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97202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70分)1.清朝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钱大家分,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导致主人公如此感慨的是A仅男子可参与科举制 B血缘维系的宗法制观念C强调门第出生的九品中正制 D皇帝任命下的郡县制2.吕思勉先生曾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A西周 B. 秦朝 C. 西汉D. 宋代3.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统辖关系 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C.反映了诸侯之间的经济关系 D.体现了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4.夏商时期,在国家最高权力的传承上都实行(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民主推选制 D嫡长子继承制5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 ) A防止外族的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6. 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 ) A地域关系 B血缘关系 C.信仰关系 D财产关系7.荀子儒效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 (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以血缘纽带维护分封制度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 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先代贵族 A B C D8.为了加强与“西南夷”地区的联系,秦王朝开辟了( )A.直道 B.五尺道 C.灵渠 D.郑国渠9.“六和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记功石刻说的是( )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10.秦朝统一产生的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 )A.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B.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 D.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1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1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指( )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中央对地方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13.皇帝制度始于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黄帝 D.炎帝14.在位时期注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用人,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内朝”和“外朝”政治现象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15.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16.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先后经历了下列哪三个阶段( ) A.察举制、科举制、世官制 B.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C.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D.察举制、世官制、科举制17.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下列关于行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当时全国分设10个行省B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C行省官员有更改赋税征收制度的自主权D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18.当看到某封建王朝的宰相处理全国政务的场景时,我们可以断定它不可能出现在( ) A.明成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C.汉武帝统治时期 D.宋太祖统治时期19“自雍、乾后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政府矣。”对“隐然执政”的准确理解是( )A.草拟政令 B.发布政令 C.监察百官 D.传达圣旨20.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B.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军机大臣C.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D.军机处的设立者是雍正帝21.当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场面时,我们知道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 ) A.努尔哈赤统治时期 B.皇太极在位期间C.康熙帝亲政时期 D.雍正帝在位时期22.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它( ) A.皇权专制具有个人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决策失误B.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C.官僚机构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盛行D.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23.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不包括 ( ) A.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B.西方列强急需市场原料C.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 D.中国完全半殖民化24.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 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25.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A邓世昌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26.列强在中国取得的特权中,对中国产生影响最大的是( ) A.关税自主权 B.领事裁判权 C.巡查贸易权 D.传教权27.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一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28.xx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6.6吨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对此举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纪念66前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遇难同胞 痛斥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 警示世人铭记历史、深思历史抗议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掩盖暴行的行径 ( ) A. B. C. D.29.“攘外安内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乱令,叫尔小民做羔羊”,这首歌谣控诉了蒋介石对日军侵略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与该歌谣创作背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百团大战 C卢沟桥事变D台儿庄战役30.“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起( )A.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B.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C.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开始 D.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31.“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3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掀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其中台儿庄战役的重大意义是( )A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B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C取得了抗战以来主动抗击日军规模最大的胜利 D实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33.“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个“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长征的胜利,红军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B.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C.中共七大的召开,全党在组织上空前团结D.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34.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C体现了军国主义的思想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35.徜徉在中国电影群星璀璨的艺术长廊里,战争题材的电影总是带给观者深刻的印象,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 ) 长征 八月一日 战略决战 渡江战役A B C D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计30分)36.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妥。皇明祖训(1)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指出汉、唐、明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6分)(2)汉、唐、明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有无本质区别?请说明理由(3分)(3)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在明朝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6分)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材料一展示的是哪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情景?这两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4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中的成果?结合材料二中提供的历史信息,回答这次运动有何作用和局限?(6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取得的成果?结合材料三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说明,这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