先后顺序),若己知t0时刻电梯静止,则( ) At1和t2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变化 Bt1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Ct1和t2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一定相反 D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20如图所示,正方形区域abcd中充满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个氢核从ad边的中点m沿着既垂直于ad边又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以一定速度射入磁场,正好从ab边中点n射出磁场。现将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变为原来的2倍,其他条件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粒子将从a点射出磁场B粒子将 从b点射出磁场C射出磁场时粒子速度不变D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相同v0OQPNM21如图所示,P、Q是两个电量相等的异种点电荷:其中P带正电,Q带负电,O是P、Q连线的中点,MN是线段PQ的中垂线,PQ与MN所在平面与纸面平行,有一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一电子以初速度v0一直沿直线MN运动,则( )A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电子速度先增大后减少C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D电子速度先减少后增大22FeCl3(aq)与KSCN(aq)混合时存在下列平衡:Fe3+ (aq)+ SCN(aq) Fe(SCN)2+ (aq);已知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cFe(SCN)2+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eCl3(aq)与KSCN(aq)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3+ (aq)+ SCN(aq) =Fe(SCN)2+ cFe(SCN)2+T1 T2 T3ABCD(aq) H 0B温度为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V正 V逆DA点与B点相比,A点的c(Fe3+)大23现有a mol/L NaX和b mol/L NaY两种盐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若是溶液混合,则忽略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A若a=b且pH(NaX)pH(NaY),则酸性HXHYB若a=b且c (X)=c (Y)+c (HY),则酸性HXHYC若ab且c (X)=c (Y),则酸性HXHYD若a=0.1 mol/L且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则c (X)+c (HX)=0.1 mol/L24xx年奋战在汶川大地震抗灾第一线的战士英雄们,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增多 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C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25某生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在进行植物愈伤组织培养的过程中被真菌严重污染,同学们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内容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与图示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A图甲说明污染主要不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B图乙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C图丙表示调节培养温度不能解决污染问题D图丁表示调节培养基pH不能解决污染问题第卷(共182分)三、非选择题(共11小题)26(16分)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I上图是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赫尔希和蔡斯的的实验方法明显与科学家艾费里不同,但是,他们实验的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这些科学家他们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2)如何实现用35S对T2噬菌体进行标记:先将 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再用上述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得到 含有35S标记的T2噬菌体。II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实验,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但实际的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请根据题干回答下列内容:(1)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一定的误差,请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如果培养时间过长会使带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从 ,使上清液带有放射性;如果部分噬菌体没有 ,也会使上清液带有放射性。(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3)上述实验中能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 。请简单解释理由 。27(16分)下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免疫细胞,和表示免疫分子。(1)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 (至少答出两个)。(2)以下不属于第1道免疫防线的是 。A溶酶体B汗液C口腔粘膜D胃酸(3)图中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 。图中和的名称分别是 、 ;和分别表示 、 。(4)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表示第一次感染,表示第二次感染)( ) (5)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A灭活抗原 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6)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合图示分析此现象的原因 。28(16分)下图是人类某一类型高胆固醇血症的分子基础示意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D和d表示)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严重患病(隐性性状)中度患病LDL受体细胞外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细胞膜正常(1)LDL是生物大分子,识别它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控制LDL受体合成的是 性基因,基因型为 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人。