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346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一、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面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一部分。这部分浮雕向人们展现的历史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A揭开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序幕 B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D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2、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一位中方官员义正词严对了一幅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太平世界,男女同权应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B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C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D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4、对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两者都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C两者都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 D两者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是相互矛盾的5、梁启超在评价戊戌变法时写道:“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说明戊戌变法在当时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对其中“举国鼓舞欢蹈”的准确理解应是( )A得到人民大众的支持B得到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C得到广大汉族官僚地主的支持D得到旧官僚和立宪派的支持6、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在同一背景下掀起的两次救国运动,但终未走在一起挽救民族危亡,其主要原因是( )A不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 B帝国主义的疯狂镇压 C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7、“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摘自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从材料中概括的信息有四组,你的选择是( )A孙中山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联合苏俄,发动民众B孙中山要消灭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C孙中山主张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D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不断追求真理8、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C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9、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10、印章可以是政治权力的象征,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观察右图,这枚印章见证的历史是( )A北伐战争 B工农武装割据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1、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C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 D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12、仔细观察右图,该图是抗日战争时期( ) A工农红军臂章B八路军臂章C新四军臂章D第四集团军臂章13、从下面两幅图中,可以看出( )1945年8月,八路军进入张家口 1945年12月,解放军进入张家口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B中共革命道路的变化C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 D中国政府性质的变化14、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呈现出的新现象是( )A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B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C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D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5、李鸿章认为“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以下近代企业的创办体现了李鸿章这一认识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C开平煤矿 D天津机器制造局16、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17、有史料记载:“面粉大王” 荣宗敬在开办保兴面粉厂时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阻挠,说工厂的兴建破坏了“风水”,将官司打到县衙,最后在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下才得以办成。这件事主要说明了( )A刘坤一是一个民族资本主义利益的代表B民族资本主义对封建势力存在依赖关系C清朝地方官员大多是昏庸无能之辈D外国资本主义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18、茅盾先生的短篇小说春蚕(写于1932年)中写道:“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层。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 )A18531863年 B18951905年C19121922年 D19221932年19、为了运输煤炭,清朝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害怕蒸汽机车的隆隆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马拉火车的奇闻充分说明了( )A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B封建顽固势力阻碍了近代化进程C封建迷信对社会危害极大D马拉火车的壮举震惊了世界各国20、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埔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报童在大街上叫喊:“卖报!卖报!申报头条新闻:国共合作破裂了!”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购买“洋油”和“洋布”21、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A电影电视 B电报电话C报刊杂志 D铁路交通22、四位同学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形成下列四种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B新三民主义具有鲜明反帝封建的革命性C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纲领D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23、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24、“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写下的“诗篇”是指(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三步走的战略目标C南方谈话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A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B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C创造性的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D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5分)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75分。26、(15分)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图一 1839年 图二 1919年图三 19371945年 图四 1949年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图一、二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何重要历史意义?(5分)根据图三、四提供了信息,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图四所反映的史实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材料二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材料三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战争爆发时1942年日本投降时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中国战场太平洋、印度洋战场中国战场(不含东北)东南亚、太平洋战场35个师团10个师团7个师团37个师团15个师团111多万人不到10.9万人材料四 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要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政权,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胡锦涛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比较材料一和二,说明两者在对待日本侵华态度方面有何相同之处?(2分)材料三说明什么问题?