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550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3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宋太宗)命曹彬取幽州,众将皆知,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这说明当时A宰相权力受到削弱 B政府执政效率较高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军事行动保密性强14史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下列选项中与材料所表达的观点一致的是A“丞相者,朕之股竑,所与共建庙宇,统理海内”B“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C“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D“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皆不鉴秦设相之患”15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到:“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A海外贸易刺激了丝织业生产 B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C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 D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1619世纪60年代安徽、江苏、浙江的地方志都有如下记载:“人口大减,土地荒芜,经界变形”,各省“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指房屋土地),而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致无所归宿,乃不得已占别家之产以之自活。辗转易主,遂至境内之田,皆非原户。”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A义和团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171914年12月,民国政府农商部向各省发出饬文称:“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政府发表该饬文旨在 A反对世界大战 B倡导民主科学 C宣扬实业救国 D维护领土主权18(原创)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施政纲领中声明:“彻底完成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各级民意机关及政府机构减轻敌寇蹂躏区域同胞之负担,力求保护其生命财产及政治权利。”此声明意在A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B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实践“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争取解放战争早日胜利19下列组图反映了新中国农业生产发生的两次重大变化。这两次变化都农民申请加入生产合作社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度 给予农民分配自主权调整了农业经营方式 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A B C D 20 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今后3-5年内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四三方案”。该方案出台表明 A中美建交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 B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 D中国已经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21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政治领袖从原来依靠朋友和亲属,转向主要依靠说服人民,形成“新式民主”和“新型政治家”,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克利斯提尼按照地域划分选区民主范围扩大为所有人 伯利克里时期民主进一步发展A B C D22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 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当时德国A社会主义学说广泛传播 B摆脱了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C建成了完善的福利制度 D通过福利政策加强社会控制23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思想是“要使消费与投资二者互相适应,故政府不得不予以调节”。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5位自己信任的人成为最高法院法官,时人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以上材料反映了A资本主义调节机制可以避免经济危机 B罗斯福破坏三权分立原则C解决经济危机不能以牺牲民主为代价 D非常时期总统行政权扩大24下表为苏联主要农产品年平均产量表(单位:万吨)年代 粮食肉类奶类1951一1955年3850570 3790 1961一1965年130309306470 这一时期苏联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A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B加快农业全盘集体化C改革农业管理体制 D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39(原创)(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时期乡村人口向市镇流动,逐渐形成城镇。以苏州府所属吴江县为例,其境内市镇人口越来越多,市镇数量也越来越多,相对的村落越来越小,乡村经济逐渐衰落。通过各大城镇的商人活动,其市场范围扩大及于全国。据上海地方志载:“闽广人于二三月载霜糖而来,买花衣以归,楼船千百”。这对于地域观念的融消与社会群体意识的产生,实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赵冈明清市镇发展综论(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4分)并分析这一时期市镇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社会意识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卢作孚将北碚建设成为了全国闻名的现代化城镇,开创了“北碚模式”。他在借鉴南通经验、青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嘉陵江区域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建设的北川铁路、文笔坨电厂等生产事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聚集,为北碚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他极为重视市民素养的培育,“让民众自己起来解决公共的问题”,发动民众修建了北泉公园、平民公园等设施,改善了人居环境,北碚的成功实验推动了周边乡镇公共事业的兴办。卢作孚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在地方建设中的作用,中国西部科学院的成立使得当时中国科学社的众多学术精英着手“帮助四川做几件事”,这也是抗战后大量科研机构迁至北碚的发端。潘洵卢作孚与中国近代乡村现代化的“北碚现象”(2)根据材料二,归纳“北碚模式”的内涵,(6分)并指出“北碚模式”的历史意义。(4分)材料三 新中国历史上将城市人口转移到农村,较大规模的有三次。第一次是1960年,农业不堪重负,不得不下放城市劳动力6000多万。第二次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城市16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上山下乡插队。第三次发生在1988年,中国当时经历的是一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进入城市就业的7000万农村劳动力人口,有6400万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就业,即所谓“离土不离乡”。彭有祥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时代演进(3)根据材料三,指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的含义。(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和第三次人口转移的政策因素。(4分)材料四 19561973年是日本城市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美国对日投资与援助达到496亿美元,为日本城市经济的起飞创造了条件。日本政府为促进城市化发展,在工业用地、交通设施等方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金融支持和帮助。同时为使农户有时间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日本政府设法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加强了城镇、城乡间联系,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可能。高强日本与美国城市化比较(4)根据材料四,概括日本城市化发展的原因。(4分)(5)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应当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4分)(要求:观念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40(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一条第七款:一切征税议案应首先由众议院提出,但参议院可以如对其它议案一样,提出或同意修正案。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即应连同他的异议把它退还给原来提出该案的议院,该议院应将异议详细记入议事记录,然后进行复议。第九款:除非经法律规定拨款,不得从国库提取款项。第十款: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对民用船只颁发捕押敌船及采取报复行动之特许证;不得铸造货币。摘自美国1787年宪法(1)材料一中的条款体现了美国宪法的哪些政治原则?(4分)从资本主义法律发展的角度,指出该宪法的历史意义。(4)材料二 临时约法违背了孙中山的建国理念和同盟会的革命方略。辛亥前,孙中山一直主张革命成功后实行美国政体,组织大纲集权于总统完全符合他的意愿。“革命方略”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宪政(辛亥后)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其后,南北混战,武夫称雄,临时约法,终成废纸。 摘自南方周末:为什么会成为废纸(2)根据材料二,如何理解“临时约法违背了孙中山的建国理念”?(4分)结合民国初年的政治形势,指出临时约法“终成废纸”的原因。(2分)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鲜明的特色,独创的优势(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殊的民主”的基本框架。(4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构建民主制度的认识。(2分) 历史(共100分)一、 选择题ADACC BCCCD DC二、综合题39.(1)特点:市镇吸引了大量的乡村人口;市镇商业活动范围广,交易量大。(4分)影响: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同时导致乡村经济衰落;有利于传统地域观念的消融和社会群体意识的产生。(4分)(2)内涵:将发达地区城市建设经验同本地实际相结合,将生产事业建设同城市建设相结合,重视市民素养的培育、积极改善人居环境,重视科学研究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6分)意义:不仅推动了北碚的城镇化发展,还将其成功经验推广到了周边乡镇;为抗战时期科研机构内迁创造了条件。(4分)(3)含义:农业人口向乡镇企业中的工业转移,而不是向大城市转移。(2分)政策因素:第一次是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进入调整的轨道。第二次是因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就业。(4分)(4)原因: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扶植,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物质援助;日本政府的政策扶植与推动。(4分)(5)本问采用分层评分。(4分)从“城镇化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角度作答,史论结合,论证合理。 40. (1)原则:分权制衡、法治原则、联邦制原则。(4分)意义: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其立法原则为后世所借鉴。(4分)(2)孙中山的建国理念是仿效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而临时约法规定临时政府实行议会共和制(责任内阁制);孙中山的建国理念是渐进完成宪政,临时约法是立行宪政。(4分)原因: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民国政权为北洋军阀控制。(2分)(3)基本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4分)认识:民主制度存在着多样性,我们在构建民主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历史传统、社会发展水平、文化观念等因素,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制度。(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