(2)LDL能进入细胞表明了细胞膜具有 ;水、蔗糖、钙离子、硅离子、碘离子等诸多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表明细胞膜是一种 。(3)调查发现在人群中每百万人中有一个严重患者,那么正常基因的频率是 。(4)下图是对该高胆固醇血症和白化病患者家庭的调查情况,9的基因型为 ,7与8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是 。1234156789?正常白化病患者中度高胆固醇血症患者29(16分)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 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 。(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 (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 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4)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 途径产生CO2。(10分)为研究“圆褐固氮菌对某种植物枝条生根作用的影响”,设计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试管内基质为灭菌的珍珠岩(起固定、通气和吸水作用)。A中枝条的下端切口处 (有/无)生长素,A与C对比说明: 。B与D对比表明 分泌了促生根物质。30(16分)有机物A的转化关系如图:(1)反应的类型为 ,反应的条件是 。 (2)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H 可能有多种产物,其中由一个F分子反应生成的有二个六元环,属酯类小分子的有机物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的分子式为C9H9ClO BB与右图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CB遇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DC可以使Br2的CCl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31(16分)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新方法研究。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2N2 (g)+6H2O (l)4NH3 (g)+3O2 (g) H a kJmol1上述反应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温度 T/K303313323NH3生成量/(106 mol)485960(1)此合成反应的a 0 (填“”“”或“”)(2)用水稀释01 molL1氨水,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填字母标号) A B Cc(H+)c(OH) D(3)氨可用于工业制硝酸,其主反应为:4NH3(g)+5O2(g)4NO(g)+6H2O(g) H0若此反应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则下列关系图正确的是_(填序号)NH3 的含量时间12001000时间NO 的含量1105Pa10105PaO2 的含量时间1000无催化剂1000有催化剂H2O 的含量时间12001000 A B C D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时间/浓度c(NH3) (mol/L)c(O2 ) (mol/L)c(NO) (mol/L)起始0800016000000第2 min06000a0xx第4 min030000975005000第6 min030000975005000第8 min07000147501000反应在第2 min到第4min时,O2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mol/(Lmin)反应在第2 min到第4min时改变了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 在第6 min到第8min时,改变了反应的条件,该平衡向_移动(填“左”或“右”)。32(16分)高铁酸盐(K2FeO4、Na2FeO4)在能源、环保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干法、湿法制备高铁酸盐的原理如下表所示。干法Fe2O3、KNO3、KOH混合加热共熔生成紫红色K2FeO4和KNO2等产物湿法强碱性介质中,Fe(NO3)3与NaClO反应生成紫红色Na2FeO4溶液(1) 干法制备K2FeO4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工业上用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流程如下图所示:溶解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 。加入饱和KOH溶液的目的是 。(3)高铁酸钾在水中既能消毒杀菌,又能净水,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它能消毒杀菌是因为 ,它能净水的原因是_ 。(4)高铁电池是正在研制中的可充电干电池,右图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图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工作电压稳定, 。33(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次氯酸钠溶液的性质时发现:往过量FeSO4溶液中滴入几滴NaClO溶液,并加入适量硫酸,溶液立即变黄。请你协助他们完成该反应还原产物的探究。(1)甲同学推测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Cl2;乙同学推测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2)你认为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请用简要的文字或离子方程式说明理由 。根据乙同学的推测,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乙同学的推测(还原产物)是否正确。要求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步骤2:34(18分)本题包括如下两个小题:1、某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kg;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甲所示安装;打点计时器纸带图甲接通打点计时器(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恒定)。6.015.996.005.785.355.044.714.404.076.00单位:cm图乙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乙所示,图中长度单位为cm。请回答下列问题:(保留2位有效数字) (1)纸带上相邻打点的时间间隔为S (2分)(2)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m/s;(3分)(3)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 W。