(4分)抗日战争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6分)28、(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设立,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开设的上海电光公司创立1908年吴凇与崇明两地使用无线电通报。上海档案材料三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风尚转变过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阅报风气的形成。报纸比书籍在传播知识方面具有更大的时效性,同一时期,上海居民生活日趋西化,住洋楼,着洋服,吃洋菜,乘洋轿,点洋灯,“莫不以洋为尚”,西洋话剧、电影、歌舞乃至赛马场、夜总会、舞厅等进入城市日常生活。近代文明日常生活 请回答: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早期上海近代化历程开始的原因。(6分)指出上海近代化历程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海近代化进程的认识。(5分)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梁启超说:“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也,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国家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李鸿章晚年之著著失败,皆由于是。”请回答:梁启超是从哪一方面来批评李鸿章的?(4分)梁启超在材料中透露出他的思想观点是什么?(2分)梁启超的评论是否正确?谈谈你的看法。(6分)30、(11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19201936年)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1920年1936年19201936年平均增长(%)产值比重(%)产值比重(%)官僚资本1.8442.22.2212.01.18民族资本2.5157.816.3288.012.41合计4.35100.018.54100.0材料二 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的变化(19201936年)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1920年1936年19201936年平均增长(%)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中国资本6.6144.826.0963.29.0外国资本8.1355.215.1636.83.9合计14.74100.041.25100.0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着哪三种资本形态?哪一种产生得最早?(2分)根据材料指出哪一种资本发展最快?这种资本在当时发展最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从1937年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资本”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材料二 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子,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材料三 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深入,不仅己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历史教学xx年第2期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洋务运动超出洋务派主观目的的实效和意义有哪些。(4分)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戊变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洋务运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指出其主要原因。(6分)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4分)xx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5分)一、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班别:_姓名:_学号:_1.ABCD 6.ABCD11.ABCD16.ABCD21.ABCD2.ABCD 7.ABCD12.ABCD17.ABCD22.ABCD3.ABCD 8.ABCD13.ABCD18.ABCD23.ABCD4.ABCD 9.ABCD14.ABCD19.ABCD24.ABCD5.ABCD10.ABCD15.ABCD20.ABCD25.ABC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5分)二、材料分析题(本题有6小题,共75分)26、(15分) 27、(12分) 28、(11分) 29、(12分) 30、(11分) 31、(14分) xx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题目12345678910111213答案BDDDBCABBBCCC题目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CCBCBCCDBCC二、材料分析题(本题有6小题,共75分)26、(15分)图一:虎门销烟(或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1分); 图二:五四运动(1分); 图三:抗日游击战争(或抗日战争)(1分); 图四:渡江战役(1分)。共同点: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1分)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定决心;(2分)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分)变化:由抗日战争时期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到解放战争时期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2分) 原因: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统治,妄图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汇集为中国人民反对蒋介石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分) 影响: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2分)27、(12分)相同:都表示抗战(2分)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中国人民为争取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同时也付出沉重代价。(2分)民族精神:国家和民族利益至高无上;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敢于抗击、百折不挠的的民族英雄气概和民族自强信念;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新精神;坚持正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回答一点得2分,共6分)28、(11分)原因:上海是最早遭到侵略的地区之一。(1分)外资、洋务、民族企业相继在上海设立,工业(经济)基础较好。(2分)近代企业使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1分)报刊的发行和阅报风气的形成,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1分)上海人思想观念变化使社会生活方式近代化。(1分)结果:上海成为一座具有近代化色彩的城市。(或带有西方文明色彩的城市等)(1分)认识:西方列强侵略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性。(2分)近代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具有进步性。(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9、(12分)批评李鸿章不懂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只提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提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这是他从事的活动都失败的原因。(4分)既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更要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2分)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论,有正确的方面,即批评李鸿章只学西方具体技术,而不学西方政治制度,是只抓皮毛,没有抓到根本的东西;(2分)但梁启超提出的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即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也同样是无济于事,不能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梁启超也不可能看到李鸿章的本质是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是不可能接受资产阶级政治主张的。因此,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梁启超也不可能找到一条真正的救国救民、使中国富强的道路。(4分)30、(11分)三种资本: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1.5分)最早:外国资本。(0.5分)最快:民族资本。(1分)主要原因: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2分)基本特点: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2分) 原因: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2分)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2分)31、(14分)从洋务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4分)超越洋务运动的方面:目的、指导思想、领导阶级、改革的广度和深度。(2分)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1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分)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新政的领导力量;(1分)西学的进一步传播。(1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分)戊戌变法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