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394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 水循环与岩石循环有直接联系的环节是A. 蒸发 B. 降水 C. 下渗 D. 径流2. 关于两种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种循环动力来源相同 B. 水循环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C. 岩石循环以内力作用为主 D. 水循环活跃的地区岩石循环也活跃如图示意一天内不同时刻沿水泥混凝土面层(指路面最上层)深度的温度变化状况,读图回答34题。3. 关于图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 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 B. 14:00时在10cm深度处温度最高C. 表层温度逐渐向下传递,其最大深度为20cmD. 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日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4. 分析图示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可以确定的是A. 水泥混凝土比热容小,不适宜作路面建设材料B. 表层剧烈的温度变化会导致路面开裂,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做防裂处理C. 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方法D. 一天中10:0014:00水泥混凝土面层表面增温最快,应进行洒水降温读下面某区域图,回答56题。5. 图中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A. B. C. D. 6. 关于金边至K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8月,水量大,自K流向金边 B. 2月,水量大,自金边向流KC. 2月,水量小,自K流向金边 D. 8月,水量小,自金边流向K7. 下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某种关系。a为甲、乙问相互作用,b为甲、丙间相互作用。若a形成化石,b形成右下图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表示大气圈 B. 乙占有甲的全部 C. 乙表示岩石圈 D. 乙影响丙的演化下图是世界某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810题。8. 该月甲半岛的盛行风是A. 西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南风 D. 东北风9. 乙山脉的形成原因是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抬升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抬升C. 亚欧板块内部小板块挤压抬升 D.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抬升10. 该时段下列四地中,昼长夜短的是A. 中欧平原 B. 南非高原 C. 亚马孙平原 D. 青藏高原下图表示世界某局部区域,读图完成1112题。11. 杜罗河与瓜迪亚纳河流域面积相似,其水文差异表现在A. 前者汛期出现在夏季,后者汛期出现在冬季B. 前者径流量的变化比后者小C. 前者有结冰期,后者无结冰期D. 前者流量小于后者 12. 拉古什附近地区的植被A. 为热带草原B. 适应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C. 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D. 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涨急:涨潮流流速最快的时候。涨憩:潮水涨到最高时出现不涨不落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下图为河口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314题。13. 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 )A. 涨急时刻 B. 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C. 落急时刻 D. 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14. 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 )A. 向上游移动 B. 向下游移动C. 在原地不动 D. 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15. 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 B. C. D. 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地形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B. 岩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C. 岩层的抗风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D. 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1718题。17. 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A. 和 B. 和 C. 和 D. 和18. 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A. 一个岛 B. 两个岛 C. 三个岛 D. 无岛腾冲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境内有97座火山群、62处地热泉,盛产翡翠玉石。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序号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物、沉积物,字母表示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回答1920题。19. 腾冲多火山、地热泉的主要原因是位于A.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地带B.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地带C.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D.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20. 腾冲的翡翠玉石是在变质环境中形成的。图中表示翡翠玉石及其形成过程的是A. 、I B. 、N C. 、M D. 、H读48月不同纬度的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a月早于b月),完成2122题。21. 图中四地自南往北的正确排序是A. B. C. D. 2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 B.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小于C.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小于D. a月某日日影在地面的转动角度小于某学生收集了当地(甲)与姐姐留学所在地(乙)的全年每一天的昼长资料,并绘成图(下图)。读图完成2324题。23. 已知甲、乙两地纬度相差20,则甲、乙两地有可能分别是A. 埃及开罗、法国巴黎B. 南非班德、印度孟买C. 泰国曼谷、中国北京D. 中国上海、俄罗斯莫斯科24. 若同收看到伦敦电视直播节目,甲地区时21时、乙地区时22时,由此可得知甲地A. 与乙地经度相差30 B. 比乙地日出时间早C. 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 D. 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澳大利亚大陆中部有一块巨大的独体岩石艾尔斯巨石,对这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石,科学家至今未破解其确凿的来源。读图回答第25题。25. 有学者就该巨岩的形成,用下图示意了其过程。若此图示是成立的,则其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dbca B. cadb C. cbad D. bcda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 读下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一艘满载牛肉的轮船于当地时间2011年6月8日13时整,由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3436S,5840W)启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到达英国伦敦港的时间为当地时间6月20日10时。(1)描述伦敦相对于拉沃拉耶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6分)(2)计算该轮船航行的时间并指出航行期间日出时刻的变化。(4分)(3)简述航线段附近洋流对航行的影响。(4分) (4)英国是畜牧业发达的国家,为什么从阿根廷大量进口牛肉。(4分)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千岛群岛由近40个岛屿组成,大小岛屿排列有序,形成了一条奇特的“岛链”,岛上火山纵横、地势崎岖,海岸线曲折。 材料二 千岛群岛的名字源于当地居民的阿伊努语,意思是“云、雾”。群岛所在的海域常常笼罩在大雾弥漫之中,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1)根据材料一,分析千岛群岛“岛链”的形成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千岛群岛常常大雾弥漫的原因。(4分)(3)描述择捉岛中部地区的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28. 墨西哥面积19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12亿。读墨西哥地图回答。(16分)(1)根据图中信息以及所学知识,推测尤卡坦半岛降水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2)说出墨西哥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6分)圣弗朗西斯科山岩画,位于南下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弗朗西斯科山。岩画绘制在大山洞窟的岩壁或洞顶上,形成于公元前1100年公元1300年。199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3)分析圣弗朗西斯科山区岩画得以保存至今的地理原因。(4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D 2. C 3. D 4. B 5. D 6. C 7. D 8. D 9. B 10. B 11. B 12. C 13. D 14. B 15. B 16. A 17. D 18. D 19. C 20. A 21. B 22. D 23. C 24. D 25. B二、综合题(共50分)26. (18分)(1)年平均气温较低(2分) 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分)原因:纬度较高,全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2分)(2)轮船航行时间为11天17小时(2分) 航行期间日出时间越来越早(2分)(3)航速减缓(2分) 能耗增加(2分)(4)英国市场对牛肉需求量大(2分)但国内以乳牛生产为主,牛肉产量小(2分)27. (16分)(1)千岛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面,把亚洲东部大陆架抬升隆起,形成条带状的岛链。(6分)(2)岛屿四面环海,水汽充足;且岛屿附近有寒流经过(或暖寒流交界处),水汽遇冷凝结,从而形成大雾。(4分)(3)东南部地势高于西北部;东南部以山地为主,西北部地形较平坦。(4分)理由:河流由东南部流向西北部。(2分)28. (16分)(1)特点:降水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多(2分);原因:该半岛受东北信风和暖流的影响(2分);西南地势高,多地形雨。(2分)(2)分布:多分布在南部内陆高原地区,沿海平原少(2分)。原因:甲国地处热带,内陆高原气温温和,比沿海低地居住更适宜居住(2分)。南部降水多,气候湿润,适合农耕(2分);(3)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干燥(2分),加之地形险峻,人烟稀少(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