(3分)2、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测绘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的实验电路图 图甲图乙第34题图(1)根据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2)开关S闭合之前,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 端(选填“A”、“B”或“AB中间”)(3)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U/V040080120160200240280I/A010016020023025026027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4)若已知小灯泡灯丝在27时电阻值约为15,并且其第34题图 图丙电阻值与灯丝的热力学温度成正比,试估算该灯泡以额定功率工作时灯丝的温度约为 35(18分)如图,光滑平行的水平金属导轨MN、PQ相距l,在M点和P点间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在两导轨间OO1O1O矩形区域内有垂直导轨平面竖直向下、宽为d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ab,垂直搁在导轨上,与磁场左边界相距d0。现用一大小为F、水平向右的恒力拉ab棒,使它由静止开始运动,棒ab在离开磁场前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棒ab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导轨电阻不计)。求:(1)棒ab在离开磁场右边界时的速度;(2)棒ab通过磁场区的过程中整个回路所消耗的电能;(3)试分析讨论ab棒在磁场中可能的运动情况。OFbOO1O1aRMPBNQd0d36(18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30kg的平板小车C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t0时,两个质量均为10kg的小物体A和B同时从左右两端水平冲上小车,第1秒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m/s2 (1)小车在第1秒内所受的合力为多大?(2)要使A、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会相碰,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3)假设A、B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不会相碰,试在图乙中画出A、B在t=10s30s时间内的vt图象ACBv1v2图甲第36题图图乙ABt/sv/ms14.02.002.01.02.03.0校二模生物参考答案1 A 2C 3A 4D 5C 6B 24 AD 25 AB26(16分)I(1)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 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2)大肠杆菌 蛋白质II(1)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2分)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2分)(2)DNA是遗传物质 (3)不能;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元素27(16分)(1)胸腺 脾脏 骨髓 淋巴结(至少答出2个)(2)(3)非特异性 B淋巴细胞 记忆细胞 抗体 淋巴因子(4)C (5)A (6)初次免疫后已存在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当再次遇到相应的病原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分化产生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同时,记忆T细胞也会迅速启动细胞免疫途径。28(16分)(1)糖蛋白(蛋白质) 显 Dd和dd(2)一定的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膜 (3)999/1000 (4)aaDD 1/1829(16分)(1)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 (2)化能自养细菌(或硝化细菌等) 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3)c a和b (4)微生物的分解 有 只有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才能促进植物枝条生根 圆褐固氮菌校二模化学参考答案7C 8D 9B 10D 11A 12C 22BC 23AD30(16分)(1)消去反应(2分); 氢氧化钠溶液,加热(2分), (2) (3分) (3)(3分) (4) (3分) ( 5) C(3分)31(16分)(1) (2分) (2)AD (3分) (3) BD (3分) 01875 (3分) 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 (3分) 左 (2分)32(16分)(1)31(2分)(2) 2NaOH + Cl2NaCl + NaClO + H2O(2分)3ClO + 10OH + 2Fe3+2FeO42 + 3Cl + 5H2O(3分) 增大K+ 浓度,促进K2FeO4晶体析出(3分)(3)高铁酸钾(K2FeO4)有强氧化性;(2分)高铁酸钾的还原产物水解产生的Fe(OH)3胶体,有吸附性(有絮凝作用), 使水澄清起净水作用。(2分,共4分)(4)放电时间长(2分)33(16分)(1)Cl (2分)(2)不正确 (2分) 因为FeSO4过量,反应中有剩余,而Cl2与Fe2+不能共存,因此还原产物不可能为Cl2(或2Fe2+Cl22Cl2Fe3+) (2分)。2Fe2+ ClO2H+2Fe3+ClH2O (3分)(3)(7分)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A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静置。(2分) 有白色沉淀生成(1分)步骤2:取试管A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几滴稀HNO3和几滴AgNO3溶液。(2分)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乙同学的推测正确(1分);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乙同学的推测不正确(1分)。校二模物理参考答案选择题:13、B;14、C;15、B;16、B;17、CD;18、AC;19、BD;20、AD;21、AC实验与计算题:34、(18分)(1)(1)002 (2分);(2)15 (3分); (3)12 (3分) 第34题图 图乙(2)U/VI/A1.02.03.000.10.20.3第34题图 图丙A端 (2分)15801650 (2分) 说明:连线3分;UI图线3分 35、(18分)解(1)ab棒离开磁场右边界前做匀速运动,速度为,则有: 2分 2分 对ab棒 FBIl0 2分 解得 2分 (2)由能量守恒可得: 2分 解得: 2分 (3)设棒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 由: 可得: 棒在进入磁场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磁场中运动可分三种情况讨论:若(或),则棒做匀速直线运动2分若(或F),则棒先加速后匀速;2分若(或F,则棒先减速后匀速。2分36(18分) 由vt图可知,在第1s内,物体A、B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为m/s2 (2分)物体A、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N,方向相反 (2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车C受A、B的摩擦力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2分)设系统最终的速度为v,由系统的动量守恒得: (2分)代入数据得: 方向向右由系统能量守恒得: (2分)解得A、B之间的相对位移,即车的最小长度为:m (2分)1s后A继续向右减速滑行,小车与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最终达到共同速度v在该过程中对物体A,由V=V0+at得1分T=08s1分即系统在s时达到共同速度,此后一起做匀速运动图乙ABt/sv/ms14.02.002.01.02.03.00.41.810s30s的vt图如下所示评分说明:中图线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